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唯丁

李远山接李静宜从珠洲回来,一路上遇到大的州县,也会叫人停船,带着女儿下去看看,次数多了,也发现女儿实际上挺喜欢外面的热闹繁华,“成,过几日为父休沐了,就带你出去转转,这京城里好景致也不少呢,咱们都去看看!”

李静宜以前最多也是出门作客跟去寺里烧香,而且这样的事,一年也没有几回,更别说出门赏景了,“那可说定了,父亲可不许忘!”

之后几天李远山营里没事,便早早的回府陪着女儿说话聊天,领着她在侯府四处转悠,只要李静宜对哪一处有想法,他都会叫跟着的罗三记下来,将来统一叫匠人按李静宜的想法来改动。

这样一来,李静宜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总不能自己来几天,就闹的阖府人仰马翻,生出许多事来,但李远山却不这么看,安国侯府才是李静宜永远的家,甚至以后她的子孙都要在这里居住成长,自然要依着李静宜的意思来了,“我这些年过的孤单,这府里的事,也是能省则省,怎么简单怎么来,现在不一样啦,以后啊,你想怎么改,只管跟罗三说一声。”

李静宜在安国侯府跟父亲过的其乐融融,长公主府里却因为没有女儿,一下子冷清起来,尤其是良公公的那个养子一直关在顺天府,良公公成天往外跑,锦阳长公主连个说知心话儿的人都没有,她心里惦记荣岚,偏又心虚总是觉得李静宜这次搬回安国侯府,跟她见荣岚有关,不太敢叫人去找荣岚。

而且最知道她心事的良公公又不在身边,朱姑姑呢,锦阳长公主已经明显感觉到她是站在李静宜那边的,何况朱姑姑是她开府后才到她身边的,也不比良公公贴心。

无奈之下,锦阳长公主便天天叫人往安国侯府送东西,恨不得连午膳晚膳都叫人做好了送到这国侯府,一时间长公主的小太监来往与长公主府跟安国侯府之间,十分忙碌。

李静宜则在为自己的小宴会做准备,毕竟这是她搬到安国侯府头一次宴客,即便只请了至亲好友,但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每日领着玲心跟罗嬷嬷,商量着如何铺排,尤其这还是她头一次在自己家里请客,竟然十分的上心,日子过的很是忙碌。

锦阳长公主好不容易等了五日,女儿过来给她请安,紧紧的抓了李静宜的手,死活不准她再回安国侯府去,“我知道你是生我的气,嫌我理岚儿了,可是静娘,不管我对岚儿如何怜惜,她都越不过你去,你才是我的亲骨肉,你如今是堂堂瑞和郡主,岚儿却出了那样的事,你不还专门叫人往顺天府说话,帮过她吗?”

李静宜又锦阳长公主又是哭又是诉的弄的好心情荡然无存,“我这才搬回侯府五天,这不就过来给母亲请安了么?”

李静宜从袖里拿出一张印着桃花瓣的粉色帖子,“女儿还准备在侯府宴客呢,这不,特意给母亲送一张来,到时恭候母亲芳驾。”

锦阳长公主被女儿一打岔,也不好再替荣岚说好话了,接过帖子看了看,“宴客,在咱们长公主府不也能宴客么?非要跑到安国侯府去,那地方荒成什么了,如何跟咱们长公主府比?”

“母亲觉得荒凉,还不是因为侯府里只父亲一个人的缘故?所以我才想着时不时的过去住上一阵子,好好陪陪父亲,这几日我正忙着看罗管事他们修缮清扫重新布置呢,父亲也说,我一过去啊,侯府登时多了人气儿,”李静宜抱着锦阳长公主的胳膊撒娇,“不如母亲也跟我过去住上几日?然后咱们一块儿回来?”

锦阳长公主看李静宜帖子上写的日子,还得五天呢,自己现在跟她过去,岂不是要在安国侯府住上五六天?那怎么行?“算啦,你还记着我这个母亲,我已经谢天谢地了,至于你在侯府宴客,我就不过去了,省得我一去,你们反而玩不痛快,”

这满京城能跟锦阳长公主对坐谈笑的,也找不出来几人,不论她出现在哪里,在座的无不小心翼翼的陪着,锦阳长公主偏又不是个我行我素的性子,几次下来,她自己都觉得不自在,以后便鲜少往人堆儿里去了。

“不是还有舅母她们吗?大舅跟大舅母他们还没有离京呢,我专门叫人往秦家送了帖子的,母亲不再见见?只当给舅舅送行了,”李静宜道。

秦家人?锦阳长公主更不高兴了,“你还愿意见他们?”

过年的时候秦家老大秦唯甲从山东任上回来,他三年任满,吏部又报的卓异,如今已经有消息出来,说是要留京了,过年的时候,是秦唯甲领着秦家人过来给锦阳长公主拜年的。

原本一切都好,秦唯甲本来就喜欢李静宜,大家几年不见格外的亲切欢喜,没想到落座之后,秦家老三秦唯丁竟然拿出廷前奏对的架势,谏起锦阳长公主跟李静宜来。

等锦阳长公主母女听完秦唯丁洋洋洒洒一大篇话,锦阳长公主已经气的柳眉倒竖,随时准备破口大骂了。

谁家吃多了撑的,跑到主人家里,说人家女儿不该和离,应该反躬自省,好好跟夫家过日子,更应该为子嗣计,给夫婿纳上几房美妾。甚至连安国侯李远山,秦唯丁都已经写好折子等到开印的时候弹劾他了,李家旁支子孙那么多,怎么可以将自己女儿留在家里招夫呢?这简直就是大不孝!

若搁李静宜初回京城,秦唯丁找上门来说这些话,李静宜还有可能跟他辩一辩是非曲直,不过现在么,完全没必要,些许杂音,既不影响她和离归家,也不影响她晋封郡主,更不会阻碍李远山的计划,因此李静宜安抚了锦阳长公主,静静的听秦唯丁说完,便示意朱姑姑开宴。

秦唯丁这些心思,以前也只是在家里跟妻子兰氏叨叨过,甚至当时就准备跑长公主里来斥责锦阳长公主跟李静宜,硬叫兰氏不姓李也不赵的理由给拦下来了,又以李静宜事已有圣断的理由不让他写折子弹劾,兰氏还以为秦唯丁已经被自己劝下了呢,没想到他居然等在今日跑来大放阙词!

秦唯丁却没有打算就此结束,他堵在正堂门口,梗着脖子道,“臣那里说的不对了,还请长公主明示!”

他遗憾的看着一脸淡定的李静宜,“臣最痛心的就是郡主至今都没有想过自己错在哪里?而且你贵为郡主,当为天下女子的表率,若是家家都以郡主为例,夫家稍有慢待,便破门而出,那这世道岂不是乱了?”

“老三你给我闭嘴!”秦唯甲尴尬极了,他没想到弟弟这些年读书竟然读迂了,“还不快向殿下跟郡主请罪!”

李静宜摆摆手,叹息一声,“大舅舅真该庆幸今天三舅舅的话是在我们府里说的,若是传出去,只怕秦家的女儿人人抢,秦家的儿子没人嫁了。”

李静宜话音未落,秦家的女人们脸就白了,不论京城里都是怎么议论的,但凡爱女儿的人家,没有一个会舍得将自己闺女嫁到秦家来了,不满意就杀了?那秦家成什么了?而秦家的女儿,到了夫家,还不是由着人家挫磨?!

好端端的一次家宴因为冒出个秦唯丁,最终还是不欢而散,虽然当时秦唯甲就摆出兄长的架子怒斥了秦唯丁,还责令他回府重读圣贤书,但锦阳长公主对这一家子却有些不感冒了,虽然她也觉得秦唯丁有些说法是对的,但是,不代表秦唯丁可以当着她的面,摆出长辈的架子来指责女儿。

李静宜一笑,“大家是至亲,哪里来的隔夜仇,再说了,大舅舅不是已经跟您道歉了?后来他还去见了父亲,替三舅舅道歉呢,还说已经跟三舅舅商量了,还叫他回翰林院去,”这么个硬脾气,还是个迂直是非不分的,搁御史台不但害自己,也害别人。

“对,叫他回翰林院最好,那地方清楚,他又是个爱读书的,就老老实实做学问去吧!”锦阳长公主对秦唯甲的安排挺满意,转而又忍不住劝李静宜,“其实那天他们回去,我也想了,虽然咱们都明白你的委屈,但是别人不这样想啊,便是你三舅舅那样的读书人,不也觉得你错在先?”

“母亲您的意思?”

“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不过咱们要是这个时候帮一帮岚儿,也叫大家看看,你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你也还是十分念旧情的,”锦阳长公主看着李静宜的面色越来越冷,后头的话没敢再出口。

“母亲的意思,如果我不帮荣岚,便是心狠手辣的人?难不成荣岚的事,是我暗中设计的?念旧情?如果荣峙已经另娶他人,我一个和离归家的女人,如何还要念旧情?母亲也是读女四书长大的,这样怕不妥当吧?”

第一百零五章 恩义侯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八十七章 表白第三百八十四章 圣旨第九十二章 认错第一百一十八章 温言第三十三章 教女第四十二章 方家诸人第二十一十七章 赏花第二百二十四章 以牙还牙第一百七十二章 装晕第三十一十四章 风向第三百七十章 报官第九十八章 真相第三百三十五章 断人子嗣?第三百三十一章 丢官第四十章 林姨娘第一百九十四章 春闱士子多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家不知道的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三百六十四章 自辩第四十七章 上公堂第三百九十三章 惋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恨你第三百六十七章 万斛春第六章 条件第二百九十九章 挡路第十二章 投江第三百七十六章 挑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后续第二百五十九章 期限第九十六章 承恩伯府第十七章 来历第一百九十五章 春风会第四章 荣大小姐第一百二十一章 承恩伯府大公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严装第一百七十七章 灵云寺第一百三十章 拂袖第四十五章 大周律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白天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姐弟的心结第二十七章 认亲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如故我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唯丁第五十七章 安国侯第三百八十六章 贵嫔第三十五章 暗示第二百二十五章 扬长而去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白天下第六十九章 进京第三百九十三章 惋妃第二十四章 私房银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病归来第三百二十章 告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刑部第二百八十一章 无法直视的真相第四百零一章 亲迎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如故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灵云寺第三百零八章 一见如故第二百九十九章 挡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妃第三百八十九章 遇袭第一百八十三章 侯府小宴第七十八章 安嬷嬷第一百二十八章 田家的李氏女第六十一章 父母第六十五章 拉嫁妆第七章 挟持第二十三章 逯氏兄弟第七十九章 清理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不服第三百九十一章 神女第二百七十九章 回乡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侯府第三十四章 捉人第十五章 对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申氏病危第一百九十五章 春风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顺天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请医第二百四十三章 下江南第三百九十章 后悔第三百一十章 合奏第三百零三章 宫宴第二十一章 抵达第一百八十八章 淡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顺天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神出鬼没第一百五十九章 顺天府第四十五章 大周律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卒第四十八章 执着第一百九十一章 堵心第十六章 驻跸之处第三百九十章 后悔第一百八十二章 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