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87节 奶奶祈福

到了自己的儿子出生以后,梁润昌已经有了一点积蓄了,更是与自家婆姨在这后院起早贪黑地干:卖油果油旋油饼子,纺纱织布卖针线。春卖豆腐夏卖果,秋贩粮食冬卖年货。

聪明精干的梁润昌又学得了染纸染布的手艺,梁润昌便在离河近些的大街那边的地方开了一个染房,生意十分红火。

梁润昌人勤手快而又聪明,不到十来的功夫,终于攒下一些银钱,不但用石头接了窑口,还供四弟学会了银匠手艺,而且生意也日渐红火。

兄弟二人联手盖起了几间大瓦房,将肮脏的灰土畔挡住了,留了个二门子后院,种菜种花还种了一大片薄荷。

而院子里面的地上,也全铺上了青石板。

……

到如今,这一转眼,就是几十年了!

自己的宝贝孙孙都二十大几了!自己的重孙子也有了三个!

真是儿孙膝下,笑语喧哗,梁家现在的日子,可是过得好红火呢!

梁润昌心里十分地得意,只是年纪大了,别的事情都好办了,就是那两条腿受了劳累,年纪大了以后,腿就疼的不得了了!

早就就开始柱拐棍了,儿子给他找了一个大竹竿,上面镶了一个铜冒,中间也镶了几个铜圈,很好看的,梁润昌十分喜欢,从此这个竹竿就离不开梁润昌的手了。

儿子儿媳看看老人家年纪渐渐地大了,心疼他,要他不做生意了吧,可是他怎么能依?因为他的心里还是有点不服老! ◆тtκan◆¢〇

他就跟梁通保,李秀月商议,把很多家里的那几样东西,都搬进了自己的小铺子,说是为了给铺子摆设,好看,其实心里在想,你们不是满有本事的吗?你们自己赚去吧!我的我自己要呢!

也因为这话几年以来,老人家自己一直就住在那个铺子里面,又有那个小狗狗给他听着门,所以梁通保把父亲点名要的东西,都搬进了梁润昌的小铺子里面,有些东西就放在了老人家的小炕上面的炕桌上了

,而那个水银镜,老早就被梁润昌挂在了小铺子里面了,也确实排场,为小铺子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而在那个铺子里面的一个地上,挖下去几尺,修了一个暗地窖,放了一个大瓮,里面藏了几担的麦子和其他粮食,那是李秀月要他们父子暗暗做好的准备,这个,连梁玉海都不知道。

其实在陕北那个地方,家家都有藏粮食的习惯。因为这里经常是所谓十年丰收一年,丰收一年,要吃十年!

也就是那仅仅的一年的丰收的粮食,要吃十年!所以他们必须要藏粮食。

……

此时,梁润昌一个人住在这里,他的老伴还在院子里面纺线线呢!

说起他的那位老伴啊,也值得一说了。他的老伴本姓马,闺名叫文元。

这位马文元的娘家在龙泉一个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地方——呜咽泉!

记得那个秦始皇的太子扶苏自刎的地方吗?就是在这个地方!

哪里的泉水因为扶苏的不幸,而呜咽了几千年,所以这里的泉就叫呜咽泉!

而梁润昌的妻子的娘家就在哪边的村子里。

也是因为有水,所以哪里一直住着十几户人家,其中多半姓马,还都是自家。

马文元的娘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家!不过就是自己家里有几亩地,有几眼窑罢了。

如此而已,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那位马文元也很能吃苦。而她的脚很小,那也就是梁润昌娶他的原因!

这位马家的姑娘,做了梁润昌的妻子,也就是梁家的长门的大媳妇。

进门的时候,这位大媳妇也很是精明强干,里里外外地,家里料理的清清楚楚的。

可是自打她进入梁家的门,也就跟她的儿媳妇李秀月一样,从来没有好好歇歇过!

梁润昌出门走西口,赶牲灵的时候,这位大媳妇她在家里照看着一切,包括伺候梁润昌的母亲和照看他们的四弟,供四弟

念书!

后来梁润昌赚了一点钱,回来了,靠那点本钱,在自己家里做食物,在街道上摆个摊摊卖,那些个油果、油旋、油饼子,纺纱织布针线头。春卖豆腐夏卖果,秋贩粮食冬卖年货。哪一个都少不了那位大奶奶动手做!

而且大奶奶马文元自幼便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十来岁便受了居家二众三皈仪式,因为当时在呜咽泉跟前有一座佛教的寺庙。

所以她刚刚进梁家门的时候,就带了一个泥胎如来,天天烧香磕头功课礼拜!

后来有点钱了,她先为自己置办了一套铜佛,一套拜佛的铜法器。

所以自梁玉静他们记事起,这佛坛上的法器,便是应有尽有:供着一尊一尺来高的如来佛铜像。佛前烛台香炉,两边的小鼓、小镲、等法器,也是齐齐整整地一套铜器,被她自己搽拭的亮光闪闪。

每天凌晨,梁大奶奶都要早早地,很准时地起来,虔诚地跪在佛前燃起香柱蜡烛,敲起小铜锣“铛”。

清脆的声音传出去很远很远。

上下院睡的正香的娃娃在梦中听见了,知道天要亮了,该起来上学了。

而后这位虔诚的佛教徒——梁家大奶奶又打坐在佛前的大圆垫子上,捻着佛珠,敲着木鱼,念着佛经,进行早课。

——而上下院子的娃娃们己各自走出家门,背着书包上学校去了——刚开始是梁通保他们兄弟的上学——后来是玉静姐弟他们上学——现在又是一辈人了,他们依旧在听着大奶奶的这个早课的锣声上学——辈辈的人们都以她的那个早课的锣声,作为自己起床的哨声了。

而娃娃们上学了,大人们在家里操持家务,收拾炕,叠被子、倒便盆、清扫院子、做早饭等等,也是一辈又一辈的——而那些出门的人,也在这早课声中,骑马,步行地,渐渐地远去了,也是一辈又一辈的——。

……

而且大奶奶为了给自己的儿孙积福,自从有了儿子以后……

(本章完)

第一卷_第八十节 将士激愤第一卷_第113节 豪言雄杰第一卷_第339章 义合错误第一卷_第189 润昌长叹第一卷_第215节 群众歌谣第一卷_第二十九节 贺春秧歌第一卷_第214节 润昌怒斥第一卷_第五十九节 风俗迷人第一卷_第八十七节 神神和兵第一卷_第152节 通保醉骂第一卷_第二十一节 洞房头花第一卷_第226章 杏花之泪第一卷_第162节 学纺线线第一卷_第134节 海涛做媒第一卷_第175节 病情好转第一卷_第190 过年准备第一卷_第五十节 仙路遥遥第一卷_第四十一节 旧习堪羞第一卷_第137节 恓惶云山第一卷_第147节 寻找红军第一卷_第111节 日寇暴行第一卷_第218章 战友之死第一卷_第九十四节 乱象百态第一卷_第342章 苛捐杂税第一卷_第162节 学纺线线第一卷_第七十七节 又是庙会第一卷_第六十七节 亲家娘家第一卷_第四十三节 PK升级第一卷_第178节 打匪分队第一卷_第230章 慷慨陈词第一卷_第152节 通保醉骂第一卷_第165节 体育运动第一卷_第170节 书生豪气第一卷_第153节 草木皆兵第一卷_第339章 义合错误第一卷_第三十六节 秀月看戏第一卷_第152节 通保醉骂第一卷_第197节 长门之家第一卷_第十节 勤谨老人第一卷_第337章 机敏妻儿第一卷_第七十七节 又是庙会第一卷_第167节 欢庆歌声第一卷_第144节 悲壮历程第一卷_第207节 梁家被炸第一卷_第134节 海涛做媒第一卷_第191 紧张局势第一卷_第152节 通保醉骂第一卷_第230章 慷慨陈词第一卷_第181节 解放序幕第一卷_第211节 老人情怀第一卷_第179节 山林小村第一卷_第九十八节 投奔延安第一卷_第229章 娘家嫂子第一卷_第122节 凤仙病故第一卷_第172节 突遇疯狗第一卷_第七十节 玉静戏婿第一卷_第163节 漂亮草鞋第一卷_第189 润昌长叹第一卷_第三十九节 通保再娶第一卷_第八十节 将士激愤第一卷_第二十四节 成了婆姨第一卷_第211节 老人情怀第一卷_第164节 三十里铺第一卷_第163节 漂亮草鞋第一卷_第184 慰问烈属第一卷_第九十一节 清新战歌第一卷_第165节 体育运动第一卷_第二十三节 新媳展才第一卷_第140节 光武战绩第一卷_第338章 秀月谋生第一卷_第六十节 大兵求婚第一卷_第七十六节 爱怨新婚第一卷_第九十八节 投奔延安第一卷_第121节 秀月学字第一卷_第153节 草木皆兵第一卷_第三十三节 来了小三第一卷_第三十一节 年前年后第一卷_第三十节 初闻战歌第一卷_第三十七节 媳妇掐架第一卷_第九十三节 善良秀月第一卷_第192节 孝心切切第一卷_第119节 红军哥哥第一卷_第219章 瓢泼大雨第一卷_第131节 难忘旧情第一卷_第二节 百年庙会第一卷_第174节 回到龙泉第一卷_第二十二节 花烛喂雀第一卷_第223章 兵荒马乱第一卷_第335章 淤血奋战第一卷_第210节 入土为安第一卷_第172节 突遇疯狗第一卷_第169节 路途遥远第一卷_第四十九节 特大丧事第一卷_第207节 梁家被炸第一卷_第228章 纠正极左第一卷_第八十九节 学子奔忙第一卷_第118节 龙泉斗争第一卷_第六十六节 狼嚎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