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

“主公将有子嗣,这可是大事!”

第一个得到确切消息的,当然就是特务头子苏辽,他本来在处理周边势力的情报,听到消息之后,却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兴奋的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走动。

作为得利手下和心腹的佟海站在边上,看着自家顶头上司的表现,不由有些疑惑,但这么长时间的历练,不光让他得到了重用,也有了一定的城府,因而并没有询问出声。

倒是苏辽注意到佟海的表情,笑道:“看你的样子,似有疑惑在心?”

既然被问到了,佟海也就不藏着掖着,点头道:“属下是有些不太明白,府君有子嗣固然是好事,但听闻有早产之危,又有危险……”

“你不懂啊,”苏辽摆摆手,颇有威严的坐在座椅上,这么些时间以来,执掌特务部门,他和过去在太仆府上不得志的幕僚,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气度,“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盼着主公早有子嗣血脉,而且是宜早不宜迟,虽说早产颇有危险,但这半年以来,主公与几位道家、医家的高人,也是出了不少药方和器具,不仅能安胎,更能稳产,所以问题应该不大。”

佟海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只是为何要这般急切,早与晚又有什么区别?毕竟府君当下虽为征北将军了,但早晚还是要返回中枢的,便是在代郡铺的摊子再大……”

“区别可是大了,”不等手下说完,苏辽便直接打断,“事到如今,你还以为府君想着要尽快回归中枢?”

“难道不是么?”佟海一下子愣住了,原本心底的一个隐隐的念头,被这句话激发出来,却还不敢肯定,只是道:“如府君这等上品人物,年纪轻轻便为五品,在边疆又有这般成就,回到中枢就要位列朝班,前途无量。”

“那是过去了,”苏辽说话间,不由叹了口气,“过去的上品人物,当然是外放牧守,积攒资历和功绩,回去朝中为进身之阶,问题是,当下这朝堂之上的局面,可不怎么好,几位宗室争权夺利,听说连圣上有的时候都插不进去话,而上品诸公同样难有作为,不去也罢。其实我最初,也是和你一般想法,以为府君来北地,是有着集功之念,但见他如今的布局,却又不像了,兴许是存着王浚那般心思。”

佟海又吃了一惊:“王浚那般的心思,那岂不就是割……”

“这可未必是坏事!”苏辽眯起眼睛,冷冷的看着面前的下属,他突然说出这个话,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观察了许久,觉得佟海是可信之人,现在不过是借着机会出言试探,“当下冀州纷乱,边疆不宁,朝中不平,若是边疆落在王浚这般人物手中,那才叫危险!”

佟海马上反应过来,赶紧点头同意,连声道:“此言有理,此言有理。”额头上已经有冷汗滴落。

苏辽满意的点点头,又道:“府君如今又有将军令在手,征伐守备、赏赐惩戒出于自身,开府建牙就在眼前,我等都入其中,这就是班底了,若无子嗣如何安定人心?那胡人部族,尚且要有单于之子,才能稳妥,何况是征北将军府?”

佟海又是点头。

苏辽随后话锋一转:“不过,府君有这般喜讯,可不是人人乐见的,这几日城中当有波澜,很多隐藏在水底的人和事难免浮上来,你得多加留意,先去安排一番吧。”

佟海称是而去,等走出房间,才发现背后已经被汗水湿透,回忆之前情景,不由后怕。

他跟着苏辽也有一阵子了,知道这个看似平和的男子,是何等的心狠手辣,为了维护陈止权威、权柄,那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自己刚才若是有一点回答不对,恐怕就要入了苏辽的黑名单,下场堪忧。

随后,他稍微松了一口气,就开始安排人手。

很快,一个个密谍司的探子便行动起来,很快就散落代县城中各处,几乎和消息一同抵达各方。

………………

“陈止的妻子将要生产?”刚刚见过王赶的枣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皱起眉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这陈止野心甚大,不似其他那些世家子弟,就是过来镀金,捞取资历回朝争权,此人俨然一副要经营边疆的意思……”

说到这里,他又沉默下来,因为想到自己身处代郡,说不定被人处处监视,这话是不好乱说的,但枣嵩的心里很清楚,按着幽州军的探子来探,那陈止甚至有谋夺幽州之志,对于王浚来说,可以说是心腹之患了。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枣嵩很清楚,陈止不愿意归顺王浚,做幽州的走卒,那就是不进则退的局面,不想着更进一步获得更大的势力,那就只能被慢慢压缩,最终树倒猢狲散。

而一旦陈止的子嗣诞生,那么他现在搭建起来的架子,立刻就会越发紧凑、团结,算是彻底稳固下来了,那对王浚的威胁性,便要直线上升,甚至超过关外敌意和朝中隐患。

“无论如何,既然发生了这个事,那无论如何,咱们都要有所表示,或许这也是一次可供利用的机会!”想了想,枣嵩立刻做出了决定,“趁着这个机会,也是面见陈止绝好的借口,只是还需要等待几日,想来陈止这几日必然是寸步不离的守在府中……”

这么想着,他急切的起身,来到桌前写下书信,又叫来一人,让他们赶紧送去蓟县。

等人一走,枣嵩坐了一会,忽然又站起身来。

“不行,我还得再见王赶一面才行。”

另一边,城中的各大世家也同时沸腾起来,家中自然是人心各异,各有悲喜,略过不表。

却说陈家宅中,陈止陪着杨悠,自有温言软语,等杨悠疲倦的睡去,他便来到书房,打开一封信,看着其中情报,陷入了沉思。

信中所写的,是匈奴的中山王刘曜,带着一支兵马北上草原,不知有何企图。

“这刘曜乃是匈奴国中比较善战的将领,在原本的历史上甚至曾为匈奴皇帝,只是当下因为几次阴差阳错的关系,都因为我而有了败绩,因而在匈奴中评价已不高,他这次带兵北上,莫非又是冲着我来?”

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与段部鲜卑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访陈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九百三十三章 单于坠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两士望公卿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八十三章 贵门一言,怀中拓石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传书为贩纸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杀之虎初长成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以测度的目的第八百七十九章 运筹时来命急衰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雳!第七百六十一章 虚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鹰之志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说久仰,心中暗算计第二百二十八章 满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给陈止带句话第九百零九章 时过境迁,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结局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问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访陈君第三百七十六章 请陈为太守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一百六十三章 声东击西 除夕快乐!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谢陈卿……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观商而知动向第九百九十一章 后路何在?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陈家老爷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写人,籍贯先行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约定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为鲜卑,亦长叹惋第十七章 人往人来皆有由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农固名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九百八十四章 钱财行之道,犹胜囤于藏第六百三十六章 胜讯佐刀落人头!第八百二十五章 陈氏六文书第八百三十九章 轻视与失落,聂氏欲转念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九百四十八章 惊中乃思先动手?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门便无事第一千零六十章 边城绝一首,都城龙气动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书童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实策,我当送去北方第八百零八章 灾祸何所来?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单于”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当为郡守,敌入尚书台第四百八十章 这就没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卫,开府建牙!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败!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导,移风易俗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车路遇兵押囚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绝音,馆外知是张君来第三百九十张八章 洛阳布局,名望三签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谋不见多而寡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七百七十八章 劝谏反在谋中乱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当除之!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学问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后挑拨抓起来!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当然耳!第九百二十三章 审鸡而诫猴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谢陈卿……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观,后手落子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签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与毒计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要淡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谈与仇人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挟民而归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四十四章 瞩目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