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

“哦?”陈止便顺势问道:“此话怎讲?”

陈梓就答道:“我来蓟县,途过代郡、范阳,最后方才抵达燕郡,是以先看代郡大族,其在内有几家自称世家,但其实势力弱小,只局限在一郡之中,若非有为官之人,其实难称世家,而今因主公之故,行纸与瓷之法,乃渐富强,方有世家之态,可以说,代郡未来或可成就,也是因主公而起;”

“再看范阳,有卢氏、蒯氏、祖氏,皆底蕴深厚,更多有能人,尤其是卢氏与祖氏两家,如今更是人杰辈出,遍通文武,是以范阳兴盛,实乃世家荟萃之地,更为幽州精华所在!”

“最后再看燕国,自从燕王一脉断绝,此地便归朝廷统领,虽然也有大族,但与中原腹地不同,其实根基不深,一方面是由于靠近边疆,受战乱和气候之故,多有南迁者,另一方面就是当初袁家主政,与曹魏对峙,那曹魏据两都,更曾一度掌控关中西凉,其实地域广阔,因而人才众多,而袁赵众冀,多迁幽州豪门以充河北,是以这燕国的很多大族,便多数都被迁徙过去,现在只剩下一个架子,名不副实!”

陈梓这一番话,纵论三郡,也算清晰,那张亢、束交皆为河北世家出身,听得连连点头,深表认同,但他们也听出了一点话外之意。

“陈梓,你是想要劝我,将这幽州的治所,迁往范阳?”陈止则很干脆的问了出来。

陈梓拱拱手,并不避讳,也是敞开了道:“范阳地处幽州中心,西边有代郡为屏,东边有燕国护,上面的广宁、上谷虽然偏僻,但亦可驻军,加上多世家与商贾,实乃绝佳之地,而且得了此地之后,更可窥视冀州!”

“不妥!”束交听得此处,终于有些听不下去了,直接出言,“若是迁治往那范阳,倒也不说不行,但听陈君之言,却有吞冀之心,此念大大不妥。”

“有何不妥?”同样也列席了的冉瞻这时忍不住开口了,“那王浚不也同时监理两州么,一个幽州、一个平州!”本来,这小子是被放进来学习的,事先还被手下的高并嘱托过,让他切莫多说,多听多看,少说少扯,结果冉瞻到底还是没有管住自己这张嘴。

束交被人打断,自然不快,看了冉瞻一眼,没有好气的道:“平州岂能与冀州相比?那平州说是建制,其实与化外无异,而冀州靠近司州,郡县齐备,更是朝廷的北方屏障,如今虽有贼人作乱,但便是那羯人悍匪,亦不敢南下,只管在冀州西边与北边盘踞,便是证明,那王浚得幽州多年,亦不敢南下也是如此,我等岂可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边冉瞻面色不快,却憋着不说话。

倒是陈梓第一时间反驳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洛阳有变,几王争夺,本来只是朝廷权柄交替,无非是谁人掌权之说,但眼下却明明白白的闹出了人命,死得还是郡王!还死了两位!如今长沙王在外招兵买马,一副要攻伐京城的样子,而冀州的江都王也意将南下,说是要为广汉王报仇,这等情形之下,冀州难免空虚,需要有人填补!”

这一番话都是结合当下局面说出来的,束交一时之间难以回答。

另一边,早晨刚刚赶到的杨元,忽也出声:“此言不假,那羯人石勒并不简单,本就将江都王压迫得不敢出头,若是江都王借故南下,恐怕整个冀州东部也要沦陷,是以我等也要早做准备,万一冀州有变,而他处不好支援,那就得第一时间护持冀州周全,这也是为朝廷守土。”

杨元的话,又是军事角度进行的分析,而且说得又是切实关系到新汉江山社稷安危的事,束交更是难以反驳。

这还不算完,张亢居然也站出来表示支持了:“这冀州确实是要留意的,尤其是洛阳局势不明的时候,眼下天下最为安稳的地方,除了京畿之地,便是关中与青徐了,但这两个地方一个要镇住西凉、蜀地,一个要看住江南重地,都轻易动不得,若是京城有变,说不定不好支援,但若是将军可兵入冀州,到时候再往南,不到一日一夜就可支援洛阳!”

一连几个人出声,都是认为冀州不可轻弃,但同时也表达出了他们对于洛阳局势的担忧。

“冀州的事,要先放一放。”陈止却摆摆手,止住了几个人之间的争执,“是让你们来探讨幽州大族的,可不是分析当前局势的,冀州也好、平州也罢,甚至隔着太行的并州,都在幽州兵锋范围之内,或许皆可取之,也好帮助朝廷镇压北疆社稷,不过……”

他忽然压低了声音,腔调更是肃穆许多:“前提却是要先将幽州整合,只有真正掌控了幽州的土地、人口、产业、大族,方可转变为助力,否则的话,怕是一个不小心,自己先就崩了!”

其他人听到此处,便纷纷停下念头,接连道:“主公英明!”

“也不用奉承我,此事还需诸君相助,”陈止还是轻轻摆手,“这幽州军的整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着手了,要以原本的代郡武卒为骨干,建立一支新的幽州军体系,这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大致的框架要先搭建起来,而且不同于原本的代郡队伍,这次要考虑到征伐之军,与驻扎之军的分别。”

“我等明了。”

众人都默默记忆,对他们来说,陈止的吩咐和命令,已经越发重要,哪怕是随口所说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意味着功劳与罪责,关系到日后的前程与抱负。

“除此之外,”陈止随后又将话题转变,“既然蓟县到手,燕郡自可传令而下,那王昌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他麾下将领的宗族、妻老皆在,必然再无战意,何况他本来便已无再战之念,可以让他来归降了。”

“是,此事属下这就去处置。”杨元知道这事其实是杨宋的工作,自是要先替兄长揽下来。

陈梓这时却道:“幽州之内暂时算是评了,但幽州之外还不安宁,不说逃走的鲜卑两部,就说那不知好歹、趁火打劫的慕容部与拓跋部,仗着过去的一点交情,却丝毫也不讲道义,趁势进军想要侵占大汉之土,还望主公能示下如何应对,是否要派兵警告。”

“眼下可没有富余的兵力,”陈止的话让众人有些丧气,但没想到接下来就道:“所以,这次我当亲自领兵前往,也好警示两部!”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恸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两王有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们先动的手第五十二章 杀鸡当用宰牛刀!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八十三章 贵门一言,怀中拓石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来谈玄正神仙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愿者上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动要加考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七百六十三章 两士相争,或有一走第五百零七章 当劝!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权在手,一言驱士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处已是幽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占地称雄为传道?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第七百四十六章 负命而来,先来个推荐第十一章 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掷!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杀之终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过年同往丰阳街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当如此!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计连环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文章,我要摸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难尽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视,江左走马观花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壮聚营帐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杀豪!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车路遇兵押囚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将乱第八百三十五章 后军出击,南路势变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陈氏,后有玄甲第四十六章 几时说是送给你的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联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他是练过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四百七十章 他还能翻了天不成第五百九十七章 势来急请士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粮与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粮与田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当惜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计入宇文,段乱其门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观氤氲青烟变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五十三章 家中岂能寒其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时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计大妙!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满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禄为士代,原来杨氏望弘农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协力,三路攻代第九百五十二章 惧而乱言,耳鸣至今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笑间炸裂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制法,以束玄虚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与传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结局第六百一十一章 灭陈以警他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坞堡不藏民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胜!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给你的胆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胀,意气风发入营第五十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拢之时!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么好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谈笑间,敌首已擒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动,家丁成千第一百零二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八十三章 贵门一言,怀中拓石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溃第七百一十章 开门就言运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请帖,将军幕僚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连绵不绝乃为制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于下,佛争于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没来!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九百三十八章 来助你一臂之力第一千零六十章 边城绝一首,都城龙气动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与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孙武三鼓,陈止复召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给举报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军粮生气魄,密林走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