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本与末

一?旧一

据沙勿略自我介绍,他所在的耶稣会。是受罗马教皇承认的天主教修会,由他的同乡兼好友罗耀拉创立。他则是其中元老之一,其会中成员都是神父,非神父不能入会。而且必须是受过良好教育,不仅要有神学毕业证书,还得有另一项课程的大学毕业文凭才行,其要求远比对一般教徒严格许多。入会者必须发誓他们将生活贞洁、贫穷,对修会和教宗的命令绝对服从,并以弘扬教义、传播主的福音为终生任务,可以看成是天主教内的精英社团。

二十年前,沙勿略成为耶稣会的首批传教士,奉教廷之命前来东方传教。

历经八个月的艰难航行,最终抵达印度西岸的果阿邦,在那里进行了一番艰苦的拓荒,终于获得了不小的成就,甚至建起一所培养当地土著传教士的学院。?但印度并不是沙勿略传教的终点。四只后他离开果阿,来到马六甲一带,在南洋地区传教,并学会了汉语、粤语、闽南语,做好了前往大明的准备、因为在传教过程中。他深深认识到日本、南洋、朝鲜、安南这些地方的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而中国文明昌盛、是世界第一大国和第一强国,如果能在中国传播福音成功,便可不费吹灰之力的影响整个东亚文化圈。但当时明朝闭关锁国,除了官方正式派遣的使节外。中国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沙勿略要光明正大的传教。也不可能偷渡入境,只能先带领忠诚的追随者,前往东海之滨的日本。

在那里,他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成功使九州岛大名松浦隆信等皈依,同时他也终于等来了进入中国的机会,大明嘉靖三十六年,也就是西元一五五七年,大明重设市舶司,开放苏州为通商丘岸,外国人终于有机会走入这片神秘的土地。

但日本仍然因为偻寇战争受到惩罚,日本人不被允许进入中国的境内,沙勿略只好辗转南洋,准备从那里进入明国,不幸的是。他得了重病,险些归西,但蒙住眷顾,最终听了过来,康复如初,这更坚定了他完成使命,将主的福音传播到当世第一大国!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率领一艘载有二十名传教士的货船,以贩卖糖料的名义,终于进入了中国,并惊喜的发现,在日本时有过接触的松浦隆信的女婿,竟成了通关口岸的政务官,靠着这层关系,他才能打破外国人在大明的留居期限,一直在上海码头传教。

在这里,他见识了高度的文明和文化,上海城的富庶繁华,恐怕只有故国的马德里才能媲美,而这里人们的优雅修养,却是那些粗俗联远洋暴发户,不能相提并论的。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据说这里只是网。刚建成的一座县级城市,比它更大更富有、更有底蕴的城市,在大明不计其数,这让沙勿略心中的仰慕之情,那真如滔酒江水鼻绵不绝?无论如何都想去内地走一走、看一看,,不过沈京没这个权力,现在见到沈默这位能帮他实现梦想的“贵官人”沙勿略马上表达出强烈的追随意愿。

而波默也对耶稣会十分感兴趣。希望通过他们,将欧洲的哲学、科学引进来,能帮助大明人、尤其是士大夫们开阔眼界、改变观念一在这个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的关键时代,思想的改变是重中之重。

于是沈默愉快的答应了沙勿略的请求,在离开上海时,允许他随行,至于别的方面,现在说来还早,还是等时机成熟再说。”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沈默在上海待了三天,与在苏州时的低调截然不同,他公开与商会人士会晤,参观新建成的交易所、证券市场、保险公司;并作为见证人。出席了一部民间商业法典的签署仪式。

法典简称“上海公然。在长期贸易实践中,商人们痛感无法可依、缺少规范,导致贸易混乱、矛盾丛生。最后所有人的利益都大受影响。所以急需一个可以规范整今日常商业行为的东西,但谁来制定、怎么制定,这是个问题。

当时沈默还在苏松巡抚任上,很多人都认为,由他来出面制定一些东西,是最好的选择,但被沉默断然拒绝,他私下对一些头面人物说,谁制定,谁就有解释权,就是这套东西的主宰,你们信任我,我很高兴。但我毕竟是官方身份,也不可能永远在这儿,将来新的巡抚上任,便会继承我的权力,也拥有解释权、甚至修改权,到时候你们岂不是被动了?

他这番话,对那些人的触动很大,使他们思考了许多之前从没想过的东西,经过一番合计,他们最终决定跳开官府,自己制定规范。也是在那一玄,他们对沈默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们心中,这个无私、睿智、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的大人,已经有些超凡入圣的

沈默虽然不出面,但还是给他们提了三点原则,尽可能让所有人参与制定、尽可能的公平、过程必须清晰透明,只有这样,这部公然才不会昙花一现、沦为儿戏。

最后他语重心长的嘱咐众人:“要想获得长久的,独立于官方的力量。必须要表现出比官方更高尚的品质、更优秀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凝集大而散的力量,变得牢不可破?部公然的制定,就是你们能否做到的试金石!”

另外,他还提醒众人,法令条文不是骈散美文,要求条款直白元,误。没有歧义,不怕罗嗦,只怕错漏。要尽量以口语化的文字,浅显易懂的措辞书写,以让尽可能多的人明白无误为最终目标。?但事情知易行难,当要去制定一部各方认可的公然时,就必须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必须让商业活动的参加者,都认可公然内容,才有可能一致承认它、拥护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公然编幕委员会由各行各业的商会推举出一百名代表组成,,花费整整三年时间,历经九次大修改、无数次变动,才拟出这么一部草案,这个过程中,沈默尽量不参与意见,只有成稿之后,才第一次观看,且没有对条款本身,提出任何意见,只是提醒编委会人员,在日后施行时。千万不要敞帚自珍,认为条款不容更改,只要出现不合适、不正确的的方。都要立即进入修改程序,但必须获得委员会三分之二的赞成,才可最终修改”为的是保持公然的权威性和对实际情况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满、赢得信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公然签订仪式那天,上海城码头广场上人山人海,各行各业的商人们济济一堂,就连平素不露面的大户们也到齐了,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为自己制定规则,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这今日子。实在是太值得所有人记忆了。

在这个,仪式上,作为上海城的设计者,这部法典的倡导者,在场大户巨商唯一信服的人,沈默想保持低调也不可能了,他被推举到台前。安表致辞。

面对着广场上乌压压的目光。沈默知道自己所说的一切,不只是这些人会听到,如果言辞过激,会对自己的未来,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但他还是要亮明旗帜,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他在简短的祝贺后,便开篇明义道:“《吕氏春秋》说,农为本。商为末。故中国历代以来。有重农轻商之说!此乃大谬矣!”这话一出,满场皆惊,沈大人敢否定国家的农本思想?虽然大家都很喜欢听。但还是为他的命运捏一把汗。

但沈默下面的话,又让人们放下心来:“为什么说这话错呢?吕氏春秋是谁编的,吕不韦,他是干什么的?承相,但更是商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会为自己的集团说话,难道吕承相脑壳坏掉,会说自己的坏话吗?他是多么精明的人。显然不可能。”顿一顿,他接着道:“本,是木之根;“末,是木之枝叶,一棵树没了根,就倒塌,就活不下去,正如农业至于国家。所以说是农为本!但一棵树光有根能行吗?没有枝、没有叶,光秃秃的一根树干,能长大成材吗?”说着笑笑道:“谁种过树,告诉我什么树不用枝繁叶茂,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掌声,欢笑声四起。

有近处的回应道:“大人,这树必须先长枝叶,才能长大,不长叶子。就什么也长不了。”

“这是为什么?”沈默笑问道:“你们知道吗?”

大伙儿可说不清楚,便听沈默道:“因为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和阳光,根吸水,树叶吸收阳光,本末相互合作,才能保证植物生长,光有本没有末不行,光有末没有本也不行。”说着将话头转回出发点、道:“所以我说,农业者,国家之血脉也;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兴商者,疏畅其血脉、方可强国富民也!这也不是我的观点,而是古来皆有之!如太公之“九府法,!管子之“府海官让。”周官设市师以教商贾。龙门传货殖以示后世!子贡结驰连骑以货殖营生、百里奚贩五羊皮而相秦创霸、即汉之卜式,桑宏羊莫不以商业起家而至卿相,更是不可计数,可见古人并无排斥商业之说!”更强烈的掌声,喝彩声。

“说到这儿,有人肯定还会反驳?农人纯朴、商人狡猾?所以兴农可以安国,行商却会乱国,持此论调者,自古至今不乏其人!”沈默提高声调,有力的挥动着右手道:“但我要批判这种说法,郑弦高以商却敌而保国。吕不韦以商归秦质子,郑昭商遢罗逐缅寇而主偏陲!孰谓阑周中竟无人豪,顾可一例目为市恰哉?又有谁敢说,商人们就不爱国?!再说句掉脑袋的话,你翻开历代史书,看看从三皇五帝至今,多少次王朝更迭,多少次战乱四起,可弈旬书晒细凹口混姗)不一样的体蛤比几日为农民暴乱、军阀混战、阉竖弄权、奸臣丧国一一印?是商人们挑起来的?没有,从来没有!商人们从来没有祸国殃民的劣迹!”说着充满感情的对场中众人道:“因为国泰民安,才能商业兴盛,国家混乱、民不聊生,商人也就没法活下去,所以商人们从来都是希望国家稳定,战火永熄的!”

这话将现颊气氛引爆。所有人都拼命鼓掌,大有沉冤昭雪、扬眉吐气之感,经久不息的掌声。将沈默的发言屡次打断,他只好微笑着站在那里,等着掌声停下来,才接着道:“当然,为什么以往商人会给人以不好的印象,这是因为有时太过逐利;圣人云“德本利末”按照我的理解,还是德为根本,利为枝叶。国无德必亡、人无德必不得好死。所以德是最重要的;但国无财利。也同样不行!国家打仗要钱、养兵要钱、救灾要钱、维持正常的运转还要钱,一刻都不能缺钱?看看这上海城,想想市舶司为何重设,事实胜于一切雄辩!”

“国不可一日无德,也不可一日无财”。沈默沉声道:“所以商人言利天经地义!但不能唯利是图。须要追求德财兼备,而且将德放在利的前面,就是要提醒大家,要以德制利。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利欲蒙蔽了心胸,不要忘了道德!”说着伸出两拇指头道:“这个,任何时候,也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在经营买卖过程中,要有商业道德,在以契约合同约束商业行为的同时。讲信义、重承诺、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亏心之事!凡有违反商业道德的,大家共唾弃!”顿一顿道:“另一个层面是,在发家致富后,要谨记一份财富便是一份社会责任,你聚拢的财富越多,身上的责任便越重,如果只知道聚集财富,不知道履行责任,那就是不义之财,必惹民怨国怒。距离你破家名裂之日,也就不远了。所以在聚拢财富的过程中,还应该以种种“义行义举。来奉献社会,回报乡里,如此谁还会说商人好利忘义?”

最后他回到主题道:“偏见的消除,永远不能指望别人,而是来自自身的努力,要想有朝一日,人人以商为荣,不以为耻,何去何从,请诸位明断这些话说完,远没有起先的掌声那么热烈,那么心甘情愿。但引来了更多的沉思。

其实沈默给这些商人打气是表,泼冷水才是本,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人的意识没有跟上财富的增长。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惹出大乱子;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出现问题后,让他们自己解决,但他担心大明国诈毕竟也就还有七八十年,可能没有那么多犯错误的机会,所以自己还是得尽全力帮他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为此,给自己惹上些麻烦也在所不惜,这番演讲固然奠定了他商人精神领袖的地个?但在这今年代,这头衔并不值得夸耀,还会让许多人变成他的敌人就像沙勿略他们老大头上的荆棘环,看着难看,戴着扎头,实在是稳赔不赚的买卖。

但只要这一盆冷水,能让这些被财富冲昏头脑的商人们,冷静的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沈默就心满意足了。

在上海逗留数日,沈默始终没有等到长子回来,不过这也是正常,海上的事情谁说的清楚,但他不能再等了,因为再过几天,就是他老爹的生日,沈默必须赶回苏州去了。

这次沈默选择坐海船、沿着海岸南下,这样要快很多,而且不必经过杭州城?东南总督胡宗宪,正在那里举行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热情迎接嘉靖皇帝的驾临,沈默可不想这时候去凑热闹。

临别的时候,沈京怕他路上寂寞。还送给他五六个窈窕的女子。却被沈默全轰了下来,这让沈京吃惊非常道:“拙言,你不会惧内如此吧?这里离着北京几千里呢,况且在茫茫海上,谁知道你干了什么?。

沈默郁闷的翻翻眼皮道:“我不好这

“难道你好”,男风?”沈京道:“不早说婴,我也没准备。”

“去你的!”施默要吃人一样。瞪着他道:“我要去见个人,谁也不能带!”

沈京这才收起笑容,紧紧握住他的双手道:“这次一别,又不知何年再见了说着眼圈就红了。

沈默也红了眼,反握着他的手道:“咱们兄弟,多少年不见,感情也永远不会变。”

“珍重,兄弟!”

“珍重!兄弟,”

补上昨天的一章,还有一章哈”

第802章 又是桂榜飘香时(下)第853章 我不答应(下)第88 九章 罪己诏(下)第385章 被劫走的丝绸第871章 暗斗(下)第329章 小张大人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830章 名师高徒(上)第457章 东风起第826章 会面(中)第787章 来使(下)第596章 生死之间第707章 浊泪两行第77节 卖与立(中)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59节 收成(中)第876章 大政变之步步惊心(下)第417章 做得伪君子,做不得真小人。第885章 大婚(上)第746章 覆灭下第773章 狼犬满街(下)第202章 别第583章 失踪的女人第883章 神鞭(中)第193章 严东楼第305章 正阳门第367章 抄家第78 九章 灵济宫(下)第139章 新任浙江巡演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上)第572章 东厂诏狱第82节 过年(上)第912章 长沙(上)第760章 较量(五)第56节 小还乡(中)第640章 抱一第477章 投名状第747章 平定上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下)第266章 半醒半醉过大礼第825章 相对无言(下)第318章 转机第857章 一代天骄(中)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779章 卷平冈(上)第36节 人不可貌相(下)第136章 夜航船第287章 沈拙言第715章 宗藩条例第377章 沈京的老婆第488章 绑架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870章 暗潮(中)第487章 不如归去第876章 大政变之步步惊心(上)第823章 辞旧岁(上)第305章 正阳门第756章 文章憎命达(上)第805章 希望(下)第377章 沈京的老婆第867章 寡人有疾(下)第860章 大明顺义王(中)第806章 惊变(下)第721章 五路财神殿(上)第225章 小书童勇施美男计第888章 好吉利(中)第728章 成败转头(中)第8 九二章 困龙(上)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178章 起风波第668章 伊王第824章 不如归去(下)第822章 绝杀(中)第888章 好吉利(下)第160章 论功行赏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598章 反客为主第768章 上朝喽(上)第640章 抱一第48节 河中除树(下)第872章 明争(中)第901章 来自鬼魂的报复(下)第344章 金殿传胪第764章 君父臣子(下)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900章 大时代之风起青萍之末(中)第434章 梦兰第753章 鸿雁几时到(上)第574章 闯关第81节 祝福(下)第807章 审讯(中)第327章 皇帝恩赐第817章 坑爹(下)第220章 厄阿巴阿毕资卡第672章 本与末第66节 较量(下)第8 九九章 江南(上)第141章 书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