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盛汇商行3

德盛汇商行(3)

秦掌柜对老岳父说,南京有一单绸缎生意,可赚一笔大钱。只是他无法脱身离开柜上,因为路途遥远往返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日,如果他亲自前去柜上的事又放心不下。这样大的生意叫别人去,带着许多金钱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放弃这赚大钱机会又未免可惜,因而举棋不定。

商人出身的老岳父王集贤自然是见钱心动。这样赚大钱机会实在难遇,岂能放过?若让女婿亲去南京,自己暂时照料柜上事务吧,如今年岁已高,记性不好,体力又差,难以胜任。寻思半晌想不出两全之策。于是便对女婿说:“万祥,还是听听你的主意吧。”

秦掌柜沉默半晌后说:“小婿琢磨了好几天,想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让碧云代我前去,叫李顺陪同照应。李顺在府上多年,为人老实可靠,必然尽心尽力。只恐二老不肯放碧云前去,再说我也不忍心让碧云去受那风霜之苦……”

女婿的话音未落,老岳母就接过话茬:“不成!千里迢迢路上要吃多少苦?我舍不得女儿。再说,一个女流之辈能做什么生意?”

“夫人言之差矣。”老岳父吸了一口水烟袋,一字一板地说,“做父母的总是婆婆妈妈的,把女儿搂在窝里未必是好事。我看碧云到外面见见世面倒也未尝不可,碧云这些年耳濡目染也懂得一些生意上的事。碧云,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碧云怯怯地低下头说:“‘从父’、‘从夫’乃是妇道,但凭父亲和万祥安排吧……”

客船就要离开滦阳,秦掌柜心里纷纷乱乱,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开口。他拉住碧云的手颤颤抖抖地只说了一句:“前路保重。”

直到客船在江湾处消失,秦掌柜才拭去脸上的泪水转身回了城里。

碧云走后,老母亲天天跪在菩萨像前烧香,祈祷菩萨保佑女儿平安顺利。没想到半个月后竟传来噩耗——碧云和李顺乘坐的乌篷船半路遇上了水龙卷,人船俱没……王集贤老夫妇闻讯哭得死去活来,特别是老夫人更是肝胆俱裂,号啕大哭,非要老头子和秦万祥还她的女儿。秦万祥悲痛万分,又要安抚两位老人,两位老人失去了独生女儿,现在他就是老人的主心骨啊!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毕竟还得活下去,秦万祥天天劝慰两位老人,加上柜上的大小事务,把个秦万祥搞得焦头烂额。多亏了使女珠儿把全家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对两位老人服侍得很细心,两位老人才渐渐平复下来。

有人劝秦万祥续弦,秦万祥也有此意。一是这个家需要一位主妇,二是他的年岁一年比一年大,这件事晩办不如早办。一个商号大掌柜要续娶也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必须让两位老人满意。秦万祥经过再三考虑,想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那就是珠儿。珠儿在王家多年,为人老实可靠,跟王家老少三口相处得极好。于是,秦万祥便跟两位老人讲了,两位老人一听也觉得合适。老夫人说:“我的亲生女儿碧云已经离开人世,我就把珠儿认作干女儿吧。”老夫人亲口把这件事对珠儿说了,由干爹干娘做主定下亲事,择吉日为他们完婚。珠儿虽然比秦万祥小十五岁,但她一个使女做了老东家的干女儿,又嫁给大掌柜做了继室夫人,也实在是难得的福分。

婚事操办得很顺利,老两口小两口都遂心如意,秦万祥和珠儿齐心协力,把家里的事、柜上的事都做得圆圆满满。后来,珠儿又生了儿子,全家人更是和和美美。

日月如梭,一晃几年过去了。这年,瑞兴永商号的外掌柜丁先生去南京采购货物,在南京街市上发现一家很气派的商号,商号的匾牌上赫然写着“德盛汇商行”几个大字。丁先生猛然想起滦阳城的德盛汇商行,当即决定入内一探究竟。

“德盛汇商行”的大掌柜听说来了一位关外老客,亲自迎了岀来。两个人一见面,丁先生大吃一惊,这不是王家的伙计李顺吗!难道大白天遇见鬼了?

“先生,我们可是老乡啊!他乡遇故人,再让你见一个人,一切自然明白。”李顺说罢,向里面喊道,“去请夫人出来。”不大工夫,从里面走出一位衣着华贵的女子,大大方方地给丁先生施礼道:“不知丁先生驾临,有失远迎。”丁先生一见这位夫人,更是惊诧不已——原来她正是碧云小姐!丁先生哆哆嗦地说:“碧云小姐,李兄弟,我知道你们死得惨,求你们看在同乡的情分上放过我吧!”

李顺哈哈大笑,把一杯茶端到丁先生面前说:“先生,你不要害怕,我们是人,不是鬼,当年的事都是秦掌柜精心安排的呀……”于是,李顺便把当年的事一一对丁先生讲了。

原来秦万祥知道碧云小姐与小伙计李顺相好后,对碧云与李顺寄予极大的同情。经过反复考虑后,秦万祥做岀一个决定——大义让妻!他想出了一个既稳妥又两全的妙计——谎说南方有一笔大生意,让碧云前往办理,并让小伙计李顺陪同,借以成全碧云与李顺的姻缘。碧云对秦万祥有愧于心,无颜再做大掌柜的夫人,只好流着眼泪答应了。于是,便有了李顺陪碧云南下途中遇风罹难这岀戏。秦万祥给碧云带去的两只皮箱里面,装的是德盛汇绸缎庄的一半家业,这才有了南京的这家“德盛汇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