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各有各的理

第二天,赵书记翻看着市县那个“八方支援”的方案,脸色很不好看。

他问:“钟市长没有把我意见转告你吗?”

李向东老老实实说:“钟市长已经转达了你的指示精神,不过,我们还是认为,‘八方支援’更有利于灾区恢复生产,更有利于灾区老百姓重建家园。”

赵书记说:“这就是说,你们要另搞一套?”

李向东笑了笑,说:“我们希望,赵书记能理解我们的困难,能同意我们市县这个方案。”

赵书记没有正面回答他。他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说:“我听说,你在市县的威信很高,你的话在五人领导小组,在市委常委中,都能一锤定音。”

说完,他便定定地看着李向东。

向东知道他那话里的意思,他是说,你李向东利用他在市县的威信,在市县搞一言堂,别人既使不同意这个“八方支援”的方案,也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赵书记说:“我非常佩服你。”

他说,我非常佩服你,佩服你在市县的威信,佩服你竟有办法,让我的意见无法在市县落实。

他说,先是搞了一个什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质询会,接着又搞这个什么“八方支援”,以后,为了对付我,你还要搞什么?

他说,既然,你们已经形成会议决定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你照办就是了,不必多此一举,跑那么远来请示我!

李向东不想藏着掖着,说:“我知道,你对我有许多看法,当然,我也有许多缺点,但是,请你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

他说,我们都非常尊重你的意见,也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就目前市

县的经济能力而言,这个“八方支援”是切合市县实际的方案。

他说,大家都认为,意见,只是,我们都觉得,既然有人乐于援助,我们也不该放弃别人的援助。

他说,我们非常清楚,这个方案,如果得到你的支持,成效会更显著,因此,我们恳切希望你能从市县的实际出发,支持我们这个方案!

赵书记说:“我也可以坦白地告诉你,我对你们市县的一些作法是很有看法的。以前,在省里,我对你们的情况就略知一二。”

他说,你们是侨乡,有百多万华侨乡亲,分布在世界各地。多年来,他们捐资建设家乡,为家乡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一直以来,你们都大惭不愧地说,这是发挥侨乡优势,激发华侨乡亲热爱家乡的热情,建设家乡。但是,你们这是发挥侨乡优势吗?或许,刚开始的时候是发挥优势,渐渐地,你们就形成了一种依赖,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

他说,一建学校建医院,你们就想到了华侨乡亲,就组团到世界各地去要捐资。你们怎么就不多往发展经济上面想呢?怎么就不多想想怎么把经济搞上去,自己手里有钱,华侨乡亲的捐资只是一种补充不好吗?

他说,我就是希望通过这种重建灾区,改变你们这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建立一种靠自己的创业精神!

李向东哑口无言。

许多事,只要转变一个角度,就能说出一大套道理。

李向东站在“八方支援”的角度,也可以说出一大套道理,赵书记如今这番大道理,又有什么不对呢?你想驳倒他,至少要证明自己并没有“等、靠、要思想。你怎么证明吗?你要摆实事说道理!

这种辩论的形式在学者专家中是常见的事,大家没有上下级之分,谁都奢望据理力争说服对方。但这种说服的过程是漫长的,有时甚至是徒劳的。

在政界,不需要也不允许这种浪费时间辩论。

谁的职务高,谁就有道理。

赵书记亮出自己的道理,你李向东就只能哑口无言,就像你李向东让你的手下哑口无言一样。

最后,李向东说:“希望赵书记能考虑考虑我们的意见。”

赵书记说:“把方案留下吧,我再认真看看。”

李向东知道,自己应该离开了。那会儿,他想,不管你赵书记是什么意见,为了灾区老百姓,我李向东还是坚持这个“八方支援”的作法。然而,他不知道,他一离开赵书记的办公室,钟市长就接到了赵书记的电话。

赵书记问:“你们市县那个八方支援的方案,你也同意吗?”

钟市长说:“我投了赞成票。”

赵书记很不满意他的回答,说:“我问你同不同意,没问你投赞成票,还是反对!”

钟市长说:“在会上,我提出要坚决执行你的指示精神,但是,但是,五人小组里,其他人都投赞成票,我这一票已经不重要了。”

赵书记说:“你认为,还有谁也像你一样,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呢?”

钟市长支支吾吾了好一会。

赵书记说:“你大胆一点,跟我也不敢说实话吗?”

钟市长说:“那里,那里。我担心会影响班子团结。”

赵书记说:“你就那么怕李向东?宁愿不跟我说实话,也不说他的坏话?”

他说,好了,好了。我不为难你。

他说,你不说,我也知

道你们市县都成什么样了?你们一个个有意见都不敢提了,一个个都心甘情愿当他的傀儡走狗了。

他说,我告诉你,我绝对不会同意你们那个方案。适当的时候,我会否定它。所以,我希望你要保持清楚,要知道自己更应该站在那一边。

说句心里话,钟市长也不同意赵书记的意见。然而,他也早就清楚,赵书记不能改变自己。

如果,还是大书记当地级市书记,李向东或许能改变大书记的意见,能争取大书记的支持,现在,赵书记是地级市委书记。他即使也认为“八方支援”是最好的办法,也不会改变自己。要知道,这里存在着一个谁改变谁的问题,赵书记怎么能被你李向东改变呢?

当初,钟市长曾想自告奋勇去争取赵书记的支持。他想,如果,自己去争取,或许,还有一丝希望。犹豫间,他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冒这个险,难道你钟市长只是代表个人去争取吗?你是代表市县,或者说,是代表李向东。

他怎么能旗帜鲜明地跟李向东站在一起呢?

钟市长对自己说,你可别忘了,你与李向东相比,一点也不差,但他为什么能当市县市委书记,能当地级市委常委?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曾得到大书记和大市长的器重。

现在,这个机会貌似要降临到你头上了,你不能让它擦肩而过。你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如果,赵书记要做掉李向东,这市县市委书记就有可能是你的了。看现在的形势,赵书记要做掉李向东是完全可能的。

想到这里,钟市长觉得自己是不是很有点儿卑鄙,怎么就希望李向东下台,自己取而代之呢?虽然,开始相处的时候,彼此有过争斗和不愉快,但这一年多的搭档,让他看清楚了,李向东是个能干事的人,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市委书记。他为市县干了许多事,遇到麻烦事时,又勇于承担责任,比如,前些天搞的那个质询会,他就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了。

他告诉自己,你这不算卑鄙。

他对自己说,赵书记不喜欢李向东,与他钟市长一点干系也没有。他们和不来,甚至于互相仇视,那是他们之间的事。有朝一日,你钟市长在他们的争斗中得到什么好处,那也是一种渔人得利。

最后,他给自己定了一条原则,他不害李向东,但也不劝说李向东。害人的事他不干,但他也不能傻到,劝李向东小心别得罪赵书记。

(鲜花鲜花鲜花!)!~!

第1927章 婚外情并非全是坏事第419章 该干大事了第893章 汇报会第383章 追回逝去的时光第1598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105章 偷偷见绮红第109章 经费不到位第558章 决策者不是辩论家第1161章 夜赴江边市第361章 女人像钱不能乱拿乱用第379章 委员风采第860章 兔子逼急也咬人第126章 资源共享第814章 第二步第292章 心寒第728章 老邝是最重要的第1140章 大瀑雨第1595章 震场第1654章 我说了算第1516章 必须严肃处理第416章 喝醉自己第150章 村长黄大力第333章 不是阴险的人第1361章 暂时决定第1681章 加把劲第571章 心目中最佳人选第890章 只做生意赚钱第1678章 军令状第1391章 你竟然怕我第337章 那男人是谁第159章 你别凶第1239章 很漂亮的女秘书第950章 叛徒第28章 讲和第1489章 苏醒第943章 抓住“水”,全面出击第1709章 互相贿赂第898章 报一箭之仇第1942章 万里挑一第478章 好使唤的狗第1771章 我有那么阴险吗第831章 协调和默契第323章 三十万第1211章 把后面那车甩了第870章 不动声色第1608章 惩治腐败分子第1370章 你一点不自律第588章 全国第一侨乡第258章 老常圈套第1051章 并非一边倒第166章 有人来了第33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14章 下马威第1864章 省委主要领导的总结第1942章 万里挑一第1681章 加把劲第1370章 你一点不自律第19章 判断第823章 故伎重施第523章 贿赂谈判人员第1215章 对付无赖的办法第901章 庆功宴第1379章 妻子理解第1711章 找回尊严第1346章 正与邪的区别第1984章 请病假第1170章 剪刀的“咔嚓”声第1959章 太操蛋第476章 大市长助威第1576章 女常委的雕虫小技第1992章 最想征服的人第370章 教育局局长第833章 燃放烟花地点第1664章 离他远点第1830章 交情不浅了第1181章 真那么应验第1365章 不像话了第1511章 躲避尴尬第1407章 一点组织原则也没有第1003章 你说假话第1326章 送我离开第1413章 说不过你第1037章 有双眼睛盯着他第1802章 秘密行动第839章 只学了点皮毛第743章 晚宴的亮点第701章 你是不想拒绝第404章 我没想在官场混第1756章 团结有力的班子第1673章 不会有冲突第397章 这家伙该敲打第291章 又败在女人手上第699章 折中办法第326章 好女人第965章 改变支持的形式第1027章 逼他把底亮出来第294章 高手过招第1513章 好事变坏事第265章 他就要崩溃了第1348章 是汇报还是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