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0章 出场

斐蓁在护卫的簇拥之下,身上穿着全套的盔甲,披着大氅,端坐在马背之上,朝着长安的方向眺望。

黑夜之中,长安火光晃动,十分的鲜艳。

就像是一根根的针,扎在了斐蓁的眼眸之中。

『世叔,为什么?』

斐蓁忽然没头没尾的问道。

庞统在斐蓁身边,挠了挠下巴,『大概是纨绔之习罢。』

『纨绔?』斐蓁重复道。

庞统点了点头,『得之太易尔。』

『……』斐蓁默然。

盛世之中,大多数的纨绔子弟,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因为他们试错的成本很低,资本很厚,小目标随便玩,所以即便是大多数普通穷人以为纨绔子弟不得好死,但是实际上他们活得很舒服。就算是他们犯错了,也还有他们的长辈兜底,大都会比一般的穷苦百姓要过得好。

可是如果在乱世里面,纨绔子弟便是最容易死的一波人了。

因为太引人恨了,就像是熊孩子在闹市里面折腾。

盛世的时候,熊孩子还能活下来,一旦遇到乱世还在熊的话……

不过,斐蓁觉得,庞统说的这个『纨绔』,多多少少也有包含斐蓁自己的意思?

『其实这点贼逆,用不上我来……』斐蓁笑了笑,转头说道,『世叔是为了让我多些功勋?』

庞统哈哈笑了笑,『此为一也!不过,功勋不为重也……』

斐蓁疑惑道,『那是为何?』

庞统看了斐蓁一眼,『此为主公治邦之法……军治!』

斐蓁愣了一下,旋即说道:『也是此治非彼制?』

『然。』庞统点头。

庞统回过头去,看向前方,『兵戈之事,皆为博弈也。一方之所得,必有他人之所失。战乱之际,虽胜者亦不免损矣,盖因兵火之耗,非徒物力之减,亦有生灵涂炭。夫战争之于人伦,实乃多毁也,绝非一时之耗,乃世代之久损也。好战者,必亡也。然战之缘,多因利不得其分,或欲不得其足也,岂非悲哉!实乃人世间之大不幸是也。故主公有曰,非制之,乃治也。』

『此乃主公治邦之诀其二,望公子能体察之,领悟之,掌握之。』

……

……

长安城中,乌合之众正在疯狂发泄。

他们在开心的大喊大叫,打砸店铺,烧杀抢劫,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掠夺着他们原先都不敢奢望的物品和财富。

作为被山东偷偷摸摸以各种方式送到了关中的这些奸细,有很多人即便是有路引,也不敢拿出来晃荡的,只能像是阴沟里面的老鼠,混杂在流动性最大的贫民窟里面,每日去做一些零散劳作来养活自己。

当然,这也和有闻司现在太过于『凶残』相关。

在最初的山东奸细,还是比较舒服的,毕竟那个时候可以拿着山东给与的钱财在关中花天酒地,吃喝拉撒甚至爽利,可是好景不长,这些没有正当职业,又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员,很快就被有闻司的人盯上了……

山东来的,加上花钱如流水,几乎就是顶着一个亮闪闪的灯泡,即便是想要潜藏在黑暗里面,也是难以遁形。

所以,再往后来的山东奸细,都被告诫了,花的钱是要在他们赚的钱范围之内。可是他们能做什么?关中市场繁荣,市坊之内所能想到的,都有人在做,这些山东奸细人生地不熟,又不敢引起有闻司的注意,只能做些粗浅劳力,吃喝开销也不敢大手大脚,这心中苦闷,着实难以言表,如今在黑夜之中发作起来,犹如癫狂一般。

不过,他们很快的就撞上了铁壁。

巡检兵卒在主要街道上列阵。他们手持兵器,身穿重甲,脚步踏在地上一片整齐的响动,气势惊人,配合无间。那些头脑发昏冲上去的暴徒,几乎都死在了阵列前。

于是乌合之众便是立刻转向,避开了巡检列阵的街道,逃往小巷之中。

巡检阵列并未因此就分散追赶,他们依旧在重要的街道上齐整的往前挤压。他们脸色沉稳严肃,只是持兵器稳步向前,将扑上的零散暴徒毫不留情的杀死。

『挡不住!快跑!』

乌合之众虽然手中拿着武器,但是没有任何的斗志。

真要与这些巡检接战?

这要是一接上对阵,怕是要死伤惨重!

把命丢在这,真的愿意吗?

为了大汉,为了曹丞相的口号可以喊,但是真要送了命……

还得再想想。

很多乌合之徒不由自主地后退着,各人心思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让别人先上!』

于是乎,在长安之中,混乱依旧有,但是被控制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

并且这个范围,在不断的被挤压,缩小。

……

……

在长安城外,斐蓁和庞统带来的人马,隐隐约约将长安围了起来。

『夫兵戈之兴,于人世之间,固非善事。然而,战乱之中,有一利焉,即国之大同,市场之合璧也。王天下,不过是王之兴也,然市天下,却为天下之福也。』

『市天下?』斐蓁问道,『是市坊,还是集市?』

『皆是,以及市坊之中所有参与之人……』庞统说道。

斐蓁点了点头,略有所思。

『盖闻春秋治者,或以兵车之会,或以玉帛之交,皆求国之安泰,民之丰裕。夫战争之于国,如猛火之于林,虽焚其枝叶,亦炼其余烬。故国家之统一,绝非终焉,惟天下集市之统一,方能泽被万民,使商旅畅通,货财流通,乃至天下太平,万民安乐。』庞统缓缓的说道,『古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市天下,乃天下之大利也,非唯一国一城之所福也。何以持其利?军也。』

『故如始皇耶?』斐蓁说道,『军之盛,莫过始皇焉,然秦国一统,未能市天下,反而为军所累,坏于二世……』

庞统笑笑。『秦军无二,然一统之时,为兴也。至二世之时,军制无改,然衰而败亡,何以如此?便如当下长安,守序者固有之,暴乱者依旧难以根除……故曰军制不如军治是也。』

在整个世界的发展历史上,华夏之所以一直作为大国存在,就在于它的地理天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疆域,在这个疆域内的人们倾向于成为一个整体。在统一的国家之内,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三者合一,同时也保证了在统一国家之内的人,可以比较安全的坐下来,有安定的生活,可以去思考华夏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核——华夏文明。

长期战乱和混乱的区域,是难以孕育绚丽的文明的,即便是一时闪亮,也会很快的沦落尘土之中。

历史上的战争,也并非完全都是统一战争,也有导致分裂的战争。

这就是庞统所言的『军制』不如『军治』。

『还请世叔赐教。』斐蓁询问道。

『上古公卿,周用士,秦召良家,汉发囚徒……』庞统缓缓的说道,『公子以为,这兵制之变,可谓如何?』

斐蓁思索了一下,『这……参战之数益增之?』

庞统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上古之战,以今观之,犹如村寨械斗。若今之战,而后观之,则之如何?夫立朝之初,世人颂赞战勋,盖因战而得一统也。民得安平,流离者可居之,残存者可活之,民安其日矣。战之,平之,庆也。』

『天下未一之时,群雄逐鹿,干戈四起,民不聊生。然江山一统,人心易变,和平之日久矣,便是越发畏战,恐兵祸四溢,生死未卜。故以文遏武,以钳军事,弱刀枪,坏兵甲,而后胡蛮至,江山震动……』

斐蓁皱眉问道:『如此,应何为之?』

庞统抬起双下巴,示意眼前的长安城,『便当长安如此……』

『长安……』斐蓁不理解。

『长安无城墙。』庞统说道。

『……』斐蓁盯着眼前的长安城,若有所思。

『秦有万里之城,不免其堕,汉无百里之塞,可克王城。』庞统叹息一声,『可惜啊……孝武之勇,不免落入文吏刀笔……而后,便有乱世之征……』

斐蓁接着说道,『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

庞统点头,『然。』

……

……

官廨之前,几十兵卒护卫在前。

『擅闯官廨者,杀!』

充满杀气的大喝声,使得周边的气氛顿时充满了血腥味。

兵卒目光冰寒的看向了在阴影之下晃动的那些人影。

最前列的六个刀盾手,还特别取了标枪在手,同时战刀也抽了出来,放在盾牌的挽手之上,以腕抵住,然后以短标枪对着那些人影。只要这些人影胆敢冲上前来,便是直接投掷标枪,不论中与不中,旋即就取战刀手,抵盾砍杀。

长枪手则是护着盾牌侧翼,含而不吐,

弓箭手虚虚搭着箭矢,半开了弓,眼珠子盯着那些人影,目光似乎在寻找着射击的目标。

大盾在前,长枪在后,弓弩也都搭上了箭矢,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铁血之态展现无遗。

这些值守在官廨之前的兵卒,基本上都是老兵。

平日练习标枪,几乎人人都可以投中五十步外人形标靶,而现在即便是间隔一个街道,也不过二三十歩远,这么近的距离之下,几乎是人人都可以确保不会失手。

按照道理来说,这些兵卒随时都可以上前攻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只是驻守在官廨之前,没有散开阵列,也没有主动出击……

在阴影之中的那些人,看着杀气腾腾的阵列,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觉得肝颤。

特别是前面几个刀盾兵个个拿着半人多高的盾牌,身披铁甲,往那边一站,就跟半截铁塔差不多。那铁甲是实实在在的精良,厚实坚固,怕是刀枪都轻易刺不入,而且那娴熟的战术动作,即便是远远的看一眼,都知道不好惹。

『这……要不算了吧?』

『混一下就成了,难道真要拼命?』

『我看大伙儿还是走罢,这……这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各个都硬啊!』

『在哪搅乱不是搅乱?何必将性命送在这里?』

『不错,还是走吧,丢人总比丢命强。』

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即便是人数比官廨门口的这些兵卒要多,可依旧是不敢动。

一帮窸窸窣窣的声音之中,也有些不同的声调,『怕个球!他们人少,我们人多!杀进去,此战就是大功!』

『那你上啊!』

『不上就别啰嗦……』

那人似乎被挤兑得头脑发热,顿时从阴影之下跳将出来,振臂大呼:『不要怕!只要攻进去,就……啊啊啊……』

那人还没喊完,便是被官廨之前的某一名兵卒一支标枪直接射倒,惨叫声中往后跌落。

官廨之处兵卒阵列里面森寒的号令传来:

『长枪准备!』

『呼喝!』

长枪架上了盾牌之侧。

『刺!』

号令再次发出。

『杀!』

阵列之中的长枪手大喝一声,动作整齐划一,齐齐往外一刺!

就像是猛虎忽然探出了手掌上的利爪一般,一放一收,煞气四溢。

『快跑啊!』

看着这阵列当中的长枪手虚刺,仿佛下一刻就要冲上来一般,这些躲在阴影之下的虫豸,克制不了内心的恐惧,前方的几个将手中的刀枪棍棒一扔,立刻撒腿就跑。

他们这一跑更是不得了,带着其他的人也是轰然而散!

躲在远处查看的山东奸细目瞪口呆,他们辛辛苦苦盘算着,拉拢了不少破落户,鼓吹允诺了不知道多少,这才勉强拉扯来了一些人数,结果没想到在官廨面前的兵卒,只是摆了一个阵列,就将他们吓得四散……

……

……

『天下之大,水土各异。有东西之别,亦有南北之分。』庞统缓缓的说道,『昔日西羌之所以长乱不能定,便是山东以自家之军制于西羌也,不明天时,不知地利,亦失人和,焉能不败?此便是军治胜于军制也。』

『除此之外……主公有言,天时地利人和,皆为统帅所应深虑也。』庞统看着东方亮起的一条线,微笑着说道,『夫华夏之谋者,於兵戈之事,多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重,然究诸实际,唯地利者堪称战略之要。所谓天时,乃是战事之中,稍纵即逝之机缘,难以长恃,便如大河之冰封,终将消融;而人和之论,亦非可轻易量度之,宛如河东之民,又如当下长安之贼,其忠曹军乎?呵呵,其忠天子乎?啊哈……故而人心易变。若是公子以为关中得民心,便是天下无贼……』

斐蓁点头,『受教。人心如水,水无定形。以器容之,便如器也。若失其器,亦失其形。』

『善。』庞统点头说道,『故而,天地人三者之中,唯独地理,恒久不渝。若论山脉,自上古肇始以来,少易其状;又如大河,纵览数十载,亦多稳固矣。故曰,山川之势,乃兵家必争之地,其为国邦之基石,不可或缺。河流湖泊,虽历劫沧桑,犹保其位,为疆土之标尺,亦为征战之枢纽。所谓地利者,乃战争之本,战略之纲,不可忽也。』

斐蓁应是。

庞统忽然笑了笑,老鼠胡须不怀好意的翘了翘,『既然公子皆已明了,便不枉费统这番口舌之累!对了……主公交待过,公子当以此策论之,主公回旋之时以作审核……』

『啊?』斐蓁顿时脸一皱。

其实还有一些内容,庞统并没有说。

毕竟这些东西,是需要自己慢慢的感悟,融会贯通之后,方可成为体系,光听这么讲一遍,只能是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即便是这种『现场教学』,也就仅仅是触及一些皮毛而已……

比如军事的格局,其实是随着华夏之人的地理视界的扩展,而产生变化的。

秦汉时期的战略家在统一战争中很少考虑南方,因为当时的地理中心在北方,南方太微不足道了。

在秦汉时期,关中是全国最重要的地理要素,可是唐代之后,关中地区虽然还很重要,却再也不是战略地理中心了。这是因为秦汉时期的中原和长江都还不够富裕,到了唐代,东部的财富远超西部,对于东部的地理也已经探索完毕。

不同时代的地域发展,决定了军事战略的不同演化。

在关中时代,包括了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数百年时间。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华夏以关中和中原两个地方为中心,加上两个游离的核心点,长江中下游旧楚一带,以及川蜀南中地区。

当整个战略目光仅仅是局限在关中区域之内时,会发现关中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关中是一个四塞之地,在它的四面都环山,且有函谷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四大关口保护着其中的土地,只要把守这些关口,从任何其他方向想要进攻关中,都是极其困难的。

可就像是长城并不能延续秦朝的命运一样,关中的关隘也同样无法摆脱土地和人口的制约。

所以在财政和军事之后,关键点就在『人治』之上了……

庞统望着东方越来越亮的那条线,抚掌而道,『时至矣!当公子出场了!』

第3090章 借用第1871章 谋人之利,人亦谋之第2497章青州球第1585章 且听某说来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传承第2091章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1938章人心转换,烽火传信第2797章 劳役仍需衣食饱,西域不可无日安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温吞水第八六零章 叩长安(七)第2480章长思量第1990章医者医人,患者患心第1274章 韭菜割了一茬又是一茬第2444章低头和下嘴第一八一章 乱套的联盟会议第二零七章 仓公淳于(感谢孤单嘉年华书友)第2672章名利情仇皆为由第四零八章 人在汉代飘第2964章乱定几年归,人心不可探第2681章新民新居新设计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1230章 民意可导第1932章器具之用,公私之分第3028章不得已之中不得已(加更)第2899章令之所指,行之所动第1666章 韦端的箭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传承第2160章各逞谋略第1350章 进退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试探第1937章新立变化,旧生寻常第一五九章 见袁术第1396章 怒火第2870章某人没有钱了第3285章 施行和试行第1137章 主动权第七零二章 刺史也为难第2244章额外的文章,人生的道路第1564章 雪茫茫第2319章肉食和素食,劳力和劳心第六二零章 疑兵!血战的序幕!第2487章义与孝第八三三章 活着不容易(一)第2166章国之四维第1205章 正确的选择未必有正确的结果第1142章 想请的却不来了第八五三章 风雅颂(六)第1957章科研开发,工匠后续第三七八章 永安不安第2281章胡服骑射汉人故事第2581章人心莫测第八五一章 风雅颂(四)第1139章 赶场第1744章 第一天第3076章 雍凉之中说悲欢第1129章 疯狂二人组第2705章有进无退官场人第四二九章 马越溃败带来的信息第三七七章 封闭的圈子第六零二章 八百人的狙击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2124章拍大腿第八五七章 叩长安(四)第九七一章 怒火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2043章冀州具骑,倒腾高手第1640章 阴影之中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2735章 歪想正着第九七六章 有人忍辱有人笑第1001章 鲜卑进兵第2867章某人要出征了第2376章传承有序第1237章 战场之上的小黑点第三八五章 衰败的平阳第五七四章 昔日的小弟,今日的大佬第2456章免费的利益第2098章战争如赌局买定请离手第2156章敬人者人亦敬之第1880章全知全能,西域都护第四四二章 汾水两岸逐白波第1585章 且听某说来第四四二章 汾水两岸逐白波第四三二章 关于敌人和仇人第1443章 大德轮回第六一八章 俘虏!汉代的公平!第2929章良田千万倾,无职恐被欺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1292章 经文第八一七章 兵卒眼中的热切第2635章周氏鱼酱第2353章宿将唱老歌第2146章储备第三三六章 在光复上郡的大旗之下第1312章 对答第2396章不过如此第2189章雪纷飞第1903章误打误撞,宗教拓展第1924章法不责众,魑魅魍魉第1216章 野心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