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副市长分工调整风波(上)

侯阳明神态矜持地谈着,会议室里非常沉闷死寂,众人神色摇曳,表情不一。有的侧耳似是在认真倾听,有的干脆俯身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而有的干脆就头扭到一侧,与相邻的领导交换着古怪的眼神。

总而言之,这个侯阳明的到来,这个新来的骄傲的市委常委兼副市长,给按部就班的房山官场带来了一股别样的气息——有人感觉不舒服,有人感觉很诧异,也有人幸灾乐祸试图在期冀着什么。

在官场上讨生活的人,怎么能像侯阳明这样架子这么大、如此的骄傲和不合群?如此种种有悖常理的迹象表明,这人显然不是弱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此人出身不凡,来头极大,否则他断然不会从骨子里就发散着高人一等的气息。

其实安在涛也能感觉出来,他的骄傲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常态。或许,侯阳明平日里就是这样一个样子,很真实。

但那又如何?来头大出身好,并不是什么无往而不利的万能通行证。尤其是在地方党政权力场上,有背景或许能带来一些东西,但也不是绝对的——能不能玩得转吃得开,还要看能力和手腕,更要看你适应不适应环境。

在房山市这样一个铁板一块、牢牢被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控制住的官场中,在安在涛这个同样有背景的强势一把手面前,这个骄傲的侯阳明讨不到什么好去。几乎没有人看好侯阳明的下场,而有些好事者甚至已经在隐隐期待安侯两人的漏*点碰撞了。

除非,侯阳明的人固然骄傲,但还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否则的话,他跟安在涛必有一争。因为关乎“背景”,其争必会惨烈。

其实,就连侯阳明自己,都觉得自己跟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会有一争。他这一次来房山任职,是自己(或者是他家里)争取来的机会,他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准备在地方大展拳脚。之所以选择房山,也是看中了房山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而从省委安排干部的意向以及他背后关系的“疏导”表明,他来房山干副市长不过是一个过渡,迟早也成为房山市的主要领导。接替杨华这个市长,乃至接替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都不会是太久远的事情。

侯阳明出身确实不俗。不过,他也并非是那种很平庸的权贵子弟。他从小成绩优异,才华出众,加上出身的影响,渐渐就养成了自命不凡过度自信和过度骄傲甚至还有些刚愎自用的品性。他拒绝了家里的安排,一心坚持要下基层锻炼,从头做起,准备用自己的能力一步步从基层起来,将来身居高位。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从小到大的天分和优秀学业似乎也证明,他是一个天才。他并不想指望家里,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起来——但殊不知,如果没有背景,他纵然是美国哈佛的高材硕士生,纵然他经济学理论再深,纵然他通晓三国外语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他也断然不会在短短几年中成长为副厅级干部且获得实质实权岗位。

对于安在涛这几年在房山搞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对于目前正在推进的全民免费医疗,他更是嗤之以鼻,认为是瞎搞,纯属异想天开。

安在涛在省里是出了名的年轻俊彦,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知名度都很高,但在侯阳明的眼里,安在涛不过是一个运气好、喜欢攀附权贵、擅长政治作秀的小角色而已。别看安在涛政绩斐然,威望很高,官声赫赫,但真还没被侯阳明放在眼里。

……

……

但安在涛却并不觉得这个侯阳明会给他带来什么——更没有觉得他有根自己相争的实力和资格。安在涛已经在房山经营多年,况且他从踏入官场就一直呆在房山,从基层一步步起来,根基扎实……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让侯阳明一个新人给“争”去了什么,那只能说明安在涛太失败了。

另一方面,房山市的大局或者说房山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这辆航空母舰已经被他推动起来,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滚动,谁也不可阻挡。凡是挡道者,都会被碾成齑粉。

安在涛一念及此,若有所思地扫了正在缓缓侃侃而谈的侯阳明一眼,突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发出了轻微的震动声。低头一看,是妻子夏晓雪打来的电话。

安在涛默然起身,大步走回了办公室去接电话。常委使用的小会议室与他的办公室在一个楼层上,中间隔着一道十几米的走廊,倒也不算远。

进了办公室,安在涛挂上门,这才用办公室电话给夏晓雪回拨了回去。那头接起电话,传来夏晓雪轻柔的声音,“老公,吃饭了没有?我们正准备吃饭呢。菊姐也在,她刚从美国回来,送妈妈去美国了……哎呀,两个孩子闹死了,我这头是嗡嗡直叫啊!”

虽然夏晓雪一腔“抱怨”,但声音里的幸福和欣慰味道是遮掩不住的。自打有了孩子,夏晓雪原本因为经营一个大企业和多年在商海打滚而变得强势起来的性情,又渐渐恢复到了从前的样子。那个温柔似水的女子又回来了,这是安在涛非常高兴和欣慰的事情。

他不希望夏晓雪变得太强势,这恐怕也是大多数男人对于女人的一种“通病”吧。

孩子自打生出来,他就没怎么管过……安在涛微微有些惭愧汗颜,轻轻笑道,“晓雪,辛苦你们了……我还没去吃饭,我正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今天省委再次调整了我们的班子,来了新同志了。”

虽然夏晓雪并不关心官场上的事情,但毕竟安在涛人在房山政坛,她多少还是关注一些房山和东山省的政局变化的。她皱了皱柳眉儿,“老公,怎么又调整了?不是刚调整过吗?我感觉你们这些当官的,整天折腾来折腾去的,真没劲!”

“呵呵,调整干部是常态。这个你也不懂。不过呢,最近我们市里工作繁忙,上面给我们增加新生力量,也是对于我们工作的看重——省里要撤销四所院校,筹建新的东山理工大学,要放在我们房山,目前我们正在集中精力做这件事情。”

“东山理工大?综合性工科大学?还不错呀,老公,这回你总算是抓到机会了……”

“对了,晓雪,你立即帮我查一下,我们这里来了一个叫侯阳明的常委,大约30出头的年纪,我感觉他似是……你帮我查查,看看他什么来头。”安在涛压低声音道,“完了,给我发一个短信过来。”

凭直觉,安在涛觉得侯阳明的背景不简单。夏晓雪作为龙腾集团董事长,华人圈里知名的女首富,大企业家,在燕京的上流社会很吃得开。如果侯阳明当真是来头不凡,夏晓雪肯定能查到。当然了,如果查不到,只能说明侯的“出身档次”还差一点。如果是那样的话,安在涛也就不必忌讳忌惮什么了。

夏晓雪一怔,旋即明白过来,忍不住有些担心道,“老公,是不是……”

“晓雪,你不要多想,没事,我就是有些好奇而已,仅此而已,没别的。好了,我挂电话了,你抓紧给我查查,我还要去开会。”说完,安在涛就挂了电话,推门向会议室走去。

侯阳明的“自我介绍”已经结束,但作为市委书记的安在涛不在,会场上的气氛就冷了场。安在涛走进来呵呵一笑,“大家都不要当闷葫芦,其他同志也谈谈嘛,欢迎一下新同志。”

但众人却都沉默不语,唯有杨华面带微笑。

安在涛旋即笑道,“好了,那么我就一一点名,给阳明同志介绍一下在座的领导同志。”

“这位是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华同志,这位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郑方同志,这位是市委副书记马德胜同志。郑书记和马书记都是市里的老同志和老前辈了,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以后阳明同志也多向这两位老同志学习,尽快融入我们房山市委的班子中去。”

杨华微微笑着,郑方和马德胜矜持地笑了笑,点点头,而侯阳明则只有微微点头向三人颔首致意。

郑方的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心里的感觉不仅不高兴还非常怪异,心道:这是从哪里来的这么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连起码的礼数都没有!

马德胜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但他心里却很不喜。他是市里的老人了,资历很深,在市委常委、秘书长的位置上就已经干了5年,如今又是党群书记,就连安在涛对他都颇给几分面子,遑论是这么一个新人!

安在涛淡淡一笑,又继续介绍道,“这位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晓燕同志。晓燕同志之前是归宁市委书记,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实干出来的女干部,能力强作风硬,是咱们省里出了名的女强人。”

马晓燕也是微微一笑,主动向侯阳明点头。但侯阳明的脸上却浮起一抹古怪的微笑来,眼中的某种灰**绪一闪而逝。这种隐晦的情绪变化落入安在涛的眼里,他暗暗皱了皱眉,心头对其人的憎恶感又加深了几分。

“这位是纪委书记邹同,邹书记也是市里的老领导,主持纪委工作多年,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这位是房山军分区的冯强冯政委,这位是组织部长周济南同志,这位是宣传部长孙广生同志,这位是秘书长刘德奎同志。”安在涛匆匆将所有的常委一一介绍完毕,被点到名的常委礼貌性地向侯阳明点头致意。

……

……

按照惯例,新常委到位,常委班子要一起吃个饭的。但杨华刚要说起这茬,却见安在涛已经匆匆起身摆摆手笑道,“大家都很忙,就不再耽误大家回家吃饭的时间了,走吧走吧,咱们散会!”

说罢,安在涛带头走了出去。杨华稍稍犹豫了一下,也只得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也走了出去。

第二天,《东山日报》在头版刊发了省长阚新民和省委组织部长夏侯明旭一行在房山考察调研的大篇幅报道,报道还随附了一张阚新民、夏侯明旭和安在涛三人站在房山广场上“指点江山”的高清照片。与此同时,省内各大媒体以及房山各媒体,也都做了类似的报道。只是各报的侧重点和报道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

“3月17日,由省委副书记、省长阚新民,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夏侯明旭率领的省直机关工作组在房山考察调研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保障。当天,阚新民省长和夏侯明旭部长出席了房山市筹建东山理工大动员大会并做重要讲话,之后,省领导又莅东山省最大的城市绿地广场——房山广场公园项目视察指导工作……”

“为了实施“蓝天绿地”工程,房山市委市政府限期治理搬迁改造了339家污染企业,实现达标排放,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分别削减了10%、21%和41%……”

“为了实施“蓝天绿地”工程,房山市委市政府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放在突出位置,制订优先发展公交的实施意见,优化线路,扩大线网规模,提高公交站台覆盖率,增加公交车辆,缩短运行间隔,提高服务质量。去年,市区新增、更新运行车辆243辆,新增、延伸公交线路16条,增开、改设无人售票线路8条。大大方便了群众,使不少原来依赖助力车、摩托车出行的人,改乘了公交车……”

“为了实施“蓝天绿地”工程,从城市到乡村,从景区到新村,从单位到个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绿色大行动——市园林部门大力开展‘把森林引进城市,把公园引进社区,把花卉引进家庭’的活动,完成了房山广场、体育公园、资河公园、双星园、友谊植物园一期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市区引进大树2000余棵,完成了共约18000平方米的绿化改造工程,建成了7条园林景观路,实行了古树名木的跟踪管理。现在,每天清晨和傍晚,居住在曹张、沁园、清扬等新村的人们纷纷前往运河公园,跳舞、散步、憩息,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蓝天绿地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工程,也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办实、办好——在考察调研中,阚新民省长对房山的城市绿地综合治理工程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希望房山的城市绿地事业能继续坚持高品质建设、高标准运作,把房山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优秀园林城市的标杆和典范……东山省教育厅、文化厅、省府办等省直机关部门负责人,房山市市委书记安在涛、市长杨华等陪同调研。”

安在涛匆匆看完《东山日报》的报道,微微一笑,便将报纸随手扔在了一旁。在他看来,与免费医疗、车改、多建社会保障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筹建东山理工大学这些大事相比,他所推进的城市蓝天绿地工程顶多就是一个小花絮和小插曲。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反倒成为省长大人重点关注和感兴趣的政绩亮点,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安在涛抓起电话淡淡道,“我是安在涛。”

“安书记,我老杨。”电话那头传来杨华温和的声音,“安书记,我们准备下午召开市长办公会,把市政府班子成员分工的问题讨论讨论,然后确定下来。基本上就是按照咱们商量的那个思路……你看?”

安在涛笑笑,“老杨,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市政府那边的工作我不参与,只提建议。我还是那句话,分工不分家,一切为了工作协调配合,让能干事的人有事干,让适合干事的人干合适的事,这应该是咱们的一条基本的工作原则。”

杨华呵呵一笑,“好,我明白了,安书记。会议开完,我们立即将会议纪要和确定的市政府班子成员分工报市委。”

“对了,安书记,赵建国同志回来上班了。按照你的指示,我昨天就给赵建国打了电话,他倒也没说什么,马上答应回来上班工作了。刚才他给我打电话说,明确要参加下午的市长办公会。”杨华压低声音,轻轻道。

安在涛晒然一笑,“回来就好。”

安在涛知道赵建国“养病”的目的是唯恐被他打压和报复,但安在涛虽然很讨厌这个人,现在却也没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去“打压”他——正事儿还做不过来,哪有时间搭理这么一个小人。

只是,无论赵建国是养病还是工作,他在安在涛心里都成为了某种弃子。包括受赵建国指使而背后大动手脚的经贸委主任蒙陶。等忙过这一段,这个蒙陶是必须要调整下去的,安在涛绝对不会容忍下面有这种“危险”分子存在。

还有100多个高定就能破万定了,恳求一下没有订阅首章的书友,花几分钱订阅一下,帮帮忙,帮老鱼园一个破万的梦吧……感激中

第724章 石破天惊的大事第546章 针锋相对之争386章 干部考核整肃三第540章 归宁书记与市长的人选292章 飞蛾扑火第六卷405章 史上最有钱的县委书记第562章 马市长(上)297章 中组部来考核中203章 资河镇新班子中090章 有人来捉奸第646章 谁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272章 去中纪委第660章 大风暴(1)第716章 幸福就像花儿一样139章 空降黑马第七卷激流勇进498章 安在涛请客第545章 借刀杀人第七卷激流勇进480章 肖书记的临时决定第706章 升迁履新(上)第593章 一肚子坏水!第695章 副市长分工调整风波(完)第七卷激流勇进458章 诱惑下第689章 春雷炸响137章 慰问第七卷激流勇进466章 面见宋迎春261章 倒孙谷之二第733章 权威196章 强硬的小安书记306章 权力新格局023章 冤案第七卷激流勇进460章 周丽丽的请求285章 耍阴谋都能理直气壮第六卷405章 史上最有钱的县委书记第六卷施政一方350章 原则与圆滑的艺术中470章 升官大权在握323章 征服另立山头第680章 李南的请求045章 偷欢第七卷激流勇进463章 密谈139章 空降黑马063章 厨艺127章 刘彦的采访二182章 省委书记很生气366章 结婚交响乐完第六卷413章 走向辉煌放纵12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第564章 跳梁小丑086章 农民工之危004章 晨报第384章 干部考核整肃345章 冷梅的表白第704章 强拆流血事件(完)301章 赵老和陈近南的谈话下355章 荣归回忆254章 肖老的家产下第628章 禁酒令016章 醉酒258章 借东风安书记病了333章 力挽狂澜应变1047章 买狗第543章 风雨欲来突发情况079章 出人意料的结果第688章 解开心结055章 琴声316章 新政摆平第586章 安市长的雷霆手段(1)第708章 升迁履新(完)335章 力挽狂澜应变3第645章 衣锦还乡(下)第七卷激流勇进496章 重返归宁271章 貌似下野157章 整顿立威356章 婚期0第700章 侯家的动静114章 我站在城楼观山景一064章 吃饭235章 做实事不留骂名148章 冲冠一怒不为红颜二446章 一个男人的怒火1105章 孟菊回赵家330章 力挽狂澜突变074章 竞岗三142章 返程风雨路第393章 史上任职最短的县长第590章 幕后黑手终现(上)第664章 埋在机关里的定时炸弹第609章 现场查办194章 小安书记不是谁都能叫的第732章 敬畏019章 三天116章 微服下县一第669章 特别任务203章 资河镇新班子中第587章 安市长的雷霆手段(2)367章 陈近南给夏晓雪的补偿第六卷施政一方351章 原则与圆滑的艺术下第722章 我想站在最高处看一看293章 处长下面是什么315章 新政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