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处觅?

苏辽听着这些,不由微微点头,同时有诸多念头迸射出来,觉得此法甚妙。

“难怪主公先前令我探查诸多盗寨地点,甚至安插人手进去搜集情报,现在果然都能派上用场了!”

陈止跟着缓缓行走,来到屋子中间,这里摆着一个沙盘,描绘着的正是整个代郡,还有周边部分地区的地形图。

他指着沙盘北边的一个标志,说道:“代北城,主要是安置被拓跋鲜卑送来的汉家子民,加上一些习惯了农耕的异族之人……”

随着话语进行,陈止的手指指向了中间部分,那里有几条纵横的沟渠,代表着河流。

“而桑干河畔的新城,却不能强行迁徙各地百姓,其本地虽有几个大村落,但加起来还不到八百户,因而我才会下令,对流民来者不拒,先安置在其他县城,分批次的迁徙过去,但这样还是太慢,想要两三年之内就见效果,是决计做不到的。”

苏辽在旁边听着,忍不住说道:“其实用不着这般着急,老太公如今虽被打压,但到底没有失权职,还是太仆地位,总能保证中枢联系,又有杨太公帮衬,主公至少能在代郡安稳的待上六年,六年时间想要谋夺幽州,并不算长,不用急于三两年间。”

“我不急,但天下大势变化太多,”陈止摇了摇头,将手收回来,正色道:“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冀州的石勒就已经坐大,整个冀州东部,几乎都已被他掌控,那赵国城按理说也算破了,却围而不打,其实就是将赵王捏在手里作为人质,让朝廷投鼠忌器,同时留下一个筹码,最近听说他派张宾前往朝廷说和,眼看是要扎根了。”

提起张宾这个名字,陈止的眼中不由流露出遗憾之色。

苏辽则道:“这不过是石勒的缓兵之计,此人狼子野心,名为匈奴国属,其实早已自立,现在又派人去与朝廷虚与委蛇,其实是拖延时间,他绝不甘心接受诏安,居于人下,不过是连番征战,需要巩固地盘,消化所占之地罢了,而那张宾,更是狡猾之徒,而机鬼善变,派这样的人去朝廷,绝不是为了投降!”

“不错,但当下朝廷那边也是一片混乱,听说广汉王与皇上已有龃龉,几次公开驳斥皇上的提议,因此招了几个亲王、郡王的反对,双方陷入争权之中,以至于无心组织兵马北平冀州,只是靠着那江都王,而江都王三天一小败、五天一大败,如今已不敢出击,反而龟缩在冀州东部三郡之中,一副高筑墙、广积粮的样子,分明是不想管石勒了,也是指望不上的。”

苏辽神色肃穆,点头道:“石勒这么一扩张,连带整个北方的局势都有了变化,连匈奴这两个月都有要兴兵南下的意思了,所以最近猛攻雁门一带,那刘琨节节败退,而幽州更是更加隔绝于朝中,王浚行事也越发肆无忌惮了,听说上个月甚至发信给祖逖,让祖逖要么从河间离开,要么就北上投诚,这哪里还是人臣之言?”

陈止跟着就道:“这般局势下,我实在没有时间等六年,旁人也不会给我这个时间的,代郡别看现在蒸蒸日上,其实地盘狭长,四战之地,各方皆可出兵而来,而土地其实贫瘠,即便番薯能种起来,也不见得能吸引多少人口,时不我待啊!”

苏辽从这话中听出了担忧,更感到了陈止对他的信任——这样的话都当面说出来,自然是信任他的。

陈止随后又道:“军队平贼只是第一步,迅速敛财,然后光纳粮草,番薯已经让人下去试种,而再过两个多月,冬小麦也该收割了,想来那个时候,各方也都是摩拳擦掌,准备用兵了!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对流民的安置,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否则可能会被敌人利用,所以我现在要强推地租降低,又在新城周围开垦田地,准备耕牛、器具,找个借口和由头,就要分发给流民,让他们稳固下来。”

“是,属下这就下去安排。”苏辽得了这些指示,已经知道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了。

正要告辞,忽有脚步声传来,随后便见佟海急急忙忙的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洛阳来的急信。”

陈止接过来展开,脸色就是一变。

见苏辽一脸疑惑的看过来,陈止就把信递过去,说着:“郭子玄去世了。”

“什么?”苏辽顿时一愣,接过信一看,不由唏嘘起来,“未料这位宗师,会在此时离去。”

郭子玄,就是郭象,有《庄子注》一书传世,乃当时的玄学宗师,老庄传人,陈止在洛阳当值秘书监的时候,曾与他交善。

陈止北上幽州,落地代郡之后,与这郭象也有联系,靠着交情与书信,也算是一种扬名之举,对代郡纸、代窑瓷的传播,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人的门生故旧更是众多,借着这般联系,陈止也有不少的益处,此时听闻其人去世,这心里也不由悲伤起来。

“子玄先生当世宗师,与我又有交情,我不能不表示,却不能亲自前去吊唁,还要择一人前往才行,另外,先生门下有诸多贤才,其中有才干者众多,如今顶梁柱倒下,这些人我还是要照料一下的,毕竟是故交。”

苏辽听到这里,就明白过来,知道陈止固然是想要照顾故交门生,其实也存着招揽人才的念头,最近这大半年以来,他早就发现,陈止越发喜欢招揽他人,但凡有一技之长的,都不会放过,那郭象玄学大家,人脉广博,门生弟子里面不光有能人,还有世家传人,如果能招揽一二,妙用无穷,当然不能放过。

等苏辽领命离去,陈止看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嘴里念叨着几个名字。

“张宾、枣嵩、郭象的几个弟子……这些人都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姓的,按着我这大半年对观气之法的研究,若能收拢这几人,众志成城,聚气而立,必可稳固一方,谋夺幽州的计划,可以事半功倍,可惜这前两个都有主了,还是得从其他方面寻找……”

这么想着,他来到铜镜跟前,调动名望金液,双眼闪烁光芒,朝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了过去……

第三十六章 岂不美哉第二百零三章 空门为谁开墙上有陈言!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气,一人轻生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帅另有其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声东击西 除夕快乐!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与段部鲜卑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六百二十五章 钓鱼执法,一网打尽!第八百六十八章 亲往镇压,战牵冀忧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视人低者,也有窘迫时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飞扬跋扈,哪堪此时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独重民也!一千零五十四章 汉家疑,鲜卑惶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一百六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他是练过的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来的草原之主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败!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民之术第二百八十六章 这晚宴还开不开第六百四十八章 谎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难安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蓟县,升龙坛第八百九十章 得势且肆意第七百六十一章 虚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鹰之志第八百七十五章 杀进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进兵快!第五百九十二章 陈止的要求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么好处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请你们全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张宾请教第二百六十三章 争与其人近,古今为一名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八百五十一章 溃逃!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长是何等人物?第七十三章 楼没了,字还在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二百零七章 赐予是福林边拦路!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无法,防而无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来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个够!第二百八十八章 为拯救陈止而来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县陈已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杀豪!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九百零六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变换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九百一十三章 两王同念,尚书尴尬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九百一十一章 两王争,势如火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铁铸甲,搜人提拔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止身边的人脉雏形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寻皇送圣,违则灭其国!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谈生死,追悔难回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二百零三章 空门为谁开墙上有陈言!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二百零三章 空门为谁开墙上有陈言!第一百八十章 当除祸根第七百四十章 死气弥漫,虬影飘忽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边不亮找东边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当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师,冠绝青州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来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为炉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农纳匠,减税分地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给陈止带句话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内乱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袭!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风气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个散财童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报来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国尚且不可挡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止行不行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灭之,吾不喜此词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评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请第六百二十八章 贼捆上堂,惊破宵小胆九百三十二章 阵前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