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归去来兮

说完杨继盛的事情,沈默又问赵文华的事儿道:“听说那人暴毙了,且死得极为奇怪。”

“我派人弄死的。“陆炳淡淡道,仿佛在说一件毫不关己的事儿一般:“肠穿肚烂,史上留名。“又道:“你也不用替别人操心,回江南后你的麻烦也不会少。”

沈默点头苦笑道:“我这是赶鸭子上架,没法只能硬撑着。”

“你可得小心点,千万别折在那儿了。“陆炳道:“倭寇、豪族、严党、清流,哪个都够你喝一壶的。”

“让他们都来吧。”沈默微笑道:“虱子多了就不咬了。”

“好!“陆炳端起酒杯道:“干了这杯,当我给你壮行了!”

沈默举杯与他一碰,一饮而尽,又听陆炳道:“你虽然是官面上人,但那些人不会跟你按规矩来的,明枪暗箭,处处算计肯定免不了的,光靠着有军队也不行。“说着呵呵一笑道:“我已经把朱十三和南直隶锦衣卫千户对调了,他已经启程赶往苏州……你有事儿尽管找他。”

“多谢师兄“,沈默高兴道:“这真是雪中送炭。”

陆炳道:“还有上次抄赵文华的家,老规矩,抄家都是三七开,大头上缴国库,小头就由弟兄们自个分了……一共是八十万两,五万两出来,给下面人分分,再拿出五万两,打点一下宫里的管事太监、还有那些牛鼻子道士他们面上,每个人都有点甜头。这样一来,就谁也没闲话说了……剩下的钱我留了二十万两,你拿五十万两。”

沈默想也不想,便拒绝道:“无功不受禄,我要你的钱干什么?”

“怎能算无功不受禄呢?赵文华是你弄倒的,你拿这个钱也是应该的。”陆炳耐着牲子道:“你放心,账目上已经做干净,赵文华全家也灭了口,这世上已经不存在这些银子了。”

沈默却只是摇头,气得陆炳骂道:“爱要不要!“说着又起身取来个楠木盒子,递给他道:“你要结婚了,我也没法去吃你的喜酒,这个就当贺礼吧。”

沈默打开那盒子,就见一件暗金色的背心,摸一下非丝非毛,有一种金属质感,稍显沉重。

“这是我家传的宝甲,可挡弓矢弹丸,还冬暖夏凉,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东西。”陆炳道:“但我现在也用不着了,你此去难免遇到危险,就送给你见,“这个总不会拒绝了吧?”

“师兄家传的宝贝,怎能随便送人呢?“沈默继续推辞道。

“只管拿去“,陆炳瞪眼道:“好东西不用就是废物一件。”

“那好“,沈默终于点头道:“我先借用几年,等你家有人上战场时,我再还回来。

“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再要回来的道理?“陆炳摇头道。

“师兄不也说了么,再好的东西,不用也是件废物。“沈默笑道:“我也不会一直用这玩意儿,还是你们家用处大。”

“到时候再说口“陆炳点头道:“收起来吧。”

从都督府回家,已经入夜了,跟若菡说会话,沈默说起那件宝甲,便献宝似的拿出来,展示给她看道:“拿剪子过来,我戳戳试试,看看是不是真能刀枪不入。”

若菡笑着给他取来,沈默便单手拎着软甲,单手持剪子往甲上戳去,只听一声闷响,剪子被挡在外面,并不能进入分毫。

若菡笑道:“肯定是真的了,人家陆太保还能给你假货吗?”

沈默却面色有异,搁下剪子,双手搓一搓那软甲,听听里面的动静,再里里外外打量一圈。对若菡吩咐道:“把里子拆下来。“说着将那甲递给若菡,自己冉起身,把房门紧紧关上。

若菡依言把里子拆开一角,竟看见了厚厚几张官票,最上面一张的面额是白银八千两,见票即付,认票不认人。

她轻‘咦’一声,将整个绸子里全部拆下来,便看到密密麻麻的官票,笼统起来竟有两本书那么厚,清点一遍,竟然足足五十万两……她将那摞钱递给沈默,不发一言。

沈默也点一遍,吃惊道:“不会是他缝在里面忘了吧。”

若菡拿起盒子,伸手摸了摸,将垫在盒里的绸子揭开,一个信封赫然出现在两人眼前。

沈默拿起来一看,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有五个字道:‘就是给你的。’

“这是干什么?“若菡轻声道。

“没看见么?给我的。“沈默搁下那摞银票,双手交叉在胸前道:“可他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多钱呢?”

“不如明天给他送回去。“若菡轻声道。

“我师兄这会儿已经进宫了,半个月不会出来,就是想送也送不回去了。”沈默摇头道:“你把它缝回去,先收着吧。”

若菡再不做声,将信与官票重新缝回宝甲里,听沈默道:“等过几年,我俩再见面,再把原物奉还。”

“这样最好。“若菡展颜笑道:“要花钱咱自己挣,可不能靠这些致富。”

沈默拥过她柔软的腰肢,在她香唇上印下火辣的一吻,嘿嘿笑道:“别人守清廉靠的是节操;本官却靠的是娘子。”

“都是一府父母官了,还没个正形。”若菡轻轻靠在他的肩头道。

“呵呵,本官随和嘛,”沈默说着,一双贼手游走在若菡身上,一脸销魂道:“今晚上我不走了吧。”

若菡的脸色登时一片酡红,嘤咛一声道:“好吧。”

“是吗,“沆默大喜过望,坐直身子道口

若菡却趁势躲到一边去,咯咯娇笑道:“你在这睡吧,我去找柔娘去了。”

沈默登时垮下脸来,满面愁苦道:“你就真的忍心“……

若菡已经走到门边,闻言回首朝他抛个销魂的秋波道:“一年都等了,还有最后一个月,你肯定可以坚持的。”

“真是……想和你睡觉难,难于上青天啊。“沈默怪叫一声,躺在床上抱着若菡的锦被,深深嗅一口气道:“真香帆”

若菡望着没正形的夫君,脸上尽是幸福的笑。

第二天中午,沈默如约来到徐阶家。比起豪阔的大都督府,徐府显得有些寒碜,前后三进的小院子,甚至连李本家都不如,十分的艰苦朴素……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位一品大员的府邸。

一般官员见到堂堂次辅所居如此,定然会肃然起敬,但沈默可是从江浙来的。认识一大票苏松官员,王用汲和王崇古都跟他说过,徐阁老家是松江最大的地主,墨断当地超过三分之一的棉花供应,甚至在他未来的辖区江苏,也有桑园数百顷,占有五分之一的蚕茧供应。

要知道松江的棉布和苏州的绸缎,都是夭明朝最名牌的货物,向来为海内外所垂延。而徐家控制相当比例的原材料,其家之富,肯定要超过赵文华许多的……再对比一下徐赵两家的住宅条件,让沈默不得不感叹,徐阁老真是数大包子的……

徐阁老今日穿着居家的便服,仿佛一位书坊中的教书先生,亲切的拉着沈默进幽静的后堂中落座。桌上菜品相当丰盛,足显主人宴客的诚意——除了几个精致的小凉菜外,摆着一碟黄泥螺,一碗东坡肉,一碗酱鸽子,一碟马兰头,一篮脆香排骨,一盘响油鳝糊还有红烧划水,八宝鸭子、清炒鸡毛菜几个特色的松江菜。

有好菜,当然还有好酒,一瓶绍兴花雕十年陈,在瓷壶中装着,在水盆里温着,壶内佐上姜丝与话梅,仅是闻上一闻,一种他乡遇故人的温情,便在人心中弥漫。

徐阶笑道:“这可是你师母亲自下厨,她的手艺都是轻易不露的。若不是听说今日来的是文魁星,我都没这么好口福。”

沈默一脸受宠若惊道:“师母错爱,恩师说笑了。“便给徐阁老恭敬的斟酒。

“也给自己满上“,徐阶呵呵笑道:“北方的酒太烈,咱们南方人还是喝花雕的。”

恭敬的敬徐阁老一杯酒,沈默笑道:“学生曾经吃过松江菜,这个菜系清新,甘甜,鲜美雅致,能让俗人都变哑了。”

“还是个行家呢”,徐阶笑道:“那你可知道,松江菜中哪道菜最重要。”

“是……”沈默点一点其中一盘道:“这个黄泥螺吧?”

“正是。“徐阶开怀笑道:“若是黄泥螺泡制不好,就休言它菜了。快快尝一尝。”

沈默也不推辞,尝几个入口即化的黄泥螺,只觉着糟香浓郁、醉味醇和、咸鲜合一、余味绕舌。

不由用句松江话赞道:“鲜得眉毛掉脱!”

这夸奖让向来不动声色的徐阁老,竟眉飞色舞起来,亲自给沈默斟酒,笑道:“来我家吃过饭的北方人都说松江菜别的都好,就是有个小螺螂难吃得要死,不知道一股什么怪味,而且是生的。徐阁老还每次都叫我尝,当做宝贝“……只听他很认真道:“所以啊,那以后我就学乖了,再请北方人吃饭,都不上这道仙菜,一面暴殄天物。”说着自己都笑出泪来。

沈默自然也跟着笑起来。

黄泥螺开了胃口,一杯花雕又入了肚,徐阁老又招呼沈默尝几筷子菜品,果然是道道品味十足,让人很轻易吃出主人的诚意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徐阁老才打开话头道:“这次你去南方,原本是任杭州知府的,但严阁老提出让上一科的状元唐汝辑担任,陛下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就把你改为苏州知府了。“说着笑道:“不过你也不用纠结。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两地没什么差别。而且杭州有总督、有巡抚、有布政使、有按察使,四个婆婆管你一个媳妇儿,还不如在苏州能放得开手脚。”

沈默点点头,轻声附和几句……这都是木已成舟的事情,徐阶不可能只是拿出来炒冷饭,肯定是有别的用意。

果然听徐阁老话头一转道:“但你在苏州,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现在朝廷中有些人,把你要干的差事,视为大肥肉,肯定要狠狠啃一口;而对于那些阂浙海商来说,你又不啻于在砸他们的聚宝盆,他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

沈默点点头,轻声道:“这话陆都督也提醒过学生。”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悲观,因为绝大多数人,还是支持开蟑的。”徐阶为他减压道:“据我所知,海商墨断走私,肆意压低价格,早已经惹得很多人怨声载道。自从听说朝廷要重开市舶,大多数人便已经停止与海商交易,等着你这位大救星去解办……你得跟这些人多接触一下,尽量的团结他们,来抵抗各方面的压力。”

见这位信奉‘百言百当,不如一默’的徐阁老,竟然一反常态,不厌其烦的对自己谆淳教导,沈默一面用心倾听,一面琢磨对方的用意……对于徐阁老这种老牌政客来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句话绝不是污蔑。

在沈默看来,他之所以如此,至少有两层含义。首先,两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已经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了,徐阁老想通过这种举动,来暗示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已达到将自己彻底俘虏的目的。再者,从这番话本来的含义中,可以体会到,徐阁老是在隐晦的为苏松的大户说情……所谓‘团结他们’,换种说法就是给与他们特权。

但无论如何,他面上都要表现出感激之色,对徐阶道:“多谢恩师指点迷津。”

“呵呵……“徐阁老笑道:“我这也只是纸上谈兵,具体会是怎样,还得你去苏州自己摸索。”

沈默点点头道:“学生干这种风口浪尖的事儿,早就做好了迎接明枪暗箭的准备,只是远离京师,难免会忧谗畏讥,担心被人攻讦……”

“这个你不必担心,因为严党是支持开海禁的。”徐阶道:“而我大明的朝政,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了……”说着给沈默找出一份邸报道:“这是今天内阁下发的,你还没看过的。”

沈默打开一看,原来是严阁老一品九年再满……换言之,他担任首辅整十八年了,只见严嵩疏言道:‘国家考课旧典,群臣历俸九年者例不引奏复职,况臣忝居廷臣之首,再历九载,无尺寸之功,以年以例俱当引避。’原来是按例请求引退归山。

沈默心说,这老家伙要是真退了多好,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见接下来便是嘉靖帝的优诏褒答,称赞他‘忠诚勤慎,辅赞年久,勋绩茂著。’不允其辞,且赐宴于礼部,荫其一子为中书舍人。

徐阶脸上挂着淡淡苦涩道:“看到了吧,严阁老虽然年届八旬,但依然老当益壮,丝毫不显昏庸,陛下对其依然很是倚重,”说着叹口气道:“六部尚书中,吏部尚书吴鹏、工部尚书严世蕃系严嵩的心腹,而兵部尚书由老将许论接替丁忧离职的杨博……这个老许年近古稀,已经只想着安稳退休了,所以一切将帅黜涉,兵机进止,都听严世蕃的指挥。”

“至于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延,户部尚书方钝,刑部尚书王黎等虽砥节奉公,未尝与严党有染,然都不过是雷同附和,明哲保身罢了。”徐阶无限苍凉的叹息道:“严党权倾天下,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极大的危害,但对于你要做的事情,却是一个契机。”

说着定定望着沈默道:“你得抓紧这个机会,做出真正的名堂来,让市舶司成为大明的钱粮之地,到时候不管政局怎么变,你都可以稳坐钓鱼台了。”

“学生受教了。”沆默起身肃容道。

两日后,辞别了京里的好友同年,沈默携家眷护卫踏上了南下的官船,目的地是阔别已久故乡绍兴。

离开了京城这个龙潭虎穴,沈默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一路上有说有笑,优哉游哉,快乐无比。他却不知道,那号称人间天堂的苏州城,已经变成一个更加凶险的虎穴,正悄无声息的等着他到来。

【本卷终】

第825章 相对无言(上)第544章 天心第499章 儿子第635章 燕归来第244章 七剑下西湖第538章 大风起兮!!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后记之二上下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872章 明争(中)第474章 他从哪冒出来的?第840章 沙场秋点兵(中)第136章 夜航船第784章 东阁大学士(中)第751章 凉风起天末(上)第106章 徐渭(上)第366章 报应不爽……第383章 府尊大人的一天第五 卷京华烟云雪满天第750章 天下熙熙(中)第39节 海水不可斗量(下)第485章 丧心病狂第743章 制胜之道中第851章 对决(上)第525章 吃鱼第882章 原点(中)第314章 蓝道行第163章 铁柱队长第907章 见龙在野(下)第816章 宰相的愤怒(下)第792章 虎狼斗(中)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162章 长子参军第393章 粮食危机第722章 绝命书(上)第422章 大事件第374章 抓刺客!第88 九章 罪己诏(下)第617章 绝处逢生第683章 如何破局?第647章 八百两第883章 流年(上)第723章 正月(下)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911章 侠之大者(下)第721章 五路财神殿(下)第131章 去省城第85节 老宅(上)第861章 无题(上)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570章 死亡日记第628章 大赢家第814章 真相(中)第68 九章第874章 宾天(中)第523章 以民为本第913章 金融之战(下)第76节 卖与立(上)第814章 真相(中)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905章 中隐(上)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396章 霸王枪第598章 反客为主第808章 意外(中)第721章 五路财神殿(上)第676章 归乡(下)第228章 春天来了……第671章 沙勿略第817章 坑爹(中)第820章 公祭(下)第728章 成败转头(上)第858章 婚变(下)第885章 大婚(下)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694章 莲心第817章 坑爹(中)第836章 最后的乱斗(中)第240章 国家罪人第815章 神仙们(上)第765章 大限(上)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509章 投壶第794章 最后的午餐(上)第437章 夫人,就是一大人第528章 授课第883章 神鞭(上)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717章 围炉夜话第647章 八百两第762章 审判(下)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127节 乔迁之喜第512章 李贽、陆光祖……第749章 狸猫变老虎(中)第18节 济仁堂(下)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696章 你们被包围了第310章 无量天尊第72节 当差、搬家以及开店(下)第914章 日升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