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野心

已经回到府城几天,这天就是夏大姑和夏至商量好的,大家一起商量夏柱和郭玉环的事的日子。夏至本来是打算等小黑鱼儿和小树儿从学堂回来,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宁华堂吃过晚饭,然后将两个孩子留在宁华堂做功课,她再到夏大姑家里来。

但是夏大姑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夏至他们一定要到西市街吃晚饭。盛情难却,夏至之后答应了。等小树儿和小黑鱼儿从学里回来,她就一边收拾,一边等夏秀才和田氏。

夏大姑还邀请了夏秀才和田氏。夏柱在府城总共就这几个家人和亲戚,这种时候大家当然都得去。

“一会到那儿吃了饭,我们商量事,可没你们俩啥事。你们俩就上珍珠那屋子里头去做功课,听见了没?”

小黑鱼儿和小树儿互相看了一眼,谁都没吱声。

夏至就抬起头来笑了两声:“没听见我说话,还是不打算做功课了?”

“不是。”小黑鱼儿就想跟夏至争取一下,说今天商量夏柱的事,那也是挺大的一件事,能不能……

“不能。”不等小黑鱼儿说完,夏至就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放假什么的,绝对不可以。“老叔,小树儿,咱在老家待了不少日子吧,你们俩还没玩够啊!赶紧给我收收心。要是不好好做功课,下次我去庄子上就不带你们。”

小黑鱼儿就叹了一口气,然后给了小树儿一个无奈的眼神。小树儿这孩子贼精贼精的,他知道小黑鱼儿的话比他的话在夏至这好使,所以遇到事就撺掇小黑鱼儿出头。小黑鱼儿也不是不明白小树儿的意思,可是他就是个爱出头的性子。

这个眼神就被夏至给看到了。夏至立刻数落小树儿:“是不是你撺掇着老叔不好好做功课,就想着玩啊?”

“不是,不是。”小树儿慌忙摆手解释,“姐,我哪儿敢啊。”这么说着话,却终究耐不过夏至审视的目光,小树儿只好坦白。“……西市街夜市儿多热闹啊,就是好长时间都没去过了……”

原来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叔侄俩想逛西市街的夜市。

“还说不是贪玩,这不是贪玩是啥!”夏至瞪了小树儿一眼。虽然她在小树儿和小黑鱼儿的功课上很严厉,但她同时也深谙学习的张弛有度以及激励法则。“今天不行。再过两天,我等你们俩每人都攒够十个优,我就放你们一天假,带你们好好地逛逛西市街的夜市。”

“真的?”小黑鱼儿和小树儿都是又惊又喜。

“还煮的呢。”夏至笑,“我啥时候说话不算了。”

“那十六,你可一定要说话算数啊。”小黑鱼儿立刻就跟夏至盯了一句。

“一言既出……”夏至就说了上句。

“驷马难追。”小黑鱼儿和小树儿抢着接道。

他们三个正有说有笑的,夏秀才和田氏就来了。夏秀才神色如常,田氏却似乎有些病恹恹的样子。二丫跟在两人身边依旧并不怎么说话,不过看见夏至的时候却立刻就露出了笑脸。

二丫的笑容有些太过刻意。自打二丫跟着田氏来到府城之后,她见到夏至的时候差不多都是板着脸。这样的变化是这次从大兴庄回来之后发生的。

夏至猜测,应该是田大舅妈江氏跟二丫说了什么,想让二丫亲近自己。

那天在临水镇上,江氏一直都没说什么话。岳红和田老头斗法,江氏全程都没有参与,仿佛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似的。不过在夏至要离开的时候,江氏还是找机会到夏至跟前说了两句话。

江氏很郑重地给夏至行礼,还说这辈子都会感念她的恩德。江氏还说大丫和二丫年纪小,性子有些古董,有些事现在她们还不懂,不过她们将来肯定会懂,也会一样的感激夏至。

这说的应该是夏至做主聘大丫的事。

田家不止岳红一个明白人,其实江氏心里也挺明白的,起码她分的清好赖。

二丫应该是听了江氏的话,不过二丫的性子有些个别的,似乎是无法从内心深处来真心地亲近夏至。

大丫和二丫都这样,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夏至也没工夫去仔细琢磨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她其实也不是很喜欢大丫和二丫。

既然人都到齐了,夏至就让外面准备马车,然后几个人坐马车来到西市街。

夏大姑对夏至众人依旧是远接高送的。被迎进院子里,夏至先到夏大姑的屋子里坐了。大家都坐着,也包括珍珠,只有孙秀芝并不坐,而是出来进去地忙活着,亲自递茶递水。

不仅对客人是这样,孙秀芝还很殷勤地伺候珍珠,茶水都是递到珍珠的手里,果子也是剥好了给珍珠。

夏大姑似乎是见惯不怪,好像根本就没看到一般。

这里别人都是孙秀芝的长辈,然而夏至跟孙秀芝同辈,还比孙秀芝小,因此就站起身让孙秀芝坐。

“嫂子,你别忙了。咱们这来的都不是外人。你也过来坐下说会话。”

孙秀芝就不肯坐,但明显可以看出来夏至这样做让她很受用、欢喜。“没事儿,我这样也习惯了。就是不是外人,我才要自己照应着。”

话说的很好,态度也很好,不过那句“我这样也习惯了”还是隐隐地透露出一点儿情绪来。

夏至心下雪亮,只是不好说什么。

夏大姑却也是特别透亮的人,她立刻就招呼孙秀芝坐下。“你这孩子,跟你说多少次了。下头有干活的人,你替我~操持,给她们安排好了就行。就像你十六妹子说的,这里没有外人,咱们不要那花架子,你好好坐下,咱们大家伙唠嗑。”

话和态度也都很好,但那句花架子却正对应着习惯了。这婆媳两个不动声色之中已经刀枪来往了一个回合了。

夏大姑和郭姑父这样的家庭环境,夏大姑和孙秀芝这样的人竟然也难免有这些。那要是换了更复杂的人家,性情更个别些的人,可就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境况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光只是想想就让人头痛,好在她这身体的年纪还小,还不用担心这些事。

孙秀芝听了夏大姑的话,这才在旁边坐下了,不过也坐的规规矩矩、板板正正的,不像珍珠坐的那样自在。

这就是在家的姑奶奶和新媳妇的区别了吧。

略说了几句话,长生就带着夏柱过来了。他这是带着夏柱出门办事才回门。夏柱虽然跟郭玉环已经成亲了,但郭喜的说法那是在大兴庄,在府城这边还没有摆酒设宴,所以郭玉环和夏柱还不好就住在一起。

郭喜两口子的事历来都挺多的,这件事夏家也没计较。夏柱这几天就住在夏大姑家里,长生不仅帮着张罗酒席的事,还特意带夏柱出去走动,一方面让夏柱更加熟悉府城,另一方面也是让夏柱多见见人,以后大家知道夏柱不仅是郭喜家的姑爷,还是夏大姑和郭姑父的侄子,总会给夏柱带来些便利的。

夏柱这还是长这么大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离开家,他虽然小小的年纪,却本来就有些阴郁,现在迫于环境见人都要摆出笑脸来,不过他的笑容似乎也带了一丝的阴郁。

夏家的男子内向的如夏三叔、夏桥,外向的如夏二叔、小黑鱼儿、小树儿,大家的气质都偏向于温暖开朗,也不知道夏柱是随了谁,阴阴的样子都有些不像夏家人了。

夏至本来对夏柱一般,但这个时候因为体谅他一个人生活在郭家就对他比以往亲切了许多。

“二柱,来了几天了,你还习惯吗?”夏至就问夏柱。

“习惯。大姑和大姑父待我可好了。还有长生哥,大嫂,珍珠,在这就跟在家一样。”夏柱有些夸张地说道。这张嘴倒是随了夏二叔,能言善道,会说好听的话。

有这一点,往后夏柱的日子总不会太难过的。

“看你这孩子说话这个客气劲儿。”夏大姑就笑着说道,“十六问你习惯不习惯,不是问你我们待你好不好。”

“啊……”夏柱似乎这才反应过来的,他想了想,就说了一句实话。他有点儿想家。

大家都暗暗叹息。

不过夏柱紧接着又说了一句:“要是我爹和我娘也能来就好了。”

“以后二叔二婶肯定能来看你。”夏至就说,至于因为他的关系而永久地搬到府城居住那是不可能的。

“哦。”夏柱就应了一声,又蔫嗒嗒的了。

小黑鱼儿很看不上夏柱这个样子,他立刻就数落夏柱:“十六跟你说话呢,你就不能痛快点儿?”

夏柱还是很怕小黑鱼儿的,所以立刻就打起精神来:“挺好,我在这挺好,没啥不习惯的。”

珍珠在旁边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夏大姑这边的饭菜早已经预备妥了,因为夏家的人都到了,她就让人去给郭喜两口子送信儿。很快,郭喜两口子就带着郭玉环过来了。

回到府城,郭喜两口子的精气神儿明显都不一样了。但他们并不敢在夏至的面前摆谱,所以待夏家人还是客客气气的。

大家落座,客客气气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夏至就像她之前说的那样,安排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去珍珠的屋子里做功课。

夏大姑的屋子里摆了茶水和点心,大家纷纷坐下开始商量事儿。

郭喜先说了自己的意思。他还是老话,说郭玉环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所以在府城的宴席想办的隆重热闹一些,也就是多预备几桌宴席。

按照郭喜计算,起码要准备三十桌的席面。

夏至还没说什么,夏大姑和郭姑父的脸色都说微微一变。而不用夏大姑和郭姑父说,夏至也知道这个数字有点儿夸张。

郭家没什么亲枝近族,郭喜办事情能请的也就是这些年结交的同行当的人,再有就是街坊邻居了。三十桌,这是打算把西市街的人都请到了呀。

而郭喜还有话。“我们老郭家就这一个闺女,我们也随了这些年的礼了。再者说,夏柱是夏家的孙子,夏家那也不是一般的人家,在府城里办个几十桌还怕来的人坐不下呢。”

不仅把西市街的街坊邻居都考虑到了,还算计到了夏至在府城的相识,那也就是田家和李家的人了。

郭喜说完了,夏至并没立刻开口,她朝夏大姑和郭姑父看了一眼。夏大姑立刻就给郭姑父使了个眼色。

郭姑父干咳了一声开口:“……哥,这是不是有点儿多?”

“不多,不多,就这我还怕不够呢。”郭喜立刻就摆手说道。

郭姑父有些尴尬,但有些话还就得他来说。“……咱们家里也没啥人了,再加上至近的朋友,主要是早先就商量定了,办的简单点儿,咱都是一般的人家。”

按照夏大姑和郭姑父的计算,郭喜准备五六桌的席面就足够了。而郭喜的三十桌计划,分明是打算敛财。而要成功他应该是把夏至人脉关系都算了进去,到时候说不准就要扯虎皮打大旗。

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不用夏至自己开口,夏大姑就坚决在前面拦着。郭姑父虽然心里有些向着自家的兄弟,但他也觉得郭喜这三十桌太过了。

双方就这件事一时就达不成一致。

郭喜有些不高兴郭姑父竟不站在自己这一边,到最后他就问夏至的意见。问夏至的意见之前,他还先把夏至给捧了一顿。

“……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二柱也能多认识些人,对他往后好处大着了。”意思是这么办主要是为了夏家的名声,还有夏柱等将来着想。

郭喜不问夏秀才,也不问田氏,只问夏至,因为他在夏家住了这么久,早就知道能当家做主的人是夏至了。

夏至耐心地听郭喜说完,就淡淡地笑了笑。“我大姑和我大姑父说的挺对。夏家就是一般的人家,我爷的意思也早就说明白了,就是简单点儿办。二柱和玉环将来过的咋样不在这个上头。……办几桌,只请至近的,好好过日子才是最要紧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一六章 现世报第二百一十五章 续弦和做小第四五一章 书童第二七二章 宁拆一座庙第二三九章 大豆大豆第三六二章 撕摞第二十章 一家子第三八零章 年底第二百零七章 大青骡第一百二十四章 画舫第八十五章 席位之争第五十七章 富亲戚(二)第六十八章 堂弟第四六三章 计划第一百五十章 教训第五零九章 相亲相爱第二百零七章 大青骡第四零一章 参与第六十七章 老爷子的威望第七十六章 狼(删掉)娘回来了(二)第六章 大桥第九十五章 贵客临门第四四八章 私语第四八零章 指望第三五五章 一团乱麻第四六七章 上坟第八十二章 义气第二三一章 新麦子面第七十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所谓的分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婚姻自主第二五零章 外宅第四五九章 母亲的亲近第二六七章 该管的和不该管的第三十九章 伙伴(二)第九十五章 贵客临门第一百四十五章 药王庙胡同第三六七章 偏心第九十章 梳妆盒第四零八章 热闹第七十一章 玉器店第四四七章 顾家的女儿第四七零章 布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感情第二七九章 姑太太第五十二章 被调戏了第二四五章 出头第五三零章 意外第四章 后院第三一零章 婆媳和妯娌第四八零章 指望第四一二章 冲突第三十七章 以和为贵第四七三章 好人难做第三六三章 传言第四二四章 守岁第三四二章 情谊第六十章 说亲事(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置气第二十五章 底线第三一八章 北风第三十五章 人家奶奶找上门来啦第二七七章 股份第二八八章 拍花子第一百四十章 端午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意人第四八五章 惊喜第一百九十章 苗头第一百零二章 投石问路第四五一章 书童第十六章 当家第四六二章 家事第四十八章 少年,吃了吗第一百三十四章 亲友团第四四零章 做客第四四九章 上元夜第三六二章 撕摞第五零七章 较量第一百一十三章 灵机一动第五十二章 被调戏了第四一五章 老人的意见第二九八章 中秋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灵机一动第二七五章 借钱第二四二章 山中一日(二)第二百零九章 要麦子第二五八章 兄弟第三三四章 祸事第五二三章 热闹第二百章 小~便宜第三九四章 指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愤怒第二二九章 住宿第四四八章 私语第三九八章 请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谈判(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置气第三十六章 究竟是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