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当领导的

面对这来自同泉工作的杨玉敏的关心,伍可定的心不禁有些乱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只能是和她表示理解地说道:“嗯,我知道了,我会留意的。”说完这些之后,伍可定便把电话给挂了。

伍可定原来在同泉县委挂职工作了两年的时间,因此对同泉县的各种情况本就比较熟悉和了解,但现在他却从一个自己刚刚熟悉的环境,到了这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城关县工作,而且还是担任这里的老大——县委书记,这样一个职位,对于伍可定来说,可以说这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今他通过在城关县一个多星期的考察调研,使他对城关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感受。伍可定一边考察调研,一边在心里默默地设想城关县的发展大计,现在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和大致轮廓。他想接下来要和主抓经济工作的县长吴跃临,还有负责党群干部工作的助手县委副书记梁必成认真沟通交流一下,听取他们的意见,取长补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计划。

伍可定始终认为身为领导干部只有进一步深入到基层调研,是最能了解农民群众疾苦、最能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方法,而领导干部接地气说法,那就是深入基层去了解社情民意,因此,伍可定在此次下基层之前,就自己给自己列了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爱戴,才能为自己开展下一步基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就是领导干部下到基层中去时,必须要直接到群众家中、到农民群众的田间地头,采取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地谈心、交流,通过拉家常,嘘寒问暖等形式,开展基层调研形式。他十分反感那种领导干部在下基层调研时,就事先通知调研点,做好安排部署,到哪家农户家中去,到哪块地中去均做了明确的安排,这样的调研是没有一点实际意义的,更无法取得实际情况,与其这样调研,还不如不去,另外就是他对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就拉着大队小队的车,跟着记者秘书,还要许多随行人员,根本就脱离了下基层调研的真正目的,也无法取得最真实的社情民意。因此,伍可定到了城关县担任县委书记工作之后,伍可定就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如果要下基层调研就没有必要搞那种固定的套路和格式。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始终坚持从书本学习、向老百姓学习,并要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到群众中去向农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理论水平,只有这样,在做决定、谋规划的时候就不会纸上谈兵,不会使各项决策部署成为不切合实际的、农民群众所不接受的东西。还要做好国家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力,积极深入到农民群众家中去和农民群众宣传一些优惠政策,为老百姓致富多出点子,多想办法才是硬道理。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和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接到地气,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伍可定记得某位伟人曾经说过:“当领导的就要善于出点子和用干部。”

伍可定觉得虽然自己的身份和那位伟人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而自己只是城关县这样一个区区小县的领导者,但那只是量和程度的差别,本质是相同的,领导工作的道理是相通的,方法也可以借鉴和模仿。

所谓出点子就是要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设想,也就是工作计划和方案,用干部则更加简单明了了。曾经说过:“政策制定了,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再好的方针和政策也需要有好的干部去贯彻落实,去付诸实践。否则,好经也会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所以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伍可定决定从干部任用和经济工作计划这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打开城关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第二十六章

城关县在计划经济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年代一度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特别突出,是出了名的富庶之乡。改革开放以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取代了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城关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的位次就逐年下滑,最后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中等发达县。

城关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虽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城关县的前几任县委书记却都是官运亨通,仕途畅达。仅就最近的几任县委书记来说,柯少华从城关县委书记任上提拔为东城市副市长,后来又上调省里,被任命为省农业厅的厅长了;许新文现在是东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正儿八经的副厅级领导,也算是官升一级了;就是已被“双规”,中箭落马的黎原来也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据可靠消息说,在黎案发前,东城市委已经内定黎为下届市政府的副市长候选人了。如果黎不出事的话,高升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偏偏这个黎自己不争气,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因为城关县的前几任县委书记都无一例外地获得了升迁或者曾经拥有升迁的机会,因此城关官场和民间对此议论纷纷,有很多传闻。民间的传闻是这样说的,城关县之所以屡出高官,是因为城关这个地方地气好,地灵人杰嘛,就像封建社会讲究地脉一样,祖坟的位置好,占据了龙脉,儿孙后代中就可以出真龙天子,当皇帝一样。不管是谁,只要沾了城关这个地方的地气就可以官运亨通。

这完全是封建迷信,因此这种说法只在民间流传,城关官场则对此种说法不屑一顾,并不承认这种说法。城关的官员们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柯少华和许新文之所以能屡获高升,是因为他们善于宣传造势,按城关县的土话来说就是要会吹牛,没有的事情吹成有的,小成绩吹成大成绩。如果你只知道埋头苦干,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就会落伍,吃力不讨好。你干得再好,如果不善于宣传表现自己,上级不知道,等于白干,没用。所以人家说了,会干的不如会吹的,说的要比唱的好听,就是这个道理。

柯少华在城关主政期间,搞了许多大而不当、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情,先吹得天花乱坠,满世界都知道了。又是请省里市里的媒体来进行前期宣传炒作,又是请市里甚至省里领导来进行奠基剪彩,弄得沸沸扬扬,声势喧天,可是后来他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一些烂尾工程,难以善后。比如城关县的化工生产基地,就是典型的好大喜功,盲目决策的产物。刚开始听说城关县探察发现了巨大的化工矿产资源,可以开采一百年,建成国家级的大型化工生产基地,在未经详细论证,准确勘察核实的情况下就盲目决策上马,征了一大片农田,四周用围墙圈住,搭起了一个化工工业区的框架。可是后来因为工程规模实在太大,资金接不上来,建一建,停一停,后来又有传闻说国家地质勘测队下来实地勘测验证,结果表明与原先预计的矿产资源总量差距甚大,简直有天壤之别,于是化工工业园就彻底下马了,成了烂尾工程。建了一半的厂房和基建设施空置在那里无人问津,风吹雨打,荒草丛生,至今还欠着银行的工程贷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可是当时的化工工业园的主要决策人柯少华却早已升迁调离了城关县,我们国家也没有对干部的事后追责机制,所以化工工业园的巨大损失丝毫也没有影响到柯少华的政治进步。

许新文在城关期间主要抓了招商引资工作,城关县招商局就是在许新文主政城关时期成立的。许新文主持规划设立了城关县经济开发区,把位于城关城郊的化工工业园也划入经济开发区的范围内。经济开发区规划征地面积更大,并采取撒大网捕小鱼,广种薄收的办法,撒出去一大帮人奔赴全国各地去招商。招商人员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把城关县夸得像花儿一样,陆陆续续也引来了不少外商和国内企业来城关进行商务考察。可是城关县既无地理区位优势,又无产业配套集约化优势,吸引不了外商和外资,真正达成投资意向的外商很少,实际投资投产则更少。人家宁可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或者是内地省会城市去投资发展,一来交通物流便利,知名度高,可以向周边市场辐射,出口也十分便利;二来有成熟稳定的配套产业链,采购、生产、设计、包装、用工、物流、市场推广等都十分便利。

许新文在城关县强力推行了几年招商引资,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天说吸引了一大批外资,明天又说马上有一个大项目要落户城关县,可是到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一场。虽然最后也吸引了一些资金和项目,但是招商引资的费用和开销也十分巨大,基本上可以说是功过相抵。东城市的领导说,许新文的对外宣传推广工作做得很好,把城关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搞得热火朝天,风生水起,城关县的形象也树立起来了,知名度也扩大了,就让他到市里来主管宣传工作吧,也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于是许新文后来就荣升为东城市市委宣传部部长了。许新文到了东城市后,又再接再厉,不辞辛劳策划和组织了几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型庆典和宣传活动,借此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至于具体实效如何则无人考证,再说那也不是城关县人民所关心和感兴趣的事情了。

凡此种种,城关的官员们从柯少华、许新文等人的事例中总结出一个经验,那就是会干的不如会说的,要想进步快,就要善于对工作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还要善于宣传和造势。

柯少华和许新文,一个好大喜功,热衷于上大项目搞大工程;一个善于宣传作秀,形势大于内容。柯少华有句名言:“超常规快速大发展。”许新文也有句口头禅:“让城关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也许他们的初衷和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使城关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或许也有追求政绩的成分,但他们都过于理想化,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罔顾现实,与实际情况脱节,所以好心并没有办好事,事与愿违。

柯少华和许新文主政城关县多年,城关县虽然名声在外,动静闹得很大,可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发展成果,老百姓也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城关县一度红火的几个大型企业,如城关县新兴酒厂、纺织厂、制药厂也开始走下坡路,面临困境。农业也是几十年一贯制的靠天吃饭,停滞不前;城区建设也没有大的发展,与东城市下辖的其他几个县市相比,已经明显落后了。伍可定觉得不能再重复柯少华和许新文走过的老路了,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城关县的实际情况,走一条稳妥务实的道路,扎扎实实为老百姓们办几件实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聚沙成塔,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会做出成效来。

下午五点半左右,伍可定正坐在办公室里认真思考城关经济工作规划问题的时候,就在这时,他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却突然响了,伍可定就想,都快要下班了,怎么还会有人打电话过来,于是他把电话拿了起来,放到了自己耳边说道:“喂,哪位啊?……”

第198章 赶上大水第269章 会上的争论第163章 前往冒峰山(2)第323章 领导来检查6第413章 委以重任4第232章 东城走动第1章 幸福美事第49章 她的秘密第114章 被点鸳鸯谱第398章 干部的问题6第163章 前往冒峰山(2)第415章 委以重任6第246章 寻求意见第165章 前往冒峰山(4)第358章 有客远方来第94章 小心应付着第73章 寻找大仙(2)第261章 新鲜事情第324章 领导来检查7第446章 小心治理19第110章 有关婚姻的话题第198章 赶上大水第232章 东城走动第368章 施展的空间1第207章 为孩子走关系第445章 小心治理18第147章 和妻子通话第265章 拒绝天朗第43章 她终于醒了第409章 干部调整6第328章 处理遗留问题3第191章 进退两难第142章 正巧对上了第439章 小心治理12第246章 寻求意见第42章 领导来电话第194章 检察院找你第263章 互相探底第308章 拍卖小车第432章 小心治理5第185章 深夜谈心第376章 新的开始2第24章 开动歪心思(3)第327章 处理遗留问题2第437章 小心治理10第337章 小心应对第127章 有人送花第30章 惊天变故(4)第205章 天朗山庄进餐第61章 有美女找他第29章 惊天变故(3)第147章 和妻子通话第213章 后院起火第35章 暗暗制定治疗方案第405章 干部调整3第221章 前往昌平第178章 酒桌尽兴第166章 前往冒峰山(5)第334章 他出事了第62章 他是信得过的人吗第174章 书记不爽了第325章 处理遗留问题第213章 后院起火第264章 美女知己第221章 前往昌平第200章 经过不草镇第390章 隔离的日子8第110章 有关婚姻的话题第110章 有关婚姻的话题第332章 善后工作第328章 处理遗留问题3第285章 茶楼谈判第142章 正巧对上了第176章 深入茶园第370章 施展的空间3第386章 隔离的日子4第386章 隔离的日子4第431章 小心治理4第63章 和闺友蜜谈第367章 施展的空间第245章 是否压担子第80章 临阵离开第411章 委以重任2第326章 处理遗留问题1第296章 熟悉工作第147章 和妻子通话第352章 私下拼酒第263章 互相探底第104章 方寸大乱第4章 部长家做客第277章 关心朋友第415章 委以重任6第374章 新的开始第62章 他是信得过的人吗第226章 重返故地第354章 赶赴柳河第51章 刘书记的故事(1)第51章 刘书记的故事(1)第4章 部长家做客第123章 你有把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