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

“王浚人呢?不在你们之中么?”

看了一圈之后,杨元问出了这句话来。

此时战后,代郡武丁抵定大势,已经彻底占据了战场主动,事后扫荡起来,不光控制着俘虏,更搜集种种情报,当然是确定了王浚曾经坐镇于此的消息。

不止如此,他们更是得知了,在幽州军崩溃之前,卢崖等人更是与王浚发生了冲突,这些部将想要将王浚作为投名状、保命符,以此来换取利益,只不过现在看这局面,那卢崖等人明显是未能得手。

果然,听到杨元的询问,卢崖等人神色微变,还是这位带头的出来说道:“回禀杨校尉,此事还有些缘故,我等本来出手要擒拿大……擒拿那王浚,但这人身边也着实有几个扈从、护卫,护卫之下,给他抓住了机会,带着一众骑兵就这么跑了。”

“这样都让人跑了?”杨元闻言,便微微摇头,露出失望之色,“那你们也着实是没有用处。”

卢崖等人一听,登时告罪,心中忐忑,隐约想要在询问一两句,但杨元已经摆摆手,让人把他们带下去。

麾下就有幕僚过来询问。

“这几人严加看管,他们战前背叛,为了自身出卖上官,实在不值得信任,如果不是将军要给其他幽州郡县做出表率,我是不会留下这等人的,此时先收监起来,严加看管。”

“诺!”

那副将下去,又有幕僚上来,就说着王浚的事。

“王浚这人,可是非同一般,若能拿下来,这功劳太大了,校尉切不可放过!”

“我如何不知?”杨元叹了口气,感到到手的功劳,有飞走的危险,心里虽然急,但脸上却没有怎么表现出来,“好在我战前就埋伏了人手在周围,就是防止他逃窜出去,现在除了处置战场的人,更是安排了人手在四周巡查、追击,相信很快就能有结果了。”

………………

“好好好!今日之事,必牢记在心!若不灭代郡,不杀陈止,不灭卢氏一族,我王浚誓不为人!”

崎岖的小道上,王浚策马而性,尽管道路不平,却也不放弃胯下骏马,一路颠簸而行,在他身后还有几骑,一行二三十人,艰难前行。

这王浚等人先前在兵营中眼见大势已去,又碰上卢崖等人作乱,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最后王浚一番权衡,也不回幽州城了,干脆就弃了城池人马,直接带着人就跑了。

他多少也是行军多年的人物,虽说近些年养尊处优,大军在手,旌旗一指,大军呼啸,所向披靡,早就不怎么看重兵家奇法,而多以堂堂正兵碾压对手,是以战前就料定必胜,对人多有轻敌,但多年行军的习惯,却不是一时半会能改的,而对兵法之要的习惯,也早已深入骨髓,因此大军虽众,却也给自己留了一条逃命之路,就和原先在城中宅邸时一样。

不过,他挥斥大军,意气风发,亲自坐镇,镇压气运,自忖乃是手握北地乾坤,脚踏幽州阴阳,要除掉陈止这个祸患,将幽州打熬一体,意志贯彻,如臂使指的,结果大败亏输,手下接连被暗算,连自己都一连逃了两次,如今更是惶惶如丧家之犬,心中的一口气,却是怎么都平息不下来,越是走,怒火越大。

“此次回去,必然不惜一切,将平州的兵马都调动回来,哪怕平州的几个势力、鲜卑几部因此反噬,那都顾不上了,必要取了代郡一地,活捉陈止,也不管那陈家、杨家了,当众凌迟、事后枭首,方能解我心头之恨,更能震慑周遭,挽回威望。”

怒火夹在仇恨,但王浚毕竟不是一般人,即便是怒意上涌,一样有诸多考量,之所以要拿下陈止,并非单纯为了泄恨,而是要挽回影响——

如今他在北地称雄,掌握幽州、平州,但幽州之内其实并非铁板一块,还有一二郡县心中不甘,与朝廷往来,陈止也是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够得位上任,而平州新近平定,局面更是复杂,夹在鲜卑诸族与其他小族,又接近半岛,此外还与高句丽接壤,内部更有朝廷势力,复杂异常,要靠着兵力镇压。

更不要说,这两州之外,南边是战乱冀州,北边是草原、渔猎诸部,局面复杂至极,王浚能够称雄,除了兵力,还要有威望。

结果这次大败,旁人可不管他只调动幽州之军,分兵三路,又被陈止接连偷袭,布置诸多细作、后手,然后里应外合。

在外人看来,分明就是王浚调动两州之兵,暗暗布局,提前暴起,抢险偷袭,结果被人反杀,大败亏输,连自己都差点赔进去了。

这种观点和看法,必然会带来威望上的崩塌,别说周边部族,就连已经臣服的段部、宇文部,还有下面的诸多郡县,恐怕都要生出动摇。

所以,余公于私,王浚在脱身之后,都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修养恢复,必须要尽快反击,挽回局面,才能勉强保证威望,不让自己偌大的势力,土崩瓦解。

相比之下,今日损失的兵力,反而不是什么大事了。

事实上,就当前这种局面,王浚心里清楚,连自家的将领都在最后关头反叛,而他本身也觉得没人有能信了,如此情况,哪怕真的事后灭了代郡,影响也不可能消除,最多是减缓一些,而想要恢复旧观,可谓困难。

“我将势力经营至此,不知耗费多少时间、精力,结果一时不察,都要败坏在此次,不光各方势力要有异动,朝廷说不定也要起心思……”

越想,他就越是恼怒,但表面上反而平静下来,计划着逃离之后,如何重整旗鼓,再杀回来。

这想着想着,一行人便慢慢走出了崎岖小道,转眼到了一处平坦大道。

一名亲卫便道:“大将军,那小道贯通前后密林,又有诸多山丘遮挡,一旦出来,便不用担心被追上了,而我等又有快马,只要尽快前行,很快就能脱离困境,属下先到前面去探查一番。”

王浚点点头,冷笑道:“不错,先离范阳郡再说,陈止小儿得此大胜,必以为范阳唾手可得,却不知一郡之地何等复杂,足以让他精疲力尽,等本将回来,必……”

话未说完,一道箭矢破空而来,将刚才说话的亲兵脑袋贯穿,而后一个声音从前方路上传来——

“你这王浚,来的好慢,让冉某好等!来来来,你是要反抗,还是要束手就擒,划出个道来。”

话音落下,道路左右的草丛中,忽然显露出一道道人影。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还能这么投降?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窥将军谈,不知谋已知第八百七十二章 临阵当斩徒增疑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当惜命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动要加考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则归心,示士以险则知难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七百四十章 死气弥漫,虬影飘忽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贼尚且不敢攻幽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耸后危,论法与教异第一千零六十章 边城绝一首,都城龙气动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终章第六十四章 围门书林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汉太乐令,不与书院和稀泥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改势,敌自变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来谈玄正神仙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张为将,领三百入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选择第九十一章 学识如洪入心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观王强而陈弱,当援抑强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游街反求援?第九百六十五章 单于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两朝之气,天下望科举第四百一十六章 将军算盘难如意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话考核四六等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评第五百一十九章 学与财相伴,哪个为真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陈者富贵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蕴于平凡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止身边的人脉雏形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愿者上钩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八章 意外之讯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聂投胡,未必坏事第四十章 此时内外皆尴尬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计连环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师而吞气,劫来走一遭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三百五十章 风范气韵,极参神妙第七章 心中摇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无法,防而无用第九百一十章 厄来急作揖,战讯入京城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签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书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议,幽州之本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畅通第五百五十八章 驱民攻城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压汉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进兵快!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乱局,有兵叩门第二百七十九章 谢谢啊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陈氏第四百五十章 关津、市肆、山泽,皆有税哉第九百三十三章 单于坠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过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第一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何必妥协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第一百一十六章 当时我就料到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赞陈追问续何在第二百七十一章 刘渊是好对付的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骋意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无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谋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挂画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实在是高!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止来了!第七百章 自相攻,谋火毬,非签难成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马围使第一百零七章 劝学茶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观盛衰,一州知胜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独重民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粮与田第一百七十五章 异族初显迹,朝廷使已至!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请帖入彭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军溃,众叛王氏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禄为士代,原来杨氏望弘农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为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进兵快!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农纳匠,减税分地第五百章 打乱局面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三百四十七章 赞大师而得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