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

雍王抵达桃林驿的第三天午后,朝廷护送其家眷一行的队伍便浩浩荡荡抵达了潼关关前。

李潼亲在关前等候,及见这队伍徒员众多、甲胄光鲜,嘴角便忍不住泛起一丝冷笑。

朝廷如此精军护送,其主要意图自然不是真的担心雍王家眷行途安全,无非是让陕西之众看上一眼,朝廷禁军也不是纸扎的,以后行台说话做事多少掂量一点。

不包括雍王家人以及此前潼关派出的迎接徒众,单单朝廷使派的禁军便有两千多人。率先抵达潼关关前的,是前路左千牛将军程政。

程政三十多岁,很有几分将门英姿,及至关前便下马阔行入前,叉手为礼道:“末将奉皇命护从殿下亲员赴京,行程积半,虽无蜂盗之扰,难免舟车劳顿,失察之处,恭请殿下见谅!”

李潼缓步上前,对程政稍作颔首,并笑语道:“东阿公宗家元戚,立朝名臣。家人出入本庭私小事,竟劳扰东阿公护引相随,小王领受此惠,诚惶诚恐,拙于表谢。略备简席,恭请上座。”

所谓简席,那真不是谦虚,只是在潼关关外高坡上稍设帐幕以作辟尘,不远处便是河水奔腾之声,连一点郊游野炊的氛围都欠奉。

整支队伍多达数千员众,又有大量的车仗相随,排队入关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当然不能就站在关前干等着。李潼先与程政联袂入帐,稍作闲话寒暄。

彼此之间虽然并不熟悉,但也不是没有共同话题,程政所就事的左千牛卫乃雍王旧署。讲到如今左千牛卫许多章制仍循雍王故法,程政不免又赞叹雍王典军有方。

李潼对程政兴趣倒不大,感兴趣的还是他爷爷程咬金,没能传到贞观年间在程咬金面前刷上两把二皮脸ꓹ 他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遗憾的。

至于程政本身,其人态度虽然和蔼有加ꓹ 但李潼自知道不同不相为谋,终究是走不到一起去。

程政此前赋闲乡里,今次得以归朝任职ꓹ 而且起手就是十六卫大将,除了出身名门、皇亲国戚之外ꓹ 还是趁了裴炎平反的这一波东风。

他家跟裴炎虽然没有什么关系,但裴炎平反一事难免就牵涉到与之关系深刻的徐敬业谋反。徐敬业虽然仍是铁逆、翻不动案ꓹ 但受其连累的一些人家则就得有转机。

卢国公程知节与英国公李勣同属山东将门ꓹ 其后人虽然没有直接涉乱,但多多少少在政治上也受到了排挤。这一次裴炎平反力度不小,一些在外围受到波及的人家便也趁此影响重新回到了时局中。

裴炎此人可以说是初唐最复杂的一个政治人物,其人功过评价如何影响极深。借着为裴炎平反这一契机,时流中是人是鬼都涌现出来。

于情于理,李潼当然都不赞同为裴炎平反。

但他也明白,一旦自己态度过于鲜明的表态ꓹ 哪怕身在西京,也要即刻卷入神都的政斗漩涡中去。虽然可以借此延揽一批武周朝士ꓹ 但本身就放弃了允进允退的从容地位。

这是一个天坑ꓹ 哪怕君王身在其中ꓹ 稍不注意都要为人玩弄。李潼如今虽然势力壮大ꓹ 但也需要防备会不会被哪一方政治势力当枪使。

特别如今他所拥陕西道人马,身当两大边患强敌ꓹ 如果不能做到速战速决ꓹ 迅速铲除所有异己ꓹ 贸然挥戈朝中,可能就会让他之前对边务的营建前功尽弃。

他四叔可以放飞自我的一路莽ꓹ 但李潼不能。特别朝情已经如此,他就更加需要谨慎。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眼下言之过早,贸然就标立异己,是对本身的自我锁定。

行台眼下虽然武力壮胜,但还没有达到横扫一切的程度,除非连夜点开科技树,炸药包都得老婆、兄弟自己揣着,否则你不知道会扔向哪里。

帐幕中李潼与程政闲聊小半刻钟,很快潞王李守礼便又被引了进来,李潼起身对二兄点了点头,转又一起返回关前。

这会儿,家人们所乘车驾已经停在关前,李潼也没急吼吼上前见上老婆们一面,只是吩咐潼关守军将车驾引入关内安置。

等到家人们并装载着家私的车仗入关之后,潼关关前还有一驾大车停留未动,车前张以青旗,殊异余者诸类。能有如此待遇的,自然只能是二王之后、介国公宇文庭立。

此时雍王、潞王并行台众官佐站立在关门前,而朝廷的禁军甲士并使员们则聚集在介国公车驾周围,雍王既没有使人上前礼问,介国公也并不下车相见,气氛一时间就有些尴尬、且透出一股肃杀。

“禀雍王殿下,介国公今次同行,正居车中……”

良久之后,左卫中郎将杨知庆趋行至前,开口说道。

“所以呢?”

李潼闻言后,神情淡然的反问一句。

杨知庆自然感觉到雍王情绪不佳,闻言后只是尴尬一笑,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程政见状便也上前,大概觉得刚才与雍王交谈气氛还不错,于是便入前笑语道:“介国公雅为国宾,尊在王公前列,既入关前,礼当迎见。”

“谁人教此妖异之言!”

李潼刚才还是淡笑着,听到这话后脸色却陡然一沉,顿足怒声道:“若朝廷真以国宾之礼相待,荣养都畿,我自当出入趋迎介国公!但何者乱臣,进此妖用,竟使介国公蒙尘逆旅、走使劳顿!行台甲力盛养,所待匡正,介国公但有一言斥我失礼,我自率甲入都,斩此乱臣!若不然,承恩殊加镇国重号,介国公见我不拜,所恃何者!”

“请介国公落车!”

听到雍王殿下斥声,潼关众将士顿时捶甲怒号,一时间声震于野,甚至就连大河涛涛浪声都被压过。

关前众朝廷将士们闻此呼喊声,一时间也是骇然色变,普通士卒尚且不明所以、唯是惊悸,但两名南衙将领并介国公车前诸使员则就神情惊变,心中暗呼糟糕。

国朝二王,周介公、隋酅公,此二者地位超然,为国宾友,不入臣班。太宗贞观年间,送樱桃给酅公,言奉则以酅公为尊,言赐则以酅公为臣,最终是听从虞世南建议言饷。从这一点,可见二王之后地位超然。

所以按照正常的礼仪制度,雍王见介公是要作礼尊敬,当然前提是介公乃二王之后。

但在永昌年间,唐家所尊的二王三恪发生了变化,以周、汉为二王,舜、禹、汤为三恪。这当中的周可不是北周介公,而是先周姬氏。

这一次改立二王三恪,虽然是武则天为自己代唐履极而做的准备工作之一,但毕竟是以大唐朝廷的名义而定。

如今国业虽然归唐,但这一前制却没有明文改变。毕竟李旦自己都还没有返回关中祭祀祖陵,就不要说给二王之后正名、恢复地位了。

介国公地位超然,一则在于唐家创业以来的积习、从武德以来便以周隋为二王之后,二则就是其家之于关陇勋贵群体的非凡意义,毕竟就连八柱国之家都是端过宇文家饭碗的。

但其实从正规的礼法而言,介国公的地位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认不认看你自己的态度。

这就是李潼恼怒的原因所在了,朝廷以介国公西来,就是为了逼他表态。

他如果向介国公见礼,那就代表着认可朝廷革命以来各种礼法改制,包括目下朝中裴炎平反等一系列热点事件,甚至需要考虑该不该迎皇帝西归祭祖。

可如果他不向介国公见礼,那就是否定所谓的革命成果,否定自身在革命中的功勋,乃至于是与关陇集团划清一个界限。

毕竟,二王如今虽然不得法礼承认,但长久以来就是关陇集团所信奉的唐业正统来源。任何质疑这一点的人,都可以说是关陇集团的敌人。

二王三恪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宾朋的礼法问题,更直接决定着王朝法统性有何而来。

以周、汉为二王,摒弃当中的魏晋南北朝,这种正统追定并不发源于武则天,早在隋朝就有大儒王通为代表的关东人士在倡导此议。初唐四子的王勃之所以这么倒霉,就在于他也不自量力的加入到这种讨论中来,秉承他爷爷的主张。

甚至于就连李潼的亡父李贤,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这种争执的一个牺牲品。

高宗李治对于摆脱关陇门阀进行了诸多尝试,也卓有成效,但在改变二王三恪这一问题上,仍然有所保留,不够坚决。李贤作为其太子,就充当了一定的投石问路的棋子作用。且不说府中员佐配给,单单其所修颇具学术价值的章怀注,就可以说是继学南朝。

在这一点上,可能李贤探索的太远,做的甚至超乎高宗想象,所以让高宗都隐生忌惮。这或许并不是李贤被废的最主要原因,但起码是有一定因素在其中。

李潼虽然常说没有接受太多他老子的遗泽,但其入世之后,江南人士对他分外热情,除了时势所致,也有一定的此类渊源在内。

捋清了这一条线,就明白了朝廷使派介国公西进的险恶用心。对此李潼自然不接招,他之所以来到潼关,也不是为了迎接介国公,只是为了把其人堵在潼关以东。

你说他是国宾,结果你把他当狗使唤,还让老子行礼,这特么是什么道理!

真要抬这种硬杠,搞意识形态斗争,老子现在就杀去洛阳、你信不信!

0576 天厌突厥,苦卤灌口0899 少年怀春,至今难寤1037 大局为重,战不如降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恶0506 嘉贞入营,可汗暴毙0334 巽郎勤勉,鞠躬尽瘁0196 卑职愿从大王0110 托事献命0329 巽郎警声,各宜自省0378 坐皇帝,立皇孙0775 有我祖孙,邪祟难生0398 狄公出手0440 乱花渐欲迷人眼0548 天家无情,势弱则弃0343 女人的报复0861 人间正邪,不在私计0597 海西伏俟,大论钦陵0550 修身之巧,不逊名儒0991 一牛蹒跚,群凶争啖0739 庐陵不动,潼关慎出0708 满城喧哗,一家憔悴0915 赞普居内,杀贼有臣0649 杀伐痛快,直擒土王0295 无妄之灾0127 少王有毒(求首订!)0263 娘子随戏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订!)0133 太平归邸0866 诸子不才,不可付事0517 眩于名实,不知所守0582 号令诸族,讨灭不臣0226 疯狂的武周0533 老物不器,能杀乡贼0062 禁中亡命徒0962 祖宗功伟,万世不祧0832 遣离京畿,别置外州0554 贵人入坊,平康震惊0457 强卒入坊,魏王伏诛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764 皇命驱使,杀贼有功0465 大事将兴,和气无存0473 祖孙交心,昭德复相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687 九曲为聘,吐蕃略土0337 廷参奏事,直劾宰相0706 家贼国贼,插标之徒0347 明礼定序,五王降爵0467 攸宁命绝玄武门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279 飞钱承兑0932 土浑难王,噶尔请藩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237 当街陈戈,后院操兵0682 孝杰雄言,群相喑声0076 祈求长生0488 庸人自扰,死不足惜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101 出阁河东王0327 南省气象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327 南省气象0133 太平归邸0295 无妄之灾0811 集英群才,开馆纳士0425 祸延深宫,三思杀女0226 疯狂的武周0846 万众云集,骊山演武0485 抽丝剥茧,外戚弄事0841 盛世浮华,蓄势待发0426 闲游苑池,贤内分事0565 唐家养士,唯壮可嘉0161 宰相荐才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024 神皇鉴诗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375 魏王赠刀,砥砺代王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696 关西父老,与王共罪0320 高句丽遗民0289 窦七入彀0089 贤贤易色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528 人发杀机,血洗长安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713 韦卿雅正,堪为宰辅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0192 太平公主登门0563 天家德种,合御苍生0614 娄公治庖,人事尽欢0968 满城珍宝,聚此一户0184 洛阳女儿行0803 戚族有防,国法大善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854杞人忧天,狂念徒劳0892 故幸不复,脱袍沽酒0366 鹰犬之用,饱腹则怠0504 勤王难行,怀义伏尸0952 图穷匕见,归义夺城0057 命途何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