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

陈止的心里,远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还要惊讶和意外,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孙秀,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得益于前世的几根签,陈止为了尽可能的把握时代脉络,所以第一世看过的一些过往史料,都被他提取成了记忆。

史料、史书,往往都是后人书就,在很多地方有着出入,但大体的框架脉络还是有的,让陈止能够当做参考。

“按着史料,这位孙秀也是历史留名的人,而且是因为权谋而闻名,他的好基友、谋主司马伦,在他的辅佐下,可是一路升级,从亭侯,变成郡王,最后成为赵王!现在听苏辽的意思,此人居然又成了赵王的幕僚、臣属!”

陈止心里很清楚,新汉的赵王和西晋的赵王可不是一回事,不过之所以能够得名,终究是因为封地的位置。

“更不要说,这位孙秀他的后代里面,还有一位人物,也是绕不开的。”

对于孙秀五斗米教徒的身份,陈止反而不怎么意外,因为这位的后代里面,有一位名叫孙恩的。

“那孙恩可是东晋时期的一个人物,职业是道士,还兼职起义,起兵反晋,专业跳海,一见打不过,立刻扬帆出海,等回血之后又重新杀来,和那位建立了南朝宋的刘裕也算是颇有孽缘。”

后代是一个以宗教起家的造反头子,祖上是个兼职阴谋家的道门教徒,这么一想,陈止倒觉得还真是家学渊源,传承不绝。

“不过,此人为何要北上?”陈止沉思片刻,看向苏辽,“你觉得,他也是来咱们代郡的?”

“原本不这么觉得。”

苏辽说话间微微一顿,回忆了一下,这才说道:“根据属下所掌握的情报,这孙秀出身琅琊孙家,投靠赵王也有几年了,因为赵王年事已高,而今那赵国郡的事,其实都是赵王世子在操持,因而孙秀真正从属的,是这位世子。”

“之前的情报,还提及了这位世子,”陈止一下子想到了什么,“石勒攻克赵国,赵王被围,那位世子脱困出去,前往朝廷求救,如此一来,朝廷无论如何都不能装聋作哑了,不知那孙秀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上的?是否是在赵王世子突围的同一天?”

“这具体的日子,实在不好计算,”苏辽露出了惭愧之色,“当下密谍的人手,还不够探查郡外。”

“你不必惭愧,这个是我问的不对,”陈止摇摇头,“咱们现在的人手,安排整个幽州都还做不到,何况是冀州,又是战乱之地、封王之处,那你是什么时候,有这个孙秀踪迹的消息的?他既然北上,总归要有个踪迹。”

“发现他的踪迹,和一件事倒是有些联系,”苏辽微微眯眼,“就是石勒派出两路兵马,北攻东去之时,还有一件事,属下本不怎么在意,但现在一想,这里面似乎有什么联系。”

“什么事?”

“就是石勒已经许久未曾露面了,”苏辽说话的时候,露出了思索的表情,“本来属下觉得,这只是他坐镇本阵的表现,可现在却觉得其中或许有缘故,毕竟这两路兵马的出征,本就显得仓促。”

“嗯,不错,”陈止想了想,点点头,“孙秀北上,或许也与此有关。”

“如果真有关系,属下担心此人的到来,会吸引那羯人的注意,”苏辽跟着面露忧色,“有消息称,羯人凶残,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些都还是猜测,咱们的手也伸不了这么长,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吧,”陈止鼓励了两句,话锋一转,“如果孙秀的到来,真和石勒有关,那也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苏辽闻言一愣,然后低头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他就告辞离开。

其人一走,陈止却陷入了沉思。

“葛洪这样的丹道宗师,还有那个神秘莫测的李不匿,还有这个后代有宗教起义头子的孙秀,不早不晚,偏偏都选在这个时候,往代郡过来,到底是因为什么,莫非……”

想着想着,他的注意力又不免集中到了心中签筒和铜板之上。

“最后一丝卡壳了,然后引来了几个道士,尤其是那位葛仙翁的话,还有些模糊不定,也不知道是有意隐瞒,还是真的如此,若真是因为卦象,那也太唯心了,可签筒的存在本就说不清、道不明,其存在意义到底为何?”

这般想着,陈止却得不到答案,却也将困意驱散了,他索性也不想了,干脆来到桌前,拿起了纸笔,开始将心理整理好的内容,写在纸张上,而其中内容,正是通典一卷。

几乎就在陈止动笔的同时,在幽州与冀州交界之处,却有几人正在匆忙赶路。

这几个人的样子都颇为狼狈,其中五人都是护卫打扮,身上满是血迹,余下还有两人,虽穿着便于行动的短衣,但从衣衫的边角上却看得出来非是常人,而看着两人行走的动作,也都不是练武的样式。

“啊……”

忽然,一声惊叫响起来,就见那两名短衣男子中的一人,竟是脚下一空,跌落到一个满是污泥的水沟里。

“赵先生!”

后面那人惊呼一声,下意识的上前,可他同样手脚不怎么便利,这前行,也是脚下踏空,若不是身后一名护卫第一时间将他拉住,此人必也要补了前面那人的后尘,一并滚作一团。

此时,月光打在这个短衫之人的脸上,照应出一张年轻的面孔。

这边一名护卫提起了年轻人,那边又有两人快步翻入那沟渠,把倒地的那人扶起来。

月光同样照清楚了这人的面孔,却是一个留须的中年男子,他的脸上沾染了污泥,衣服也污秽不堪,虽然狼狈,但却没有惊慌。

看着满脸惊慌的年轻人,这留须男子反而安慰他道:“王孙无需担心,你我此番北上,乃至道之所指,圣人传闻,不会有事的。”

这边话音刚落,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而后几个火把的光芒渐渐浮现出来,伴随着的就是一阵呼唤之声。

“孙秀!你跑不掉了!敢以妖术暗算大帅,你觉得自己还能跑得掉?”

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后,金液满三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胀,意气风发入营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后悔啊!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八百四十九章 临机决断,身陷囹圄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绝之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祸乱之根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围洛阳,三王挟真龙第一百九十三章 问君可曾注典籍第三百六十一章 谁人不知陈君,闯关且看石勒第四十四章 瞩目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动第一千章 节操何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变换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袭!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一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何必妥协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县陈已知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结局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个够!第六百七十一章 敌从何处来?冀州有军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劝人离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卫,开府建牙!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个爵第三百一十四章 鸿胪请陈止为桥第四百八十章 这就没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与传第九百一十一章 两王争,势如火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时胡作为,今日奇人举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陈归乡,一陈假虎第九百九十六章 论品排姓惊觉醒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杀之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买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军的口气也太狂了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盘内外势皆转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掌生死,恩威发乎于一身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阳有敕来第一百一十三章 过年同往丰阳街第二百五十六章 拦路驱车队,贼人为何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贞,皆有其归第四百八十二章 赞陈追问续何在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议,战已起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鲜卑双动,汉室两分第一百六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他是练过的第八百四十七章 敌乱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关中变,如陈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进兵快!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二百零六章 陈止,技止于此第八百章 九官何属?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请你们全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见第四百四十二章 无此助力,陈止如何成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压言攻惹怒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坏了!这可如何是好!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渔翁,两王立关中第八十四章 悔不当初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将满时已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来客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难靖灾,引说立根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军溃,众叛王氏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为,而郡王可为第八百二十一章 群属成第四百三十九章 约定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第八百零八章 灾祸何所来?第三百七十四章 见微知著,方知气候已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错第一百零二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书省就不错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瞒之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围洛阳,三王挟真龙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陈守一骂死王弥 新春快乐!第五十五章 机关算尽,远望不知身边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齐民之术变人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蕴藻几家愁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一百零七章 劝学茶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么?不会投靠啊!第四百五十五章 开工!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杀之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则运在身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动第五百二十四章 说动则得其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八百四十六章 鲜卑火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先思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