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

宣武皇帝共五子,长子为淮南王刘褒,次子乃是甘陵王刘袤,第三子便是东海王刘裘,四子乃是钱袋皇帝刘衷,最后就是老幺长沙王刘裹。

所以甘陵王实际上乃是东海王的兄长,他们这两支的关系并不亲近,但比起当今的皇帝一支,还是亲近许多,所以当初东海王掌权、去世,终究还是在甘陵王等人心里留下了嫌隙。

平时或许没什么,可以到关键时刻,这种情绪就难免浮现出来。

所以当长沙王刘裹与晋王刘远抵达了之后,在稍微了解了局势之后,长沙王就忍不住念叨起东海王的事了。

“刘出也太不知道好歹了,毫无长幼之念!”长沙王先是一番抱怨,“先前天下洪涝干旱不绝,内外皆有乱相,若不是东海王兄主持局面,恐怕已经是天下大乱了,结果他刘出一来,不光驱逐王兄,最后更是让王兄死得不明不白的,至于对外的那些说辞,骗骗其他人也就罢了,如何能骗过我等?”

甘陵王叹了口气,并没有接话。

倒是那晋王刘远道:“此事太过蹊跷,王浚何等人物,我等都是知晓的,当初孤在并州,还曾与王浚见过几次,知道乃是人中之龙,天下人杰一般的人物,岂能轻易就被人捉拿?更不要说,是被一郡太守了,那个陈守一虽然有一个征北将军的名头,但现在还是个空头白字,说他靠着这个名头,就能擒拿王浚,显然不可能!背后如果没有人相助,孤是不信的。”

甘陵王、长沙王听着,都是点头。

这位晋王,乃是亲王。

不过,新汉此朝,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只能是掌握一郡之地,尤其是宣武皇帝在位之后,更何况真正决定权势的,也不是王位名号,而是职位、官职,要知道,新汉朝因为当初王室子嗣单薄,虽然拉拢了一部分前汉血脉,但到底还不放心,于是就规定了,宗室一样可以为官的规矩。

在这之前,可不光是广汉王,以及之前的东海王那般,直接在朝廷为官的宗室不在少数,为宰相之位的更是不少。

前人制定这个规矩,还是考虑到王室血脉单薄,要靠着自家人撑腰,即便生出什么意外,那位子不也还在自家血脉手里么?

如此前提,这亲王与郡王其实并无多少尊贵之分,最多是代表着其支脉不同。

睿宗孝德皇帝刘谌之前所封的都是亲王,而孝德皇帝之后,便都是郡王了。

这位晋王,当然不是初代,而已经是第三代晋王,其祖乃是仁宗孝怀皇帝刘禅的长子刘璿,谥号为和,是为晋和王;二代晋王为刘璿之子,刘镇,谥号为恭,是为晋恭王。

而当代晋王刘远,正是晋恭王刘镇之子。

晋之一字,按国册封,本就在山西、河东一代,也就是新汉的并州境内,而并州眼下被匈奴占据,这晋王难免要先撤离回来。

不过,就在晋王归来之后,朝廷就为这位亲王安排了另外一块封地,同时也是他们家的老地了,位于南方州郡之中——

实际上,在第一代晋王受封的时候,新汉分明还没掌控北方,这个名号本就是有名无实,是在其他地方给出了封地,所以此番归来,倒也是熟门熟路,没有起太多波澜。

不过,这位晋王却对国都更有兴趣。

实际上,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有不少亲王、郡王,乃至郡公等宗室造访,无一例外都是谋求权势的,他们有些直接依附广汉王,有些则试图与广汉王争夺权柄,但最后大部分的宗室都黯然而归,也有些被直接收入了金镛城,能留下来的终究还是少数。

长沙王、晋王这般宗室,期间甚至也曾离去,但很快又找到借口归来,如今也各有职位,而那长沙王甚至还掌握了一支京城巡查,人数足有三百,是以说话也硬气很多。

晋王的话,无疑让长沙王更生一股怒气,他先前被驱逐过一次,本就心存怨念,这时就道:“说不定就是刘出暗中支持,兄长不是说,杨结和陈永这二人都表明了支持刘出么,若是双方背地里没有达成默契,这两个人如何能有动作?现在这事一出,到时候王浚被陈止取代,那反过来给朝廷压力,那广汉王必然会借着机会,将我等驱逐出去!从此再无翻身之日!毕竟之前南方叛乱,他就是利用此法,将那三位郡王赶出了京城!”

甘陵王眯起眼睛,淡淡说道:“问题是,此事已经发生,还如何挽回,孤已经说了错话,看得出来,皇上也有心偏袒那陈止,很快刘出这人手段狠辣,当初三弟就是……”

“只有他手段狠辣?”一听到甘陵王提到东海王,那长沙王立刻同仇敌忾起来,眼底闪过寒芒,“对付刘出这样的人,就不能以寻常之法,否则必然败退,但凡讲究情面的,弟如今手上有人,更是结交了几位游侠好汉,只要兄长一番话,立刻就能将刘出擒拿,省得他再以诡计害人!”

这话何等露骨,但在场三人却无人感到意外,盖因这般话题,并非是第一次谈论了。

只不过,甘陵王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朝晋王看去。

感受到目光,晋王便笑道:“广汉王当初掌权,就与诸葛家有着联系,更有借匈奴而起的迹象,背后与匈奴人似也有关联,这是勾结外贼,而自从他执掌朝政以来,无君臣之相,恐怕早有不臣之心了,是以我等宗室各方,皆来相助,想让皇上脱离其欺压,结果纷纷折戟沉沙,而今这般局面,着实是让人心痛啊!若是能拨乱反正,孤王义不容辞!”

“好!”甘陵王听闻此言,心中大定,“既如此,那便详细定计,谋定而动,为大汉争一个朗朗乾坤!”

此言落下,三人便商谈起来,随后有人禀报,说是张应求见。

甘陵王一拍手,笑道:“正要等他,待本王安排一番,让他秘密来见!”

与此同时,在广汉王府,广汉王本来正在开怀畅饮,庆幸陈止得胜,同时也正计划着,如何靠着这次机会,将甘陵王等人驱逐出去,不再妨碍自己。

这般想着,心情舒畅,有召一美人过来,一番亲热过后,却有人来报。

“刘袤这个时候忽然召集长沙王与晋王?还是用的隐秘通道?”

看着回报的消息,广汉王嘴角带笑。

“看来已经乱了方寸,更不知孤在他的身边,早就埋下了探子,此乃自取其辱也。”言罢,他便招了人过来,增加了守卫人手,这才睡下。

但在后半夜,忽有风起,外面响起了吵杂之声!更有金铁交鸣的声响!

“果然还是来了!”广汉王听闻动静,起身探查,却不慌张,只是冷笑:“区区小道,也想成事,愚也!”

这么想着,披好衣服,就推门而出,要过去坐镇指挥,却未料到一走出门,便是寒芒一闪。

哗啦!

血光炸裂!

惨叫之后,广汉王捂着肩膀,看向边上那名亲兵大伴的男子,满脸不可思议之色。

自己的亲兵居然要行刺,这简直匪夷所思,但凡亲兵,必然经过层层筛选,乃是经过反复测试的忠勇之士,而且跟随时间很长,要动手也不用等到现在!

不对!

这一看,他才猛然发现,那亲兵的身形和样貌都格外陌生。

“你是伪装成孤王的亲兵,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绕过守卫,出现此处?”惊讶过后,伴随着的是惶恐,但广汉王却也知道情况紧急,并不等待对方回话,就要拔腿就跑,没想到这一跑,才发现周围有不少身影,已经将他包围。

顿时,一股明悟闪过心头。

“密道泄露了!那密道泄露了!那条密道,便是亲兵都只有两人知晓,所以能够绕过护卫,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你才是真正的饿狼,当真好算计啊!悔不该轻信于人!”

这般想着,却听边上有打斗声传来,而后两名亲兵奋力杀了过来,尽管身上伤痕累累,却还是拼命过来。

这两名亲兵武艺高强,周围那些伪装之人竟不能敌,让二人冲到了广汉王身边,护着他且退且战,借着地利,勉强冲出了包围圈,和一种王府护卫聚集在一起。

“两条密道都已暴露,不可行之,你二人纠结人手,从后门冲出去,那里乃是官邸密集的街巷……”广汉王勉强说话,面色苍白,却是脖颈伤口失血过多,也不知是否伤者要害了。

就这么一番波折之后,到底还算顺利,毕竟是当权王爷,虽然被人暗算,但平时准备的后手不少,这时发挥出来,却也顺利,被重甲护卫护持着,直接从后门冲出去。

这条街巷,此刻灯火通明,但刀兵森严、杀气浓烈,没有几个敢出来探查的,倒是路口有一队人挡着,还簇拥着三人。

一见这情况,广汉王就暗道不妙,马上停下脚步,看着前面三人,张口就要喝骂!

但话未出口,就有“嗖”一声,箭矢破空,直接贯穿了其人喉咙。

这声音憋在嗓子里,广汉王抬起手,满眼怨毒的看着远方三人,抬起手来似乎要指谁,但那手还没抬起来,便无力垂落。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扑朔迷离!第九百三十八章 来助你一臂之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请帖,将军幕僚第十八章 上门送钱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敌乱第二百一十九章 东海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断颅裂心胆崩!第三百零七章 正门迎太乐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阳,传平州第五百零七章 当劝!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二百六十五章 余波渐进波澜起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围洛阳,三王挟真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长生观气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八十三章 贵门一言,怀中拓石第七百六十三章 两士相争,或有一走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陈归乡,一陈假虎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讲忠孝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属与有荣第二百八十三章 请长者赐名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边谈笑亦横尸,三军可立武悼阵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鲜卑双动,汉室两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传书,破千古之壁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敌第六十八章 此楼如何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则惠其民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晓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七十章 笔走龙蛇言莫赌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迁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阴云前兆第八十七章 变脸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势而为,化虚为实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为使,暂可心安今晚无更,大概还有三章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难啊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七十四章 此乃陈止所……赠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仆亦有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飞扬跋扈,哪堪此时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鲜卑来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东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罚与军争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县,再活捉陈止!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会上当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气盈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设!第三十八章 悔不当初,竹筒复满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风将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谎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难安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处已是幽州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难请,当动之以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从欲散第四百八十章 这就没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乱就一条线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九百九十六章 论品排姓惊觉醒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书画四品第五百五十三章 鲜卑围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两朝之气,天下望科举第五百七十八章 矿显而测,立世之基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见难而行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稳,越要言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贬夏!第一百零七章 劝学茶第九章 来去间,处变不惊第九百九十六章 论品排姓惊觉醒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断颅裂心胆崩!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败!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汉太乐令,不与书院和稀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无置亦要走,陈学初露已两分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三十四章 冤!第五百七十五章 献策鲜卑者,其罪当诛第六百六十三章 陈止之秘闻?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改势,敌自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祸乱之根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帖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第一千二百章 至圣言、管子语,断龙之术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车路遇兵押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