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得势且肆意

范阳生战乱,三路共伐代。

这么大的动静,几乎将幽州一半的土地都卷入其中,西边的四个郡,全部都被牵扯其中,而东边的几个郡同样不敢放松警惕。

作为如今王浚统治核心的燕郡更是有诸多巡查,这些巡查分布在各处,主要目的就是要防止探子、细作的渗透,同时尽可能的排除其他因素。

这项工作无疑要交给一些王浚亲近、信任的人来做,王仁正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一接到情报,说是有一支人数不少的车队,正在燕郡南边的边界出没,看那前进的路线,分明是奔着范阳郡去的,便立刻点齐人手,快马赶过去拦截,终于在卢志、郭芝二人的车队,即将步入范阳郡境内之前,将他们一行人给拦了下来。

见到了人,知晓了身份,王仁倒是没有刁难,只是让他们改道北行,直往蓟县而去,相比于前线范阳,这蓟县作为大本营,虽然有不少兵力都被抽调出去了,却依旧算得上是固若金汤,就算卢志、郭芝心存他念,又或者他们背后的江都王、祖逖亦有其思,也不怕能翻了天去。

只不过,这样的决定对卢志、郭芝二人来说,无疑是非常不理想了,这见不到王浚也就罢了,跟去了蓟县,怕不是要等到战争结束,才有真正的面见之机——

谁人不知,这幽州、平州,王浚是真正的说一不二,军政一把抓,没有他的首肯,想要动用两州的一兵一卒,都是天方夜谭。

这幽州战乱,各方推论有可能是个持久战的功夫,万一王浚始终坐镇范阳,不归蓟县,那他们岂不是就要一直困守于此?

更关键的是,无论是卢志还是郭芝,他们都时间有限,被那石勒的动向追赶着,只争朝夕,否则二人断不会刚得到消息,立刻就马不停蹄的过来。

但不管这心里是如何想的,眼下也只能先安稳的跟着王仁归去,否则这眼前一关就过不去。

当然,二人并没有因此就听之任之,行了没有多久,两人便邀请王仁上车一叙,只是……

“两位先生都邀请晚辈,拒绝哪一个都不好,于是小子便斗胆,自作主张,将郭先生也一并邀请过来,三人对坐,也是一大快事。”

原来,却是卢志、郭芝先后让人过去邀请,王仁一见,嘴角带笑,露出自傲之色,却直接让人带话回去,说是要见就一起见,不独见,并且将这一起见面的地点,选在了卢志的马车上。

这并非是他有意偏向卢志,又或者与此人亲近,单纯就是由于卢志的马车够大、够宽敞而已。

毕竟,那江都王的势力和位格,都远远超过祖逖,更是骄奢淫逸,怎么会亏待自家谋士?而卢志也是大族出身,这马车与豪强出身的郭芝比起来,确实更讲究一些。

只不过,再宽敞的马车,忽然之间挤着三人,还是各有心思的三人,都难免显得有些尴尬,哪怕卢志和郭芝各自有什么打算,都不好当着对方的面说起来,只能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

看着面前尬聊的二人,王仁心中暗笑,又有傲气涌上来,他很清楚这两人来此,都是为了求见、求助于自家叔父,是为了来讨好他那位叔父,从而获得优势,这心气自然升腾起来,自然没有什么最终名士、前辈的念头。

于是,他等时间差不多了,就直接打破尴尬气氛,毫无顾忌的道:“两位先生,你们来这里,肯定不会过来叙旧的,如果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来,若是真有必要,我自会传达于叔父,也不耽误两位之事。”

这话说完,卢志与郭芝却没有立刻表态,只是停下了话,看着王仁。

王仁眉头一皱,笑道:“怎么?两位有什么不好开口的?我知如今冀州局势不好,多有混乱,贼人横行……”他看向郭芝,“祖府君固然有能,兵略娴熟,奈何兵力有限,只能勉强支撑,至于江都王嘛……”他不理会郭芝不自知的神色,又看向卢志,“这位郡王的行事未免太过小心,我在幽州都听说,曾有贼人上门叫战,而郡王不出,这事传出来,难免让人觉得江都王畏战,想来是兵力够了,但手下没有可用之人领兵啊,你们两家,都有难处。”

说是两家都有难处,但实际上却是揭老底疮疤,卢郭二人哪里还能有好脸色,哪怕是涵养再高,也有些绷不住脸了。

只是二人的这幅样子,却让王仁感到有趣,他嘴角带笑,继续说道:“却是有些冒犯两位了,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连我叔父都说,这个毛病得改改,这次之所以没有随军攻伐,一方面是平定平州之后,需要休养,还有就是担心我这张嘴会闯祸,万一活捉了那陈止,一两句话说得他恼羞成怒,一个想不开,出了点事,跟朝廷也不好交代,两位说是不是?”

这话看着随意,却暗暗点出关键,就是王浚必胜,陈止必败,等陈止败亡,王浚对幽州的掌控力,比原本更要提升——原来还有两个郡不听管束,经过王浚一番操作,换上来两人,只剩下陈止还不安稳,等代郡平息,幽州铁板一块,冀州对王浚的所求就更重了。

明白这一点,哪怕心中不快,卢志与郭芝也不得不打落了牙齿往肚里烟,点头附和,毕竟二人此来,是为了说服王浚,借兵南下,先度过冀州眼下的难关的,他们背后的主公等着结果,万不得已,实不愿与幽州交恶,岂能因为这鸡毛蒜皮的意气之争,就生波澜?

按理说,王浚出兵讨伐代郡,兵马既动,想要借兵似乎不合其时,但二人却很清楚,打完代郡,幽州要修养,而借兵出去,无疑是增加对冀州影响力的行为,可以在不用投入太多兵力的前提下,就增加和冀州的联系,王浚应该不会拒绝。

但前提是,要等范阳郡那边的局势清晰一些,所以在这之前,他们需要的是王浚做出表态,用这个态度,给石勒施压。

有求于此,自然不敢得罪王仁。

这位大将军侄子越发显得肆意,只是说着说着,忽有快马抵达,那骑手翻身落马,就疯了一样的寻找王仁,说是有重要情报要禀报!

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问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酿三苏之文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东已传其名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第三百一十五章 陈止的衙门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卖要赶早!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阳急信传幽州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诸评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边论势,太守留话惊拓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军不敌石勒,诸公惦念幽州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九十三章 真突围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纸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马未动,外交先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陈学两支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现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应该是这样的第八百一十章 书就锦绣,揣摩上意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六百零五章 铸珠而问椟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给陈止带句话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审了,斩之!一千零五十四章 汉家疑,鲜卑惶第七百八十章 权隆气盛,陈止的试探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刚知晋阳落,又闻刘粲囚第六百六十三章 陈止之秘闻?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旧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四十九章 观望间今是昨非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给举报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为官,非为这般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边论势,太守留话惊拓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当贵!第九百七十六章 阳谋离间族相异第五百九十二章 陈止的要求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当大用,咦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当大用,咦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论陈,两左急登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阳,我心难安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乱就一条线第四十二章 陈家,我与陈止最亲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动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锦还乡,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零八章 论天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鲜卑有文章,请诸君品鉴第三百七十章 诸卿,跑题了!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二十四章 尽在掌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观氤氲青烟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请帖入彭城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铁,筑新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齐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举,先入籍第五百九十章 走与撤与溃,土崩瓦解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为何?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阵说与众,前中后尾各不同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外贼好擒,但禀性难移第九十八章 城外书院院中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胜算?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动要加考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陈征北师出有名第三百一十四章 鸿胪请陈止为桥第四百九十六章 齐民之术变人心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远虑,士人所欲第六百六十四章 鲜卑都觉得你胡说第六百九十三章 凑一起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七百八十章 权隆气盛,陈止的试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导,移风易俗九百三十二章 阵前论礼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后还有一物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张宾请教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两士望公卿第一百零二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当可拖住他第一百一十七章 视人低者,也有窘迫时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议,战已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乡品!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瞒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