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峡绕蛟螭

夜色中,一艘体型瘦小的绿眉鸟船正顺流而下,这船身比较低矮,船头却如鸟首尖细,又有一条绿色横纹而得名。船身前后设有四桨一橹,各自有人鼓棹不息。

这艘船内可容三五十人,如今吃水不浅行驶速度却很快,唯独船老大总是愁眉不展。江闻与袁紫衣没有丝毫睡意,一同站在船头四望,也不担忧夜露深重的侵扰。

“江掌门,你出来这几日,就不担心城里的徒弟们?”

袁紫衣好奇地问道。

“文定、凝蝶、小石头都是有定性的孩子,我何必耳提面命地追着他们教?”

江闻摇了摇头:“况且来之前,我给他们找了一间私塾学堂上学,趁这个机会把文化课好好补上,至少识文断字不能拉下,出去才不会被人嘲笑。”

绿眉鸟船又驶过一处险滩,原本狭小的天地忽地豁然开朗,两侧沙野连绵成片,时而能见到锦麟反射着月光,从水面上一闪而过,浩浩荡荡的潮流也顺着江口从海中泛起,推出一叠又一叠斑驳的皱折,直到袁紫衣的眼前。

袁紫衣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色,神色猛然一醒,夜深露重带来的困意一扫而空,只觉深夜的天地别有韵味,自己循规蹈矩的出入作息之间,却不知昏昏噩噩错过了多少绝景。

“孟夫子说要存夜气,正精神,害得我好久都睡不好觉。梦里我没想起什么,却总是梦见些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江闻似乎心情有所变化,说起了些不相干的闲话。

袁紫衣也有些慨叹地说道:“原来江掌门也会有去国怀乡之忧。我也是离开了峨眉山,才总想起那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景色。”

江闻微微一笑,却是摇了摇头,右手搭在腰间的青铜古剑上,略一思索,终究没从漆木剑鞘中拔出宝剑,转手从背后取下了双鹤桃木法剑鞘,拔出一把剑身似流淌着盈盈水波的白玉剑,独对着苍茫的天地沙洲。

“梦未过半我不敢轻易闭眼,每次等到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略微颓丧的余音萦绕未绝,江闻手中的白玉剑就猛然一扬,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了他的左手之中。

“可人间五十年,与天相比,不过渺小一物,放眼天下,海天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

江闻立在船头,手持一泓秋水般的白玉剑,从头到脚没有丝毫的动作,身上却升腾起一股凛然气势,仿佛要以身化剑,斩破世间一切的迷惘执着,酝酿着超脱于剑招之上的境界——

但这一剑,究竟该怎么斩出去?

这是江闻近来一直在研究思索,如果再次对上赵无极该怎么对付。

夷怪蜃螺之后,江闻也没把握能再斩出那超越巅峰的一剑,无法全力施展的内功终究是个短板,缠斗之时很容易露出破绽。

而赵无极的天蚕神功已经臻至化境,俨然摸到了无形无意的门槛,说不得就能凭借高深的功力刀枪不入、飞天遁地,到时候即便是自己,也不见得还能靠着武学境界压制住对手。

逃,那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打,又不见得能占到便宜,除非带上三五个丁典一般的巅峰高手,否则绝无稳赢的把握。

幸而双方还未正式撕破脸皮,江闻才能用剩下时间摸清对手底细,至少也要把这门来历不明的天蚕神功琢磨透彻。

说到这门武功,江闻其实一直都知道一些零星内幕,并且不全是出于金庸江湖或者穿越前的记忆。

初到明清江湖的他拜访过嵩山少林寺,自然也潜入过湖北武当山。

在武当派真武大殿后的藏经阁中,江闻翻阅过三丰祖师留下的典籍,其中内容和《明一统志》中记载基本吻合:【张三丰,曾居宝鸡县东三里金台观,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临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又入武当山,或游襄邓间。永乐中,遣使寻访不遇,为官以待之。】

为了防止尸体腐烂,一般的入殓临葬都不会超过十天,而这次张三丰的死而复生就持续了九天,被称作是“阳神出游”,他梦中得玄帝授拳,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

江闻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张三丰才赴了武夷山缦亭峰的架壑升仙宴——此时由于还在游方,故而这件事隐秘无比,就连冯道德都丝毫不知情。

第二次类似的经历,是他在武当山开宗立派后的事情。张三丰在后山足足闭目睡了九九八十一天,如不是因为尚有一丝呼吸存荡,徒弟们都打算要架柴烧掉他的遗体了。而经历这次的死而复生,张三丰功力再进一层楼,创下了玄之又玄的太极丹道。

这一次之后,张三丰前往福州城幽冥巷,全览了髑髅太守黄裳留下的《九幽真经》,武学境界也提升到了无法估量的程度,这事在武当派中留下只言片语。

可第三次且也是最后一次,张三丰独自走入后山密室之中,提前十余日辟谷绝食,只饮清泉食水果,最后再也没有走出山洞,当武当派道门四仙和俗家七侠一同进去收敛尸骨时,只发现一具缠满银白丝络的佝偻干尸。

最后也是他们,向武当派上下众人宣告三丰祖师仙去的消息。江闻知道武夷山上的长生不死药、福州城幽冥巷的幽冥还魂道,说到底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虚无之路,只是一些被不可名状存在所扭曲的东西,以张三丰的性格与实力绝不会曲就,很有可能会去寻找其他的办法。

本来江闻一直怀疑是武当派把假死龟息的祖师给当柴烧了,如今想来,极有可能是他练成了这门神奇的天蚕神功,想要在长生久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却最终未能破茧羽化……

漆黑的江水蜿蜒起伏,流淌于广袤无际的天穹之下,而两岸田亩皆茂林低垂在地,像是蛰伏沉眠的动物,偷偷将羽翼收拢作一团,只是在偶被寒风经由时,才发出簌簌落落的悲声。

清冷月光下,稠密河网氤氲而起的水雾四处弥漫,让行人似置身于茫茫的烟波之中,从流之时,只能看见河道忽宽忽窄,绿眉鸟船也跟着东飘西荡,全然不知水面之下是何等的暗流涌动,只能从撑船之人如临大敌的表情中,隐约瞅见一点端倪。

船老大神情更加紧张,紧握船棹的粗大手掌也渗出冷汗。他本来不想接这夜船单子的,西江自有其凶险之处是外人莫知,更别说还带着几个用意不明的江湖人士。

然而他发现这群人里有老有少,显然不是劫船越货应该有的配置,单趟就值三十两银子的船资又太过丰厚,这才甘愿冒险走上这一遭。

船老大小心翼翼地掌舵护航,才带着迷恋地看向江闻手中银锭,小声说道:“贵人小心了,这里的险滩夜船难行啊。不知你们这么多人连夜要去江口,究竟所为何事?”

“不要多问,你自开好船便是。”

江闻一开口,就让他吃了个软钉子——鉴于寻常百姓对疍民的歧视,江闻在出行前特意嘱咐船家不得询问船舱中人的身份,否则船资分文不给。

船家如果说不爱钱,那肯定是假的。

如今清廷在粤闽浙三地紧锣密鼓地操演水师,一副要直捣郑氏大本营的架势,舟师倚重的无非是船楫之利,沿途征兆调用了无数船只,直接引得市场价格暴涨,以前能买下一艘小船的钱,如今连一块做船的好木料都抢不到了。

船又贵、材料也不便宜,可日子还是要过,总不能因为珍惜船只而因噎废食,不出来跑船挣钱吧,故而此时像江闻这样的快钱生意,就特别能让人动心了。

可慢慢的,船老大也开始察觉端倪,忍不住想打听点详情。

譬如船家发现不管木船风浪如何颠簸,江闻都像两脚生根一般站在船头,丝毫没有踉跄摇晃的窘态。还不单单是他,一旁的美貌姑娘也能稳如泰山地站在船头,甚至就连船中十几名老小船客,似乎也对这样的风浪颠簸习以为常。

“船家,我看这里明明波平浪缓,水也不深,会有什么事端呢?”

江闻幽幽问道。

“贵人有所不知,你们寻常人怕水深,我们这些河上讨生活的,却最怕水浅。”

船家收回视线,谨慎地掌握方向,略微紧张地向江闻解释道:“遇见水浅的时候,轻则破仓进水、重则触礁人亡,每一步都得胆战心惊。”

袁紫衣闻言却咯咯笑道:“船家,你们这般常走这条水路的,莫非哪里水深、哪里水浅还不知道吗?是不是嫌船资不够?”

船家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这条西江有古怪。我们走夜船的时候,就常会有人莫名其妙地出事,也容易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尤其是那种夜黑风高,月亮生毫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撞见……”

行船走商的人,往往有更多的隐讳禁忌,与江闻聊到这些的时候,表情也越发不自然了起来,他时不时会用长竿插入水下,拨动着河面划出道道晕痕,这才略微放心地收手,如此往复不曾停下。

江闻和袁紫衣不解对方用意,但也不好意思打破砂锅问到底,便兀自站在船甲板上不语,立看两岸风光流过,轻巧地驶过数里荻花。

眼见阴流暗涌被甩到了身后,船老大才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气,心有余悸地解释到刚才的举动。

“客官见谅,西江上常有船家碰见怪事,说江底有东西跟着他们,还会碰见烂到不成样子的平底船迎面而来,上面密密麻麻地都站满了面色青紫、尸骸溃烂的兵卒。”

船老大回忆着别人对他叙述时的惶恐,“那些据说都是前宋的御林禁军,突遭风浪罹难而全军覆没,未能赶上崖门之战,便化为不肯投胎的厉鬼,往来于这条西江之上……”

西江的狭地被轻松穿过,三个时辰的水路终于要走到尽头。再往前就能看见章丘岗村和江口的景致了。

眼见已经闯过危险区域,船老大连忙叫上手下扯起风帆、奋力摇桨,抓紧赶完这前往江口的最后一段路,便打算在章丘岗村歇上一夜,等到天明再买船离开。

“贵人,水底下好像有蛟鬼作祟,快随我们上岸!”

一个疍民突然打开客门冲出船舱,江闻才发现里面的成年疍民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四肢趴着耳朵贴地的姿势,全神贯注地紧张聆听着什么,老弱妇孺也正紧紧抱在一块,面露惊色。

江闻连忙想要上前询问,却被船老大更快一步地挡在面前,怒发冲冠地对着他喊道:“哪来的疍户!妈的,这船里不会都是疍户吧!”他面露凶光地看向江闻,“这些人都是龙蛇蛮怪,最会拿人祭水,你是想害死我们吗!”

可这是疍民第一次在江闻面前无视了斥责鄙夷,也没有显露出一丝怯弱犹豫,只是继续对江闻说道:“快,水底下的蛟鬼要上来了!”

就在此时,一直以来都平稳运行的绿眉鸟船,忽然想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猛地刹在了原地,四处都传来碰撞摇晃的声音,连龙骨都发出牙酸的吱呀声!

“杀才!又是怎么回事!”

船老大一个趔趄撞在船杆上,怒骂一声就吼问着划桨的小徒,生怕听到船身触礁开口的噩耗,“谁让你们停船靠岸的,全都给我停下!”

此时的情景已经明显不对了,在停顿晃荡之后,原本顺流而下的绿眉鸟船忽地越走越慢,直到停滞原地不动,几名船上小徒分明咬紧牙关拼命划桨、船顶风帆也被扯到全开,整艘船却停留在宽阔的西江水面之上,寸步也不能移动。

这模样不像是停船,反而像是被一艘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大船迎面撞上,生生地逼停在了江面之中!

船头灯火越发昏暗,凝缩到只剩烟头似的一点,这点式微的灯火存在,仿佛只是为了衬托出周遭极度昏暗的场景。江闻连忙拦住船老大,同样震惊无比地看向那里:“船家前后都有古怪,你当心!”

江面微风划过,所有人都能闻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腥味,此时沙洲和江水中都带上了这种味道。也常走夜路的人都会明白,在夜晚出行时经常感觉陆地是白色的,而水却是黑色的,晦暗不明地根本看不清它该有的样子。

刚才锦麟跃动的水面之上,此时泛起更多更密集的波澜,此起彼伏像是江水被煮开前的暗沸,仿佛有什么东西正要跃出水面,即将扑腾到岸上来。

船老大面色铁青,猛然拿起棹杆就冲到了船舷边上,抬手就往水里戳去,牙关紧咬、双目圆睁,似乎已经惊怒到了不可遏制的程度,在和阴柔邪僻的江水恶斗抗争。

袁紫衣已经手持银丝软鞭四望,警惕地和江闻站到了一块,四周寒雾也不知不觉从荻花从中涌起,挡住了四面八方的视线,无形无状的东西似乎已经盯住这艘夜航的小船。

“船在原地打漂,应该是有暗流从底下经过。”

江闻看着跑出来的疍民,继续问道,“你们说的蛟鬼是什么?”

疍民圆睁双目,对江闻说道,“老人说水底龙尸未腐,就会化成蛟鬼,又叫破船鬼,是专门将船掀翻、害人性命的东西。碰上只能快跑,越快越好!”

疍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湖海江河,对于危险的感知与经验较常人要更加丰富,显然是知道现在的情况不对。江闻毫不犹豫地就相信了他们的说法,转头看向船舷边的船老大。

“船家,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快点走才是!”

就在此时,翻身落水的声音响起,一个司桨的小徒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被什么东西抓住了船桨掀入水中,几个沉浮就连人带声音都消失不见了,吞没在了冰冷的西江水中。

船家双眼赤红,手持棹杆还在和江水搏斗,不断探向小徒落水的位置所在,对方却怎么也够不着,只能更加快速地陷入黑漆漆的水中,仿佛被一只深藏其中的手拖走。

“一定是疍户的妖法!”

他二话不说,转头反而要打向瘦黑的疍民,却被江闻轻松挡住,推开三步之外。

“我们要害你何必带这么多人?!如今同舟共济,你是打算自己先见血吗?”

袁紫衣怒不可遏地教训道,抬手甩出一鞭,准确无比地缠在了一名小徒的手臂上,双手一同发力,猛然就将他拽出了三分。

而此时的船老大也如梦初醒,面色铁青地再次拿着棹杆一拍,终于把小徒从漆黑冰冷的水流中救起,勉强拖到了船上。

小徒神色慌张地猛吐江水,剧烈咳嗽时双眼圆睁,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中脱落下来。他神志已经出现了混乱,却执着而惊恐地嚷嚷着,说水底下有人拉他!

江闻猛然来到船舷边上,凝神看向漆黑一团的江水,左手猛地拽过船灯,不顾一切地贴近了水面,直直看向水花涌动的船底下,手握汉高祖斩蛇剑没有丝毫惧意。

可只这一眼,江闻就发现了水底蕴育潜藏的扭曲黑影,如今正隔着不到一尺的距离与他四目相对!

那是一张肿胀发白的人脸,眼皮浮囊成一道缝隙,却诡异地眯缝成一条向上的斜线,仿佛带着诡秘莫名的怪笑。

它用残破腐烂的眼珠子和岸上的人相对,嘴巴黑洞洞地大张着,唇齿喉舌烂作一团,仿佛笑到了极致后把脸扯成一个大黑窟窿,喉管径直通向深不可测水底的甬道。

剑影划开水面,激起泼天的浪花,可浮囊的尸体不紧不慢地凝滞在原地,就和这艘没有反抗之力的绿眉鸟船一样,只不过一个在水上、一个在水下,满怀恶意地告诉船上的人,终有一天你也会在这个位置上,成为浮尸当中的一员。

仿佛是为了验证这个感觉,浮囊尸体之下更深处的水底,还有无数同样“笑容”的尸体涌现,高低错落目不暇接。它们越看越多,越看越真切,就是这无数浮肿的手、墨绿色的身体正在向江闻靠近,那些丑陋的脸正一点一点的围拢抓过来。他们不论男女老少,外貌已经**扭曲到极度相似,仿佛成百上千个模样完全相同的存在,嬉笑着往水面游来。

水中那条手臂似乎突然调转方向,猛然想抓向他的脖子,把船上的江闻拖下江底——这黑暗的江底已经和先前不同,这根本不是一块浅滩,而是直通幽冥地府的一座江底深坑!

“贵人小心!”

疍民的声音响起,噗通落水之声也紧随而至,他竟然是赶在江闻再次拔剑挥砍的动作之前,抢先一步撞开江闻,自己投入了漆黑腥臭的江水之中。

白天疍民们还畏畏缩缩地跪在北帝庙边,不管鞭笞威胁,怎么也不肯轻易下水取珠,可现在的疍民不光是面前这人,剩余成年疍民们也正鱼贯而出,扯开旧帆布拼凑缝制的紧裹烂衫,露出精瘦而健硕的黝黑身躯,展现出遍布全身的刺眼纹身。

同一时期的屈大均可能还未写出《广东新语》,但这本书卷18的舟语将会明确记载着粤中传说,【疍妇女能嗜生鱼,能泅。昔时称为龙户者,以其入水辄绣面文身,以象蛟龙之子。行水中三四十里,不遭物害。今止名曰獭家,女为獭而男为龙,以其皆非人类也。】

绿眉鸟船缓缓开始移动,疍民神秘莫测的习俗,和其在形体上怪异的特征,此刻仿佛沾染上了一丝远古的神性,在即便以江闻的武艺也无法置喙的江水战场中,掀起漫天的恶浪腥风。

疍民老人与妇女从头发中摘下蛇形发簪,奋力投入了江水之中,水中暗流汹涌、浮尸险恶,但这些疍民鱼贯入水,竟然赤手空拳地和水中不知是何的东西搏斗,这些从百越时期绵延至今的人们,似乎仍旧坚定地认定自己蛟龙之子的身份,江闻也只能依靠想象与猜测,才能幻见到那副生与死、人与尸战斗的骇人画面!

趁着疍民斗水的关键时刻,船老大终于噩梦惊醒般想起了自己的使命、再次竖起风帆鼓棹而起, 艰难而坚定地在黏稠沸涌的黑水之中行进,不去看水中此起彼伏的腐烂肢骨。

不知多久,水下暗潮渐渐退去,凭借着凄凉的月光映照着,船上的人忽然齐齐听见如龙吟雷鸣般的巨大声响从海中升起,滚滚而来浩荡而去,横扫过了无尽的域间,唤起了这海天间一切不祥。

伴随着海中怪声,船边凝滞的腥风忽然调转方向,不约而同地违背方向,转回消失在了浩瀚无垠的海面之上,筋疲力竭的疍民们才从水中浮起,身上的龙蛇纹身像是烫伤般发红变色,刺眼无比。

远处的沙洲上,能看见了许多高低起伏的癍点,凝神望去才发现是一块块朽坏歪倒的墓碑,在咸淡交接的沙岗地带,伴随着大浪潮头过后许多沙坟被冲洗抛露,尸骸再度被冲入大海中,只剩下空荡荡的墓穴残棺——不远处就是一座安静祥和的小渔村,灯火幽微晃动,正如一颗颗惊惶不安的心。

伴随着敲锣打鼓、呼喝詈骂的声音远处响起,一群精力憔悴的村人举着火把赶来江边,似乎不为了任何目的,只想要驱赶走心中的阴霾,保留住最后的勇气。

离奇诡异的一幕尚在眼前,船上的人甚至不清楚在和什么搏斗,岸上的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绿眉鸟船之下,清晰无比地看见无数浮囊变形的尸体,仍旧保持诡异笑容、四肢残缺,缓慢而神秘地随波而去,消失在了一望无际的汪洋尽头……

喜欢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请大家收藏:()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更新速度最快。

第二十四章 梁上君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倾榼浊复清第一百三十四章 匣里金刀血未干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与古人齐第九十四章 詄荡天门开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五十七章 还家草晞晞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问寒山道不通第九十九章 深藏若玄虚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与古人齐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二百零五章 禅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二十四章 梁上君子第五十章 江湖琐事第七十章 前开二峰长第七十三章 端为谢杨朱第二百三十二章 凤城从此有双身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五十七章 还家草晞晞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第一百四十九章 君世负诗寡和名第一十一章 全都乱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上有丈人第八十四章 刀剑舞秋风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二百零四章 三载功夫一藏经第一百四十九章 君世负诗寡和名第一十四章 三里亭中第九十六章 渔郎入洞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计不决者名不成更新预告(伪)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五十章 江湖琐事第三十九章 胎卵湿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烟塍雾圹时泣鬼第五十一章 清风无闲时第二章 天涯萧索第五十三章 东望夕茫茫第四十七章 龙吟怪谈(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第四十二章 公无渡河第六章 名师高徒更新预告(伪)第一百零九章 遥知湖上一樽酒第五十四章 儒冠多误身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光夕滋漫第一百零九章 遥知湖上一樽酒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断红尘路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龙鳞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与古人齐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无离恨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下)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四十章 世系不详第四十三章 因陀罗抓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第一百二十八章 卧看山急雨来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二百一十一章 机关用尽不如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第二百二十三章 焉知饿死填沟壑第八十三章 对客小垂手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一百三十章 岂知穷海看飞龙第三章 兄弟阋墙第四十章 世系不详第一百八十六章 低云愁广隰第七章 宝藏传闻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秋古宅空形影第一百八十九章 秦王扫六合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七十八章 机诈不肆巧第五十八章 佳期犹渺渺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断红尘路(补发)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凄凉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下)第四十七章 龙吟怪谈(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惊乌栖不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叶乱纷纷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间望玉钩第八十九章 燕飞东西去第三十章 龙光射斗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中)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烟霞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间望玉钩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一章 青山隐隐第四十六章 龙吟怪谈(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九十五章 飘残已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