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

“近来福州城事出不断,今日各位道长在这里,在下就索性请诸位一同参详内情。”

耿精忠做足了折节下交的姿态,又是敬了座中众人一杯酒,才喟叹一声,略带忧虑地缓缓说道。

“我父王年初移藩到福州城中,本是奉了朝廷的旨意,防备郑氏海寇作乱,戕害黎庶,还闽中一个朗朗太平。可数月来,福州城中怪事连连、妖异频发,几乎已经达于天听,反而显得我靖南王府失德……”

此时的天色已晚,门外西湖上最后一丝落日余晖也被黯然吞去,水天尽剩下缁蓝沉沉,沿湖垂摆的柳条因为寒风大作,忽然挥舞缠绕了起来,仿佛节奏频率各不相同的舞者,随意地在台上表演着。

天上星光尚未放亮,仍未散去的游人已经点起了水灯,星星点点地漂浮在西湖之上,似乎随着湖水的涛泛,便能一直漂至那星空最深处一般。

长青子是一个瘦高的道人,双手拢在袖子里也看得出肩宽背阔、双臂颀长,确实像个使剑用拳的好手。只可惜脸上带着矜持之色,并不给人什么好神气。

“世子客气了,贫道来之前便听说了湖底古庙之事。”

青城是道教名山,身为青城派掌门的慧侣道人自然也是一位高道,瞬间就回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途听湖中古庙于夤夜放光,可望而不可即,却有怪声如吼泣。此事恐怕是水中亡魂为祟,不日恐有疫病,我师徒三人合当设水醮一昼夜,幸籍祈禳,庶免殇殃。”

闽地原先多有瘴疠瘟疫这种很可怕的东西,自古以为瘟疫有鬼神在主宰,疫鬼便是散布瘟疫的鬼物,一旦发现就要尽快驱散。

耿精忠点了点头:“那便有劳道长临湖设醮了。那座古庙怪异非常,我会派兵保护,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他又感叹了一句,“为安抚人心,王府也曾派渔人入水查探,可是那古庙明明近在眼前,却怎么也无法寻到,更不知道里面是何东西作祟。”

林震南听得清楚,霎时就猜到了耿精忠说这话的用意。

“世子,在下有个好奇之处。那水底也不过数丈深,为何不派人坠锚而下,勾住廊柱瓦檐,再循缆过去呢?”

林震南提出了个很实际的方案,

江闻也是深以为然。

一个晋朝凿出的人工湖能有多深,把庙拆出来不就行了?

“水师也这么以为,可接连捞了几日,只拽上来湖底杂草怪石,连一块古瓦都没有捞着。”

耿精忠意兴阑珊地摆手道,“想来当年晋太康郡守严高动用再多民力,如何能凿出方圆十数里的巨湖?又怎么引来如此多的湖水汇集却不淹没城池?”

耿精忠的话态有些飘忽,似乎在等着什么东西。

“福州城里的人都说,这片西湖原本是城外洼地,当初乃是凿开了一处海眼,鼓浪而起的这处西湖。这座古庙看似近在咫尺,实则已经沉入了西湖底极深处的海眼之中……”

随着年轻的耿精忠话音落下,在座的几人也纷纷沉默了下去,有几分恍然、又有几分遐思。

忽然间,门外传来了鼓噪之声,许多人发出了咋舌赞叹的响动,似乎有人想靠近湖边,却被阻拦了下来。

耿精忠率先冲出帐篷,通过卫兵把守的最佳位置,来到了湖边极目眺望。

其他人也纷纷走出,都看见了福州城外的西湖中央,正放出微微的荧光,那氤氲混沌仿佛天地初开的鸿蒙之气,仿佛收纳了一切晦暗不明的造物,正随着海眼的开启,展露出一丝令人痴狂的神秘。

耿精忠的眼里满是沉醉,喃喃自语道:“洪泉极深,何以窴之……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江闻也看见了这一幕。

远处湖心其实朦朦胧胧,看的不甚清楚,只是大概能知道是座庙宇。

但偏偏是这隐晦而悠远的光线,让一切真实都斑驳陆离了起来,脑海中的幻象穿透空气。他的浮现出一座青苔遍布、水草横生的庙宇,装饰雕刻极其森严隆重的。大殿内袅袅香烟早已熄灭,炉中积满了湖底淤泥。

那座古庙里的泥金大佛垂目低眉,其石砌宝座下便镇压着深深藏着的海眼。而每到夜深人静时,倘把耳朵贴在那宝座石壁缝上,便会听见佛像之下的大海波涛澎湃之声……

长青子带着徒弟最后走来,看着湖畔如痴如狂的游人和兵卒,慢慢说道:“世子小心,这或许是湖中精祟迷惑人心的手段,还是尽早水醮为妥!”

耿精忠被说话声打断思索,心里有些恼怒,却很好地隐忍了下来。

江闻一直警惕着这个长青子,怕他会因为某些冥冥注定的缘分,而对林震南不利。

但现在看来,这人方正有余而机变不足,显然没明白、或者不屑明白耿精忠说为民担忧只是客套话,他真正想要的是湖心的东西。

“世子似乎对这西湖颇为青睐?何不更上前一观?”

江闻就比较坏了,撺掇着耿精忠沿桥到湖心看看,省的他耍什么借刀杀人的计策,利用他们去探路。

但这一试探,耿精忠却叹着气:“稼轩居士也曾到访此处,有词曰:‘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何止是我,闽王延钧最爱此湖,更于城西筑水晶宫,常常复道跨而下游湖。”

随后显露出一句真心话。

“也不知道沉在湖心的,是否当年闽王所筑的水晶宫呢?”

江闻沉默不语,心里有些好奇这个耿精忠,为何如此肯定地认为这湖底古庙与五代十国的闽国有关?明明自晋朝以来就有此湖,其他朝代就没有嫌疑吗?

但江闻也回起会仙观藏书中的一则内容。

据《淳熙三山志》记载,南宋赵汝愚帅福建时,曾没头没尾地上书请疏浚福州城外西湖旧迹,并且不等朝廷批复匆匆兴役。

时人皆以这事情费多利少为疑,而辛弃疾却借着耿精忠口中这首《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对当时怀疑疏浚西湖的议论表示了谨慎的异议。

寒夜犹长,站立半晌后的游人缓缓散去,耿精忠也犹自不甘心地走回了大帐内,吩咐手下再次烫温黄酒,开宴入座。

林震南见耿精忠情绪莫名低落, 便主动请缨道:“这西湖之事不宜耗费军力过久。若世子放心,我福威镖局可全权包揽此处,必然守卫妥当!”

“林总镖头急公好义,着实让人佩服!然而这西湖古庙只是癣疥,吉庇巷中的诡事才是心腹之患。”

耿精忠眉头渐渐舒缓,端起一杯温酒递给了林震南。

“如今我靖南王府已派兵层层把守住巷口。巷内接连七日夜听得昼夜经忏之声,却不见一人走出。此事更需要诸位分忧才是……”

长青子眉头紧皱:“还有这等事?巷内竟是遭逢刀兵恶贼荼毒,还是有奸邪聚众作乱?”

耿精忠和林震南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这让蒙在鼓里的四个道士十分难以理解。

“这事……就要从吉庇巷内二酉斋书肆主人,于歙县以五千钱,买得一尊剖腹出肠、血流盈地的佛像说起了……”

第五十一章 清风无闲时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一百零三章 赠言归别勤渠意第九十九章 深藏若玄虚第一百零六章 自言汉剑当飞去第二百零四章 三载功夫一藏经第一百四十五章 怜君何事到天涯第一百一十章 能忆天涯万里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秦王扫六合第六章 名师高徒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零五章 禅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扑流萤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峡绕蛟螭第二百一十三章 秋坟鬼唱鲍家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读二句书第五十三章 东望夕茫茫第一百八十三章 万古共惊嗟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问寒山道不通第六十七章 柴门人不到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为久留兹第一百一十三章 剥极而复参九阳第七十九章 偶坐为林泉第五十八章 佳期犹渺渺第一百四十章 暂醉佳人锦瑟旁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第八十六章 扬浪动云根第一百四十章 暂醉佳人锦瑟旁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六十一章 龙虎方交争第一百三十八 蠖屈螭盘顾视闲第一百四十章 暂醉佳人锦瑟旁第七十九章 偶坐为林泉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飞出北溟鱼第五十二章 晓梦有心惊第二十一章 轻功大师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归堕甑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上君子堂第二十六章 死生之间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峡绕蛟螭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郎白璧为谁连第一十四章 三里亭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刹疏钟度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第一百二十章 诸天雁塔几多层第六十三章 天涯沦落人第三十五章 恒河沙数第一十四章 三里亭中第九十七章 星唤群仙宴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一百五十五章 风云解斗围第九十四章 詄荡天门开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八十三章 对客小垂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二百三十章 玄螭虫象并出进(下)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一十一章 全都乱了第三十四章 少林武当第六十四章 英雄谁敌手第六十四章 英雄谁敌手第七十三章 端为谢杨朱第一百五十四章 楚客不堪听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九章 钩玄索隐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一百二十八章 卧看山急雨来第一十七章 夜半虚席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九十章 壮荆飞擒蛟第八十章 金石犹销铄第一百零七章 青衫犹入九重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东日暮云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八十五章 仙人抚我顶第九十四章 詄荡天门开第七章 宝藏传闻第一百五十一章 往往开红花第一百零四章 长风一笑轻九鼎第一章 青山隐隐第二百三十一章 占得杏梁安稳处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叶乱纷纷第四十九章 退隐三事第一十七章 夜半虚席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无离恨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第一百八十五章 虚名无处逃第二十一章 轻功大师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八十九章 燕飞东西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卧看山急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