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2章 吏

如今骠骑军的精锐部队,已经基本上完全职业化了。

从军将到士卒,人人都有一身的盔甲,不仅如此,有些人甚至还有第二套的铠甲,属于骠骑直属近卫营地内,还有具装甲骑这种大杀器……

光有刀枪铠甲也不算是什么,关键是这些部队的辎重也不差。

在这个时代,骠骑骑兵就是一支重装精锐野战快反部队,轻易不出动,但是一旦动起来,那就简直是惊天动地一般。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中三辅之内的民众,对于骠骑兵马,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

羡慕,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毕竟能入伍,然后成为精锐的一员,很多福利就自然跟着来了,对于无权无势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最佳的晋升渠道。

嫉妒,则是一般的士族旁支,落魄子弟。这些人有一些能力,但是未必能够全数放下身段,和那些之前他们看不上眼的泥腿子一起摸爬滚打,可又忍不住眼红……

恨么,那就更简单了。

可问题现在就在于普通百姓,不会说话,不懂说话,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话。

说话,自然是有技巧的。

同样一个意思,说话技巧不一样,效果就是天差地别。

老婆孩子热炕头,听着就俗气,但是换成了爱情与家庭,就高大上起来了。

百医馆的事情也是如此。

本来挺简单的事情,可惜普通百姓不会表达,只会一味的哭嚎,发泄情绪,结果就让旁人抓住了说话的权利,一路引到了沟里去了。

人血馒头么,可不仅仅只有后世才有。

吃人血馒头寒碜不寒碜?

不去询问人血的来由,也不管事实的真相,只要送到了嘴边,便是囫囵的吞下。

百医馆的太仓萦,是一个女性医师,即便是从事医师这个行业,她总归还是一个年轻的菇凉,爱美之心很正常,也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将自己收拾得利落干净,整洁淑雅。

这有问题么?

可是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嘴里,就变成了问题。

『你们是不知道啊……那百医馆的太仓医师,打扮得可真漂亮!』

『前线将士死伤多可怜啊……』

『人家还编得辫子,可精巧了。』

『那些死都是棒小伙子……多年轻啊……』

『噫!怎么了?人家确实漂亮啊!怎么了?还不允许说实话了?』

『死了也是好事,不死不活熬着也痛苦啊!』

『别的医师动不动都是一身血啊,臭烘烘的……太仓医师就不一样了……』

『怎么觉得她还有贴花红啊?』

『她确实不一样啊,身上就特别干净!』

『她很平静啊,死了那么多人了。』

『那是,穿衣打扮是用了心的。』

『可怜啊,如果……我是说如果啊,要是那些小伙子运气好一点,是不是可以活下来了?』

『我也喜欢看这个太仓医师,要不是这几天死的兵卒有点多,我都想要再去看看她……』

『人死了也好,她就可以轻松些,不是么?』

『嗨,还真别说,太仓医师是懂养生的,那体态,那身形,真好!』

『那举止还真是有味道!』

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却能勾引出人心底的恶。

这种人性的恶,和人性的善,是一体两面,不可能单独存在。

一些人固然是有意引导,可是也有一些人是自诩为聪明,看破了真相,还有一些人是茫然跟随,人云亦云,还有更可怕的一些人,就喜欢站在高位,对旁人指点。

风暴便是莫名其妙的,猛然间就凭空而生,并且迅猛发展起来。

……

……

『不好了!』

一名脸色慌乱的小吏扑进了京兆尹的官廨之中。

『什么事?如此慌乱,何成体统?』

在官廨之中值守的一名老吏皱着眉头低喝道。

『不是……』小吏喘息着,『不……这个,这个市坊之中,忽然多了很多人在议论百医馆的太仓医师!』

『议论?』老吏眼珠子转悠起来,『你管这闲事干什么?是行文都归档了?还是仓廪账目都核查完了?闲得你……』

『不是!』小吏跳脚,『是有人要找上来了!说是京兆尹就是管这些事情的,要论清楚一个是非曲直!』

老吏手一抖,差一点将墨汁打翻,『什么?这事情我们可管不了!』

『那……如果那些人真来了,要怎么办?』小吏问道。

老吏头上不由得冒出了些浅汗来,『让我想想……有了!你去找巡检处……不,不是你去,如果那些人来,你就说这事情归有闻司,巡检处,大理寺处理!不关我们的事!』

『啊?』

『啊个屁!』老吏低喝道,『这事情就是个坑,谁他娘的跳下去谁死!反正我管不了,爱谁管谁管!』

老吏不知道想到了一些什么,哆嗦了一下,低声说道:『这风……邪性啊……』

『啊?』小吏迷惑。

『啊个屁!天天就是知道啊啊啊!滚!』

……

……

巡检处。

刑颙将手中的一封行文递送上去。

坐在堂上的巡检处长官,盯着刑颙看了片刻,低声说道:『你准备抓人?』

刑颙拱手说道:『正是。』

『理由。』

刑颙低头说道:『上古有医名扁鹊,魏文王之问其曰……』

堂上长官打断了刑颙的话,『说人话。』

『汤面太多浮沫,』刑颙说道。

『你也知道现在冒头的,都是些傻子。』堂上长官敲了敲桌案,『明白么?傻子。现在抓人,不过是扬汤止沸。』

刑颙拱手道:『总是要有人做一做傻子……何况,就算是要釜底抽薪,也要看清楚汤内究竟是什么……不撇一撇浮沫,怎么能看清呢?』

『嗯……』巡检处长官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想清楚了?这要是搞不好,便是一身腥臊味……』

『属下已经想清楚了。』刑颙再次确认。

『也罢。』巡检处长官取了令牌,签发了命令,让人给了刑颙。

刑颙双手接过,再拜了一下,便是退了出去。

……

……

吏,要有权。

没权的吏,就是个屁。

这个『权』,就是执法权。

像是韦氏,就是失去了权柄的吏……

想要摆脱屁一样的环境,韦氏就要抓一些『权』。

话语权,也是一种『权』。

毕竟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是不懂怎么『说话』的,他们习惯了沉默。

或是被代表。

韦端深知,他现在如果跳出来直接和斐潜对着干,那么必定就是个死字,但是如果换一个说法,搞一个噱头的话,那么说不得还可以发挥出『在野党』的优势来。

比如,替百姓发声,为百姓带盐。

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言百姓之难言。

是不是就很高大上了?

那么,百姓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如果是在之前的几年,那么肯定就是衣食。在满足吃饭穿衣的这个根本需求前,所有的一切都不值一提,就算是提了也没有人会去理会。

可是这几年,在基本上解决了关中三辅百姓的衣食问题之后,百姓就有了一些更高的需求。

这个需求,转化成为了渴望获得更多的军功,获得更多的财富,也就是更高的社会地位。也表现在踊跃投军,扩大农耕的同时更愿意参与到社会事件当中来……

这种心理效应,也被称之为寄情,或是补偿心理。

关中三辅的百姓经历过苦痛,很多人一度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来到了长安三辅之后,才重新组合成为新的家庭。

这些曾经吃过苦受过罪的百姓,却有着最强的同情心,也最看不得旁人吃苦受罪。

而韦端察觉到了这个变化,他准备利用这一点。

普通百姓最渴望的就是公平,因为他们根本得不到公平。

越是没有公平,百姓自然越是渴望公平。

有人生下来就吃肉,有的人活到老依旧只能啃土,公平么?有人勤奋辛劳结果熬出一身病,日子越过越苦,有的人吃喝玩乐结果逍遥一辈子,钱财越花越多,公平么?

即便是他们知道他们得不到所谓的公平,但是他们会愤慨,看到旁人的遭遇的不公也是会声援几句。当然他们所怒骂的,依旧是那些小吏,而不是斐潜,就像是他们当年也是怒骂当地官吏,而不会骂天子一样。

百医馆的消息,也在长安小吏之间快速传播而开。

原本大汉在关中的吏员体系,大多数已经在董卓李郭时期就被摧毁了,现在大多数的关中三辅的吏员,则是在斐潜入主关中之后搭建起来的,这些人当中有老人,也有新人,有早在桓灵时期就是吏员的老传统,也有后续从寒门之中通过科考的新生力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老人和新人之间,必然会产生各种奇葩的问题,就像是对待百医馆有人闹事,老人和新人吏员自然也有不同的态度。

这并不奇怪。

世间万事万物的矛盾,永远都存在,永远不会消失。

不管是百医馆,还是巧工坊,亦或是巡检处,有闻司等等,都是代表了全新的一种制度体系,也是这些普通寒门子弟晋升重要渠道。

在之前的大汉体系当中,想要成为官吏,首要的不是才能,而是人脉。

比如说大汉里面如果有个爹在管驿站的,那么他儿子就算是个废物,也可以进驿站部门混饭吃,天天发朋友圈不干实事,如果说大汉体制里面有个舅舅在工部司内担任要职,那么他外甥就顺理成章的摇身一变成为水利砖家,进而走向光辉灿烂的仕途。如果不是一个嘴巴坑爹一个叽霸坑舅,或许平头百姓永远不会知道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究竟是进行了多少的人脉交易。

所以对于如今关中三辅,新老并存的官吏来说,老人们每天感受到的就是被新崛起的吏员所挤压,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自然就是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同时也对于那些新吏员,即便是在嘴上不说,但是心中多少也有一种被抢了奶酪的痛恨。

这种复杂的心情,韦氏知之甚深,因为当年韦氏的奶酪,就是这么被抢走了……

如今韦氏不敢直接去拿奶酪,觉得风险太大,但只是站在盘子外面,表示自己还有带盐的能力,还是可以试探一下的。

百医馆就是最好的试探场所,因为这里的情感波动最大。

人在平静的时候,往往是比较理智的,但是情感波动大的时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一个理智的心态了。

严格说起来,百医馆发生医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就发生过好几次的斗殴事件。

如今在门口之处也有增设了护卫,但是依旧很难完全杜绝人情绪上的激动。

因为谁也不清楚里面的病患究竟是什么时间会突然病情恶化,什么时候就死了……

这事情,是无法避免的。

毕竟不管是谁,只要还算是正常的人,都不会愿意见到自己的亲人死去。

悲伤,痛苦,无奈。

在死亡面前,人力是如此的渺小。

百医馆虽然大,但是面对着长安三辅整个的百姓数量来说,依旧是小得可怜。病房不足,医师力量也不足,加上战事紧张又被抽调了一批前往潼关,留在百医馆内的医师每天都几乎是要连轴转,疲惫在所难免,对待一些病患的时候也就自然不可能像是往常一般的周道细致,也难以避免出现一些疏忽。

尤其是多给那些普通百姓看病,就没有多少时间给士族子弟问诊了。

矛盾无法避免,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在生离死别这样激烈的情绪波动之下爆发了……

按照韦氏的认知,在问题产生之后,如果无法解决问题本身,那么很多吏员就会下意识的去解决产生问题的人。

百医馆医疗设施人员短缺,是吏员所能解决的么?

所以,吏员所能解决的又是什么呢?

吏员习惯的做法又是什么?

一切,似乎都在韦氏的预料之中。

事情越来越大……

『成了!哈哈!』韦康忍不住有些手舞足蹈,『闹起来了!巡检处出动了,开始抓人了!抓了很多人!哈哈哈哈!这下事情不大都不成了!』

『收声!』韦端沉声喝道,然后伸着脑袋左看看右看看。

韦康醒悟过来,连忙咳嗽几声,然后坐好,『父亲大人……这巡检处出动了,四处抓捕……光朱雀街上就抓了十来个!这下可好了……』

『还真动手了……』韦端问道,『带队的是谁?』

『听说是刑子昂……就是前段时间高中的那个河间人……』韦康有些不屑的说道,『真是没脑子的家伙……这一抓下来,就算是对的,也就错了……多半是心急想要升官,也就不管不顾了……』

韦端沉吟着,『手尾可都干净?』

韦康点头,低声说道:『父亲大人放心罢……这一次可是万无一失!我先到的城外庄子……然后才让人……这城内耳目众多,但是在城外么……如今有闻司大理寺都是无头统领,就算是退一步来说,就算等阚德润回来了也晚了……我们秉公而论,为民请命,他们又能奈何?』

韦康所言,确实是真的。

这一次,他真的非常非常的小心。

即便是在有摄像头监视器的后世,在乡下村寨,也有大把区域是完全没有任何监控的,更不用说在大汉当下,只需要一出城,基本上就等于脱离了视野范围。

大理寺卿司马懿现在正在河东,据说还打得不错。

有闻司的司直阚泽,听闻前一段时间庞统和魏延闹翻之后,被一杆子秃噜到了漠北去了……

巡检处现如今又抽调了大部分加入了补充兵队列,当任基层军官和教官。

所以,看起来没有比现在的机会更好的时候了。

这也是为什么韦氏敢于冒险的重要原因,生怕过了这个村,就真没这个店了。

韦端看了一眼韦康,微微点了点头,心中略微有一些欣慰。

韦端年岁也大了,家业什么的总归是要让韦康来继承,而如今韦康也沉稳不少,知道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情要躲着做,不像是之前动不动就是我爸是谁……

韦端又将前前后后思索了一遍,然后低声说道:『还是要谨慎些……记住了,这一次,我们必须「不偏不倚」,「公正公平」,「为民请命」……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只有正义的幌子,才能遮住邪恶的嘴脸。

韦康严肃的点了点头。

两人对视一眼,便是又忍不住微笑起来,就像是看见了他们即将到来的美好未来。

没错,韦氏现在没有实权,但是在谋划着一些虚权,比如类似于『无冕之王』什么的权柄,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公知专家。

这玩意还真不是后世才有的,其逻辑来自于孟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拨人,他们一直在致力于掌控社会舆论,进而为自己牟利。在大多数的时候,这些人一直就是靠着骂朝堂来掌控话语权的,几千年来都这么玩的。

大汉将这些人称之为清流。

社会良心么。

后世的公知砖家只不过是把法先王改成了法洋人……

百医馆只是引子,将事情闹大才是韦氏所需。

事情一大之后,韦氏就可以披上一层『调和』的皮,左边讲几句百医馆难处,右边再说几声民议心声,只要事情越来越大,那么就会越来越乱,而事态一乱,百姓本能的就会开始多买粮食等生活物资储备……

这不是华夏民众才有的『毛病』,而是古今中外被剥削者的悲哀。对于没有任何生产生活资料的无产者来说,货币显然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可他们偏偏拿到手的,只有货币。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普通百姓就更倾向于抢购生活资料。

于是乎,韦氏不但可以卖出陈粮,还可以获得话事人的无冕之冠,进而觊觎盘中的奶酪,简直就是美得不得了。

韦端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如此,就差风来了……』

第九五五章 战场上的选择第1089章 巡风使的巡查游第1594章 一碗旧麦饭第2496章小情怀第二一八章 无奈的变化第2054章话外有话,变中有变第1140章 风水轮流转第六五四章 雄关自古从内破第1905章讲武堂演,不败即胜第1526章 败退第2958章不解藏踪迹,五获对五得第2081章等价交换,流民浪潮第1065章 光华绽放的旗帜第2844章泥中第六四八章 拿不起放不下第1695章 寒蝉第3063章或许是千百年相同的诈败第1536章 赶上来了第3098章 抢东垣第1505章 被排挤的第1923章考场诀窍,驿馆疑云第3063章或许是千百年相同的诈败第1084章 各人各自的选择第1150章 战场之内和战场之外第三三零章 规矩第六五九章 富家人第1945章来而不往,所非礼也第1330章 吃鱼第2997章一个政策的延续第3128章 见招拆招第2676章黄龙血鼠青蒿酒第1617章 一群虫的事情第六七二章 换一个方向第七六九章 跌落的火花第3180章 开弓难射回头箭第1751章 各有不同的脑回路第1806章 无法明言之事第六四七章 拿得起放不下第2337章老将当饭否第2487章义与孝第2971章心之殇第二零二章 董卓的回礼第1583章 月光如水照缁衣第1363章 风潮第2187章第一道的曙光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三六四章 饥渴的那啥第1655章 旧策略第1129章 疯狂二人组第九三八章 大军的进发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1839章 擦枪易走火第1889章 制诏拜将,分陕而治第1728章 现在不一样第1547章 刘备的无奈之举第2033章军心浮动,掩藏行踪第四九一章 今古经学的问题第1170章 城落第2703章紧急援救三条路第2380章旧日逝去(加更)第2194章何为刁民第1426章 千骑卷平冈第六一四章 坚守之后的转机第2164章汉儒之法第2941章他乡临睨极,咸鱼不相见第2762章 重点备胎第六十四章 王允献丹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1457章 棋局第1233章 箭于弦上第2458章萌发的叛逆第二六五章 离去第2091章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2355章惊喜和惊吓第2198章一起安排第2429章下饵下料下一些钩子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报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2431章属于未来的谋划第3222章 你以为的我以为的他以为第1074章 复仇能获得什么第3023章 遭遇之战和遭遇知战第2226章致命失误第九六五章 在臆想中的局势第2640章黎明之中黑暗第1341章 清野第2359章请公子启程第1030章 鲜卑的大计划第1080章 大汉的新旧规则第五四七章 迟疑不决的选择第七零零章 战乱的开始第1086章 写写信和杀杀人第2216章一个开始第1214章 空谈依旧没啥用第2061章襄阳陨落,荆棘挡道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第八三零章 草原上的风(六)第1561章 军中宣讲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2096章想藏多久能藏多久要藏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