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心中有气

确实如此,中国古代就有‘刑政合一’的传统,县官大老爷管钱管粮又坐堂审案。几十年来在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下,整个社会主要以行政权力来调整,而司法很不发达甚至被取消,所以老百姓碰到纠纷想到的就是找单位找上级找行政,很少想到找法院。新闻界对于行政那一套十分熟悉,对司法就相当陌生。所以当初‘新闻官司’在大陆出现时,新闻界有些人士就很不理解、甚至抵触。这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新闻媒介与行政有直接的从属关系,只要媒介不是反对行政,行政对媒介一般是照顾的。所以,当一些公民受到媒介侵害寻求司法救济时,就跳出了行政的框架,法院在媒介和公民之间是中立的,可以做出公平的裁决。

这个情况香港的记者们也有所了解,于是问道:“现在人们担心的是法院是否公平公正?”

曾家辉客观的回答道:“在香港,我还是第一次打官司,正拭目以待。而在内地,我们讲求的是执法为公。当然,我们一些法院也存在有时候执法不公的问题,正在纠正当中。”

“那么诽谤法不就限制了言论自由么?”

曾家辉不赞同记者的说法,“诽谤法不是制裁言论自由的。国际上公认的观点是:诽谤法是力求维护言论自由和人格权的平衡,所以是保护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诽谤法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使言论自由和人格权的冲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一些国际人权公约都是把两者作为一对矛盾来规定的,香港人权法案也体现了这个精神。言论自由和名誉权都是基本人权,这两者必须得到合理的平衡。诽谤法就提供了一个平衡器。”

“关于这次基金会诉港媒侵权一案中,采取证明内容的真实性由谁主张谁举证,我们的媒体表示不太理解,这不是有违抗辩理论么?”

证明内容的真实是新闻媒介在诽谤诉讼中全面抗辩的第一项理由,这也就意味着诽谤的被告要来证明诽谤的真实性。比如你发表文章说希望工程有贪污,那么你就要举出事实来。举不出贪污的事实来,就要在诽谤的官司中败诉,承担诽谤的不利的法律后果。按昭内地法律规定,新闻侵权案不论刑事还是民事,证明真实的责任主要是在原告。刑法把“虚假”规定为构成犯罪的要件,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这样虚假就成为诽谤的构成要件。按刑法和刑诉法,证明有罪的责任在原告,被告不需要自证无罪,所以起诉诽谤罪,原告必须证明被告的言论是虚假的,而被告能否证明自己言论是真实的,不是法定的责任。

对这一点,不仅媒体有些不理解,许多居民也不一定清楚,曾家辉觉得这记者故意搞理论方面的弯弯,但又不好言辞批判,如果一个言论不当,香港媒体乱捅出来,那就有口难辩了,他不想围绕这个多说,毕竟属于法律理论方面的一些东西,自己也不是专家学者,哪能样样精通呢。

他淡淡的道:“这方面的理论,早就铺天盖地,专家学者论述较多。我倒是可以举一个例子,让你能有一点直观的感受香港和内地的区别:比如记在街上看见商店一位营业员骂人,写了一篇短文批评这个营业员,营业员完全不认帐,告记者诽谤,而记者也没有记下被骂的顾客或者旁观者的姓名,更没有现场录音,就是说无法举证,而营业员也举不出他没有骂人的证据,这个案子怎么判呢?在香港就要判记者败诉,因为他未能实行真实抗辩,在内地如果严格执行上述原则的话就应当判营业员败诉,因为他无法证明新闻的虚假。我要说明的就是,如果将诽谤诉讼的举证责任在被告的原则贯彻到底的话,对新闻媒介有利,也就是说对保护言论自由有利。但在实践中,判决上可能会写道:所述新闻没有事实证明,因此新闻构成侵权。因此我个人认为,无可证实的事实不可报道。中国司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有一个对事实的理解问题。什么叫事实?法律上的事实同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是不同的。法律认为:能够以证据证明的才是事实。法官会说:既然新闻媒介报道了一件事,却没有证据来证明,我又怎么能认定你说的是事实呢?比方媒介说一个人贪污,媒介却提不出证据,难道要被指贪污的人自证无罪吗?所以要判处新闻媒介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记者算是明白了,青基会为什么会认为打这个官司一定会胜诉。

“曾书记,按照你的观点,是否在这次官司中产生了疑问?”

“当然,最大的疑问是希望工程的许多账目都搬到法庭上审查。这让我非常不解,从诽谤法的角度上讲,希望工程不需要证明清白,只需要港媒证明希望工程款失踪到哪里了就行了,否则就败诉。可事实上呢?”

记者倒是理解这一点,“本案有关被诉方的那位媒体写文的记者不到场作证,确实会让人气愤,我能理解。”

“我没气愤,只是不理解。”曾家辉的嘴上这么说,但语气早就出卖了自己,“本案中,被诉方唯一的证人、记者表示放弃作证,这就是说,港媒对于自己涉讼文章无法履行举证责任,按照法规,被诉方举不出证据证明希望工程有贪污,他写的几段话都没有根据,那么他就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可当年青基会对港媒的不实文章发表声明后,港媒却说,如果青基会能够提供具体证据,证明我们失实,我们愿意更正,他们这是把责任完全颠倒过来了嘛。”

任谁也可以听出来,他是心中有气!

第1043章 1047 语言不通第291章  操盘手第1035章 别丢饭碗第152章  三十年的陈酿第848章 849 让人犯怵第508章  有人不干啊第224章  有效果第529章  旁敲侧击第884章 领导栽培第55章  救命红薯第460章 突然帮腔第669章  公道在人心第751章 752 交办任务第1147章 1151 新的形势第533章 先哄高兴第111章  唱歌慰问第989章 初闻经过第260章  谁也改变不了谁第1039章 1043 举手简单第77章  离奇车祸第521章  动真家伙第1013章 内急趣事第140章  双保险!第302章 官商平等第402章  小魔女的气派第350章  县委书记突然死了第980章 前后受阻第526章 古怪第791章 792 无可奉告的问题第494章  另类想法第547章  拦截第697章 698 人代会中途请假第452章 惹麻烦第230章  烧得及时第425章 等得发毛第362章 办事有分寸第837章 838 突然“但是”第790章 791 彼此认出对方第237章  自告奋勇第348章 熟人的态度第153章  中纪委交办?第490章  步步追问第215章  令行禁止第333章  又遇麻烦第814章 815 青出于蓝第464章 提醒第248章  思考反省第1056章 1060 需要换人第723章 724 假公济私第688章 689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500章  倏然不见的笑容第995章 行动准备第533章 先哄高兴第589章  来电让人云里雾里第1093章 清查策略第355章 势力第598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207章  坏人坏事第635章  来人讨债了第888章 无业游民一个第550章  着急第967章 普遍现象第285章 失望第923章 悄然出行第270章 说情第550章  着急第137章  约见安排第82章  两名保镖第689章 690 秘密会议第1061章 1065 并无定规第720章 721 见面胆“色”第166章  开发区第255章  低调第1071章 形象设计第519章  边打边教育第128章  暗生杀气第148章 副市长不给力!第901章 糊涂迎接第1001章 口供吻合第1138章 1142拿茶叶第440章 迥然不同第524章  去而复返第265章 求雨第115章  政客的犹豫第165章  开涮!第571章  两次大战第442章 诡异结束第857章 强人所难第823章 824 拒绝安排第942章 提供线索第1027章 有趣之人第192章  解围第1051章 1055 这事没完第1002章 有利可图第160章  都是逻辑惹的祸第719章 720 故地重游第520章  关门生意第703章 704 “震”得及时第198章  配合第12章  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