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黄金会走的

“抢劫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大汗、皇帝们在地底下是一帮穷鬼?”查理兹-塞隆瞬间一脸懵逼!

她不是只读过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普通西方少女,一般西方人只会认为当初的蒙古人是野蛮人、杀人如麻,但她知道得更多:成吉思汗那会就已经了不得,不仅仅统一了草原与荒漠,还打得传统华夏区域的金国同西夏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铁木真还在长达七年的西征花剌子模的战争中灭了对手,顺道在古印度河、伏尔加河一带同说突厥语的钦察国家势力和斡罗思(俄罗斯)诸公国大战,灭掉的小国多到历史上都记不全!

蒙古人野蛮呀,这帮杀胚就喜欢一路灭国、屠城,可没做历史记录的习惯。

在传统的东方世界作战先不算,当初蒙古帝国从中东、中亚一带搜刮的财富就不得了!斡罗思的那些个公国是没花头,但花剌子模可是人口至少两千万以上,甚至有五千万人口的大国,还长时间控制着东西方的贸易通道、富得流油,蒙古人灭了它可是赚翻了。

人口估计能差两倍半,这也得“感谢”蒙古人的战争方式——屠城、屠城、还是屠城!一路破坏,什么文献记录都没了,后人对花剌子模这个当初的西域大国知之不多。

如此看来死在西夏的铁木真不可能是个穷光蛋,怎么到了地下就成了穷鬼了?

查莉觉得农博升的话不可思议,蒙蔽之后就是一脸的不相信!

看这情形,不用农博升做解释,坐的稍远一点的张洪富微笑着道:“查莉小姐,老农说的没错,蒙古大汗和元朝的皇帝们在地底下就是帮穷鬼。

不是说没有使用黄金珠宝陪葬,而是因为蒙古人特别的葬制原因,相对于华夏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而言,蒙古大汗们带去地底的财富并不多,而且比较单调,真是寒酸的可以。”

这是刘成军对查理兹-塞隆补充道:“西方对蒙元皇帝下葬随葬品数量的了解,应该是来自一名看到过蒙古贵族高等级葬礼准备工作的西方人的记录。

当初生活在蒙元帝国东方地区,比如元大都的西方人数量非常多,其中除了少数是商人、使者和远行的学者,其他大部分是战争中的俘虏。

如果没有杀光,蒙古人喜欢将灭掉的整个国家的贵族、甚至是所有人都带往东方,后来这些人不少成了蒙元第二等级的人,就是色目人的一部分。

这些人有些留在了华夏,在明早期的北京都还有非常多的色目人。

但也些回了西方和中东、中亚,带回去了东方的财富故事。

我们结合一下马可波罗的记述就能明白,当初的欧洲人对东方有多想往,中世纪的欧洲就是一帮穷光蛋过日子。

看到蒙古人准备将一些金银器作为随葬品就看傻眼,加上记录中有可能的夸大和几百年来的以讹传讹,大半个地球都认为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将天文数字的宝藏带入地下,其实压根没那么多。”

说到这,刘成军手指了下帐篷西北方,“比那些个早上一千多年的匈奴单于带入地底的财富多不了多少,而且蒙古皇帝们葬制特别,这会别说棺材,骨头估计都烂完了,真不好找。”

“秘葬,这个我知道。”

查莉有张楠这么个哥哥,要是这一条都不知道、没点对地下宝贝的兴趣爱好,那这个把月在这边是待不住的。

从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到1368年徐达率军攻陷元大都、灭元,再到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蒙元帝国前后加起来也不到两百年。

这其中称帝的一共有15名,从蒙古汗国的创建者铁木真到北元灭亡,这些元朝的皇帝、大汗们的归葬之地就是个谜团。

这些个元朝皇帝、大汗们最担心完蛋后遗体受到了惊扰,搞秘葬,这下葬过程、归葬之地都严格保密。

到如今传说中的葬地就有大相径庭的五处之多:不儿罕合勒敦山、泸沟河畔、大鄂托克、八白室和起辇谷。

目前的主流研究认为是从铁木真开始的大元朝的每一个皇帝,他们死后归葬的地方都在起辇谷或者杭爱山,不过后人想找蒙元帝国的陵墓,结果是连影子都没有被找到。

只是难找?

秘葬,蒙古人将这秘葬几乎做到了极致,连体面都不要了。

这会农博升就道:“蒙元皇帝怎么葬的,蒙古人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记载,最早见于文献的其实是在明朝。

明代叶子奇在其《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

这个就是用金箍箍上棺木的两头和中间,之后掘深沟一道埋葬,

“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这个啰木应该就是楠木,元朝皇帝的棺椁深埋深度不会到十米,因为送葬队伍不能提前挖墓穴,而十几米的深坑不是单靠人多就能快速挖成的。

估计四五米深度到头,一般的蒙古墓葬也就两三米,加个一倍能算深坑错不了。

明人说掩盖墓葬痕迹是用万马踏平的办法,之后在母骆驼面前杀死小骆驼,一年后用母骆驼寻找葬地祭祀这些传说是瞎掰,我倒是认为极有可能是事实。

就是等母骆驼老死,就真是谁都找不到地方。

而且草原上的牧草一旦长成,老牧人都只能确定大概的位置,那会蒙古人盗墓最多就是挖有地面封土的大墓的水平。

在没有金属探测器同洛阳铲的情况下,要在一大片草原上发现棺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别说参与葬礼的人在仪式后估计都给派出几千公里之外去了。”

农博升说道这,张楠插话道:“元代墓葬我没见过,但在工地里见过晚一些的明代墓葬。

只要是渗水,但又不会常年积水的墓葬,别说棺椁,连人骨都烂没了。

这蒙元的大汗们连砖石的墓室都不造,早烂得渣都不会剩下。”

积水有时就是相当于隔绝了空气,因为墓穴里的水不同于流水或地表水,很多含氧量低的近乎于零。

查莉脑子一转,道:“哥,我记得书上说最好的楠木是金丝楠木,你的名也是从这里来的。

楠木能做木结构建筑里最好的梁,你单名一个楠字,说的是希望长辈们你能做国家的栋梁。”

张楠笑着道:“这都知道,谁告诉你的?”

姑娘家这些年的华夏文化没白学,她能说出这些门道很难得了。

“是姐夫闲聊的时候我问的,就是这名字什么意思,好奇,华夏人取名字和西方人的习惯差别很大。”

张楠是在美国生活了好几年,但他基本上保持者基本的华夏习惯,怎么着也不会变成香蕉人。

这身边的人是自觉、不自觉以他为中心在转,也都会去学习一些华夏的风格与文化。

就算不学,待的时间长了,这都很自然的就被感染了。

“嗯,长辈给起的,花了点心思。”

查莉一听,又问道:“不是说金丝楠木千年不腐嘛,怎么会烂光?”

张楠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对张洪富道:“老张,听说你对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专家?”

张洪富一听,微笑着对查里兹-塞隆道:“是这样,最好的金丝楠木确实可以做到千年而不朽,这除了楠木耐氧化,耐腐蚀的特性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存放的环境和条件!

我见过些明代建筑用了不少楠木当梁柱,还有极少数唐宋时期保存下来的寺庙建筑内也有些楠木建材,五六百年,甚至千年不朽很正常,因为环境好,干湿度合适,不会直接被雨水侵袭。

地面上是这样,地低下的保存方式又不同。

在西川芦山等地的地下有不少阴沉木性质的楠木保存下来,虽然所处的环境非常潮湿,但它几乎就是隔绝了空气,保存有阴沉木的土层都是淤泥,就像密封层。

相同的道理,古人们如果是将楠木的厚壁棺材放在地宫金券里,楠木棺材在恒温恒湿,还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确实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

但如果将薄皮的楠木棺材直接浅埋地下,就像明人记载的那样: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

从这段话的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元朝皇帝们的棺材其实就是简单的人形薄壁棺材,大不了是用一棵树凿的,但它还是薄壁棺材,连个椁都没有。

这样埋的后果就是棺椁要直接面对覆土的重力,还有雨水的侵蚀,加上腐烂的霉菌同地下昆虫的侵害。

有人说楠木“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千年不朽“,这其实是以讹传讹,还有就是卖木头的人传下来的生意手段。

这楠木还是大树的时候都有楠木蛀梢象鼻虫、楠木灰毛金花虫这些天敌,一些楠木老料上也会有虫眼,楠木只是相对能防蛀,不是绝对。

地底下一埋,除了黄金以外,连石头都会风化,木头更扛不住侵蚀。

最多百来年,蒙元皇帝们的楠木薄棺也就不复存在了。

说了靠不住的棺材,再说棺中的白骨和陪葬品,记载里说凡宫车晏驾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

这些个皮袄、皮靴这些白皮制品,估计比楠木棺材的寿命还短,估计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也就得化为乌有。

至于棺材里的人骨,就像张先生说的那样,在那样的环境下,一般四五百年功夫就会烂得啥都剩不下了!

黄金制品倒是不会烂,明人说元朝皇帝的棺椁中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筋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以束之。

就这么点东西,没见过市面的中世纪西方远行者会认为是巨量财富,但和华夏汉家苗裔皇帝们的随葬品一比,不仅有点寒酸,甚至还能叫做是没文化。

黄金的特性是非常稳定不会腐烂,但黄金会在泥土中走路的,特别是蒙古高原地区含沙量大的土质环境里,七八百年时间,一个不留神都能让黄金下坠个好几米。

根据器物的不同,这下坠速度也不同,有些甚至还会同时产生平移现象。

原始的入葬姿态散了,不再聚集一块,想发现就变得更难!”

好吧,这后半段查里兹-塞隆都感觉自己是在听个天方夜谭一般的故事!

“黄金在泥土中会走路?”

语气有点惊奇,更多的是不可思议。

这下给她做解答的换成了农博升,馆长同志道:“查莉,我们脚下的泥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称之为土脉运动。

不说六七百年的古墓,据我所知,华夏有不少地区的土葬习俗就是不造砖石墓室,直接将棺木埋土坑墓穴里。

有些百多年的老坟迁移,结果骨骸离开原来的坟址,横向移动了一米多的都有。

我都听说过这么一件真实的事:有户人家给祖上迁坟,因为家族老人都长寿,口口相传说那位老祖宗是头发上别着根金簪子下葬的。

但迁坟的时候发现棺材烂没了,这骨头倒是还没烂光,但金簪子不见了!

倒是他们请来的捡骨师经验丰富,他让干活的人在墓主骷髅头的下方再深挖了有差不多60公分,才在地下的沙土里找到了金簪子。

黄金比重大,因为自重的原因,埋在土里会产生一种水滴入油、人陷入流沙一样的下沉力。

在地震,地下水等外力的作用之下,虽然黄金物品在土中移动和陷入的速度极其缓慢,但它就是会走。”

查里兹-塞隆这趟算张见识了,原来黄金在地底下是会走的!

张楠早就知道这些,类似的情况就是土财主在紧急情况下埋银元,没用陶罐一类的容器包裹,直接偷偷摸摸挖个坑往下倒。

结果几十年后想把东西挖出来,原本埋的深度是一米,结果挖到原有深度压根不见东西!

继续挖,再挖上个几十公分终于找到,这些银元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慢慢沉下去了。

忽然,查莉头一抬,道:“不对呀,我都看大家挖了几十上百座更早的匈奴墓,出土的黄金制品也不少,但都差不多在和那些人骨头一个水平面上。”

百年就移动,这里也是沙土质,百年就陷下去一截,2000年的倒没事,这说不通嘛。

这下张楠笑了,专家们道没怎么笑,小姑娘才17岁,不是行家,没看出名堂不奇怪。

这还是张楠为她解开了疑问。

“查莉,你没发现所有的单于墓和贵族墓的地步特别结实?

底部都是一层层夯筑过的,当然不会下沉,匈奴人造墓比千年后的蒙古人讲究的多。”

第1556章 都死绝了!第九十章 香江,我来了!第1017章 还是要低调第四百七十五章 每人十公斤拿着玩第1801章 非网络原创第一章 捡东西的采购员第1726章 善良资本家第1194章 伙食问题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运第三百一十六章 眼睛一亮第一百三十章 墓地第1521章 小意思第1436章 小误会第1255章 不是什么都要第八百零七章 全球部署第1800章 廉价的神兽第1626章 晚餐第1280章 西班牙“卡伯”第1238章 忘恩负义白眼狼第五百章 别告诉我是第1431章 张先生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五章 开启宝库第1318章 以山为矿第1838章 一帮好汉第三百四十六章 那个佛像值多少第1095章 做个好人不容易第1555章 消息不外传第1348章 舶来品第1934B章 真的区别不大第2001章 张楠没有的藏品第1435章 道听途说第一百三十八章 高兴不起来第1717章 三道锁第三百零六章 举世无双第1042章 开打第一发第九百三十章 没有记录的金字塔第十一章 我养你第1380章 那个艾伦够坏!第1142章 爆头第三百三十一章 神秘礼物第1872章 没意见第三百九十二章 给老子挖第1383章 礼物第1721章 妮可的一点小投资第1373章 下三滥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安全第一、绝不玩命第1893章 彼之破烂,汝之珍宝第1386章 老子拍死他!第1585章 想要富,先修路第1173章 “抢劫”第2006章 真贵!第1545章 老农要封刀第六百四十三章 开直升机的送餐小哥第1793章 不敢要第2024章 第2033b章 炸个稀烂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了贼船第1041章 薄皮大馅第1124章 又是大手笔第五十三人 人都到齐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1547章 不止几个吧第1237章 不仅是巴黎第六百二十二章 陨铁匕首的来历第九百八十八章 去海里蹦跶第四百五十章 华人的黄金第三百七十八章 200头猪钱第1060章 老习惯第六百七十七章 恨不生同时第1047章 豪第1050章 资格都没有!第八百十八章 遗物第1538章 刀第1691章 关老大绝技再现第九百四十二章 土夫子的智慧!第1244章 最大的军火商是美国第1322章 被当猴耍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匪夷所思的国宝第1740章 就是忘了穿裤子第1779章 若松空布也!第六百六十章 6400万第八百六十章 挖吧第1850章 女神第1918章 谁想出来的!第1364章 军牌!第1405章 2号战术第八百七十七章 至正型元青花第四百八十六章 和尚也抢劫第1524章 闲话第五百六十四章 知道那些盘子多少钱一个吗第1511章 土豪作风第1418章 你奈我何!第八百零一章 太便宜,乘10倍!第1435章 道听途说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用租金第1710章 自废武功六百七十四章 震惊全美第二百九十六章 野蛮去锈第五百三十三章 买表第1019章 准备突袭第1844章 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