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群臣外授,相公珍重

陕西道大行台之所以设置起来,一则在于雍王的确是功大难酬,在内匡扶社稷,在外则挫败悍敌,二则在于朝廷新定未久,对天下并没有足够的掌控力,三则在于陕西边事的确危困,也需要一个专命的调控攻防。

这三个原因,其中第一个最不紧要,第二个才是重点。

如果朝廷对于内外局面真的有着足够的掌控力,其他俱不成问题。雍王即便再如何功大,在都荣养即可,如果真的心怀不忿、口出怨言,那就直接干掉。

就算陕西边事危困,朝廷也可以选用别的才力,并不需要使派雍王这样一个身份敏感的宗家子弟专制于陕西。

所以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朝情复杂且混乱,皇帝威望严重不足,才造成这种内忧外困、行台势大难制的局面。加强朝廷的权威,并提升皇帝个人的威望,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之法。

此前皇帝李旦迷困于当下这错综复杂的形势中,走了很多的弯路。其中最让他懊悔的,就在于听信老臣陈腐之言,专以休养为先,对于边情军事不够重视,以至于如今朝野之间凡言军事者必推雍王,仿佛唐家社稷之安危、俱系雍王一身。

这一次西京的催缴风波,雍王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鼓噪民情,其底气也正在于此。跟行台治边战果累累相比,朝廷在这方面的确是乏善可陈。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李旦自登基以来,便一直没有西入关中祭拜祖陵,每每想到此节,心里就虚得很。若征伐大事再俱出于行台,那他这个皇帝究竟还能管什么事?

所以眼下,朝廷也需要在边事上长作计谋,并尽快拿出一个亮眼的战绩,这也是当务之急。

想到这里的时候ꓹ 李旦便忍不住瞥了薛稷一眼,心中隐有不满。这样的国之大计ꓹ 本该是由宰相提出,哪怕君王一时思虑不及,也该提醒备问。

他对薛稷不可谓不亲厚ꓹ 入朝伊始便将之拔入政事堂。但过去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薛稷在政事堂中几乎没有什么作为ꓹ 不要说什么益国益治的大计,哪怕作为皇帝喉舌在政事堂中发声ꓹ 声量都不够大ꓹ 以至于许多事情都需要李旦自己操计起来。

事实证明,薛稷此人虽然略有文辞之才,但本身才具是真的不堪大臣之选。

但就算心里有不满,李旦也有些无可奈何。王孝杰一事,已经让他不敢贸然将自己不熟悉的大臣录入政事堂,而他所了解且能足够信任的人当中,又罕有能当此任者。

过去长达十几年的幽禁封锁ꓹ 让他对世道时流陌生至极,在选士用人方面也就多有茫然。

他所亲近者ꓹ 无非一些亲戚门户ꓹ 但这些亲戚们ꓹ 也未必都跟他是一条心。前有豆卢钦望ꓹ 后有王美畅,无不带给他莫大的失望。

倒是窦孝谌这位丈人归都后ꓹ 种种声迹表达都让李旦颇感欣慰。他本来也打算将窦孝谌留用都畿ꓹ 乃至于寻机安排进入政事堂。但在一番权衡后ꓹ 还是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妥。

窦孝谌身份毕竟不同寻常,一旦在中枢权柄过盛ꓹ 那影响将不只限于外朝,很有可能会干扰到他的家庭关系,比如嗣序问题。

原本这件事在李旦看来根本就不成问题,他如今不过三十多岁,诸子幼少,自身大位方享、政治都还未理顺,现在就考虑嗣传问题本就太早。更何况长子成器本就嫡出,垂拱旧年已经身领春宫之位,即便要考虑,也是当然之选。

但事实证明李旦还是把人心情势想得太简单了,他既然已临大位,天家本无私事,在群情关注之下,许多问题都会变得复杂起来。

李旦对他们亲戚以待,然而他们却都心机深刻,将皇帝一家当作索取功爵权禄的对象。这一点,在王美畅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

王美畅留事西京行台,已经让李旦颇感尴尬。他本来还期待王美畅留事行台,可能是为了在一些问题上偏帮朝廷,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此前王德妃玉陨宫中,李旦强忍悲情再招王美畅归朝,但王美畅却以世无父为子服礼再作拒绝。李旦心知,王美畅是不满于朝廷待他与窦孝谌名爵差距悬殊,但其人这份态度,也让李旦对他彻底的死了心。

由于王美畅的缘故,李旦本来打算追德妃以贵妃之礼入葬的想法都不得不放弃,甚至对少子隆业都隐有不喜。

这些外戚们一个个谋计复杂,已经影响到自己一家人的家庭关系。有鉴于此,李旦也不敢将窦孝谌再留朝中,而是授给一桩在他看来同样非常重要的边事。

然而窦孝谌在听到这话后,脸色先是陡然一变,片刻后更直接伏地悲声道:“臣才器猥下,乱周旧年,谋身尚且无能,身陷囹圄、掐指待死。幸在皇恩庇护,得有生归之期。老病之身,寄命人间,苦忍骨肉分割之痛,已感生不如死……”

窦孝谌自然不愿外任,更何况听到皇帝意思竟还要找机会与突厥干上一仗,心情自然更加惶恐。

兵者大凶,谁人能笃言必胜?胜则固然可喜,败则身败名裂,甚至有战没之危。又怎么比得上安在中枢,平流进取。

现在眼看着皇帝颇有军国大计,留在都畿之内无论是内掌禁军还是谋求宰执都大有机会,此时出使凶兵之地,心里自然是万分的不乐意。

窦孝谌心知皇帝心软重情,为了避开这一要命差事,甚至连横死的儿女都用来求情。

李旦见窦孝谌老泪纵横,心下也是不忍。但窦孝谌不提死去的儿女还倒罢了,他这么一说,反而更加坚定了李旦的心意。

“既然深念往年生死不由自主的凄楚,当下这短时的从容更要紧紧抓住!往年或还有自折退避的余地,但如今内有国情之困扰,外有宗家孽子之恫吓,我与诸亲好人家,还有什么退路可言?”

李旦缓步下堂,亲自扶起了窦孝谌并说道:“古来成事岂有轻就,但也总是事在人为。旧年吐蕃悍名慑人,若非慎之小儿与之论战青海,能知贼势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况如今突厥同样新旧更迭,默啜僭立,人心不附,此前陕西一旅偏师尚可败之,势力因此更加丧失,实在不足为惧。”

“丈人此去,所用亦非身当战阵、亲迎锋矢,唯在修备诸州军事,兼抚问东夷诸部,发其能战之卒,举其忠勇之士。来年边中建功积勋者,俱出丈人门下,这也是值得夸耀的事迹!况且如今边务可称大困者,俱陕西道在事应当,朝中士物之力所用、唯此一方,在内不失援助,在外广营策应,唯事而已,更复何惧?”

听到皇帝这么说,窦孝谌自知此行应是难免了,只能抹一把涕泪,恭然听训。而站在一侧的薛稷见状,却是心中暗叹,但也自知皇帝留他在此,并不是为了让他发表什么看法,而是为了要通过他向政事堂提交这样一份任命。

狄仁杰前往大内请见不得,只能在政事堂将事则记录下来。可是一直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他也没有得到皇帝的召见,心里自然已经明白,皇帝是不打算再就此时进行讨论,心情自然算不上好。

就算心中深觉此事不妥,但这种事也不适合由宰相发声、放在朝堂上进行讨论,而在早朝中也鲜有臣员讨论此事,这一现象更让狄仁杰心中发堵。

群臣对此事视而不见,并不意味着此事已经确成定局、没有了再作讨论的空间与必要,只说明群臣所关注的重点仍然在于人事调整,不愿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出什么明显违背皇帝心意的声音。

离开中书省后,狄仁杰的任事重点主要在尚书都省的政务上,政事堂那里除了当直之日,只有重大的议题事务使员通知,他才会前往。

今天狄仁杰并不在直,退朝后也没有中使通知他前往政事堂,于是他便返回东城尚书省。归堂坐定未久,正逢太常少卿田归道入省奏事,及见狄仁杰坐堂,田归道便不乏疑惑道:“相公怎么仍然在堂?禁中传告大卿入宫议事……”

狄仁杰听到这话,眉头已是蓦地一皱。而田归道也察觉到此事有异,尴尬着转开话题,办完了自己的事情后便匆匆离开了尚书省。

送走了田归道后,狄仁杰归堂端坐,默然良久,然后吩咐吏员奉上纸笔,提笔伏案书写辞呈。

然而他这辞表还没有写完,外堂又有人语声传来,吏员通传乃右金吾卫大将军权善才求见。狄仁杰思路正杂乱,提笔不知该做何言,闻言后便放下了笔,行至廊下去迎权善才。

“今日政事堂会,相公何以不豫?圣人告在朝三品以上,各举能事方牧者选授诸州,末将为薛侍郎所荐,出为赵州刺史。莘国公窦散骑,则出为幽州都督,领东夷都护……”

权善才大步行来,见到狄仁杰后,神情有些不满。在他看来,如此人事调动的大动作,狄仁杰没有理由不知,但却没有提前知会他一声,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听到权善才的话,狄仁杰嘴角微微一颤,片刻后才语调低沉道:“此事我实不知……”

权善才正举步往衙堂行来,闻言后脚步顿住,张张嘴欲言又止,但片刻后还是转身便走,只是行出几步后又停了下来,回身对狄仁杰抱拳道:“相公请珍重!”

狄仁杰站在廊下,目送权善才离开,而后归堂坐定,望着那书写了一半的辞表怔怔出神,良久后默默抬手将辞表撕成粉碎,然后才作无事状,抬手吩咐吏员再取户部籍卷送入堂中,伏案批阅。

0280 宝利行社1007 释奠礼成,齿胄为继0375 魏王赠刀,砥砺代王0816 操弄蕃情,权势远邦0843 春风得意,探花游园0494 才不配位,必受其殃0836 长安百姓,竞备佳节0519 会师潼关,诸将迎拜1024 宗子惭情,朕难辞咎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169 酷吏授首0278 巨富惊人0065 人情难测0415 慎之慎之,勿负乃祖0353 势术门庭,自非良配0141 劫掠金吾卫0990 名臣欺世,子嗣无能0223 软饭香糯0811 集英群才,开馆纳士0468 三思钦望,共赴黄泉0357 皇嗣罪隐,刑徒出头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资0782 无米难炊,四面追赃0495 天家情浓,爱屋及乌0501 密令在手,谋杀怀义0435 北门操戈,奉命行事0147 威名远播陈街使0043 进学内文学馆0280 宝利行社0234 刑威如玩物0863 闻香识色,乐奴而已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861 人间正邪,不在私计0701 幽州都督,东夷都护0671 王眷赴宴,如临敌阵0516 胸怀天下,留情不多0106 禁中逆乱0043 进学内文学馆0741 北衙军事,分一杯羹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718 卖主求荣,所得必丰0021 少王不寿诗家悲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049 莫厌金杯酒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144 谁敢偷喂我的狗0123 兵事再兴0396 何患无势,转瞬即来0681 王公年高,帐席以待0010 悲惨的一家人0183 门庭煊赫,车水马龙0642 缘起微末,缘了白首0144 谁敢偷喂我的狗0576 天厌突厥,苦卤灌口0590 故隋兵道,遗泽后世0654 琛氏阿黎,骄横难制0803 戚族有防,国法大善0545 国贼硕鼠,其罪当诛0031 不是一路人0238 洗劫武攸宜0620 仁愿献计,统摄诸胡0166 门庭若市,名门为仆0581 诸胡群聚,京观骇人0495 天家情浓,爱屋及乌0036 身不由己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669 长安群义,当街察奸0216 急流勇退0348 瘦死骆驼比马大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343 女人的报复0063 明月暂未有0997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0114 友谊的河0621 军顿雄堡,青海可望0381 妈宝裴光庭0636 王若归朝,春宫待之0453 妖氛满盈,功在今秋0992 岐王为友,不羡知音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494 才不配位,必受其殃0816 操弄蕃情,权势远邦0707 命许社稷,半生凶横0613 谷米入仓,军食不匮0992 岐王为友,不羡知音0393 势在于朕,何问旁人0290 惧亲如仇0322 大事化小,耳目铺陈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0175 索性以身相许0387 门傲难托,上官听乐0882 伴势而升,青云直上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676 宣法入蕃,礼佛得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