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柴门人不到

入夜后的会仙观秋草依依,虫鸣阵阵。

这座看似宏伟的观宇只有一老一小两名道士驻守,故而总有些疏于打理的地方,楼影侧照在秋夜中显得更加的凄冷。

比如会仙观的客舍就常年残破不堪,还是常有虱子出没,远不如三清殿整洁清爽。江闻将两眼沉沉的凝蝶安排在大殿中打地铺,随后自己就走到了观前的空地上,略有心事地沉默绕着圈,时不时看着月亮出神。

当他绕殿一圈来到后院时,却发现说要打水洗漱的洪文定,此时正脚踩在水井边沿,借着月色下演练着一套拳法,出拳踢脚劲捷有力完全不似孩童。

“文定,你有心事?”

江闻驻足观看了一会儿,发出了问候。

洪文定的这套拳法虽然演绎不离规矩,演招间却颇为犹豫,完全没有搏杀中当断则断的狠劲。

只见洪文定对着井轱辘伏掌、冲拳、轧脚同时进行,练习完一招刚猛有力的“龙虎同现”。

洪文定凝神打量着井轱辘,将它幻想成为拳势迅捷的严咏春,眼前猛然察觉到用出“双枝昭阳”的两手立为鹤翅掌,化为劲风呼啸而来,仿佛挟翅横空的白鹤扑击往前。

洪文定苦练的“龙虎出现”本已经蓄势待发,可面对幻想中的攻击,早就流畅自然的马步冲拳却再次出现片刻犹豫,被那双翅幻象擦身而去,散入了薄雾之中。

“师父,今天我本应该能够克制那一招的……”

江闻看见了洪文定脸上的困惑和彷徨,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徒弟,你是不是感觉招式生涩阻滞?”

洪文定点了点头。

“是我的招式用的不对。”

江闻却摇头说道:“你的拆招没有错,错在于你面对的是严姑娘。”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江闻也站在了水井边上,以天山折梅手的架势复原着白天的对决。

天底下任何的拳掌擒拿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中,因此一经施展,江闻的双手就如同寒梅经风,骤然舞动了起来,往后推演出一层层的变化,让洪文定目不暇接。

可越看下去,洪文定的脸色就越发黯然。

江闻推演了三遍,最多只到十五招,洪文定一方就被彻底逼入绝境。

模仿固然只是代表一种可能,但同一个人的双手互斗,已经跟成年人与小孩的决斗势均力敌多了,洪文定知道自己真的打起来,形势只会比演示更差。

“知道了师父,这场是我输了。”

洪文定落寞说道。他不是好胜争强的人,却接受不了因自身原因莫名落败。

江闻停下推演也坐在井沿上,拍了拍他的脑袋。

“我只是说你输了拳法,但你赢了一招无影脚呀。”

洪文定有些遗憾地说道:“那是我在心急之下,想起爹教我的连环腿法,其实那招已经是方寸大乱了,做不得数。”

“好徒弟,你以为严姑娘就没乱方寸吗?”

听到这话,江闻却突然笑了起来,“她急取不下你,也才使出了尚未成型的拳法,被我认出根脚。说到底你们不过是互有胜负罢了。”

洪文定将信将疑地看着师父,似乎在思考这是不是安慰自己,但江闻不给他怀疑的机会,趁热打铁道。

“那你再回忆一下,面对严姑娘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以前信手拈来的招式都不灵光,故而被抓带着剑走偏锋?”

听到这话,洪文定的眼睛终于亮了起来。

“是这样的没错!师父是怎么知道的!”

江闻缓缓说道:“腐骨毒伤到了你的根基,使身体行动反应皆有下降。平时练武因烂熟于心,暂时感觉不出来,直到你和高手对决的电光火石之间,脑海的意念远远快过身体,自然会感觉动作不自然连贯了。”

藤原拓海车开的太快,以至于看东西不清楚以为自己近视,也是这个道理。

可江闻保留没说的一点是,洪文定和严咏春同属于悟性“天赋异禀”的奇才,同对于武学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当两人碰撞的时候,才会出现头脑风暴般的效果。

严咏春看似用的白鹤拳,实则已经信手拈来多种拳经要法,洪文定的见识眼界还有所欠缺,偏偏直觉已经告诉他不能刻板应对,调整着出招。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严咏春身上,这样一来二去,两人自然越打越出脱窠臼,进入浑然天成的状态里。

最让人玩味的一点就在于,严咏春在这些年融合各家拳术,已经迈上了超迈独步的“咏春祖师”之路,她能进入顿悟状态理所当然。

但洪文定今年才八岁,就能查觉到同样的状态!

造成他出手犹疑的原因不单单是身体素质下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武者直觉已经感觉到招式与自身的不协调,驱使着他继续探索!

江闻隐隐感觉到,或许这个徒弟在自己的引导下,能够在束发之年就成为武学上的开创者。毕竟和其他的天才相比,他的优势在于有自己这个师父,还有一整个金庸江湖的武学体系可以参照。

…………

为什么要收徒?

这个问题江闻从来没对人解释过,可自从金庸系统退化成为天眼查系统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金庸和明清两个世界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金庸系统原本有臂力、悟性、身法、福缘、根骨、定力六种属性维度,天眼查系统里却被简化得只剩悟性、根骨两种。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不是也说明这两种属性能保留,就是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体系里的共性呢?

金庸江湖以悟为主,写字下棋读道经都能悟出精深武学,最离谱的是连吃枣都能练出暗器绝技。

而明清江湖以练为主,口传心授配合日积月累,再加上参禅悟道般的灵机一现,才能成就武林高手。

之所以想要创派收徒,只因江闻开动了逆向思维。明清江湖中的各大门派,都会尝试着将部分武学散入武林之中,形意、太极、八卦、心意武学的各种门派出现就是如此。

这做法如今以南少林为最,伴随武学源流的枝叶繁茂,已经开散出了许多出众的俗家弟子,将南少林武学发扬光大。

如此一来,这些门派在自己闭门研究的同时,再鼓励民间钻研探讨,最终获取集思广益后的各种精髓,正好反刍自身发展。

这样集千万而汇于一体,在江闻眼中,便是一场武学上的社会学实验。

而他要进行的反向实验,就是以一己之力培养出不同方向的徒弟, 解析金庸江湖体系和明清江湖体系的内核,找到破解之法。

如今伴随金庸江湖渐渐入侵这方世界,自己被压制的内力慢慢松动,探索这些的时机也就水到渠成了。

面对着洪文定,他正好看看这个在悟性方面的佼佼者,如今能做到哪一步。

“文定,你的根骨还未长成,一点损伤不算什么大事,为师今天就传你一门磨练根骨,大巧不工的武学。”

水井边上就是柴房,劈柴垒得高高用于过冬取暖和炼丹。江闻举起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掂了掂重量后以手掌握紧。

清冷的月光下,洪文定眼见得江闻单手高高举起柴刀,用上臂的力量带动砍刀,平平无奇地劈入一块木柴之中。

但这蠢笨的一刀却古怪无比,随着钝刀切入硬木纹理的动作,只发出了一声轻微的脆响,木柴登时斩成对半。

“心与意合,手与眼合,牢记不偏不倚、不正不奇,不缓不躁、不深不浅四诀。刀未必利,可以有厚入无隙;人未必卓,且以有器断不材。文定,这是一门笨功夫,却最适合聪明人。”

江闻劈柴的速度越来越快,柴房的薪木不管竖着、横着、朝天犄着,不管奇形百态、瘤结横生、还是硬如磐石,在他的柴刀之下都没有多余的崩析碎散,只是老老实实地被劈斩开来。

“你先记得直劈、前钻、横砍这三式,再将三式续演成九招,辅以双手阴阳运仪,共成十八路刀法……”

“这便是师父要教你的功夫,《柴山十八路》!”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第五章 分道扬镳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七十九章 偶坐为林泉更新预告(伪)第二百零二章 来是空言去绝踪第五十七章 还家草晞晞第五十八章 佳期犹渺渺第二百一十三章 秋坟鬼唱鲍家诗第五十二章 晓梦有心惊第一百三十八 蠖屈螭盘顾视闲第九十五章 飘残已化萍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为莫知休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六十九章 憔悴望神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风吹山角晦还明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郎白璧为谁连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断红尘路(补发)第一百八十六章 低云愁广隰第三十五章 恒河沙数第一百七十章 尘忧未能整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断红尘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虚名无处逃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七章 宝藏传闻第三十七章 孰是孰非第五十九章 几度降神仙第二百二十三章 焉知饿死填沟壑第六十四章 英雄谁敌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卧看山急雨来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幽鬼神茫昧然。第四十九章 退隐三事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八十六章 扬浪动云根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二百二十一章 盖尽人间恶路岐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风置酒宴群公第一百章上 阊阖正嵯峨第七十一章 离衣宿夕晖第三章 兄弟阋墙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第四十章 世系不详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下)第一十八章 九尸迎宾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十一章 轻功大师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扑流萤第九十四章 詄荡天门开第六十六章 还照读书窗第三十四章 少林武当第五章 分道扬镳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读二句书第四十三章 因陀罗抓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五十四章 儒冠多误身第三十八章 六道之外第七十二章 华堂良宴开第七十二章 华堂良宴开第一章 青山隐隐第一百八十二章 仙佛二未成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一百二十章 诸天雁塔几多层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归堕甑第八十六章 扬浪动云根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怀树更怀人第六章 名师高徒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闲客夜贪棋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二百章 逆浪兼天涌第七十三章 端为谢杨朱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上)第六十一章 龙虎方交争第一百一十八章 曾于青史见遗文第五十章 江湖琐事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第五十四章 儒冠多误身第一百七十二章 吹雨入寒窗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一百六十一章 落梅如雪乱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叶乱纷纷第五十三章 东望夕茫茫第二十七章 天北密传第二百一十章 谁念幽寒坐呜呃第一百七十一章 倾榼浊复清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洁第二百一十八章 说法偶成舍利堆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见五陵豪杰墓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归堕甑第四十六章 龙吟怪谈(上)第二十一章 轻功大师第二十五章 手观音第六十四章 英雄谁敌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剥极而复参九阳第五十一章 清风无闲时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二十八章 蛇鹤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