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7

对于自己到哪上学的事,养父和奶奶不懂,也就没法关心。养父听到小芳说职业学校学费低,毕业之后还能分配工作觉得挺好。很多年之后,小芳回忆当初自己的选择,她并没有后悔,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要走的路,只是各有不同罢了。这个暑假过的悠然漫长,没什么人来找过她,现在她不选择上高中,基本上就已经跟那些上高中的学生分道扬镳了。好像不管是不是重点,只要你上高中别人就觉得你有前途,听到你上职业学校就会撇撇嘴表示看不上。在别人眼里上高中才能考大学,这是每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应该做的,那些去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完蛋了。小芳想起王珏,她选择在中考之前放弃,去了镇上一所中专上学。她觉得王珏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应该也比较困难,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但是维持这份虚荣心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王珏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砝码,所以早早的脱离中考之路,选择中专院校,这样能早点踏入社会。在这个时候小芳才深刻体会到王珏所承受的压力,不过还好,她早就习惯了别人的冷嘲热讽,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过去。

两个多月的假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点漫长,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把之前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手指也很配合的变的僵硬到不会写字。一年来疯狂的学习让很多人喘不过气,他们都对高中充满了向往,希望上了高中之后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能有所改变。

在众人的期盼中,学校开学了。其他同学基本上都去了各个高中,小芳得去市里的职校。小芳提着简单的行李,坐着公共汽车去学校。去的车上有几个上高中的学生,他们兴致勃勃,互相谈论着高中的美好生活。对于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他们充满了向往,有种熬出头的感觉。小芳坐在角落里听着他们谈话,倒不是她有意偷听,只是那几个人说的声音太大,全车的人都听得见。他们的父母都带着行李,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去送他们,这些父母看起来都很自豪,毕竟在他们眼里不是谁都能上得了高中的。不知道因为什么,那些学生谈论起职校,说起职校他们似乎很了解似的,他们说职校的管理松懈,学生素质低,谁去那谁倒霉。他们说的依然很大声,没人注意坐在角落里的小芳。那些没来由的诋毁并没有让小芳感到有多难过,也没人规定必须上高中考大学,她又自己想走的路。

职校门口挤满了来送学生的车辆,那些形形**的车辆把还算不小的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因为没人主动让路,所以大家就像看戏似的耗着。有些不耐烦的狂按喇叭,还有几个车主发生了口角。小芳提着行李在车缝中穿梭,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车,而且还是在校门口。整个这一条路被这些送学生的车辆堵的死死的,整个交通都瘫痪了,想要路过的人都不得不停下来打开车门张望。小芳到新生报到处报到,然后去学校礼堂等着分班。她到达学校礼堂的时候,里面已经挤满了人,很多家长围着正在维持秩序的老师不停的询问着什么。一些老生在给新生发入学的表格,下午的时候会有相应班级的老师来领学生。

小芳找了个空座位坐下,拿出笔开始填表格。填到专业这一栏的时候,她有点犹豫,这个之前还真没想过。她本来想选计算机,那是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可是又怕到时候不得不买那些昂贵的用具。她在右下角看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专业——幼教,她并不知道幼教到底是怎样一个专业,只是觉得这个专业肯定跟老师有点关系,想了想选了这个专业。填完之后,小芳把表格交给收表格的老生,然后安静的等着班级分好。分本要比想象中要快,快中午的时候就有幼教班的老师来领学生,小芳和其他一些新生跟着来领人的老师去了班里。安排好座位之后,老师又带着她们去了宿舍。小芳她们的宿舍要比初中的宿舍好多了,不是那种整块木板的通铺了而是很结实的铁架床。每个宿舍住六个人,现在也不用大半个班的女生都挤在一块了。安排好一切之后,老师让她们自由活动,第二天开始正式上课,到时候班级会有正式的课程表。

老师走后,宿舍里很多女生就开始互相打招呼,小芳没有参与其中,只是一个人仔细的收拾自己的床铺。住自己上铺的是一个叫唐薇的女孩,长得身材高挑,漂亮妩媚,一双大眼睛眼波流转。她跪在上铺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一边抱怨开学太早,自己还没玩够。唐薇带的东西很多,她那张小床有限的空间根本就摆不开,有个毛绒娃娃掉到了地上,小芳帮她捡起来,唐薇冲小芳笑笑道个谢并做了自我介绍。小芳也礼貌性的笑笑没说什么话,自己的东西很少三两下就收拾完了,虽然都是就床褥,但是都很整洁。跟初中时不一样,那时候住在宿舍的女生都是只管自己的床铺,其他的地方就算再脏再乱也不会有人管。现在大家收拾完自己的东西,都张罗着收拾宿舍,还有人带了明星画报铁道墙上。唐薇带的画报比较多实在没地方贴,还给小芳贴了一张。除了唐薇,其他人带的东西也不少,几乎每个人都呆了一个娃娃。有几个女孩抱着自己的娃娃说,要是没有它们自己晚上会睡不着。小芳没有娃娃,没人给她买,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种东西才能睡着觉。经过一下午的折腾,宿舍变得焕然一新,这么一布置看起来还挺温馨的。其他女生都拿出自己的买的衣服或是CD来炫耀,如果自己有的别人没有就会得到小小的满足感。衣服小芳只有那几件,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寒酸,但也不至于贵到哪去,其实都是地摊货,明眼人一看就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