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人情如网

389 人情如网

“没有走不了的事!”琉璃站起身,“你既这么说了,你就跟他和离!离了他们马家,我再另给你找户好的!”

“好妹妹!”闵华哭着跪下来:“我也不求什么好人家,只要能让我离开那里,然后把孩子还给我就成了。没有孩子,我就是再风光也是煎熬!孩子在跟前,我就是住破寒窑嚼米糠也能甘之如饴!”

琉璃长吸一口气,忍泪将她扶起来:“我知道了!你是我姐姐,这件事你交给我!”

闵华走后琉璃也神伤了一阵,想起何府来,又叫人去把浣华接过来住两日,倒是没想到林蔚然的母亲林夫人也一道来了,原来废太子一案牵涉甚广,至今也还有许多人困在牢狱之中。于是有人打听到浣华与琉璃素来亲近,而新近调进礼部的林蔚然又是浣华的未婚夫,于是倒又找到林府去了。林夫人也听说琉璃不理会这些,于是一概推了,后来上门求的人多了,林老爷觉得还是不妥,于是便让夫人来向琉璃讨个主意。

因为没事先递帖子,原就想从月桂蕊儿那里探听点口风再说,哪料到竟然王府门口婆媳俩遇上了,浣华避不过这个嫌去,索性就引着她一道来见琉璃了。

琉璃听林夫人说完,便就笑着跟她道:“没见过这么些没眼色的!有好吃的好玩的不记得我们,有求人的事倒是抛我们这儿来了!这些又不是我们内宅妇人该管的事,该走什么门路让他们找爷们儿去!我们除了绣花带孩子,还懂什么?”

林夫人听得她这话,心里便跟明镜似的了,往后这些事自然是再也不提,照她的话全挡了回去。而琉璃事后为怕还有这样的事,于是让桔梗儿和吕科往各府里又送了话过去,从此这些人只得又四处找关系托熟人求祈允灏他们,但这就是他们爷们儿的事儿了。

琉璃留林夫人和浣华用了饭再走。老太爷死后何府便分了家,何朴松带着三房的人住在相隔定北王府两条街外的榴子胡同,这是浣华的意思,到底离王府近,走动也方便些。三房的事如今全是浣华作主,也是越来越干练,何朴松凡事都会征求她的意见。知道琉璃恩怨分明,并没有因为何苁立和余氏而对旁的人如何,又素来关照浣华,于是当初太和殿里在礼部侍书反对陆诏登基之时,何朴松也果断站在了支持陆诏的这一边。琉璃事后跟祈允灏说了声,倒是也把他从詹事府从三品的位置挪到了正三品。

齐氏的孝期九月里就满了,浣华说话便也要过门到林府,这几年林夫人并不曾与浣华有什么接触,不过这么一顿饭下来,见得她端正温慧,内敛稳重,倒是也打心眼里生几分喜爱。浣华起身去抱小嘟噜时,林夫人便含笑与琉璃说道:“何姑娘与犬子的婚约一晃都订下几年了,我倒是盼着新妇早日进门。”

琉璃听她这话意有所指,想来也是在向她问婚期的意思。自打祈允灏成了陆诏的大功臣,近来找上她来的这些私事也多起来了,不管是自己家里还是别人家里,婚事倒都兴来问问她的意见。何林两家的婚期前两天何朴松就上门来问过她了,今日这亲家倒又亲自来摸底,弄得好像成个亲倒都得看琉璃的意思。

但是戏谑归戏谑,真说起来这个却是严肃的,朝廷各府关系就是一张人情网,丝丝脉脉尽皆相连,要不为什么一个废太子倒了,牵连到那么多人全跟着倒下?淮安王府如今就是这张网的中心,也是身边这些人的主心骨,姻亲关系又是何等重要,所以向她来讨主意,倒是比自家这双亲的意见还重要了。

琉璃遂笑道:“左右不过今年的事,夫人放宽心等着罢。”

林夫人讨得这句话,倒是真放了心。

饭后因着吴忠进来回话,林夫人便起身告辞了,琉璃使了个眼色让浣华留下来,问他:“马惟清对闵华的事儿,你知道多少?”

浣华听得这个便叹起气来:“那就是个衣冠禽兽!那阵子你府里的事一团乱,我也就没跟你说,闵华那日子过的比苏氏当年还要命,大伯他们倒了以后,那马惟清成天里不是打她就骂她,总说后悔娶了她这么没用的,那会子又不肯断了你们这条线,便又舍不得休。那阵子*里出事的时候,马家那老太婆就出主意让马惟清休了闵华,另娶那会儿东安侯夫人的表侄女为妻,闵华就为此跳井来着。后来没多久宫里太平了,马惟清便又百般地讨好起她来。要说马惟清的所作所为,真是说三天都说不完!”

“东安侯夫人的表侄女?”琉璃指甲在桌面画着圈,“东安侯夫人是废太子妃的亲妹妹,废太子一案之后他们合府都死了,她那个表侄女又是什么?”

浣华冷笑道:“要论当初的身份,倒也响当当的。说起来其实是东安侯的表侄女,关系虽然疏了一层,可到底放在京官时也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要若平常,他马家就是烧高香都不见得高攀得起,可是谁叫他这表侄女不但是个寡妇,还跛了只脚呢?跟闵华比起来闵华都不知高过她几分!马惟清跟他娘倒不嫌弃,情愿休了闵华娶她!”

“现如今呢?”琉璃道:“这寡妇人在何处?”

浣华想了一下,“东安侯府跟着废太子倒了霉,这姓厉的小寡妇虽然没被牵连砍杀,但听说现在混到在酒肆里帮工洗碗的地步了。只是不知道在哪儿。”

有了这些线索就够了,浣华走后,琉璃便找来桔梗儿,交代道:“去查查东安侯那个瘸腿小寡妇表侄女的下落。”

祈允恪的婚宴定下四十八桌,这个排场委实配不上定北王府这样的身份,但是礼制束着,没有办法,这规模已经是极限了。另外,迎接的队伍也不能超过三百人,女方嫁妆不受限制,不过只能在出门及进门时允许响乐,炮仗也不能超过四十八挂,否则都属违制。

不过除此之外,倒也有别的可以发挥的空间,比如席面菜式,派发的回礼。如果在声势上显示不出应有的体面,那也可以在招待上拿出诚意来。

于是琉璃的重点就放在这两项上,宴席每十二人一桌,上冷热盘各十二道,正菜二十四道,餐后点心果子各十二道。其中正菜与前菜之间还有按人头上的份例药膳一道,分男女宾上。而药膳方子则都来自宫中御膳房,这也是琉璃特地跟陆诏磨来的。至于大厨,还是请了老爷子当初给小嘟噜办三朝宴请的退役御厨。

至于回礼,京中公侯以上办宴回礼的惯例是四色彩绸各一匹,点心八色,喜糖喜饼各两打。每一份例合计起来约摸五两至十两银子不等,图个喜庆吉利的意思。如果不是遇上此事耽搁,府上原先预备的宴席是八十八桌,办宴银子数目是一万二千两,如此一来席面省下了整四十桌,这已经略下不少银子,就是回礼上重上几两也还是远不会超支,于是琉璃索性在此基础上按样数翻倍。

如此一来,王府的诚意就十足体现出来了,琉璃将单子给定北王过了目,然后吴忠另抄了一份给到延平侯府,延平侯夫妇当场表示十分满意。另让吴忠捎了些今年新出的茶叶给定北王和琉璃。

说到茶叶,也该是说说徐原和靳宣两人的时候了。

当日事变之前,祈允灏将他们二人送到了军中大营里,此处堪称是当时全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徐原和靳宣在那里足足住了一个月,直到陆诏登基之后,祈允灏伤好了,才让人把徐原一家和靳宣送回来,如今仍住在半瓶胡同琉璃他们的宅子里。

不过最近因为陆诏终于着手搜集永王窦珏蒙冤的证据,所以徐原一面等进展,一面琢磨着在京城里重操旧业做起茶叶买卖来。四岁的徐寰在营里住了段时间,也很是迷上了那些会功夫的叔叔哥哥,总缠着要学,沈氏被缠得没法,便托祈允灏给他找个师父。祈允灏将他交给了李行,如今干脆就住在了王府里。

靳宣向来棋艺不错,因为遇上杜睿这么个好对手,倒是也找到了事做,加上两人都是心地单纯之人,又都学识渊博,脾性很是相投,两个人时常凑在一处下棋,有时候靳宣输了,就罚下厨煮羊肉面给大伙吃,要是杜睿输了,那就罚挖蚯蚓给靳宣钓鱼,如今东郊大庄子的渔塘已成了他们的定点钓鱼之地。

于是靳宣开始想,京中这么多权要显赫,平时除了声色娱乐,也没有别的活动,就是要度个假别邺也都在京郊之外很远,要不要干脆把东郊大庄子改建成专供京中权贵休闲娱乐的场所,以此盈利?

琉璃听完之后便就击掌笑道:“这主意甚好!我正愁着何处来钱快,将来好有钱打理淮安王府的门面呢,你倒是说说预算得多少?”RS

176 我杀了你063 此计甚好405 形势大好100 费尽心机404 变了个人149 暗潮涌动386 世袭三代075 真相来了399 暗中盘算128 身中陷阱126 另有蹊跷126 另有蹊跷202 陪房人选200 最后的哭172 众叛亲离035 拿钱买茶380 半路危机021 挟威而来433 十二年后二093 心患已除330 防人撬墙095 姑娘愁钱082 遍地秘密129 她不一样282 亲戚来了088 夫人吃醋164 各怀鬼胎048 又死一个019 饥火难耐361 龌龊的人304 果然事发025 暗贱难防071 女师驾到215 为何娶我111 来人提亲023 险险过关332 有没能耐411 通房丫头216 谁说不贞330 防人撬墙237 来意不纯096 灵光一现066 年底算帐177 是个将军344 贵妃有请424 是谁来了120 生米熟饭029 谈个买卖124 我喜欢她131 饶不了她426 幼时情谊018 出乎意外382 这个秘密027 瓮中捉鳖403 成竹在胸098 目标一致346 交给我吧256 谁的主意202 陪房人选144 女方请媒374 解药在哪092 怀胎未迟076 生为叛徒320 有孩子了388 身处高位007 有惊无险183 帐本可疑065 有人倒霉016 大闹长房3018 出乎意外341 姑娘来了274 这章也许算是祈允灏的番外049 身为炮灰015 大闹长房2164 各怀鬼胎373 谁主王府005 夜访佛堂153 移交中馈183 帐本可疑147 断然拒绝075 真相来了019 饥火难耐351 质问太子046 好大面子334 深藏不露276 我想你了001 从死到生209 这厚脸皮371 遇到难事180 有人约见300 广结善源208 恶人吃瘪229 宫里出事021 挟威而来273 打死人了217 丈夫的话153 移交中馈351 质问太子052 白捡的鸟188 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