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

“这……”靳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违心的说道:“弟也只是偶得一二篇章,这到底整本书描写了什么,着实是不太清楚的。”

“好了好了,”靳准看着靳明,摇摇头,“这里就你我兄弟二人,还有甚好隐藏的?你先前的那一番做派,可不像是略知一二的样子。”

靳明听了,顿时额头流汗,嘴唇扇动,偏偏说不出话来,要知道,之前自己的这位族兄,还挑明了损贬陈止,乃是政治正确,结果一转脸,自己就上杆子贴过去,还暴露在单于和中山王的从属跟前,这其中的隐忧,当然是清清楚楚。

“何必再掩盖?”靳准瞥了靳明一眼,“那陈止有才能,这事我亦知之,哪里会责怪你?若说你有什么过错,还是养气的功夫不够,你在我面前伪装的不错,让我都看不出来,怎么一碰上这外人说话,立刻就沉不住气了?你这样,未来在官场上,也是要吃亏的。”

“唉,”靳明见状,便叹气一声,随后满心委屈的说道:“好叫兄长得知,实在是我要得那几篇总纲之文太过困难,这通典乃是陈止所书的一部大书,可谓包罗万象……”

“这个我略有耳闻,”靳准点点头,“不过,先前忙于国族中事,实在无暇他顾,只是略知一二,听说此书只是口气甚大,其实并未成书?”

“那只是无知之人妄言罢了!”靳明一下子就显得有些激动,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猫儿一般,但旋即又回过神来,赶紧低头认错道:“弟又有些失态了。”

靳准眉头一皱,训斥道:“你这是在我面前,却也没有什么,但若是刚才那情形,又要被人看了去,以后遇到这般事情,得学会按捺心中之意。”

“弟谨遵教诲!”靳明二话不说,先低头认错,随后注意到堂兄表情,又继续解释道:“之所以说那些乃是虚妄之言,根据其实就在这《通典总纲》之上,兄长你听此名,以总揽之,以纲网之,其实就是阐述了一部书的精神、主旨,其中内容更可谓精干、提炼,远的不说,只是弟所得几篇,只看内容,寥寥几字,便点名了道家、法家和墨家之要诀,能融会贯通过往所学!”

“有这么玄妙?”靳准眯起眼睛,手指在身下的车板上敲打两下,“这么说,刚才那人的一番话,也不是无中生有,能吸引这么多人趋之若鹜,靠着的就是那通典的玄妙?”

靳明旋即反问道:“兄长可知道,如今在那汉廷国都洛阳,这一整本最全的通典总纲,要用什么价格,才能买得到?”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靳准沉吟了一下,伸出了一根手指,“一两银子!”

说完,他笑道:“从你的话中,以及刚才那人所言,还有为兄自己所得的消息来看,陈止真正写出来的《总纲》其实只有一本,最多不超过两本,而在洛阳了流传的,那就只能是一本了,那其他全本,便只能是誊写,这样的局面下,就算是内容再怎么精妙,恐怕也难以真个成为高价,一两银子,就算是在汉廷国都,也算是不小的开销了,用来买一本书,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在靳准看来,自己给出的这个答案,其实余地很大。

不过,靳明紧跟着就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说出来兄长大概不相信,这一本以陈氏纸所写的全本《通典总纲》,在那洛阳城中,可以卖到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靳准惊呼一声,“这中原人都疯了不成,为了一本誊写文章,花费十两银子?这十两银子,便是在那洛阳,恐怕也能再城北买上楼阁几座,又或者奴婢十人,居然会用来买一本书?”

靳明马上就道:“兄长你还别不信,要知道那通典总纲上纵论百家,更兼三教,是在当初的佛论上有公论的,无人怀疑,偏偏总纲连同其它几本,都没有大规模的传播,被几大家族把持,轻易不愿意透露出来,本就稀罕,更不要说,我收的十两银子一本的,并非寻常书册,而是用陈氏纸装订而成,何等珍贵?”

“陈氏纸我是知道的,便是源于代郡!”靳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另外一件事上,“听说是那陈止,靠着招揽的墨家传人造成,洁白且薄,乃是一等一的好纸,只是当下只往中原贩售,而且只有唐家铺子才有,寻常人家也买不到,是个稀罕玩意儿,如此说来,这十两银子的价格,倒是有一半,得在这个纸上!”

说着说着,靳准忽然就愣住了,他一拍手,忽然明白过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跟着,他就对脸上露出疑惑之色的靳明说道:“按你的说法,这个总纲乃是京城世家收藏,轻易不愿意外传,这其实有悖于陈止所期望,他写成著作,必然想要传扬于世,以涨声望,最好名传后世,结果却被世家束之高阁,自是不快,这次日散百书,恐怕就有正名的意思,只不过这样做,风险可不小……”

“风险?”靳明听得,若有所思。

“世家之所以待书如宝,是因为书册珍贵,他陈止一次性拿出了这么多书册来,一下子就不值钱了,这必然与世家之人产生矛盾!”这般说着,靳准忽然露出了笑容来,“如此看来,这次去了代郡,说不定能看到好戏!他陈止恐怕是走了一步臭棋!”

………………

就在靳准笑言的同时,郡守衙门中,苏辽带着近两日的情报,正在向陈止汇报。

“代郡的几个世家,虽然表面不说,但对于府君您忽然要大规模的分发《通典总纲》还是非常不满的,已经有不止一人,在私底下的场合抱怨和议论过了,其中主要的还是对于代郡纸被大规模运用的微词。”

说话间,苏辽抬头看了陈止一眼,继续说道:“他们认为如此一来,会削减代郡纸的价值,除此之外,张景生等人也表达不满,他们觉得《通典总纲》的传播,会让京城豪族不快。”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说久仰,心中暗算计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龙,离巢西行第三章 一支道家签第二章 万里河山,双铭铜钱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冲阵!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卖要赶早!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张宾请教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文章,我要摸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第八百五十一章 溃逃!第六百八十二章 离得远,传得慢,错的多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难成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八百八十五章 运来势涨,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几分,何人定制?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动,南已呈乱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五百二十九章 见此见彼第九百三十三章 单于坠第一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何必妥协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七百八十章 权隆气盛,陈止的试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视,江左走马观花第四百五十六章 纸艺之秘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会上当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当时我就料到了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风起第五百零八章 这从何算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连绵不绝乃为制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县,再活捉陈止!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陈止语第三百四十七章 赞大师而得其能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第六百三十章 剑指兵屯!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陈名第九百零一章 误判形势,优势很大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八百七十七章 前奏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千零九十章 国颓运衰人心乱第九百六十七章 盘虬龙,蟒相斗,自削其运第一千零八章 论天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军的口气也太狂了第一百五十章 贼踪传官府,诸葛问守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对将,王见王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第六十无章 再近一步,必杀你!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动脑……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议玄甲事,群臣莫敢言第二百章 文魁出,则显于杏坛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窥将军谈,不知谋已知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寻卝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道授业解惑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单于不可降?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将军的错!第八百四十七章 敌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风气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坏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纸出坊,求书上门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顿毒打!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来! 今夜有事,只有这一小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边谈笑亦横尸,三军可立武悼阵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计成矣!第五十四章 谋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龙,镇冠军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当如此!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一百三十八章 竖子,尔敢!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东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六百六十章 渐有人来投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