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无章 品

等那亲兵带着几个人一番折腾,总算在一处山坳中将那篇兵策找回,护送回来,朱守一下子就接过去,仔仔细细的读了起来,众幕僚也都围了过来,过了一会,朱守指着其中一句道:“说贼军分成几股,以骚扰之法让我军疲惫,分不清虚实,最后突围,我记得之前郑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

郑管则摇头道:“当时我也只是觉得贼兵垂死挣扎,或许还有诡计,却没有深查,而且不如这篇兵策所说清晰。”

其他幕僚本来看到兵策的笔迹,还不甚在意,听了郑管的话,也不由郑重起来,同时又不得不佩服自家主帅的脸皮,人家直接忽略了那离间换将的分析,一本正经的说着,就这脸皮厚度,不愧是一军统帅。

他们却不知道,按朱守本来的想法,根本不会轻易暴露兵策,可惜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故作不知了。

一群人围着兵策研究了一会,各有评价,却见朱守和郑管表情不太自然。

“怎么了?将军,你还没说,这兵策是出自何人之口。”

“咳,”朱守咳嗽了一声,努力做出一副很有先见之明的样子,才道,“这篇兵策是我托一位至交好友,请的彭城陈止先生所写,你们先不要追根究底,当务之急是应对贼军,好好研究这篇兵策!”他身为一军统帅,很清楚这些幕僚的性子,如果说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子所作,就算是好计策,众人也得先纠结一番,当前可没有时间浪费。

只不过,这话还是让众幕僚疑惑起来。

陈止?

这是哪位兵家先生?没听说过啊。

但听是将军托人才联系上的,又觉得不会简单,只是心里深处却也在疑惑,既是这般来历的兵策,先前为何会被扔掉呢?

知道前因后果的郑管不由摇头,也不说破,此时再看这篇兵策,连他也不得不惊叹那人的先见之明。

朱守注意众人表情,眉头一皱。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将请陈止书写兵策,说成是自己的先见之明,为的就是不显得自己无能,那自然不能让人小瞧陈止了,陈止越厉害,越能显得他朱守慧眼识珠。

于是,他立刻就眉头一皱,压低声音训斥道:“这位陈止……先生,可不是寻常人物,为了请他出面品兵,本将军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你们切不可轻视!莫非以为本将会平白无故,去求人帮忙?”

他这么一说,众人登时惊疑不定起来。

很快,就听一人说道:“就算王弥一伙没有南下,是走的其他方向,靠着这篇兵策,也足以了解贼军的战略目标,提前应对,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对的,尤其是为虑胜先虑败的布置,没有经历过战阵,是绝对不会这么清楚的。”

“简单几句,就将局面剖析清楚了,还给出了明确的应对方法,按照这上面的论述,已经可以派兵去泗水等待贼军了。”

几名幕僚称赞起来,但包含着其他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这篇兵策无疑是有用的,上面的方案和刚才讨论出的战术相差不大,几人自然乐得顺水推舟——这不是他们没有担当,而是贼军突围出去,一旦造成政治事件,那问题就太大了,不得不提前准备后路。

另外一方面,如果最后战略有效,他们也有其他的方法揽功,自然不必急于一时,乐得推崇此文。

“诸位,按着上面的说法,这几天就可有个结果,先遣人手,通知沿线的驿站注意吧。”

“若是一切顺利,或许几日之内,就能有好消息了。”

随着定计下来,众人各司其责,忙碌了起来。

吩咐完毕,朱守摸了摸胡子,眉头皱了起来。

“今日之事,也不知道是福是祸,是成是败,真是让人头大,说起来,还没搞清楚这陈止到底乡品几许,我这就给他戴起高帽,不过能和那位结交,肯定不会是低品之人……”

……………………

“这陈止有这般劣迹,陈家又为何要递上品状?就因为写了一手好字?”

另一边,在留县一间摆设考究的房间中,有一位深夜未睡之人,正念叨着陈止之名。

这人面容清瘦,眉眼有神,浑身上下都有一股儒雅气息,此时正跪坐席上,手中夹着一枚围棋棋子,盯着摆满黑白子的纵横盘沉思着。

边上,有名身着官服的男子,躬身汇报:“回禀祖中正,陈迟已将那篇《华源阁论》送过来了,说是要请您过目。”他手里捧着一根画轴。

“我来留县,只是想要一观诸葛家嫡子的风采,不是来处理政务的,但既然送来了,我也当一观,倒是让你操劳了,一直等到现在。”祖中正说着话,脸上露出了歉色。

那官员笑道:“中正的习惯,下官早有耳闻,这棋若不破局,怕是今夜难眠啊。”

“哈哈!”祖中正笑了起来,接过画轴展开一看,顿时眼中一亮,“好字!”

旁边官员闻言,默默点头,这字他来前看过了,乃是入品之字,能写出这样的字,必是出彩人物,递上来的品状也描述了陈止的九征,都无问题,他也就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毕竟都是陈氏一族。

“这个陈止的字,确实是不错,”祖中正点点头,笑道,“你们陈家又多了个人才,本来我还有些话没好意思出口,生怕这字扫了我的棋兴,没想到得了意外惊喜,按理说,凭他的家世和这手字,足以拿个八品乡品,只不过此人的生平我也看了,过去有恶名,评价就得降一等,还望徒南你能理解啊。”

“这个当然。”那官员点点头,并不坚持,此行可以定品,就已经是收获了,要知道这位中正来头不小,来留县也只是顺便,本来连见陈迟的念头都没有,所以陈迟才托人将字送来,让这名官员转而递交。

这名官员名叫陈迁,字徒南,乃下邳陈家之人,与彭城陈家分属两支,却是同一血脉。

“择日不如撞日,既然有了决定,这短时间内,陈止也不会再有什么事迹了,那干脆我就将品状写好,明日就让人送走,往国都入卷,也省得你夜长梦多,反正年关将至,别人家也没有品状书送来了,就为陈止一人跑一趟吧。”

陈迁赶紧致谢,然后将写着陈止事迹的品状拿来了出来。

这品状并非一张,而是三张纸,记述着陈止的生辰、生平、九征,以及诸多经历,还有就是他的家世、来历等等,包罗万象。

祖中正拿起笔,迟疑了一下,在末尾写下了“性不羁,善书法”这六个字,顿了顿,又在下一行写了三个字——

定九品。大雁塔拍**写真美女一丝不挂尺度全开不雅照曝光!!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mo1(长按三秒复制)在线观看!

第六百零六章 闭眼观势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丝剥茧,朝使将至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八十四章 悔不当初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四百四十章 牵军入局是何意第八十七章 莫名敌意,见真变脸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窑有白釉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内乱第二百九十二章 征北将军陈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纳传谱,贫僧明法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来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灾端倪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会开不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见难而行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陈皆避忙送礼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窥将军谈,不知谋已知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第六章 峰回路转为哪般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劳永逸,懒政之托第一百三十八章 竖子,尔敢!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应该是这样的第六百七十章 无声潜入院,探墨寻秘传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将军的错!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乡与仙翁第三十八章 悔不当初,竹筒复满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枢重,今日掌兵强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动,家丁成千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难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两士望公卿第四百二十八章 农家签与墨家签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先思回乡第七百四十章 死气弥漫,虬影飘忽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来,手足无措第五百八十五章 时机将至!第四章 守一于道第八十章 此事还需一人犯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陈家众喜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请你们全家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来! 今夜有事,只有这一小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与寒门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钱粮,进则自强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输,还敢言勇第五百四十四章 鲜卑未见形,已有匈奴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贵第二百零九章 岂非有如杀鸡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五十三章 家中岂能寒其心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让人趋之若鹜?第七百一十七章 学问与钱财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溃第九百九十一章 后路何在?第五百七十五章 献策鲜卑者,其罪当诛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请单于往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们汉人太多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怂之,自缚其将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学问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来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动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术雏形第三百三十八章 尔如行在崖边,我则如履平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东已传其名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七百六十三章 两士相争,或有一走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二百零三章 空门为谁开墙上有陈言!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坏事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蕴于平凡第四百零四章 两方谋划两方动第九十一章 学识如洪入心中!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为贼!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追穷寇!第一百五十三章 诸葛有请第十一章 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两朝之气,天下望科举第五百二十三章 观商而知动向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观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隐第八百三十一章 还没开战,就走投无路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闻书窃听我只怕他不偷!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郁律第八百六十八章 亲往镇压,战牵冀忧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请帖,将军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