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十二章

一夕霜华,长夜过尽。

重华宫若兮台前,一颗玉色棋子轻轻落下,在黑白分明的棋盘中央。雪衣影里素手盈玉,仿佛星辉划过指尖,晶莹澄美的色泽,在棋局深处挑起一抹清澈的流光。

棋盘对面,东帝轻轻抬眸笑了一笑,“意在子先,进退度心,你的棋艺越发高明了。”

眼前棋局黑白搏杀,纵横相映,一者稳扎稳打,动静有致;一者诡奇通透,虚实莫测。以两人之棋力眼光,皆已知终盘将是和局,见他罢手,且兰含笑收拾棋子,广袖如云流泻委地,“自始至终惴惴小心,如临于渊,总算有一次没被你杀得丢盔弃甲,是否手下留情了呢?”

子昊道:“你又不是含夕,输了还会耍赖悔棋,何用我刻意相让。”

且兰将最后一颗棋子放入玉盒,“听说你昨日又赏了含夕三件上古珍奇,当中竟有一支夙帝时仙师莫玉亲制的古箫和一套你亲手抄录的曲谱,你待她也算用心,只是如今外面那些传言当真叫人啼笑皆非。”

子昊低头轻咳,只是一笑而过。

温泉海上缭绕轻浮的薄雾令此高台若隐若现,恍似天境,日前重华宫主殿修葺一新,且兰奉旨迁入新宫,东帝复将温泉海旁无极、长乐两苑赏赐于她,包括这昔日凤后命人采深海美玉精心砌筑,可容千人共舞的若兮台,再次增拨三百宫奴入宫侍奉。

一连数日,东帝每晚都在重华宫就寝,对未来王后之恩宠人所共睹,而对曾为楚国公主的御阳夫人含夕,更称得上百依百顺,诸般惜爱,一时竟惹得外世众说纷纭,只道少原君与宣王,一者与含夕公主青梅竹马,一者曾对其心存觊觎,当众逼婚,东帝自不会容此二人于世,因美亡楚,为色伐宣,天性风流不逊襄帝。

但唯有苏陵、叔孙亦等为数不多的近臣知道,东帝自楚国归来之后身子越发不如从前,眼见天日渐寒,旧疾时常复发,白日倒还支撑得下,但若入夜便非以重药压制不可,渐渐竟至一日不可间停。自曾亲眼见他一次毒性发作,且兰再难放心,随时陪伴左右,子昊亦刻意将她留在身边,借机将自己胸中所学倾囊相授。这一夜,两人又是通宵对弈,直至一夜悄逝,星冷天明。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天上的星星,记得母亲曾说过,夜空中每颗星星,都是人间一个灵魂的化身……”且兰见子昊遥望触手可及的星空,起身前行,来到高台之侧,仰首道,“后来师父教我星阵兵法,我带着族人征战逃亡,夜里常常一个人看着星空出神,那时候每颗星星都离我那样近,那样清晰,好像有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感觉并不孤独。”她轻轻低头,微笑叹息,“如今在帝都,你许我随意翻阅琅轩典籍,亦不断解答我观星之术的种种问题,可是我却越发看不懂,眼前这浩瀚星空究竟代表什么,谁人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她转回身来,仿佛想从他眼中寻找答案。子昊来到她身边,负手抬头,淡淡道:“天地万相,皆入人心,一人心境不同,所看所想自不相同,说来也并不奇怪。其实你天分极高,朕所授观星之术,你早已洞察入微,又有何不明白?”

且兰随口问道:“茫茫星汉,亘古长空,王上心中能够尽知吗?”

子昊一笑道:“朕从来不想。”

且兰略一诧异,轻转明眸,“从来不想?这答案着实叫人意外。”

子昊徐声道:“不管你想什么、做什么,天便是天,地便是地,生长消亡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你既翻阅琅轩藏书,当知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先贤想要参透造化,最终也只是留下各种疑问,无人能给出合理的答案,天地不仁,本是虚空,何必浪费时间揣摩?”

且兰道:“自从相识以来,无论为敌为友,你似乎始终掌握着一切,无人能逆王意,就连强势如少原君亦败在你的手中,我有时甚至以为,恐怕这天地都是你棋盘上一方棋子,无可抗拒你的力量。”

“朕从不认为可以掌控一切,自以为是是件危险的事情。”

子昊容色清澈深远,如往常一样无波无澜地隐藏着一切情绪,只留下捉摸不透的平静,从这个角度看去,甚至有种漠然的意味勾勒在他如削的侧颜,而使那原本干净温润的眉目浮现冷冽的痕迹。

微风乍起,吹得两人衣袂轻扬,且兰似乎若有所觉,下一刻他转过头来,唇畔微微弯起浅淡的弧度,对她伸出手道:“陪朕走走。”

若兮台半隐于云,整片夜空映入他的眼中,静如沧海,清若冰渊,越发显得幽邃莫测,无有尽头。他的手掌覆上指尖,便这样携她往高台尽处而去。

云阶百丈直通天际,长风吹起发丝随衣急舞,越至高处越发不胜清寒,而他的步伐平稳从容。

但他走得并不慢,一路不做停留,她追随他的身影,将灯火尘嚣遗落万丈。

在他的牵引下,且兰踏上最后一层玉阶,霍然之间,整个天地呈现眼前。

越过帝都宫城,她看到王域大地,山河连绵,他同她并肩立在这高台之巅,与苍茫天地相比却觉如此渺小,一颗心浩若烟海,似可容尽人间万物,却又一无所有。

风过长空,那种难言的感觉充斥心中,一时激荡难平,这一步步走来,十指相握,她忽然知道他所要保护的东西,他可包容一切的眸光,他微笑背后的深心,她突然明了。

“若兮台是重华宫最高之处,朕以前也常一个人在这里看星空。”

随着他淡然的话语,且兰朝他目光所向看去,那是曾经昭陵宫的方向,如今琼楼金台皆做一片清湖迷蒙,无限美景,不见杀伐。

仿佛刹那错觉,他眼中若有柔软的神色浮现,“且兰明白吗?你与朕,一直是同样的人。”

当他转回身时,且兰蓦然迎上他的目光,从未曾相识的一刻,到执手天下的今时,他眼中的江山王朝,她心头的家国族人,她与他何止拥有太多相似的痕迹,却又从来不在同一个世界。长空星隐,天地一人,青衫男子衣袂入画,除却白日君王盛气,只遗独立出尘。他站在眼前,化入心尖,却仿佛随时会消失在永恒不变的微笑之中,不属于任何一人,甚至包括他的子民与王朝。

“朕此一生,不负九夷。”

那日在军营之中,他只说了一句话,一句话,她别无选择。

若他不是天家帝子,她亦不是他一手扶植的女王,今日琼华天阙,是否会有他与她并立的身影?

执子之手,与子同行,她与他穿行于毁灭重生的世界,他可以是她的希望与依靠,却是否会成为她幸福的归宿?

“朕会给你足够的力量,来保护你所珍视的东西,不需太久时间,也没有人能够阻拦。”

他低下头,眼底深处淡淡星芒,映亮女子晶莹的眸心,只一瞬停留的注视,足以令人相信一切,永不存疑。且兰素首微仰,乌发盈散于他的指尖,如一幅清美华丽的墨锦,“若不明白,且兰怎配做你的王后。但是,子昊……”她闭目轻叹,第一次叫他的名字,第一次伸出手去,靠近他的怀抱,“不要离开我们。在我答应入嫁帝都的时候,便已将属于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你,包括我一直保护着、珍视着的族人。我知道他们会很好,这世上没有什么再能伤害他们,我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心,只除了你。”

“从一开始我们之间便不会单纯,从我看你的第一眼,你对我说第一句话,从我的剑刺中你身体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我命中注定的劫数。你说得对,我和你是同样的人,我们都有着自己的目的,可以为之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只是,我遇到了你。”

“当你真正认定一个人,那便是一种幸福。子昊,你是我的王上和夫君,也是我唯一的亲人,不管因为什么,我都不想像失去母亲那样失去你,我在你身边,我会尽我所能……”

她的声音贴近他的心房,轻柔如许,缱绻如许,终于再不掩饰地将一切挣扎与眷恋道出,不似往日平静模样。子昊怔住片刻,跟着轻轻抬手将她拥住,眼神之中慢慢现出些许复杂的神色,没有人看得清楚,那是怎样的温柔与怜惜,亦没有人说得出来,那是怎样的清醒与坚定。

一直到很多年后,每当且兰想起这一夜咫尺星空,天地之尽,他怀中清冷的力量,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那样清晰,仿佛始终陪伴,从未离开。但直到那时她才明白,他交与她的,是他生命中最为沉重的羁绊,亦是他所给她,最好的归宿。

金舆落至殿前,重华宫冷焰燃尽,在晨曦的微光中透出华丽宏伟的轮廓。

两列素衣医女手提药篮迎面而来,见到王驾向侧避开,衣袂轻沐晨色,敛眉垂首。

且兰无意转眸,突然看见当前两人手捧一对天青色水光薄玉冰纹盏,当中一泓雪色汁液若盈若现,温如美玉,腻似凝脂,盘侧尚备有一双缠枝细刃金刀,十分精致奇特,于是驻足问道:“这是什么?”

其中一名医女低头道:“回禀殿下,这是从子夜韶华的果实中割取的汁液,可以用来入药,镇缓疼痛,每逢战时,司药监都会采摘备用。此花在王域唯有重华宫温泉海交流之处能够生长,奴婢们不敢惊扰殿下,已禀过青冥姑娘知道。”

且兰记起温泉海旁确有其花盛放,花色千般,宛然如盏,观之可谓美不胜收,不想果实尚能入药,遂抬手略略沾了一点汁液,闻去但觉沉香如缕,竟有种说不出来的妙曼滋味悄悄绕上指尖,飘入心头,便那么化作一丝迷幻的梦境,径自盘旋不去。正觉惊讶,子昊忽然问道:“这子夜韶华可是以前南域六族的御花贡品?”

那医女恭敬答道:“是,此花原本生在南域,名为阿芙蓉,当年六族朝贡带入帝都,先帝因其盈夜盛放,花色绝艳,而更名子夜韶华,赐种重华宫,听说《大周经》中亦曾有此花入药的记载,效果甚是奇特。”

子昊点了点头,跟着抬眼向朱廊尽头看去,正见苏陵与叔孙亦两人一并前来。且兰知道二人这么早求见,定有要事,向侧微微挥手,那医女带着众人敛袂退步,依次而去。

自昭公离朝之后,苏陵以昔王身份兼领中枢要职,此时惯穿的水色蓝衫依例换做聚云纹紫锦朝服,风流文雅更添三分贵气,只显得气度卓然,温文沉练,但却丝毫不因权位之重而令人觉有压迫,不改谦谦君子之风。叔孙亦则着朱缘紧袖单袍,配以透雕金簪束冠,外罩缠丝软甲,一身儒将装束,眼底隐约的红丝表明他可能又是一夜未眠,但目光仍旧予人沉着智慧的感觉。

待到近前,苏陵先对且兰颔首施礼,跟着低声禀道:“主上,昨夜接到加急奏报,昭公日前在归国途中病重辞世,灵柩已由统军禁卫护送,还归昭国。”

且兰闻言微惊,“昭公……唉,昭公已年过古稀,一直抱病未愈,没想竟这么快……”

“拟旨以国礼厚葬,着其长子继承封国,荫封余下二子,不必入帝都谢恩。”

子昊眼中掠过一丝极深的波动,仿佛渊海底处暗流急涌而过,旋即消沉,换作淡淡话语。长夜最后一抹星辰的痕迹隐隐泯灭于天光尽头,日月更迭,交替无声。

“臣会妥善安排,请主上宽心。”苏陵抬头答应,再道,“漠北来人想见主上一面,不知主上意下如何?”

子昊修眸轻轻一挑,稍加思量,举步前行,“见见也好,带人来琅轩吧。”

“是。”苏陵略一点头,先行告退。叔孙亦则陪东帝二人往琅轩而去,边走边道:“这几日据斥候传回的情报,姬沧回师后调兵沁水边城,以酷烈手段镇压叛乱余党,当众斩杀七百余人,包括当年侥幸得存,宣国大王子九岁的遗腹子姬原及其母冉妃,将此二人极刑碎尸。依照主上吩咐,此前漠北、赤陵分舵除一十三名暗部精英外,已全部撤离沁水,潜入七城,昨日传来消息,姬沧开始在刑卫、高阙等地调集兵力,总数接近二十万众,其中多以步卒、车兵为主,至少配备驰车三千余驷,革车千乘,乃是攻守兼备的精锐重兵,但赤焰军最为核心的主力骑兵尚驻军支崤,暂未有所异动。”

用兵之法,察情为先,战而不知敌情者,必失先机。是以王师专门设有先机营,抽调六军最为忠心精干的战士,配合冥衣楼渗透各国的势力收集情报,每时每刻,都会有各路信息送入由叔孙亦直接掌管的先机营,再由其甄别汇总,上报东帝,所以每天清晨第一个来重华宫的人必定是叔孙亦,风雨无阻,几乎已成惯例。

子昊道:“赤焰军骑兵乃是姬沧纵横北疆的依恃,这时自要养精蓄锐,刑卫之外,七城尚有何动向?”

叔孙亦对军情了然于胸,当即不假思索地道:“姬沧在刑卫据兵,西跨厌次,东收仇池,下一步便会推进到丹昼,七城可说尽数落入他手,唯有扶川因据沫水之险尚算保持独立,但实际也已成为宣军战备之地。不过奇怪的是,除去七城,姬沧未从原属后风国领地调动分毫粮草辎重,以至军备速度大大减缓。”

子昊淡淡道:“在楚国大乱之前,自在堂主白姝儿与姬沧暗定密约,以后风十城换取皇非败局,楚国既亡,依约这十座城池已经属于穆国。”

此事是通过子娆密函传回,叔孙亦与且兰皆是首次听闻,前者蹙眉道:“自在堂白姝儿,是她与宣国合作,挑拨离间,令穆国兵不血刃,坐收渔人之利,这个女人可算不简单。”

子昊负手缓行,向来平静的声音底处冰流隐现,“她的确很聪明,聪明而且有用,所以到宣国开战的这段时间足够她在穆国笼络人心,助夜玄殇登上王位。”

叔孙亦与且兰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感觉到他话语冷冷,竟是透过无痕的杀机。且兰柔声道:“现在我们所余的时间大概不足二十日,依照宣军目前的布置,沩江水路将会成为此战的关键,穆国军队的动向不容忽视。若夜玄殇无法登上王位,太子御必与姬沧联盟,势将对帝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

叔孙亦点头表示赞同,却一抬眼,不知何时,身边已尽是重重碧色,烟岚远近,如晕如染,四周薄雾寂静环绕,疏林潇潇,只见千叶落舞,微光深处一静一动,透出莫以言说的生机。

叔孙亦尚是第一次进入琅轩禁地,一时被这静谧的气氛所慑,却同时感觉到面前二人安然自若的脚步,一袭青衫,一抹白衣,仿佛是划过幽深翠色的涟漪,本自一体,不觉分毫突兀。在东帝身旁,且兰身上似乎有种别样沉宁的气息,白衣飘逸只见清明平静,就像阳光下冬日晴雪折射出净敛的微光。

这样的且兰,有别于叔孙亦所见惯千军万马中英凛的姿容,谋断家国时决绝的女子,却和她身边之人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

真正的东帝与王后,两人一如冰海深渊,永远不容人探知究竟,一个却像月底清潭,照映人心分毫毕现。

琅轩禁地乃是王族历代藏书之处,其中不同深宫奢华,高者为台,反见清奇,深者为室,幽然洞虚,千万修竹轩然错落,形成无边碧海,看似随意清静,内中却嵌合奇门九宫布局,身处其中,每一步所在都似相同,但又予人变化无穷的莫测之感。

可以想见,若是有人贸然而入,即便能过得了暗中影奴那一关,亦无法在这穿延四方的阵法之中侥幸得脱,这竹林天地,可谓是王城之中最安全亦最幽秘的地方。

稍后苏陵带人求见,随他一起来的是个比且兰略略年纪的冷俏女子,虽以杏黄丝带束发,身着男儿惯穿的紧身软甲武士服,但玲珑姣好的身段与那双亮丽微挑的眼睛却让人一见难忘,尤其在衣袍衬托下修长的双腿,令她显得高挑纤美,极具风致,而背上交叉斜挂的两柄短刃双刀更表明她应该有着不错的身手。

待见到竹林中的年轻男子,她忍不住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瞬,似乎有些诧异这青衣素容之人便是东帝,直到与面前清凛的双眸倏然碰触,才似乎微微一震,低下头去:“遥衣奉勃言王子之命,叩见王上!”

面前无人作声,遥衣垂眸半晌,略微有些诧异,方要抬头,只觉面前碧影飘闪,突然间便有一刃竹叶无声无息向她面门射来,不由吃了一惊,腰身一折向后翻出。

林中微风忽起,更有碧叶飘落,遥衣娇叱一声手中现出短刃双刀,只见飞旋的碧叶之中一抹深色闪电般移动,进退间不时有轻芒掠现,与四面凌空的竹叶形成一片纵横交织的密网,下一刻纷纷支离破碎。

苏陵等人从旁观看,皆是目露欣赏,这女子刀法之快几可与风寻剑媲美,轻身功夫亦不亚于彦翎、离司等人,当此年纪可谓难得。

竹叶似被无形轻风穿引,层层飞绕,有若急舞。遥衣凭双刃无法破出包围,忽然一掠旋身,足尖点中林边翠竹,身至半空连续几个轻翻,借竹子柔韧的弹力瞬间弹开丈许距离,数道竹风擦身而过,落入林中。

“好身手。”子昊淡笑赞了一声,袖底似有轻风拂过,微微一扬。遥衣顿时自徐徐纷落的碧叶间脱身出来,只来得及见一瞬青衫袖落,淡淡的笑眸。

“斛律遥衣不愧是万俟勃言手下最出色的间者,他派你来帝都见朕,想知道些什么?”

斛律遥衣轻巧落地,闻言一怔,“王上知道我?”却听东帝身旁的白衣女子微笑说道:“你出身丁零一族,原举家归服后风国,父兄皆为军中大将,后风亡国之后只余你一人,方为万俟勃言所用,手中双刃名为‘泠雪’,乃是出自皓山剑庐的一对利器。万俟勃言派你前来,是因你与宣国有不解之仇,绝不会出卖于他,而你也不是第一次到帝都,对吗?”

斛律遥衣目光在他二人之间微微一旋,泠雪斩还回背上,“看来王上身边的消息十分灵通,不错,我之前是要查明一件事,这次勃言王子本想亲自来面见王上,但怕引起姬沧注意,不敢轻易离开北域,所以派我来奉上一样东西,也想王上能兑现承诺。”

子昊轻轻一笑,“你确定了朕的身份,想要的无非是朕一句话。”

斛律遥衣道:“冥衣楼主说过的话,等于金口玉言,王上答应过钦赐柔然立国,条件便是这幽灵石。”说着进前一步,自怀中取出一个乌木嵌金方盒,跪地奉上。

子昊抬手掀开盒盖,袖底玄光流过,一泓深碧色的微光自修削的指尖幽幽溢出,一瞬烁开清芒,转而敛入盒中。斛律遥衣美丽的眸子被灵石清光映得晶莹剔透,“王子说若有需要,遥衣便可留在帝都,听从王上吩咐,亦方便日后传递消息。只要事涉北域,遥衣行事要比冥衣楼更加方便。”

子昊点头许可,站起身来,“朕会让你带王旨回去,只不过不是现在,你随叔孙将军去先机营,一切听他安排。”

斛律遥衣眸光一转,叔孙亦对她微笑颔首,“先机营有斛律姑娘这样出色的间者加入,求之不得。”

且兰替子昊接过斛律遥衣手中的木盒,与苏陵二人一道,送她离开琅轩,多问她一些柔然的情况,顺便取了医女按时备好的汤药,亲自试过,回来后便至子昊素日看书之处。

子昊正站在案前翻阅书卷,听到脚步声回头,面上淡淡有着几分倦意。且兰将乌木金盒放在一旁,亲自侍奉他服药,“其实我一直奇怪,你为何要自各族手中取回九转灵石,传说灵石齐集有着逆转天地之力,你不是说并不在乎吗?”

子昊轻轻抬眸,药香微苦的气息在他幽墨色的瞳仁深处淡淡缭绕,他像往常那样笑了笑,道:“若是朕要灭尽九域呢?”

且兰亦是一笑,“九域,包括王族吗?”

子昊淡声道:“或许。”

且兰目光在他眼中一停,掠过不解之色,他放下白玉盏,微微合了双眸,“朕有些累了。”

那一刹那敛去的眸光,似乎令整个屋子静静黯淡下来,窗外传来竹叶飘落的声息,如雪满地。

且兰离开之后,子昊却并没有真正入睡,睁开眼睛看向案上放着的书卷,《大周经》三十六卷有关南域奇花阿芙蓉的记载流水一样掠过心间。

稍后,他让影奴将早晨那名医女带入琅轩,命她将今日所采子夜韶华的汁液送至此处,不得惊动宫中任何人。医女很快照他吩咐将东西送至,待她退出后一切又恢复了安静,只有子夜韶华迷幻的气息,在幽竹碧影中轻轻地弥漫开来。

第五十四章 机关之战第18章 第十八章第八十四章 情仇俱了第93章 第二十九章第八十三章 满月之夜第41章 第九章第30章 第三十章第5章 第五章第8章 第八章第五十八章 桃夭忘忧第八十章 隔世重逢第42章 第十章第八章第50章 第十八章第24章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80章 第十六章第33章 第一章第85章 第二十一章第35章 第三章第81章 第十七章第六十六章 送君一别第85章 第二十一章124、第十七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66章 第二章第103章 第一章第五十八章 桃夭忘忧第60章 第二十八章第54章 第二十二章第52章 第二十章第43章 第十一章第23章 第二十三章第五十四章 机关之战第84章 第二十章第五十八章 桃夭忘忧第58章 第二十六章第十五章第115章 第八章第108章 第一章第84章 第二十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九章第七十一章 清障魔障第六十八章 策天之战第67章 第三章第105章 第三章第107章 第五章第十六章第24章 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三章 李代桃僵第六十四章 三式剑招第六十章 暗度陈仓第七十九章 鬼师惊魂第五十五章 剑葬息川第24章 第二十四章第57章 第二十五章第十六章第73章 第九章第79章 第十五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一章 偷梁换柱第90章 第二十六章第109章 第二章第98章 第三章第五十一章 偷梁换柱第93章 第二十九章第五十六章 明修栈道第七十二章 再世为人第七十九章 鬼师惊魂第五十四章 机关之战第六十四章 三式剑招第87章 第二十三章第88章 第二十四章第4章 第四章第五十二章 百仙圣手第20章 第二十章第111章 第四章第120章 第十三章第六十八章 策天之战第21章 第二十一章第六十一章 是敌是友第8章 第八章第34章 第二章第五十一章 偷梁换柱第四章第76章 第十二章第111章 第四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七十一章 清障魔障第50章 第十八章第十三章第14章 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35章 第三章第六十九章 同归于尽第七章第十二章第103章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