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势定策不提幽

“大帅厚赐,我等自是知晓,定当督促南方尽快派来更多佛生,以供驱策。”聂道仁说话之间,抱拳起身。

对面的石勒却是哈哈大笑,站起身来,说道:“这有什么好谢,先生智计无双,帮某家将那祖逖的两支兵马尽数覆灭,更是让石虎那小子放过了被围困的汉廷废太子,让他回返河间国,于是那祖逖如今内外交困,恐怕再过不久,不用我去攻伐,便要自行溃散了。”

聂道仁却谦虚的道:“还是大帅的兵将用命,战无不胜,接连大破,这才破了那祖逖的大势,否则就算有智计千万,亦无能为力。”

石勒点点头,却也不谦虚,说道:“这话也是对的,那个祖逖好像真是有什么大势笼罩,简直顺利无比,你说他一个济阴太守,怎么就跑到河间去了,而且去也就去了,本身不过几人,结果就能靠着名头,拉拢当地的庄园、坞堡,直接形成兵马,阻碍于某家,简直不可思议!但现在不同了,接连大败,又有那废太子在内掣肘,此人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恐怕难以长久了,等覆灭了祖逖,某家便可以修养些许时日,那江都王乃无胆鼠辈,不足为虑。”

聂道仁此时就道:“那江都王人马众多,但心不在冀州,此时尚且不明天下大势,一门心思的还是想归于洛阳,执掌权柄,大帅击破祖逖,只要空下河间国,让河间王与江都王同在,双方必生龃龉,再静观其变,那江都王或许很快就将领兵南下,到时候东边三郡不战自得。”

“好好好!”石勒满面红光,“先生一席话,便将这北方大势剖析的格外清楚,更是让某家知晓了如何成事,想来要不了多久,便可称霸冀州!”

“大帅真是抬举了……”

聂道仁这般说着,两人接下来就是说些零散之言,随后他便告辞,而石勒则开始处理诸多公务——

这所谓处理公务,其实就是将身边的诸多文书、书册拿出来,让周围人念出来,然后给出大概的指示,再传递下去,让人处理。

这样的体系越发完善,维持着整个势力的运转。

另一边,聂道仁回去之后,首先就见到了自己的老师佛法简。

和之前相比,这位佛家宗师的脸圆润了许多,显然是过了些好日子。

“老师今日怎么来了?”

聂道仁的府邸在真定城中也算颇为气派,庭院俱全,可见石勒对他的重视,而佛法简却没有住在其中,而是住在城中的佛寺里面。

那佛寺本已有之,但先前的太守却不甚喜欢,是以占地很小,石勒占了常山郡后,倒是没有怎么在意沙门,可直到这师徒二人过来投奔,为了表现自己的亲近,立刻就让人装点起来,更是给出批示,要扩建佛寺,还将城外划出一片地方,准备让佛法简用以建立佛寺,周围的农户全部为寺院佃户,同时无需纳税,可谓好处给尽。

心满意足的佛法简自此可以安心念经敬佛,因此还没几天功夫,居然就长膘了,毕竟比起先前的逃难生涯,当前真是巨大反差。

只不过,佛法简到底还记得,真正能支撑佛门在冀州传播的,可不是佛法,而是当权之人的支持,所以也非常关注局势变化对石勒势力的影响。

“当前这幽州的局势逐渐平稳下来,也就没有多少机会能让大帅利用了啊,好在那祖逖气运已破,鸿运不再,倒是大有可为。”

和徒弟点名来意,佛法简便盘坐下来,拈花品茶,神色潇洒,指点局势。

“那祖逖本就是人杰,家世名望皆上上之选,是以气运厚重,北上镇冀,立刻就引得八方来头,初时羸弱,但站稳脚跟之后,便立刻有气蕴山河之势,幸好还有江都王这宗室再旁分润,是以难以整合一州,你又将那废太子、河间王放过,分了他的人脉,于是其根基动摇,已然自溃,破灭不过旦夕之间,已经不足为虑。”

说了一通看法,这法简和尚还是问起石勒的想法。

聂道仁没有隐瞒,直接说道:“大帅显是想要先定下来,巩固地盘,并不急着扩张,但心里应该已经有扩张的方向了,无非是在等待时机,如今朝廷上的局势,以及地方上的糜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石大帅显是打算把手上地盘经营得铁桶一块,再伺机而动。”

“这是稳妥之举,”佛法简点点头,觉得这种做法很有道理,“不知石大帅接下来会攻伐哪里,可曾对你说过?”

聂道仁犹豫了一下,才道:“虽未言及,但从只言片语之中,却不难看出去目的所在。”

“哦?那不妨说一说,也好让佛门提前做好准备,可以顺道相助,使得大帅更加倚重。”

聂道仁想了想,说道:“当为人口计,这冀州人口本来不少,但连年灾祸加上流民兵乱,是以人口流失众多,虽有荒地,却苦于无人开垦,所以石大帅再攻,当向那人口众多,或者商贾往来密集之处,也好有人耕作,能得税赋,更可靠着商路,替换有无。”

“这么一看,周围其实可选之地不少,”佛法简一听就明白了几分,“东边被江都王占据的几个郡皆为滨海之地,不仅人口不少,海运亦有商贾往来,想来这东边三郡,必然是要拿的,但接下来是往哪边?东南的青州乃是人文重地,人口众多,莫非是那里?”

聂道仁则直接说道:“目前来看,这西边是不会攻打了,匈奴国最近虽然局势不明,但势力庞大,根深蒂固,已经消化并州,加上大帅能在冀州站稳,也是靠着扯着匈奴大旗,自是不能攻伐,况且井陉狭窄,难行大军,至于那东边,而东南要等到吸纳东边几郡后方有动作,至于北边……”

提到这里,聂道仁的话中露出了一丝黯然之意,而对面神采飞扬的佛法简亦是面露尴尬,眼里流露出后悔之色,但旋即隐没。

聂道仁跟着强打精神,说道:“之前大帅与我交谈,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及北边,甚至连触及相关的问题都着力避免,由此也能看出他的意思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祸乱之根第四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这也有一篇文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这不符合兵法!第七章 心中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变,刮目相看第九百七十六章 阳谋离间族相异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慑属方为胜第四十八章 此人当为友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传书为贩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谋不见多而寡断第六百零九章 砲与毬,初显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七百零七章 当日弃而走,今日无颜归第六百四十章 先断其爪!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陈名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八十八章 抽丝论兵势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称宗师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运如树,以群力为养,承郡县于世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来,手足无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师而吞气,劫来走一遭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里快装不下了第三十四章 冤!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要淡定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为引灌五格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纸出坊,求书上门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当然耳!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笑间炸裂第三百九十章 领民户籍与屯田民籍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饥则可驱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归?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头不对第三百三十八章 尔如行在崖边,我则如履平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恸哭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劲敌第十一章 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第七十四章 此乃陈止所……赠第一百六十三章 声东击西 除夕快乐!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让他占了便宜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聂投胡,未必坏事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观,后手落子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动要加考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个够!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劲敌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乱?第三百二十五章 无他方可成事第九十二章 诸位,醒醒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袭!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曜归国,以陈为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坞堡不藏民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动啊!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东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五百六十三章 军胜则气盛!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第一百九十七章 请帖去哪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亲喊你回家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第三百二十二章 这可如何是好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几分,何人定制?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们汉人太多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计成矣!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胜?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阵非精兵,战阵为先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旧部出使,以攀旧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则民护其名第八百零八章 灾祸何所来?第六百五十章 治国如修行,外伐治乱循环,内思长生久视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买纸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为官,那就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