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13节 龙泉被占

以伤亡691人的较小代价,取得了毙敌5200余人的重大战果,迟滞、消耗了敌人,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及群众转移的任务。3月19日,西北野战兵团主动放弃延安。

国民党军经过长达六天的激烈战斗,于1947年3月19日6时30分,由第一六七旅第四九九团第三营第四连攻入延安城门,把中华民国的国旗升到了城门楼上,这似乎象征着延安已经被“光复”了。但城内外仍有战斗在继续。七十八旅当天上午数次向凤凰山攻击,均被延安西城解放军侧击火力所击退。国民党军费了不少力气,以战车五连的一个排加入作战,直至大约中午时分才将解放军“驱逐”。

——其实解放军是主动撤离了。

留下一些小部队和整九十师保持接触,其实是在牵制胡宗南的部队。

由于接到胡宗南要让嫡系第一旅先进入延安的命令,虽然阻力并不大,但整九十师进展却十分缓慢,至当天下午15时,才畏畏缩缩地,分别攻占延安城西飞机场及清凉山。随后,整二十七师之四十七旅,也才畏畏缩缩地,慢慢第,试探性第推进到延安城南的七里铺。

仅仅一个小时之后,国民党中央社就迫不及待地发出消息,称“今(19日)上午10时,已收复延安”。

当天,也就是1947年的3月19日,国民党军进占延安,“占领”了一座空城。

公元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军队攻占延安成为中国内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表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全面优势已经达到顶峰,而共产党解放军则被迫实行战略撤退,他们放弃了所有大、中城市,转入内线农村和山区作战。

相比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初,解放区面积锐减将近一半,人口减少百分之四十。

国民党军事发言人宣称:今年之内将彻底消灭共产党,实

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总参谋长陈诚也雄心万丈地对记者发表谈话:我看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就能完全剿灭共产党。

但是,此时的陕北青化砭正在进行着激烈地一场战斗,那就是陕北战场上有名的青化砭战役。

青化砭距延安约70里。自延安向东经拐峁到姚店子后,要经过一条三十里长的川道后,才到达青化砭。这是当时陕北的一条主要公路,一般称为“咸(阳)榆(林)公路”,可通行汽车。

青化砭座落在山崖上,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却是咸榆公路的一个重要交汇点。自青化砭向西是一条四十里长的川道,当地人称为“牡丹川”;向西北则经过另一条四十里的川道--当地人称“木索川”--通向蟠龙镇。再由蟠龙向东经永坪至延川,就可以北上清涧、绥德、米脂到镇川。

青化砭战役,1947年3月25日,发生于延安东北的约30公里处的青化砭镇。3月25日,国民党军进入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伏击圈内,解放军以六倍兵力包围国民党军,经一个多小时战斗,全歼国民党军近3000人,活捉其旅长。

青化砭战役是是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它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气焰,振奋了边区军民的斗志。

就在青化砭进行战争得的时候,胡宗南则正在在延安对记者宣布:“毛泽东已成流寇,我国军正在大举进剿,消灭陕北共匪指日可待。”

此时尽管他的部下刚刚在青化砭战役中遭遇败绩,而且他已经得到了消息,但是并未影响胡长官的豪迈决心。

所有这些国民党高层的表态绝非妄言,历史表明他们曾经距离全面胜利仅有一步之遥,事实上此时处于不利的共产党稍有失误或者一着不慎,重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苏区沦陷的历史悲剧并非没有可能。

原来,解放军部队放弃延安后,

为统一指挥边区部队,中央军委决定将陕甘宁边区所有野战集团军编组成西北野战兵团,下辖主力6个旅而这位彭大将军,就很快滴组织了这一场战役,当然也离不开毛泽东的指挥!给当时在党内的某些悲观情绪,一个极好的回答。

……

此时的陕北根据地的龙泉也成了一座空城。在敌人轮番轰炸以后,城里的窑洞房屋,多一半被毁了,城里已经无法住人了。

所以3月上旬至中旬**绥德县各级党组织整顿自卫军,组建游击队、担架队、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做好自卫战争准备,开展坚壁清野和支援解放军等工作。

1947年3月21日西北局致电龙泉地委:“进行自卫战争准备,加强民兵游击队的组织领导,与群众一起坚持斗争,不论任何情况,土地改革不应中止,土地改革与自卫战争结合起来,有力地粉碎敌人之进攻。”

此时的龙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据此精神给各区发出了紧急指示,并分别派出干部深入农村,组织民群众、组织民兵和游击队,疏散党员干部家属,保护人民群众不受更大的损失。

1947年5月2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占领龙泉城,因为站不住脚,两日后又南撤,只因为著名的蟠龙镇战役的发生,5月4日夜,解放军全歼国军守军,缴获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取得蟠龙战役的胜利。同日,胡宗南急令国军主力回援蟠龙,至5月9日赶到时,共军已转移到安塞地区休整,国军两头扑空。

而到了1947年的8月15日胡宗南部二次进占绥德,并在绥德建立伪政权,构筑战斗工事。在这里,他们尽力破坏共产党留下的一切痕迹。

绥德县子洲图书馆的前身是绥德县图书馆,始建于一九二五年,是李子洲同志任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时,为了启发民智,发展文化,便于开展革命,积极倡导和大力资助下建立的。

(本章完)

第一卷_第三十七节 媳妇掐架第一卷_第195节 战事危机第一卷_第九十六节 学生运动第一卷_第三十节 初闻战歌第一卷_第七十七节 又是庙会第一卷_第十七节 娃娃提亲第一卷_第178节 打匪分队第一卷_第195节 战事危机第一卷_第二十九节 贺春秧歌第一卷_第201节 反共上将第一卷_第189 润昌长叹第一卷_第二节 百年庙会第一卷_第208节 婆婆儿媳第一卷_第114节 泪眼寄语第一卷_第177节 黑土旧事第一卷_第127节 煎饼摊黄第一卷_第158节 延安文艺第一卷_第二十节 花轿新婿第一卷_第221章 战争饥饿第一卷_第三十二节 实心婆姨第一卷_第二十五节 旧事思念第一卷_第七十九节 七七事变第一卷_第157节 峰回路转第一卷_第四十五节 梁家决议第一卷_第二十节 花轿新婿第一卷_第196节 祝寿贺信第一卷_第171节 战友情深第一卷_第140节 光武战绩第一卷_第131节 难忘旧情第一卷_第130节 模范之家第一卷_第七十二节 为跟郎君第一卷_第八十九节 学子奔忙第一卷_第198节 奶奶泪别第一卷_第五十五节 新来小女第一卷_第171节 战友情深第一卷_第349章 秀月打赌第一卷_第169节 路途遥远第一卷_第134节 海涛做媒第一卷_第218章 战友之死第一卷_第128节 姐弟深情第一卷_第十三节 河畔洗衣第一卷_第六十二节 结发妻泪第一卷_第六十一节 关中后生第一卷_第四十六节 小婆走了第一卷_第四十一节 旧习堪羞第一卷_第188节 战争初期第一卷_第一节 千年古城第一卷_第八十三节 孤灯守候第一卷_第二十五节 旧事思念第一卷_第214节 润昌怒斥第一卷_第三十七节 媳妇掐架第一卷_第六十一节 关中后生第一卷_第195节 战事危机第一卷_第184 慰问烈属第一卷_第173节 病情紧急第一卷_第191 紧张局势第一卷_第226章 杏花之泪第一卷_第215节 群众歌谣第一卷_第335章 淤血奋战第一卷_第211节 老人情怀第一卷_第141节 草地之殇第一卷_第168节 奔赴东北第一卷_第154节 地委书记第一卷_第123节 三边战局第一卷_第九十节 路途乱象第一卷_第143节 西路苦战第一卷_第121节 秀月学字第一卷_第二十七节 正月新春第一卷_第147节 寻找红军第一卷_第142节 疾病缠绵第一卷_第228章 纠正极左第一卷_第六十六节 狼嚎雪路第一卷_第201节 反共上将第一卷_第五十四节 浪子回头第一卷_第333章 斗争经验第一卷_第220章 沙家粮店第一卷_第五十一节 太奶过世第一卷_第139节 春英成婚第一卷_第140节 光武战绩第一卷_第三十一节 年前年后第一卷_第154节 地委书记第一卷_第130节 模范之家第一卷_第216节 牵引敌人第一卷_第182 梁家喜事第一卷_第六节 普通百姓第一卷_第三节 庙会百态第一卷_第146节 苦难历程第一卷_第198节 奶奶泪别第一卷_第352章 发财路险第一卷_第八十九节 学子奔忙第一卷_第204节 龙泉疏散第一卷_第169节 路途遥远第一卷_第十四节 娇女泪河第一卷_第178节 打匪分队第一卷_第336章 太原战役第一卷_第七十七节 又是庙会第一卷_第二十三节 新媳展才第一卷_第224章 通保救人第一卷_第八十二节 将士出征第一卷_第172节 突遇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