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九官何属?

陈林听了这话,不仅没有意外,反而满脸信息的道:“果然是这个事,最近城里都在传着呢,说是府君得了朝廷的实封,得了权柄,开府建牙,就要成为北地将军了,也就不用担心那王浚的威胁了。”

“哦?城中已经有这样的传闻了?”陈梓一听,就猜出来这个传闻是出自密谍司之手,说不定就是自己的老友苏辽亲自炮制的。

“是的,这个传闻让许多人都安心下来,”陈林见着兄长表情,就猜出了其人的心意,这一点他却是想了很久才想通的,不由暗暗佩服,“本来城里很多人还担心,那位大将军之前在代郡折戟沉沙,会心有不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起战端,现在有了朝廷实封的将军之权,咱们的府君固然不能说是和王大将军平起平坐了,但统领的范围增加,也有了朝廷的名义,想来能让王大将军有所收敛。”

“他们想多了,”陈梓却摇摇头,“王浚安稳不安稳,可不是看朝廷的话,若是他真的顾忌朝廷名义,早就该卸任幽州刺史,安心待在平州了。”

陈林一听这话,却是悚然一惊,因为他从自家兄长的话语中,可是听不出半点对那位两州刺史的尊敬,同时似乎也揭露了一个恐怖的可能——

“兄长的意思……”陈林小心翼翼的问道:“是那王……王浚还会兴兵来犯?”这个疑问,莫说是他,其实这代郡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憋在心里,但就好像是一句魔咒一样,没有人敢轻易提出来,仿佛一说出来,原本不回来攻的幽州军,顷刻就会杀至,打破当前的平静生活。

“这事,郡中不少人都是心知肚明的,”陈梓看了兄弟一眼,“其实无需多说,主公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此战过后,征北将军府的统领、管辖就会扩张,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咱们家未来要有作为,便要抓住这次机会。”

他不等对面的兄弟表示出担忧,就用肯定的语气说着,仿佛已经预见了代郡必定会赢得此战。

“现在老幺跟着我在新城督建,而等城池建好,我大概还会在那边坐镇,”陈梓顿了顿,透露出了一个消息,“按着主公的计划,这新城建立好了,是要上书朝廷,请旨为县,建立县城,这样这代郡的治辖之中,便要增加一县之地!”

陈林一听这个消息,心底马上就蹦出一个念头,居然连担忧都被抛到一旁,忍不住问道:“莫非府君有意,让兄长您担任县令?”一念至此,他整个人都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颤抖。

这一县之长可不是小位置,乃是有品级的朝廷正官,若是寻常地界,县令的调动都要经过中枢审核、下令,而边疆又有不同,不光刺史有一定的自主权,就连太守也能举荐县令,而且有很大几率被批复。

更不要说,这幽州当下的特殊情况,可以说只要陈止愿意保举,那就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这个事,主公是跟我透露过来,却有此意,”陈梓这么说着,就看到陈林脸上止不住的笑意,马上摆摆手道:“你先别急着高兴,这事还没定下来。”

“怎么就能没定下来?”陈林却好像已经看透了局面,“府君与我等本就是同族,又信任兄长,既然提出了此事,定然不会有变。”

陈梓却摇摇头道:“为一县之长,可不是单纯靠着上面的信任,还需要有资历,我过去只是幕僚,根本不见资历,也不再朝廷的名册上,骤然提拔,直成县令,根本就说不过去。”

陈林听得此言,也不由冷静下来,觉得兄长之言很有道理,不由又苦恼起来。

陈梓却道:“其实,现在让我去督建新城,就是主公在为此铺路,所以这件事也是很重要的,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他念头可以少点。”

陈林也明白过来,就道:“原来如此,这督造之时,整个城池从无到有,形形色色的人、从上到下的关系,都要理清楚,也就让兄长您在这各个层面皆有交情和人脉了,未来就算不成县令,那也是城中的关键人物,稍微沉淀一下,再一运作,便可以登台亮相,成为县令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最初肯定不会是县令,”陈梓说着又透露了一些信息,“而且请升为县也不会立刻进行,按着主公的意思,会先经营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可以顶着其他的名头,管理城中事物。”这些内容都不敏感,而且不少人也都知道了,他自然没有必要瞒着兄弟。

“那就是有实无名了,也是取巧的法子。”陈林长舒了一口气,已然知道了后面的节奏,“那这个名头,便是将军府所封之官了吧,听说将军府作为僚佐衙门,其从属官也是有品级的,不知是真是假?”

陈梓就道:“诸曹有三百石,可以视为八品,僚属从吏则享二百石,算是九品。”

陈林顿时又兴奋起来:“这么一说,和那县中的县丞也是不逞多让了,而且算起来,若是将军府扩大了,所管的地方多了,还要超出这个品级的实际权柄,当个县令,绰绰有余!”

说完这些,他又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府君会给兄长安排一个什么样的职位?这将军府的僚属,虽然也要报备朝廷,但不过就是走一个形式,真正谁上谁下,都是将军一句话的事,那府吏九位,各有其署理,却也有高低之分,除去掌兵司马这个头衔之外,总领各司的将兵长史无疑最为重要。”

陈梓摇头道:“我督建新城,远在桑干河边,不能长陪左右,如何做得长史?”

陈林又说:“那录事参军,乃纪军中纪要,掌府下吏胥总录,能言善恶,评优劣,有进退吏胥之能,可能为之?”

陈梓沉吟之后,摇头道:“这般决策,亦不利于居于外。”

陈林一听这个可就急了,不由道:“刚才还以为在外督造乃是美差,现在一看,远离府君,岂不是大大吃亏?”

第八百四十六章 鲜卑火第三百五十五章 让他升官!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进军!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择一家而言商贾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六百零六章 闭眼观势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九百零八章 原来你不知道啊……第六百九十四章 签筒异动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隐忧第三章 拳打异乡客,耳闻燕祖陵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变第八百二十七章 隐秘兵马,半路相逢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蕴于平凡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一百一十七章 视人低者,也有窘迫时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袭!第五百九十章 走与撤与溃,土崩瓦解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军溃,众叛王氏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诸官第八百四十六章 鲜卑火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笑间炸裂第四百零四章 两方谋划两方动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风气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吓破胆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动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七十一章 刘渊是好对付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仆河边送主,孔徒鲁城曰憾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军的口气也太狂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胜算?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变!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陈侯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时皆可赞,与帝言金曲第六百六十章 渐有人来投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第八百六十八章 亲往镇压,战牵冀忧第七百一十七章 学问与钱财第二百九十二章 征北将军陈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灾与隐患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郁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动,南已呈乱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将军的错!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东莱王弥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罚与军争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亲喊你回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鸿胪请陈止为桥第六百九十四章 签筒异动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游街反求援?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民之术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论下部在灯笼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礼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挟民而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败名,或出于君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将第十七章 人往人来皆有由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气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第三百二十六章 问问他,想不想进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怂之,自缚其将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学难成第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见难而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乱就一条线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陈家众喜第四十二章 陈家,我与陈止最亲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动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当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难可来幽?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话考核四六等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陈皆避忙送礼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一百一十章 礼与意,轻与重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势之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旧部出使,以攀旧情第九百六十五章 单于衰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四百九十六章 齐民之术变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请帖去哪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制法,以束玄虚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敌第六百九十章 退与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