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铁铸甲,搜人提拔

茂密的丛林中,有一支兵马正在缓缓前进。

这支人数约莫在一千人上下的兵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穿着统一的服装,最前面的几十人,还都穿着扎甲。

这扎甲,乃是铁甲的一种,也是最为普遍的种类,是实战中使用最多的铠甲形制,上到将领,下至走卒,皆可披挂。

而扎甲的结构,就是以针织物为内衬,外面缝合固定一个个铁制铁片,铁片拼接在一起,可左片叠右片,右片叠左片,或者上片压下片,构成一个面,护住身体。

这听起来是简单的构造,但背后却涉及到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尖端技术——

冶铁。

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时代,冶铁一直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势力技术水平的标准,就算是到了后世,对于材料学的研究,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种。

中原王朝对于冶铁的重视、发展和保密,也是对抗北方游牧的重要方法。

那一个个看上去简单的薄铁片,就是冶铁的表现。

那铁片的样式、薄厚、韧性、坚度,都是衡量标准,这背后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操作。

“这次出兵,除了要扫灭匪类之外,还要测试这些扎甲在运用的时候,是不是存在缺陷,将军可别把这个事忘了……”

那队伍的最前面,却有一个穿着皮甲的男子,小心翼翼的跟人说着话,他说话的对象,正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将领。

那将领便点点头,笑道:“高君,你不要担心,某家知道府君的意思,让我出来,一来是为了帮我正名,我毕竟年轻,过去也只是领兵在城外追赶溃军,其实没有多少功劳,所以现在也只是代领校尉而已,今日出征,便是积攒功劳,等朝廷准许府君开府建牙,统领卫镇,我也好转正,不会意气用事的。”

旁边的那皮甲男子顿时松了一口气,旋即又提醒道:“将军既然记得,那便是好的,这次事,看起来简单,以咱们代武卒的战力,哪怕还是新兵,要将至剿灭也不见得是难事的,但这次上面传来的命令,主要提及的,是山寨中的人口和钱粮,所以将军切莫沉迷杀敌,还是要多看局面的。”

那将领这时就有些抱怨道:“高君,你对我就这么没有信心么,我都知道的,你就等着看便行了。”

这将领正是冉瞻,经过大半年的熬练,整个人的气质有了变化,稚气尽脱,有干练强悍之色,因为常年习武,加上这半年营养跟得上了,所以虽然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但个头却并不矮,至少与那和他说话的人比起来,他的个头丝毫不差。

而那个正在说话的皮甲人,居然是在长街灯会的时候,伏地抄写的高并。

众人乃是自高句丽而来,本意也要回去,但不知为何,有人过来招募,他当时正愁着无法归家——为了买纸抄写,这位可是把身上的盘缠都用尽了,以至于抱着几张纸,却没了归家财。

正好有人过来招募他,于是这高并一咬牙,干脆就加入了进去。

这却是陈止当初微服的几日,坐在茶楼酒肆之中观过往之人的气运,看出了这高并气运不凡,超出常人,于是让人记录下来,事后就找人去召集,先留下来用着,看日后是否有什么成就,再行提拔。

这是因为陈止也注意到了,有些人的气运,是因为他的后代、或者背景地位,而不是源自才能,他虽然要聚集人才,巩固气运,却也不想做一个收藏家,光收集名人来养,若是如此,那些被收拢过来的人,离开了自身的历史位置、定位,也就是鱼离开了水,泯然众人矣。

对于这个高并的安排,陈止并没有亲自过去考核,毕竟他微服几日,发现的气运过人的,可不止这一人,而且还不知未来有何发展,要是亲自接见,发出错误信号,可能直接就把一个人才毁了。

所以,让人大概的考较了一番过后,了解了高并的一些特点,他就直接把人放到了兵营里面,让他从从军纪录干起来。

这高并果然是有些门道的,大半年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纪录,被杨元赏识,虽没有被直接提拔,毕竟军中是讲究战功的地方,半年时间也不好直接提拔,却还是被调动到了一定的位置——

直接担任冉瞻的从属记录官。

可不要小瞧了这个位置,因为冉瞻当下所统领的,已经接近是一军了——

在新汉的军中编制中,主要的划分标准,就是军与队,这也是民间称兵家队伍为军队的原因之一。

这“军”可以说是新汉军队的基本单位之一,不过人数却不定,有一千人、一千五百人、两千人、两千五百人之分。

当初宣武皇帝统一北方,为了加强对北边的控制,定下了迁都之策,但这样还不放心,又深知南方世家势力之强,于是为了帮助皇室巩固北地,同时不减少对南方的掌控,于是便分封诸王。

这些个亲王、郡王等,靠着什么巩固土地,护卫京畿?那就是手中的兵马了,其中较小的国,也不过就是一军配置,两千人而已。

而今,冉瞻虽没有军主之实,但麾下统领了十五个“队”,每队是五十人,这架起来就是七八百人,勉强也算是一军了。

这次他奉命剿匪,就是带着全部人马出征,直奔距离代县最近的一座山寨,要以雷霆之势,将之破灭。

当下不比后世,后世的时候,无论各地皆有开发,想要见个森林,得往西部跑,见了一片顺林,都要花红线保护,当下这个时候,出了城没多久就是树林,飞禽走兽众多,加上通讯和交通的限制,哪怕陈止对代郡掌控至极,可也管不到野外的花草动物。

而这样的环境,无疑是蕴养匪宅的温床,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零散民户。

行军了有一阵子后,忽有人来报,说是前面发现了一个山坳之地,有三寨连环,加起来,得有上千人居住。

冉瞻一听,便兴奋起来,说道:“上千人居住,便是一家两户青壮,也得有七百多盗匪了,这么大一群人,过往劫持,怎能留他!密谍司的人还是太慢了,大半年才探出各地盗匪,要我说,早就该将人都尽数拿下来了!诸君,听我号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四百四十三章 吴君阳谋算三家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给举报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请帖去哪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现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计,成矣!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时胡作为,今日奇人举第九百一十一章 两王争,势如火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恶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五章 江山如画在侧,日月拱卫其身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们先动的手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报团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个弟子吧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谍司的“大敌”第八十章 此事还需一人犯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一百七十二张 诸葛之礼第八百三十八章 执金铁,亲临沙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风气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难为事第五十四章 谋定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运筹,生死不能由己第九十六章 追回来!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权术,我自取之第三百二十章 终于还是来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为拯救陈止而来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八百九十章 得势且肆意部分结束,还有两、三张后文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势定策不提幽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给气死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国尚且不可挡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剑,文有口中律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以测度的目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他是练过的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计大妙!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变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壮聚营帐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给气死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掷!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难于军争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无根无基,以佛替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还能这么投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变!第七百三十二章 乱而后雅,传世之根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几日,外已变天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评日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万般皆空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顿毒打!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马未动,外交先行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胜?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动!第五百七十二章 将军幕僚急阻客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四十三章 请尊者评第七百五十五章 练兵扫郡,聚财迁民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止行不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阳,我心难安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为使,暂可心安第三百六十章 文评之盛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观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隐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要淡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拦路驱车队,贼人为何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祸乱之根第四章 守一于道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八百八十四章 占范阳而望幽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装,问影帝谁属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们汉人太多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五百零二章 长安信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第一章 新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难靖灾,引说立根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丝剥茧,朝使将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无他方可成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请出山,护送往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