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送走

天下第一楼里气氛并没因为神武帝遇刺而显得凝重,在神武帝身边是几名方才登楼成功的才子才女。

他们轻言妙语把神武帝哄得十分开怀。

一扫方才遇刺后的沉闷。

阿九随着内侍走进来,稍稍瞄了一眼,神武帝不愧是开国帝王,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他很有兴致的垂询方才天下第一楼出的考题,听到莫昕卿的解法后,脸上露出一分惊讶,别有深意的目光打量莫昕卿。

“陛下?”

“开山王用此法解开过谜题。”

神武帝满怀追忆,昭华郡主斜睨莫昕卿一眼,“你见过父亲遗留下来的手稿?”

莫昕卿唇边含笑,款款的福礼,“臣女一直很敬佩开山王爷,王爷的手稿臣女不曾见过,倒是听外祖父提起当年王爷的智勇双全,从残存下的传说中,臣女推演出来的。”

“辅国公?!”

神武帝问道:“他敢同你提起开山王?”

这句话让莫昕卿楞了片刻,莫昕岚在旁边冷眼瞧着莫昕卿被神武帝反问,她们的外祖父被开山王沐逸教训过,当时同开山王的关系并不亲近,这一点莫昕卿并不知情。

毕竟莫昕卿一年中有大半年去山东老家陪伴老太太。

外祖父和舅舅们最为疼爱的人是她莫昕岚、

莫昕卿见气氛不妥,冷静的回道;“外祖父粗中有细,最敬佩的人反倒不会在外人面前经常挂在最边上,私底下,外祖父总是对臣女说,最佩服开山王。况且臣女也向往陛下一统天下时的英雄事迹,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年代总会有很多让人铭记的事迹。”

“二姐姐,也喜欢听外祖父讲那些事情吧。”

莫昕岚被点名,在神武地垂询的目光下,她也只能顺着莫昕卿的话说,“外祖父对陛下敬佩有加。他说当当初见到您。就知道您是雄主,是一统天下的大英雄。外祖父曾说过,效忠于陛下您。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事儿。”

神武帝目光在两位妙龄少女中间游走,出众的相貌,出色的才情,她们不似辅国公的外孙女。

“莫冠杰。你的女儿着实不凡,朕看她们随了你。”

“陛下过誉了。”

莫冠杰忙叩谢神武帝。“臣不敢居功,还是辅国公寻常教导的好。”

神武帝笑声更通透,“不过,最出色的一个却是你亲自养出的。”

正好阿九屈膝:“见过陛下。”

莫冠杰最出色的女儿指得是谁不言而喻。别看莫昕岚她们两个又是成功登顶天下第一楼,又是奉承神武帝,几次三番提起开山王。意图拉近同开山王一脉的关系,好一顿忙乎。尤其是莫昕岚一直等着彻底扬名立万的机会,没想到最出风头的人不是她。

对阿九得到神武帝另眼相看,她总归有几分意难平,虽是她隐藏得很深,也想同阿九和睦相处,同阿九一较高下的心思同样是存在的。

她今日才隐隐发觉,一项被她无视的莫昕卿同样有着不弱于阿九的光芒。

究竟谁改变莫昕卿?!

还是她从没弄明白自己的八妹妹?

神武帝对阿九和颜悦色,即便阿九方才没有跟过来,昭华郡主也没少在神武帝面前提起阿九的出色,神武帝由此对阿九更多几许的好感,“方才多亏你提醒朕。”

“臣女只求尽到本分,做力所能及的事儿,陛下能转危为安,不在臣女。”

“你同朕说说,再于谁?方才莫昕岚说是朕天命所归,莫昕卿说朕洪福齐天,竟然让周氏撞见刺客捆火药。”

神武帝扶着椅子扶手,目光灼灼的紧盯阿九,“她为周氏辩解亦有几分道理,火药若最开始就捆在刺客身上,危险性更大,弄不好没见到朕,火药先沾上火爆炸了,朕想听听你的说辞。”

莫昕卿果真细心如发,很少有人会注意刺客捆绑火药的时间和地点,她偏偏想到了。

阿九低声道;“若臣女说,锦衣卫指挥使陆大人当居首功,正因为有他面对突发状况,不仅舍身护驾,还临危不乱的坐镇指挥,才让陛下化险为夷。臣女以为,陛下既是帝国天子,万民主宰,帝国的气运是最强的,然再强的气运,也需要能人忠诚之人辅佐。”

“陆天养在你眼里就是辅佐朕的能人?”

神武帝冷哼一声:“他给了你怎样的好处,让你处处为他说话?”

“臣女一路回京,多亏陆指挥使护送,对他自是多有感激。”阿九并不在意神武帝射过来冰冷的目光,扬起下颚,清澈的眸子里除了真诚外,亦有一丝别样,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从容气势。

气势不是绝对的优势,可更容易让她牵引着神武帝等人的注意力,让她的话更容易被相信。

莫冠杰眼底闪过一丝讶然,记忆中的阿九聪明是聪明,却没今日的气势,他蹲诏狱时,阿九越发出色了?

“见端倪而窥全貌,视局部而掌全局。一路行来,不提别的,臣女对陆指挥使的妥善安排,以及在危机关头的应变反应敬佩不已。在同等状况下,没人比他做得更好。刺客行刺最后以失败告终,一是天佑我皇,二是陆指挥使成功让百姓有秩序的撤离,没有因为刺客的事儿,造成慌乱,引发意外。“

阿九再一次屈膝,“臣女自幼受外祖父和父亲教诲,对人已诚,尤其是面对陛下不可欺瞒,也不可奉承巴结亡故实际状况。陆指挥使便是对臣女有恩,臣女万万不敢因为这份恩情,就在陛下面前毫无根据的胡说。事实胜于雄辩,陆指挥使做到了很多人无法做到的程度。除了他本身的才华之外,想来寻常时他也是没少思索,如何在危急关头。履行陛下赋予他使命,保护帝都安稳,为陛下您尽忠职守。有道是,居安思危,陆指挥使正是深得其精髓,才能做出最适当的决定。”

陆天养脸上的面具阻挡住任何的窥视。

谁都没想到,阿九不为自己争功。也没像她两位姐姐一样为自己家族捞取好处。而是把有阎王之名的锦衣卫指挥使称赞一番,关键在于她言之有物,并非浮夸。

神武帝扫过陆天养。道:“具体说说。”

皇帝的疑心较重,即便阿九说得真诚,他还是对此存了一分的疑虑,怀疑阿九同陆阎王勾结。进而示好莫冠杰……莫冠杰对陆天养如何,神武帝并不担心。但姜次辅是神武帝最为看重且委以重任的文臣之首,若同锦衣卫牵扯过多,着实不是神武帝希望看到的。

阿九看都没看陆天养,板着小脸。以最客观,公正的话语说起一路上的经过,着重提起在密林遇见刺客时。陆阎王的卓越表现,在她生动的描述之下。神武帝都听得聚精会神,犹如身临其境。

等到阿九停住口后,神武帝感慨的说道:“果然不凡。”

陆天养忙抢步上前,躬身道:“臣愧不敢当。”

“你的功劳,朕记下了。”

神武帝从椅子上起身,“改日朕自会论功行赏。”

“谢陛下。”

陆天养再一次谢过神武帝。

马公公得皇帝示意,明了的高呼:“圣驾回宫。”

神武帝在侍卫的簇拥下返回皇宫。

昭华郡主对阿九道;“你年岁尚幼,莫不要因一时的感激而识人不清。”

“我记得郡主殿下所言。”

“……”

昭华郡主晓得阿九没往心中去,默默的叹息一声,还是得同姜氏说说,便是儿子陆凌风娶不到阿九,也不能好好的姑娘被陆阎王迷惑,陆天养……她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回去的路上,昭华郡主询问儿子:“你宁可听你祖母的话?”

陆凌风俊美的面容多了几分为难,涩然道:“祖母对儿子说起过,儿子不愿意您同祖母为亲事而不和,太子殿下德行有加,太子妃所生的嫡女贤良淑德,同儿子年岁也相当。母亲虽是另有人选,儿子只是将阿九当做妹妹看待,她并非不好,而是年龄着实不适合,祖母盼着抱孙子不是一日两日了,父亲一样想儿子早日有后。”

提起成国公陆江,昭华郡主反对的心思歇下不少,这些年成国公对她着实不错,她也甚为喜欢陆江。

“太子殿下礼贤下士,德行无错,又有皇后娘娘在背后支持,地位很稳固,母亲您担心成国公府卷入夺嫡之中,完全没有必要。就算儿子娶了太子殿下的女儿,莫非还把成国公一脉和外祖母卖给太子殿?”

从陆凌风的话语里,不难听出一旦太子殿下地位不稳,他对太子的女儿并不怎么当回事,似在做投资一般,太子将来登基,自是很好,若太子中途翻船,被哪位皇子拉下马去,陆家也不会因为姻亲关系就为其陪葬。

以成国公和镇国长公主的实力,足以保证陆凌风可以随心所欲,

昭华郡主皱了皱眉,“你这话我却不愿意听,即是娶了太子殿下的女儿,她便是你妻子,怎能因太子得势与否而对她是好是坏?凌风,为人行事,不可太过算计。陪伴你一生的妻子,便是她不够讨你喜欢,你也该尊重她,保护她。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事儿,你决不能做。”

“儿子记得。”

陆凌风低头做认错状,“儿子只是想让母亲明白,我万不会因美色和姻亲就改变陆家的中立地位,也不会影响外祖母和舅舅们。”

“终究还是有影响的。”昭华郡主见儿子对太子之女的看重,不愿让儿子失望,“你的亲事也不能全听你祖母的话,过两日等母亲病情好转,我再同你外祖母说说看。”

“外祖母的病……”陆凌风担忧的说道;“这些年总是犯病,就不能根除么?”

“哪有那么容易去跟儿?能维持着不经常犯病,让她减轻痛苦就很好了。”

昭华郡主无奈的摇头,“不是当年在疆场上留下的旧疾,娘亲也不至于受这许多的苦。”

“儿子听说西南出了一位杏林妙手。已经派人去请了,不日便到京城,希望杏林妙手对外祖母的病情有帮助。”

“但愿吧。”

昭华郡主拍了拍陆凌风的手,“你外祖母只是严厉些,其实她很疼你,对你同炎宇一般无二,在孙子辈中。最为看重你们两人。她只是对……你祖母的言行有些看不上。”

“儿子也愿意同外祖母亲近的。”

陆凌风赶忙表态。“过几日,儿子随您一起去拜见她,多陪外祖母几日。”

昭华郡主面露喜色。对儿子是满眼慈爱,嘴上却道:“你去陪伴你外祖母,还是去看你外祖母身边的闺秀?”

“自是陪伴外祖母的。”陆凌风极为擅长丹青,尤其是善画美人。

去年为画出帝都十二位美人。他没少为此费心思。

镇国公长公主身边最不缺的就是才色双绝的美人,入紫衫卫的闺秀在同龄中都是出类拔萃的。

神武帝离去后。莫冠杰同陆天养告辞,阿九静静的站在莫冠杰身后,陆天养几次看过去,她只是低着头。做出一副同自己不相熟的样子来,完全不似方才在神武帝面前为自己请功。

只有他自己知晓方才的感动,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为他着想。

“莫兄尽快让周氏大归为上。”陆天养忍不住提醒莫冠杰一句。

纵使神武帝信了莫昕卿的话,不会让人彻查周姨娘。可对她总是不待见和怀疑的。周慧娘出现的时机太赶巧,留着这样一个人在后宅,莫家没准会被什么人缠上。

莫冠杰一脸严肃的颔首,领着三个女儿同姜氏回合后,返回莫家。

一进门,莫昕卿便随着周姨娘跪下,磕头道:“还望父亲饶了姨娘。”

“老爷……妾只是去逛夜市,并非有所图。”

周姨娘直到现在还显得惊魂未定,以前总以为看人救驾很简单,只要冲上去就行了,可只有发生在前,她才明白救驾之功虽是重,却也危险到极致,她在凶残的刺客面前,根本迈不开腿,跟怕刺客点燃火药,将她炸尸骨无存。

在生死考验上,她怂了,退缩了。

辜负了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消息,若不是莫昕卿帮她说话,周姨娘许是会被东厂的带去审讯。

这同后宅的争宠完全是不同的,周姨娘宁可在后宅同姜氏争,也不想再经历救驾的事了。

莫昕卿道;“姨娘虽是有错,但皇上并未责怪她,还请父亲念在姨娘多年不易的份上,宽恕她,若此时让姨娘大归,外人定会说您无情,或是另有野心,对父亲的仕途会有影响的。”

“我行得正,不怕人言。”

莫冠杰道:“卿姐孝顺生母的心思,为父能明白,今日的事暂且不提,我出放妾书,让她大归,并非是因为嫌弃她。一时不愿再为咏哥儿耽搁周姨娘,二是不愿弄得家宅不宁!”

“你起来,今日不管你如何说,她一定要大归的,物什收拾不完,过后你做女儿给她送回去,夫人和我不会贪她一分的私房银子和物什。”

莫冠杰无情的拒绝再让周姨娘慢慢的收拾东西,“明日一早,我不想再家里再见到她。”

“爹……”

莫昕岚张了张嘴。

“谁再多言一句,维护于她,谁就同她一起离去!我便是没人送终,也不能因一时心软留下一个惹祸的根苗。”

莫冠杰拂袖而去,拒绝听任何人为周姨娘求情,此时别说莫昕岚和莫昕卿,就算是他唯一的嫡子莫隽咏都不管用。

莫昕卿重重的叹息一声,搀扶起周姨娘,“母亲,我先送姨娘回屋,明日一早,我亲自送姨娘回辅国公府。”

“卿姐儿也别怪你父亲无情,不肯体恤你姨娘,今日的事情闹得太大。你姨娘不似过去平和,她的执念太深,当断不断,不仅害了莫家,对你姨娘也不见得是好事。早些大归,平静下来,许是她能明白几分完事不得强求的道理。”

姜氏没有露出任何的得意之情,眸子一如既往的平静,从头到尾,姜氏就没把周姨娘放在眼里或是心上过。

只有周姨娘把姜氏当做对手。

“多谢母亲。”

莫昕卿向姜氏点点头,扶着失魂落魄的周姨娘离开。

姜氏看莫昕岚笑道:”今晚意外频出,你父亲又因为周姨娘的事心情烦躁,岚姐儿登上天下第一楼,名扬京城,这桩喜事一定要庆祝一番的。多少闺秀在天下第一楼的难题面前折戟沉沙?岚姐儿争气,老爷也是高兴的,这也是莫家的光彩。”

“庆祝就不必了,不过是登上天下第一楼,况且也不是只有我一人登楼成功,八妹妹得到的筹数比我还高。”

“那就一起办,趁此机会也庆贺老爷从诏狱平安出来。”

阿九丝毫没露出任何羡慕之色,莫昕岚稍稍松了一口气,而后又有几许遗憾,“九妹妹将来也会有机会的,不过,她在陛下面前的奏对,比我和八妹妹要好上许多,只是……母亲,九妹妹不该提起陆指挥使。”

姜氏点头道:“一会我会训她的。”

ps祝书友们新春快乐,合家欢喜,多福多财。()

第243章 逼迫第13章 请帖第218章 掠夺第254章 亲爹第162章 代价第187章 国宴第93章 收拾第52章 夜思第166章 无父第85章 暗斗第179章 陪嫁第274章 污名第169章 抢人第42章 警觉第76章 昏厥第172章 微尘第193章 可笑第240章 畜生第5章 世叔第270章 虎穴第67章 利用第56章 作死第60章 阳谋第190章 联手第71章 姻缘第202章 成亲第73章 连环第111章 预谋第40章 出招第126章 驱赶第123章 决断第254章 亲爹第43章 开端第94章 告状第230章 爱情第10章 姨娘第233章 危险第11章 秘密第233章 危险第115章 回归第234章 团聚第12章 提醒第88章 私会第256章 不认第201章 求婚第18章 纠缠第117章 世子第79章 受伤第32章 证据第158章 争夺第161章 借刀第187章 国宴第3章 病危第105章 秘辛第21章 廷杖第173章 隐忧第150章 允婚第110章 释然第262章 谋身第234章 团聚第59章 仇恨第41章 情敌第254章 亲爹第155章 坑爹第205章 面君第169章 抢人第184章 忘记第102章 告白第29章 情缘第254章 亲爹第112章 歹毒第163章 弃女第18章 纠缠第12章 提醒第7章 争锋第155章 坑爹第107章 封爵第234章 团聚第196章 大白第209章 要求第65章 决定第102章 告白第183章 出阁第176章 上钩第187章 国宴第23章 乱棍第54章 祭拜第131章 运筹第27章 选人第57章 欠虐第241章 变态第166章 无父第178章 两年第60章 阳谋第57章 欠虐第156章 真坑第26章 真诚第77章 官司第228章 虚情第186章 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