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学部院士增选

在黄金时间的新闻播出以后,网络舆论沸腾起来,好多人讨论的只有一个话题,“新闻采访上竟然能看到广告!”

网络上被热情的讨论所充斥,一大波网络媒体也纷纷发表看法,表示对于新闻中看到‘疑似广告’的惊讶--

“还真是广告宣传,虽然是学术报告会。”

“新闻组还真给面子,采访的时候说广告没什么,上新闻还没被剪掉!”

“也就是赵奕了!”

“赵奕牛-逼!”

“果然是国宝级的人才啊!这待遇,做个报告能让新闻帮忙……”

在不断的惊叹、感慨中,马上有人发现奇怪的事情,广告中没有说明学术报告会进行的时间。

很快。

有人就分析出了原因。

“虽然这样说有点难听,但事实如此,这个广告不是说给普通人听的。”

“想听懂‘超对称问题’论证的,最少也有个博士学历吧?”

“博士学历完全不够!最少也要是资深的数学教授!”

“所以赵奕的广告是说给数学、物理圈子的大佬们的,和俺们普通人没有一丢丢的关系……”

确实如此。

赵奕就是故意不说时间的,因为会产生很多麻烦。

所有人都知道学术报告会进行的具体日期,到时候也许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肯定会有很多没资格参加的人前来,但不是真正对数学、物理有研究的人,来参加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做的‘广告’也只是让人知道学术报告的地点。

这就可以了。

学术报告会单独给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发邀请函,他自己也会发出去一些邀请函,就是给认识、水平足够的人。

实际上,只要是对赵奕有了解、对粒子的边界理论有研究的人,都会明白这次学术报告有多重要。

虽然外面都在说‘超对称问题’论证的重要性,但对于赵奕本人来说,‘超对称问题’的论证,也不过是‘粒子的边界理论’推广出去的助推器而已。

学术报告是围绕‘超对称问题’论证,但重视的目的却在于,给‘粒子的边界理论’的推广打好基础,让更多的人去学习、研究‘粒子的边界理论’。

‘超对称问题’论证确实很有意义,但只是一个成果,说完了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粒子的边界理论’才是完成成果的工具,而工具是能够在很多领域使用的。

总之,赵奕的报告,重点其实是‘粒子的边界理论’,是向全世界推广独属于他自己开创的理论。

当然了。

不管学术报告会的目的是什么,单单是‘超对称问题’论证的解析,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了。

……

‘超对称问题’论证的学术报告会,召开时间是三个星期以后,给了想来参加报告会的人,足够多的准备、缓冲时间。

赵奕轻松了几天时间,重新回到了学生宿舍,和范雷、李仁喆一起打打游戏,有时间就到操场上运动一下。

他还连续上了几天课。

虽然赵奕一直都想享受大学生活,可他逐渐发现坚持去上课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开设了属于自己的课程,并担任了生物医学研究所的正式研究员后,他总是有很多事情堆积待处理,就算是没有必须要专心做的研究,想要轻松上几天都是很奢侈的。

现在学校里还希望他担任正式的教授,也就是从事一部分带研究生、博士生的工作。

那是理学院。

赵奕担任了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倒是不担任被分配带学生,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做生物医学的科研。

理学院这边就不一样了,他担任的是教授职位,只开设一门选修课,就有些说不过去,但赵奕坚决的拒绝了。

“第一,我不带学生!”

“第二,如果你们坚持让我带学生,我就辞职!”

一句话,解决!

理学院的院长周正斌旁敲侧击着来询问赵奕的意思,结果赵奕就直接一句话,让他顿时没什么可说的了。

实际上,周正斌希望赵奕带学生,倒不是说觉得赵奕担任教授没有履行义务,或者为学院分担工作之类,他的想法和生命科学学院差不多,就是希望赵奕能多和理学院关联在一起。

赵奕在数学、物理上的成就就不说了,他今年参加了院士增选,评上院士就是月底的事情了。

二十出头的数学物理院士啊!

燕华大学的理学院真没什么可说的,水平上倒也不能说差,只是环境确实和水木大学、首都大学,相差最少一个大档次,因为学校的经费有限,也没有相关的科研中心。

周正斌总是会担心赵奕有一天就直接离开了。

比如说,去水木、去首大,或者其他大学,或者干脆出国?

最后一点倒是不用担心。

很多学者出国工作是因为科研环境不好或者不受重视,赵奕受到了整个国家的重视,也不断的做出成果,还马上要评上院士,根本没有任何道理出国工作。

但是,不管怎么说,周正斌还是希望赵奕和理学院,能多上一些关联。

……

赵奕可没有带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带理学院的学生……

开什么玩笑?

如果未来真是要带学生,他也会选择做生命学院的导师,数学、物理科目逻辑思维很重要,伴随着智慧属性的不断提升,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差,但研究还是主要以因果思维为主,怎么去引导其他人去思考呢?

这就是能力问题了。

赵奕自认为还是很负责任的,他可不想去‘误人子弟’。

当然了。

目前才刚上大三,时间还是太早了点,大学生活有四年的时光,他还想多享受一下,哪怕其他工作也很多,能减少负担还是减少一下,轻松一些比什么都重要。

在进行学术报告会前,赵奕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是去参加科学院学术物理学部院士增选的第二轮评审。

院士增选要进行两轮,通过第二轮评审投票后,就能正式成为学部院士。

学术物理学部院士增选大会是在首都的京北会议中心进行,倒是不用提前坐飞机往南飞,但还是占用两天的时间。

前一周就有好多人打电话过来,催着赵奕‘赶紧过去’了。

主要还是因为‘超对称问题’论证成果,邱成文研究了半个月时间,都有一些小地方想不通,足以说明‘超对称问题’论证牵扯的数学构架、逻辑的难度。

赵奕还是提前一天过去了,到了以后就直接去了会议中心。

京北会议中心是很重要的场所,经常召开一些国内的重要会议,会议中心内就有接待宾客的酒店,高规格的待遇自然不用多说。

赵奕到了研讨的小会议厅,就被好几个人围住了,大部分都是来参加会议的老院士。

在做了一番介绍后,弓着腰的陈勇泉老院士,马上说到了重点,“我们正一起研究你的超对称论证,但还是有几个小问题啊。”

“这里。”

陈勇泉从桌上拿了个记录的本子,上面逐条写着不明白的地方,“赵奕教授,就来给我们讲解一下。”

一群人都看着赵奕

赵奕没想到才刚到这边,就被一圈院士追着问问题,只能苦笑着一一做了讲解。

这可是很不容易的。

虽然每一个都是单独的问题,但都会牵扯到整体构架,一个小问题就牵扯到一大堆内容,赵奕解释了两、三个问题,就用了差点一个多小时,他都感觉口干舌燥,好在工作人员端来一杯水,让旁边人也有些不好意思。

在解答了几个问题后,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不仅仅赵奕感觉很累,其他人也听的头昏脑胀,赶紧停下来休息了。

赵奕苦笑道,“如果想了解的更详细,欢迎来参加我的报告会。”

“肯定会去!”

“一定去!”

“你的这个粒子能量数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感觉就是未来理论物理的发展方向啊!”

有几个老院士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陈勇泉则是忍不住吐槽一句,“都怪张宏志,那小子都不敢来了!”

好几个人跟着点头。

“张宏志?张主任?怎么了?”赵奕有些不明所以。

“别提了!”

有了看起来还年轻些,姓李的物理院士不满道,“我听陈老头(陈勇泉)说,张宏志做了你的审稿,就一起去找他,让他帮帮讲讲不明白的地方,你猜怎么着?他连问的东西都听不懂,还推说理解的不是那么透彻。”

“全学部都知道了。”

“他就根本没给你审稿,直接把官话、套话一说,杂志上都刊登出来了,看看网上说的什么?他也不嫌丢人!”

“这次他都没敢来!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增选,物理系主任不来,说忙,提前投了弃权票,是人有脸干的事吗……”

接下来好几个院士,不满的开始抨击起了张宏志。

赵奕差不多明白过来。

之前他看到杂志上刊登的审稿人评语,发现张宏志写的是最好的,一大套赞美词汇送上,但好像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原来如此啊!

张宏志根本没给自己审稿,就写了一大堆的评语,估计是看难度太高,就没仔细的去研究,但是……

这也确实说不过去。

正常来讲,被推荐审稿人是可以拒绝的,或者干脆就说工作忙推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大概张宏志是觉得,做自己的审稿人很有面子?不做可惜了?

然后又不想仔细去研究?

“好吧!”

赵奕都感觉有些好笑,对他倒是没什么影响,但他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关注,审稿人的点评也会跟着发布到全世界。

这种事情说起来没什么,但大家都知道就不太好了。

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一大套,没有实质性内容、花团锦簇的评语,若是再知道张宏志没有真正去审稿……

“这算不算是自己挖了个坑,自己往里面跳?”

“还不如不做审稿呢!”

赵奕仔细想了想,觉得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他只是投稿的时候,写了几个认识的数学、物理大佬做审稿人,被邀请的人也是可以拒绝的,张宏志没有拒绝还不认真审稿,出什么问题也只能怪他自己了。

……

第二天就是院士投票的增选会议。

学部院士增选最后阶段,各个环节安排的时间非常紧密,从公示候选人材料,主席团会议审核资格,再到举行学部的内部会议,都是在一个星期内完成的。

学部会议也不仅仅是院士增选,院士增选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每一年的学部会议还要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让几个有代表性成果的院士发言,但要说到实质内容,最重要的还是确定下一年的学部常务委员会人员名单,以及进行院士增选候选人投票。

在学部会议召开前,院士候选人还要参加学部常务委员会的资格审核。

这是学部会议前的提前筛选。

学部常务委员会会在第二轮,也就是最终院士增选投票前,对候选院士进行面对面的审核,差不多可以理解为‘面试’,区别在于面试官数量有点多,但一般学部内的审核,就只是一次面对面交谈流程,并给候选人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让那些游移不定,不知道该怎么投票的院士,确定该把票投给谁。

另外,学部常务委员会还有权利提前撤掉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其实等同于一种‘预防’机制。

比如,外面传言某某候选人,采用不正当手段去参加增选,传言肯定要注意一下,也会让候选人自己做解释。

再有,一些风评非常不好的候选人,也许会在审核后,就被直接撤掉候选人资格。

等等。

只要是正常参加院士增选的候选人,没有什么太坏的风评,通过学部常务委员会审核这一关,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区别只是表现的好与不好。

如果能表现的好一些,也许就能为自己多拉几票。

赵奕前来参加院士增选会议,最重要的就是参加学部常务委员会的增选,因为其他阶段并不需要他本人参与。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是被坑了就好!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识分子怎么能谈钱呢!第六百三十六章 所以我们才叫‘无限动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冷,只是个修饰词汇第一百八十二章 专业捧哏演员?第二百四十九章 物理学界最大的丑闻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型的神秘粒子第五十二章 两题四十分第五百五十三章 解析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列式第四百五十五章 赵院士果然是在考验我们!第六百五十五章 换血疗法第七十四章 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C位是靠实力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要我跑得快,你就永远追不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猜就中?第五百零四章 神灵的密码第七百零三章 月球基地计划开启第二阶段第三百九十二章 国际大震动!第四百二十五章 您老的经验丰富,但我更相信赵奕第六百五十九章 无限动力火星探测车第六百九十三章 李仁喆的大发现第四百二十一章 燃烧室的完善方案第五百零四章 神灵的密码第一百七十一章 原来我这么优秀啊!第六百七十章 灵感很重要,运气也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三章 这也太可怕了吧!第五百九十八章 制造出200K以上的超导材料!第三百六十八章 超对称性分析论文发布第三章 英语,可是强项!第四百二十六章 听我的,试试不吃亏!第六百一十四章 返回郑阳第一百五十章 数论是很有意思的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什么样子!我怎么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成为全球首富!第四十五章 那是个人隐私!第四百二十四章 传说中的皮包实验室第六百一十五章 航天器设计师:保证完全任务!第二十五章 这不是欺负,这是爱!第五十三章 可怕的林晓晴第四百三十八章 阶段性的成果!第三百一十九章 赵教授第一次讲课第五百九十章 当父亲是什么感觉?第一百一十章 我送你回家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费马猜想,完成!第二百零九章 难道是我跟不上大神的节奏吗?第一百七十六章 怀尔斯:这是个阴谋!第五百八十四章 3D真人全息投影游戏第五百七十三章 通讯技术甩开国际水平的拐点第七百二十八章 缺失永远都会存在第一百五十八章 央视的专访第一百一十六章 别人家的孩子容易被仇视第五百五十五章 黎曼猜想的证明报告第三百四十九章 热情的江州大学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才,运气也很好?第六百九十六章 登陆月球!第五百零四章 神灵的密码第二十九章 高人该有的风范!第一百三十七章 杂志上的角谷猜想证明第四百零二章 我真不太懂应用技术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这是演的一出戏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杂志上的角谷猜想证明第四十八章 他们太笨了,一定是这样!第六百零三章 太空穿梭实验,十秒内抵达月球!第三百二十三章 《费马猜想的进一步简化》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新的大发现!第一百六十七章 无规律三维震颤波形图第二百一十八章 看素数解结果?请自觉排队!第二章 做题全靠蒙第二百八十三章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第二百四十六章 去参观团当计算工具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第二百七十章 这是……找到了灵感?第五百二十七章 空中堡垒第七百一十三章 科技和人类和平第三百六十九章 超对称问题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章 最年轻、最天才的数学家!第三百七十七章 质能结构理论第十章 单身女青年不好惹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还要上学!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什么样子!我怎么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的牛神啊!这是怎么回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那不就是我们实验室吗?第五百零七章 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第三章 英语,可是强项!第六百七十五章 抢占先机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子要证明他的证明是错误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地面实验!第五百三十一章 申请进行核-试验第七百一十一章 制造时空扭曲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是在想pi吃吧!第六百三十章 这不是数学,是玄学!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的论文内容都是胡说八道第六十六章 分包的兼职工作第六百五十九章 无限动力火星探测车第一百五十八章 央视的专访第一百六十章 《监察律》反馈的信息第六百六十九章 全新的物理体系第一百二十三章 宇图机器人团队第三百一十六章 图灵奖的意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制造‘新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