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争气

星期一的早晨,青阳大道作为青阳市纵贯南北的主干道,拥堵已经是常态了。机动车道上堵的几乎挪不动,就连非机动车道上也都是犹如潮水一样的电动车车流,看起来颇为壮观。

虽然说现在强调个人的独特性,所谓每一个个体都很了不起。但再独特的个人汇入了这样的洪流中,看起来也就只是普通的一员了。

周健良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员。

骑着电动车的他混在无数辆相似的车子中间,向上班的地方驶去。在一个路口,他没有继续前行,而是右拐了进去。这里并不是他上班的地方所在地,但是这里有一个书报亭。

他在书报亭旁边停了下来,一只脚支着地,另外一只脚还踩在电动车的踏板上。他扭脖探头问书报亭中的老板:“最新的《体育周报》到了吗?”

“来了,刚来。”老板起身抽了一份给周健良。

周健良接过报纸,不等他翻看呢,就在头版的醒目位置看到了自己儿子的照片。

《周易德甲处子秀——完美!》

周健良问老板:“老板,这个有多少份?”

“我就进了三十份……”

“我都要了!”周健良说道。

“你都要了?”对方吃了一惊。“三十份呢,你一个人看的了那么多?”

“嗯,我帮别人带的。”周健良说道。

老板倒是不拒绝这种生意,反正卖给一个人也是卖,卖给三十个人也是卖。

于是他将剩下那些还被绳子捆着的报纸都提到了周健良的电动车踏板上。

周健良付了钱,驮着这些报纸重新拐上了大路,向单位驶去。

到了单位之后,周健良将车子在车棚里挺好。然后提着厚厚一摞报纸进了楼。

在楼里他碰到了熟人。

“哟,老周,你改行卖报纸了啊?”同事开着周健良的玩笑。

周健良见到对方就笑呵呵地从报纸中抽出了一份递给对方:“对呀。改行了,但不是卖。而是送!给,那一份去看看!”

“这是什么……”对方接过来一看,就看到了“周易”两个硕大的黑体字。

“你儿子?!”他惊讶地看着周健良。

“是啊,是啊,总算有点出息了,哈哈!”周健良笑着继续往里走,手里还提着那二十九份报纸。

到了办公室里,周健良就像是结婚派发喜糖那样。见人就塞一份。大家一开始都挺奇怪的,老周今天怎么改成“报童”了?

结果一看到头版上“周易”二字,就都明白了。

于是纷纷恭喜周健良,有了一个出息的儿子。

就连他们部门的领导都出来恭喜了周健良生了一个好儿子。

听到大家的恭喜,周健良脸上都笑开了花。

这么多年来,他在单位中一直都是一个勤勤恳恳低调的老实人,如此风光,还是第一次……

而当初他请假要带孩子去北京参加海选总决赛的时候,单位里还有人风言风语的。

现在那些当初背后说人闲话的人,也在恭喜周健良的行列中。

周健良看到他们。就觉得倍儿爽。

※※※

青阳巅峰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青阳市巅峰燃具厂,经过改制之后,成为了股份责任公司。不过依然是国有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燃气灶和热水器。

在青阳市里因为和青阳燃气公司有合作,所以知名度很高,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但除了青阳,就不怎么吃香了,在省里都还有点余威,在中国市场上,巅峰就是一个小虾米。

周易的妈妈李翠芸就在巅峰的机关里上班,不从事生产,也不从事销售。而是从事行政管理,做办公室。

看起来工作清闲。但收入不高。毕竟销售有踢成,一线生产工资也不低。但坐办公室的行政工作主要优点就是悠闲。时间多。

办公室里是阴盛阳衰的地方,李翠芸所在的科室里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等着退休的老男人,其他人都是女的,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年轻人,无论男女,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到这个毫无希望和生气,充满了压抑气氛的办公室中。

一群老女人凑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不是工作,而是聊天,闲聊。

东家长西家短的,什么昨天我邻居家发出了奇怪的声响,一群过来人就都发出了“你懂得”哄笑声。

领导干部也是她们八卦的对象。什么总公司某个副经理和女下属搞上了,被人捉奸在床啊,这种八卦是最受欢迎的。说者说起来口沫横飞,表情生动,肢体语言丰富,简直就像是他们在床上搞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一样,很有现场感。

另外就是讨论最近比较热播的电视剧,婆媳剧总是能得到共鸣的,由着电视剧就能延伸到“我朋友家她和她媳妇之间吵得要分家了”“我远房亲戚的儿子被他老婆撺掇着要把老两口赶出去”……听得众人愤愤不平,纷纷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现在的年轻人啊,啧啧”“还是我们那会儿好”。

而在这些八卦中,是很难看到李翠芸身影的。

要说这个办公室里,有谁是真正认真做事的,那就肯定是李翠芸了。

每次一群大妈热情洋溢聊着八卦的时候,李翠芸都不会参与其中,而是埋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做事情。

就连那个等着退休的老头子偶尔都会参与到一群女人的八卦大业中去,李翠芸和她们年龄相仿,小也小不到哪儿去,却从不参与。

倒不是她瞧不惯这些人,只是她的性格并非那种婆婆妈妈的女人性格,本身对于这种八卦就没兴趣。

别人如果问到她了,她也会搭两句,但并不会继续下去。她这种冷漠不合群的性格自然会招致办公室里一些人的不满。背后有人说她假清高,不过李翠芸并不在乎这些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她依然我行我素。

星期一是办公室里八卦的高峰期。因为老娘们儿积攒了两天的八卦消息,多的已经让她们根本憋不住了。

通常程序都是人一进入办公室。将门关起来,左右看看。然后就开始用神秘兮兮的语气对房间内的众人说:“诶诶,你们听说了吗?”

随后必定会人有搭腔:“听说什么啊?”

接下来,一场八卦大会就拉开了帷幕……

今天,八卦从康二姐她邻居的三舅的儿子结婚说起,就说到了孩子这一代的话题上。

“还是王姐你家儿子出息啊!名牌大学毕业,现在在上海大公司里工作,一个月赚两万呢!”康二姐对办公室里以为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年女人说道,这个女人是办公室里资历最老的。年龄仅次于那位即将退休的男人。

被称赞了的王姐掩饰不住脸上的得意神情,但嘴巴上也还是要谦虚一下:“唉,上海有什么好的?离家那么远,一年才回来一次。还是你们家女儿孝顺,嫁了个好老公,开公司的哦!”

康二姐脸上也带着明显的喜色,但同样嘴巴上也还要虚情假意地谦虚一番:“也没王姐你说的那么好了。现在这年头企业家也不好混啊……对了。小张,你家女儿这次大学考得不错吧?”

话题就这么很自然的过度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

年纪比这两个人都略小一些,看起来和李翠芸差不多的女人眉开眼笑地说:“还好还好,勉强上了个西川大学……”笑容和所说话形成了一种悖论。这可能就是“中国式的谦虚”。

李翠芸虽然没有参与其中,可她们的话她都听在耳朵里了。

尤其是张姐说她家女儿靠上了西川的时候。

她就忍不住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周易。如果他没有出去踢球,也早就参加完了高考。能够靠上什么大学呢?以他平时的学习成绩,别说清华北大了,能不能上211恐怕都难。

这么一想,或许去踢球反而更好呢?

但李翠芸心中还是有些遗憾,她是希望儿子能够靠一个好大学,学有所成,以后要比自己和他爸爸都更有成就的。她年轻的时候也有过野心和梦想的,想要在工作中有所建树,还拿过一次单位的年度优秀员工。但后来再往上的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打击。现在的她就安于现状了,只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把儿子供出来就行了。

于是她将自己对出人头地的梦想、希望都寄托在了周易的身上。希望他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时候的周易确实是很聪明的,还没上学的时候。就能识字读书了。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也是非常突出的,要不然怎么能够靠上市里首屈一指的重点中学青阳一高?

不过后来,周易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也许是因为青阳一高学习好的学生太多了,多到其他学校的尖子生来到这里都不值一提的地步,这让周易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

也许是因为在足球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导致他无心学习……

现在这么看来,踢球也算是一条出路,虽然不能上大学,在学历上连高中文凭都没拿到,但现在也算是成功了吧?全中国多少人都知道自己儿子了?

就连欧洲人都为他欢呼呢。

正想着呢,李翠芸被人碰了碰胳膊。

“嗳,小李,小李。”

当李翠芸回过神来的时候,就看到康二姐那张圆饼一样的脸。

“有什么事儿吗,康姐?”李翠芸问道。

“你儿子考得怎么样?一直没听你说起你儿子的事儿呢……”康二姐问。

李翠芸才刚刚张口,声音还没发出呢,就听到旁边的的张姐说道:“哎呀,康姐,你不知道吗?小李她儿子没参加高考?”

“没参加?”康二姐一副夸张的惊讶表情,“这是怎么回事儿?”

李翠芸又想张口说话,却再次被张姐抢先了:“前段时间好像听说是踢球去了……去什么地方来着?”她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然后摇头道,“想不起来了。”

“踢球?哎哟……”康姐啧啧叹气,“现在在中国,踢球有什么出息啊?我一个不看球的人也知道咱们国家队烂死了,连个韩国日本这种小国家都踢不赢的!哎呀,小李,你怎么能让你儿子去踢球呢?他不是在青阳一高上学吗?那可是重点高中啊!”

李翠芸这次没有张口了,她在等别人帮她“解释”。

果然,张姐不负众望:“诶,康姐,话不能这么说啊。青阳一高也分好学生和不好的学生呢?又不是所有重点高中的学生都能靠上个好大学。不过……”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再怎么说,考上一所大学也比去踢球靠谱啊。这年头,找工作没有大学文凭都不好找,小李。你就一点都不着急啊?”

这些老娘们儿,虽然张口闭口似乎都是在关心李翠芸,但李翠芸也不是傻的,自然听得出来她们话里夹枪带棒的那些东西。

自己女儿考上了所211工程里的大学,就觉得自己在办公室里最讨厌的人面前很有优越感了。

“就是就是,小李。我们知道你儿子喜欢踢球。可是咱们做父目的,就是要给孩子把关啊。那些有害的兴趣爱好,就要坚决铲除!你说踢球有什么用?踢球能够赚大钱吗?能够登得上大雅之堂吗?这么下去,你儿子这辈子就毁了……”

康姐的话还没说完,在办公室一角的唯一一位男性,今年已经五十八岁的老孙头突然念道:“……在北京时间昨天晚上进行的一场德甲比赛中,我市球员周易替补登场,完成了他在德甲联赛的首秀,一个进球一次助攻……赛后德国媒体一直评选周易为当场最佳球员。以替补登场的身份却拿到了最佳球员,周易的德甲首秀堪称完美。国内媒体已经迫不及待给周易送上了‘中国足球希望’的称号……”

念到这里,他突然提高了音量,抬起头来看向李翠芸:“诶,小李?这不是你儿子吗?周易!”

他这一句高声问话,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炸响在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扭头看着老孙头。

张姐反应最快,她连忙说:“诶,老孙头,话不能乱说吧?天底下重名重姓的人多了……”

老孙头却将报纸提了起来,指着报纸说:“‘我市球员周易’,这可是青阳日报!”

如果老孙头的上一句是晴天霹雳,那么他现在的这句话简直就是重磅炸弹了……

这下就连张姐都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话来。

在一片寂静中,李翠芸轻轻说道:“嗯,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

“不争气”三个字就像是三记耳光一样,抽得有些人脸上火辣辣的。(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六章 拜仁慕尼黑克星第两百二十八章 姐姐的秘密第三十六章 你的努力只是一堂训练课?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下“没有人”第两百二十五章 功亏一篑第一百四十八章 梦想成真第三十章 十八岁第两百二十九章 聊天第七章 一个人的博客第六十八章 一枚钉子第两百九十九章 第一回合第一百零二章 无缝衔接的新赛季第两百五十九章 针对性安排第八十四章 盼盼第五十三章 创造历史的每一步第两百零二章 周易受伤了?第四十三章 来之能战第四十五章 第二档次的卫冕冠军第三百二十二章 悬念没了第两百零六章 胜利重于泰山第两百三十八章 决赛开场第四章 金牌第三十章 给瓜迪奥拉的下马威第三十二章 郭怒第六十六章 “周易的欢迎仪式”第六章 体测报告第一百章 留下来的作用第两百六十五章 你和我谈体育道德?第五十三章 其实他们不强第八十五章 客场第七十一章 国家队集训第两百一十四章 相辱以沫第三十二章 首发名单第两百三十六章 意外频发第十六章 急躁和耐心第一百五十章 周易上场了第两百二十三章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第七十八章 平手第五十一章 中国德比如此多第五十章 应该立块碑第两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转折点第八十四章 背后有眼第一百五十五章 亚洲头号球星第一百二十五章 欧冠分组第两百一十八章 超级杯第九十五章 周一脚第一百三十八章 意外第五十七章 状态大好第两百二十七章 唯一的朋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顶级联赛的初登场第两百一十六章 各自前程第九十二章 这件事情很重要吗?第三十三章 历史性一刻关于今天的更新,解释一下第五十四章 占据优势第两百九十章 气势如虹第三百三十三章 非典型性决赛第一百八十二章 巨大的差距第两百零四章 马德里人的决战第两百一十一章 巨星待遇第二章 刷卡第一百八十九章 被曝光第两百九十七章 运气太差第一百一十四章 集训开始第九十一章 德比之母第一百八十六章 世俱杯冠军第十三章 圣诞快乐第五十九章 在威斯特法伦首发的滋味第三十八章 大写的服第三十五章 真心话第六十九章 职业合同第两百六十七章 第二回合第七章 创造历史第三十九章 马克的进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弑旧主第两百六十章 选择题答题技巧第五十三章 闪闪的红星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家队的召唤第一百零六章 请你来我家第两百零五章 传中?射门!第二十八章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第三十一章 无人可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半场第一百五十六章 状态大好的孙兴慜第十章 倾尽全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阿森纳第两百八十四章 如入无人之境第三百二十七章 上帝视角第两百三十五章 无限可能和一种可能第两百七十六章 濒临出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种证明第两百四十八章 加时赛第一百六十八章 雪太大第十五章 孤军奋战第二十二章 亚洲球队的出线形势第两百二十三章 伤停补时第九十八章 再见,同学第三十五章 真心话第三百三十章 提前说一声第一章 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