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明主恩遇,指点迷津

说话间,杨再思便展开那行卷仔细阅读了起来。行卷内容并不多,除了那个所谓的三原李潼籍贯之外,另有两首律诗并一篇策文,不足三千字的内容,杨再思却翻来覆去看了大半个时辰。

看着杨再思如此认真,李潼心中也颇生感慨。

行台如今吏治可称清明,特别是与朝廷形成鲜明对比。这当然不是李潼一人之功,除了各种规令严格执行之外,也少不了身在要位者的悉心维持。

本就是开元名相的姚元崇、宋璟等那就不必说了,在这些人的努力下,开元前期吏治昌明甚至还要超过贞观时期,是真正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帝国气象。

如今行台政治中,杨再思可谓一个典型。其人于武周、中宗朝两度拜相,从未有一诤言进谏,所谓世路孔艰,直者先祸,若不如此,岂全吾躯?可以说是把一个官场老混子体现的淋漓尽致。

可是在入事行台之后,特别是以西京国子监祭酒身份主持行台考选以来,杨再思却颇有几分刚正不阿的姿态。在堂则谨事公务,居家则从无私幕之宾。

就连李潼被这家伙怼了都不是一两次,某日出府入坊准备拜访一下杨再思,竟然被其家人直接阻在门外,只说公务垂教自有行台堂会,私情来访则家中实无闲暇待客,搞得李潼都只能讪讪离开。

这次他要给自己开个马甲小号,结果又被杨再思堵了一把,老实说心里是有点小气恼,你这老同志是要作死啊,你伺候我奶奶那会儿可不是这个样子,是不是看不起我?

不过话说回来,杨再思这种转变的确也显示出行台政治风貌如何。杨再思这家伙当然谈不上耿直纯正,事实上能在武周朝堂混得开的,哪一个不是见风使舵的人精?

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无非仍是若不如此、岂全吾躯?对于不同的人,就要提供不同的服务,我能以直卖你,可想而知你是怎样的气量。

这马屁拍的可就比单纯的谄媚有格调多了,别看李潼有时候还想找杨再思走走后门、行个方便,可如果这家伙在行台仍是朝中旧态,李潼还真就直接办了他。由此可见他奶奶调教出的这些老家伙,一个个也真是不简单。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李潼虽然讥笑杨再思卖直ꓹ 但事实上就在这一两年之间,两京之间分别主持典选的狄仁杰与杨再思ꓹ 于士林中评价已经有了高下之判。

狄仁杰的名声已经被毁的不要不要的,而杨再思却反而颇有老妓从良的善评。

彼此臣员各自做派、名声不同,倒不是说李潼真就比他四叔格调更高ꓹ 只是李潼浸淫世务要比他四叔更加深刻,目标也更加笃定。

他自身的权威已经通过各个方面、各种事件确立起来ꓹ 特别是神都革命与青海大捷。正因这样,李潼才更有底气ꓹ 并不需要通过臣员们恭顺与否来判断他的权威高低。

他四叔则就没有这样的条件ꓹ 幺儿生来不受重视,十几年间被悍母盘着玩、已经天下皆知,几无自信可言。大权骤享难免患得患失,遇到争执并不是先判断对错,首先想到的就是你跟我抬杠、是不是看不起我?

一旦臣子要承受君王如此的猜疑,纵有风骨,又敢施展几分?

如今他四叔甚至还没有经历中宗一朝的继续考验与韬光养晦ꓹ 可以说是直接从温室中被移植到了三九寒天里。更何况原本历史上就算有他三哥打个样,都被儿子直接撬了班ꓹ 如今朝情混乱至斯ꓹ 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三原李潼ꓹ 确是秀才彰然ꓹ 难怪能得殿下如此垂青?区区院试,于之的确不成考验ꓹ 即便循规入考ꓹ 也只是恃才强占了一个中人进途。”

终于ꓹ 杨再思合上行卷并不无感慨的说道。

听到杨再思这么说,李潼心里也是颇为高兴。他准备这个马甲还算用心ꓹ 除了籍贯编的似模似样之外,行卷也是花了两三天时间准备,诗文都是另拟风格,行卷都是让乐高再抄一遍,确保不会让人一眼看出跟自己有什么联系。

若是普通人,诗文风格哪怕再怎么掩饰,多少都有端倪流露,但这最不好掩饰的一点,对他这个挂逼而言最不成问题。虽然同样不是自己的真料,但他这个小马甲能够得到旁人赞许,也让他心里洋溢着一份满足感。

“能得杨相公如此称许,这学子必也因此为荣。再请问杨相公,监试能否……”

李潼话还未讲完,杨再思已经离席作拜道:“此万万不可!院试尚搜扩才遗、网罗士力,但监试得选便是授用政治,身言书判无一可省。此学子确是才性不俗,殿下赏之,为宾为友俱可,但若要经用行台,章制既设,岂可因一野才而尺度豁开!此子若入试,凭此才器,足堪列选,但若循幸以进,行台才选章制于之已是无物,异日王教授给,又能正视慎用几分?因此一人,乱我选轨,实不足取!”

“是我任性,有侵杨相公案务,请杨相公见谅。”

李潼闻言后起身下堂,将杨再思扶在窗边与自己对席坐定,然后对杨再思拱手作礼并笑道:“行台选轨,自不可废。但三原李潼,身世确有不便之处,于此恭请惠教,未知可否?”

“殿、殿下,这、这是……”

杨再思听到这话,已是一脸惊容,忙不迭起身侧立,看看行卷,看看雍王,口中仍是吃吃:“殿下、三、三原李潼?”

李潼微笑不语,只是请杨再思入席。

好一会儿之后,杨再思才将这一讯息消化完毕,只是脸色仍然僵硬有加。他不是没有猜到这三原李潼与雍王殿下关系匪浅,但仍想不到竟然如此亲密。

殿下为什么有此行为,他自然不敢深问,毕竟就算卖直,也要有所尺度。不过很明显,他是不能真逼着这个李潼去入场参考。

“那就请李学士且拟一判,专判臣、我……”

落座后沉吟半晌,杨再思才又开口说道。

李潼听到这话,心中不免大乐,老家伙真精明,转眼间就有了不失自谋的计议。他也并不拘泥,提笔便写出一篇判词,对杨再思就事行台以来事迹如何稍作评判,判词还是相当正面,毕竟杨再思西行以来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待墨迹风干,杨再思便两手捧起这一份判语,细读一番后呵呵傻笑几声,才又连忙抬头说道:“多谢李学士赐评雅正。”

说话间,杨再思便将这判词又递了回来。见其这番举动,李潼脸色更显和蔼,就席将判词推回,笑语道:“此书论及相公,相公且自收纳,以此为准,相得余生。”

杨再思闻言后更显激动,起身再作叩拜,语调竟都有了几分哽咽:“臣半生潦草,无可称夸,明主恩遇,指点迷津,彷徨再无,恃此判言,唯是阔行!”

一番谢恩,杨再思才又心满意足的离开王府,并带走了那一份行卷。能够跟领导共同守护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秘密,这种推心置腹的感觉实在不错。至于雍王要搞这样一个身份的深意何在,他才不会深作打听。

搞定了这个小马甲之后,李潼了却了一桩心事,转头便又操持起其他事务来。

如今的行台,结构越发完善,可以说除了一个宗法大义,所发挥的职能已经可以说就是陕西朝廷。当下行台几桩大事,无论贡赋入京、还是考选才士,都是关乎统治根本。

今年的行台,就比去年更加从容。除了本身的统治结构更加完善之外,还有就是神都朝廷眼下也忙碌得很,根本就无暇西顾。

众多士人涌入长安,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大量关陇勋贵人家前往神都,有的甚至是举家搬迁。

毕竟所谓的清算旧朝,就是一个分猪肉大会,关陇勋贵们历经武周一朝的动荡,甚至早在高宗朝就已经开始憋屈有加,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那也实在是火一般的炙热。

对于这一点,李潼也是乐见,不作阻止,甚至授意行台主动给以方便。关门打狗虽然过瘾,但也要防备狗急跳墙。现在在神都分猪肉大会的诱惑之下,这些关陇勋贵们主动与行台切割,本质上也是帮行台肃清队伍。

为了让这些关陇勋贵们走得爽利,实现快速的财产转移,李潼甚至还授意府员们前往神都,与他姑姑太平公主商量在神都开设飞钱分柜的事宜。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关陇勋贵阻碍关中民生的发展,主要就体现在对田宅和奴婢的占有上。

这些产业都是很难进行大规模地域转移的,现在行台摆明了是不打算跟他们好好处,割的一刀比一刀狠,与朝廷开放包容的态度截然相反,何去何从,该要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老实说,如果不是他四叔在有些方面体现的恶意过于明显,李潼都怀疑他四叔就是在跟他打配合,为了他们李唐江山,从根源上肃清一下革命队伍。

0770 社稷存续,天命有归0337 廷参奏事,直劾宰相0483 兄弟益封,煊赫无双0011 仁智院家人们0023 情新因意胜1011 中兴雄主,难免舐犊0448 魏王归世,阔坊造邸0669 长安群义,当街察奸0017 兄弟殊异0180 岂能笑骂由人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405 都水使者,畿内藏丁0913 壮烈能狂,无勇忍耐0698 唐家故泽,归于雍王0099 宰相危矣0848 大将薨逝,北疆不安0750 庐陵奇货,群众相谋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订!)0645 元振苦行,蕃国难进0908 凡所兴世,必有明君0152 潜龙怒音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见0519 会师潼关,诸将迎拜0562 群商捐用,驮马巨万0508 豺狼之国,不可不防0621 军顿雄堡,青海可望0485 抽丝剥茧,外戚弄事0465 大事将兴,和气无存0702 群臣外授,相公珍重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忧0756 东行请命,为王先驱0700 雍王献货,且入宫库0995 春梦错发,徒恨孽血0119 伴游金吾卫0618 兴亡继绝,不足成事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876 情若不复,生无可恋0164 官拜尚辇奉御0987 外苑置业,夫妻同心0927 朕既为君,爱民如子0180 岂能笑骂由人0096 勇宦杨思勖0602 青海军使,慕容复国0627 常之悍勇,钦陵遁走0131 与众不同的大王0640 玄暐横死,杀机四伏0525 悍将入城,破财免灾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0022 万古愁难销0983 暗潮涌动,祸福自度0803 戚族有防,国法大善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459 后计无忧,且依故事0967 学士思苦,有家难归0800 西归祭祖,开元启新072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0039 罗网常设0161 宰相荐才0086 曲乐动人0539 既难为敌,投身为用0720 因田募甲,丹心为国0088 貌类乃父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116 不是聂隐娘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473 祖孙交心,昭德复相0613 谷米入仓,军食不匮0195 良策面授,一掷千金0320 高句丽遗民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912 鲲鱼化鹏,扶摇万里0930 三年盛储,一战雄图0687 九曲为聘,吐蕃略土0961 七庙六室,昭穆难序0236 蜀商杨丽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324 宝藏仍未枯竭0250 少王只是无心人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398 狄公出手0367 代王至孝,感动人间0668 鹰苑豹坊,内外编军0260 分头入洞房0557 百万巨资,不抵德音0872 且等来日,礼成侍君0238 洗劫武攸宜0812 开元名臣,次第入朝0748 临河布武,待时以进1047 夺河据蜀,进退有据0070 颂圣台阁体0536 从此以往,不负苍生0650 节操仍有,往者非乐0933 半生功业,壮极青海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0526 关中苦旱,农事不兴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76 宣法入蕃,礼佛得庇0309 无人如我待你好1027 势难相忍,各自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