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直升机上俯瞰穿梭过程

核聚变装置已经制造的非常完美了。

之前的两次测试都没出现大问题,碰到一些小问题,都已经得到了修正,最近就是在一直不断的完善,有很多天没有发现问题了。

所以陈泽书非常的有信心,他们团队所制造的核聚变装置,是具有成熟技术的完善构造。

赵奕和陈泽书谈好以后,就带着微笑顺着栏杆的阶梯走上去,一直走到了第二层的入口,就进入了核聚变装置外围设施。

从这里已经能看到,核聚变装置的外皮了。

其他人也跟着走了过来。

陈泽书不断的做着介绍,“这里是动力装置的管道,这个管道的设计内层包裹着压缩镍合金涂层,可以抵抗超过四千度的高温。”

“管道通向动力发电装置——”

“巴拉巴拉~~”

赵奕耐心的听着,还不断的跟着点头,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小问题。。

站在最外面看的时候,他只知道核聚变装置有小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就不知道了。

到里面再使用因果思维能力,马上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这里!”

赵奕指着一处地方说着,“你看这根管道的左右侧不协调,焊接处有明显的偏转。”

“动力器管道不协调,应该会发生一侧偏重的情况吧?虽然我不能确定,但这里可能是存在问题的,你们注意过这个问题吗?”

动力器管道安装不协调,会出现一侧重一些的情况。

这是很小的问题,但持续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内部管道偏转,进而影响到动力传输功率。

如果宇宙飞船发生碰撞事件,重心不稳的管道,可能会面临开裂的风险,到时候,就会变得严重了。

当然了。

再不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下,动力器管道并不会影响整体的运作。

陈泽书觉得赵奕是鸡蛋里挑骨头,但团队确实没有太注意这个问题, 他还是让人记下了。

接下来赵奕继续往前走, 到了外围屏障的某处,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说道,“这里打磨的不仔细啊。”

“你看这个焊接口, 里面明显有气道。”

陈泽书跟着仔细看了一眼, 发现还真是存在气道,是打磨不均匀导致的, 外层不是完美的贴住, 出现气道确实是个问题,也许就会导致外层压力不均衡, 而影响到整体运行。

这是稍大一些的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马上让人记下来。

赵奕在第二层围着装置转了一圈, 连续找出了十几个小问题。

虽然每一个都是小问题, 不会影响到装置正常运行,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十几个小问题的装置, 制造的确实是不完美的。

最开始, 陈泽书还觉得, 赵奕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后来就变得无话可说了, 他一直觉得装置制造的非常完美,连续被找出这么多问题, 可以说就是工作不完善了。

当然了。

任何大型装置肯定都是有小问题的,不可能制造出非常完美的设备,但赵奕才刚看到完成的装置,就找出这么多问题, 让陈泽书感到非常郁闷。

他不知道赵奕是怎么看出来的, 但仔细想想,核聚变装置本来就是赵奕设计的, 每一处他都知道的很清楚。

所以,也正常。

陈泽书只能这么想。

从上面下来了以后,赵奕笑道,“陈院士, 你也不用拉着一张脸。其实我觉得你们的工作已经非常完美了, 甚至远远超出我的预期,而且制造的速度还很快。”

“这一台装置比最初的好太多了。”

“这是实话。”

赵奕很少直接夸奖别人,以他的名气根本不需要这样做。

陈泽书也露出了笑容,想想许诺的大龙虾, 忽然就变得后悔了。

龙虾,很贵啊!

其实龙虾的价格并不太贵,最少相对于他们的薪资来说,吃一只龙虾根本不算什么。

但太空城的龙虾确实很贵。

这里可是荒漠地带,距离近的机场也几百公里,首都的龙虾运送过来,运费比成本都要贵的多。

所以到了晚餐的时候,陈泽书龇牙咧嘴的点了一只龙虾,为此自掏腰包付出了三千多块,不过仔细想想,觉得也值得了,连续找出那么多问题,只要把每个问题都进行修正,到时候装置就变得完美了。

下次,还有谁能找出问题?

陈泽书顿时有些期待,连续几年的工作都放在核聚变装置上,现在的装置就是真正的宝贝,他都觉得对待亲儿子,都没有装置来的宝贝。

一群人给赵奕接风洗尘。

除了陈泽书以外,还有好几个组长、负责人以及领导层,他们平时吃的工作餐,肯定都是免费的,但龙虾这种昂贵的食材,肯定还是要自掏腰包。

所以一群人起哄让陈泽书请客吃龙虾,还说只给赵奕点一只,实在是太吝啬了。

实际上,饭店里就只有三只了。

陈泽书当然不会中计,他根本就不接这个话头。

其实赵奕根本不在乎龙虾不龙虾,以他的身家来说,再昂贵的食材也吃得起,他只是觉得让陈泽书脸黑很有意思,到现在,两人也算是忘年交了。

宇宙飞船项目组好多技术领导都在,就一起谈起了核心部件测试的问题,同时也谈起了赵奕的工作。

赵奕来这里肯定不是当看客的,他身上挂着一个技术总顾问的职位,是需要参与到工作中的。

他的工作比其他人都重要,就是进行最后的数据审核。

每一个组都会把相关的测试结果,以及实验的计算数据递交上来,他则是负责最后的审核。

所有的测试结果、数据都通过审核以后,才能够决定继续进行实验。

虽然只是做相关数据的审核工作,但赵奕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压力最大的。

其他人根本不会接手这个工作。

如果实验因为数据上出现问题,肯定和最后审核组脱不开关系,等于是背上了很大的责任。

但是,赵奕不在乎。

一则是,他很擅长做审核数据的工作,确定自己不会出问题。

二则是,宇宙飞船项目组太大了,牵扯的资金、影响力非常多,其他人也不敢背负如此重大的责任。

当然了。

如果是迫不得已,也会有人站出来,但想来会被工作愁白了头,甚至会被压力直接压垮。

这就像是牵扯到民生的大坝工程,最后的审核都是一系列人员参与,而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组负责,否则大坝真出现问题,比如被江水冲垮,谁敢去担这个重大责任?

担负这个责任,甚至可以说,会背上千古骂名!

——

伴随着测试时间的临近,国际舆论也变得非常火热。

好多的媒体报道最新进展,还有不少的媒体,进入到了宇宙飞船基地,拍摄到了具体的画面,发布出去就引起大量的讨论。

一些消息的爆料,也让舆论更加期待,“这次实验是赵院士把控的。”

“核聚变团队的陈泽书院士,对于核聚变装置非常有信心,他表示现在的装置,技术已经趋近于成熟,未来再继续发展,很可能覆盖民用,时间不会长于十年。”

“反重力组的周启平院士表示,测试实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可以期待在电视里,看到真正的穿梭。”

“据有关人士透露说,实验会在平地上进行,直播拍摄则是通过直升机,会在直升机的高视野下,看到整个穿梭过程。”

“这会是个非常惊人的实验,过程也会非常的震撼!”

“我们期待——”

在舆论进行热议的时候,高层领导已经带队来到了太空城,并马上巡-视了宇宙飞船,关心了实验准备工作。

这时候,一切工作差不多结束了,就等着预定的时间到来。

赵奕就开始陪同高层领导,巡视项目组各个部分,也包括其他国家负责的部分。

宇宙飞船的核心装置都是国内自主研发制造的,其他部分很多都交给了其他机构和团队,国内则只负责最后的测试和验收。

整个项目消耗的资金超过两千亿美元。

国内出资在八百亿美元上下,负责的都是核心部件,具有技术相关的统治地位。

其他参与的国家、机构,出资大概在一千两百亿美元左右,他们也肯定不会白白出资,已经和国内达成了一系列技术合作协议。

其中很重要的是,国内要在确定的时间,对外开放压缩材料的销售,并在卫星、飞船等过一系列太空探索有关的方向上,给予材料和技术的相关支持。

另外,和宇宙飞船直接相关的是,参与的机构分到了宇宙飞船内部,属于他们独有的实验室,也就是,宇宙飞船进行巡航,或者其他太空活动时,他们有权派出科学家团队参与。

等等。

当然,暂时宇宙飞船还在进行核心装置测试,距离升上太空还有不断的时间,等这次的测试结束以后,还会进行二轮、三轮以及更多次测试,过程中就会把飞船的其他部分,逐渐的安装上去,过程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左右。

在一切都安装好以后,宇宙飞船就会进行整体的试飞,并慢慢修正发现的问题。

等进行了很多次测试,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会进行上太空的试飞测试。

宇宙飞船的测试,都是一步步进行的,测试安排的非常细致,牵扯到如此庞大的工程,再认真、再细致也不为过,测试过程比战斗机试飞、航母测试,都要复杂很多倍。

如果不出现大问题的话,测试时间倒不会太长。

“最终预计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就可以正式进行太空测试了。”

“之后,飞船就会搭载功能型的小型太空飞船,并试着执行简单的任务,比如,巡航并派出飞船登陆火星。”

项目负责人李晋介绍着。

高层领导听着点头,不由得问向赵奕,“奕星,怎么样?你们的小型飞船,应该不会延期吧?”

“当然不会。”

赵奕道,“我们已经有了登路船,现在正在研发运输船,还有载人飞船,预计最多半年之内,就能见到成品,甚至可以对外进行售卖。”

“当然,如果允许的话。”他说着补充了一句。

高层领导也知道是什么意思,有关最新科技的规则,还没有制定的非常详细,往往都是碰到什么问题,就开会进行讨论。

但是,相关负责部门,比如,科技处、G防部门等正在进行相关的论证,确定对外开放什么技术,什么技术产品可以进行售卖,还打算制定最新的《科技安全法案》,并且讨论了未来太空探索,可能会碰到的人-道主义、救援、危机应对等相关的制度。

比如,未来探索宇宙会非常频繁,肯定会碰到飞船发生故障,或者遭遇危险等情况。

当宇航员在火星遇到危险,是救援还是不救援,具体要怎么进行救援?救援费用谁来出?

如果是奕星,也就是企业的飞船呢?

是国外的飞船呢?

等等。

这些后续都会讨论,并给出确定的规则。

终于。

时间到了测试日期。

好多参与工作的人,都直接去了测试地点,隔着围栏远远的看着庞大的宇宙飞船。

普通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都只能远远的看着,一些项目组负责人、顶尖的技术人员等,才能进入到内部看着飞船点火。

核聚变装置已经提前完成了点火,外围就能听到响声,但因为密封做的比较严,声音也不是很大。

这些声音多是内部电动机发出来的。

核聚变装置内部的剧烈反应,却没有任何声音发出,主要是因为‘反能量屏障’作用,能量直接被隔绝,粒子也被隔绝了大半儿,再加上完善的密封,就不会有声音发出来。

距离测试时间二十分钟,好几架直升机都已经起飞。

有一部分是媒体的直升机,主要是负责进行拍摄,有一部分则是搭载着观看实验的人。

赵奕就是其中之一。

他和高层领导一起登上直升机,会在空中观看实验过程。

在空中能够看到整个穿梭过程,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九章 M理论的超对称性第四百六十三章 跟着赵院士,稳赚不赔!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导、反卫星武器第六百二十八章 空间光能传输技术!第七百零二章 飞行汽车第四百六十七章 菲尔兹获得者不来怎么办?第七百一十一章 制造时空扭曲第一百七十一章 原来我这么优秀啊!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维度第三百五十一章 这是什么脑力啊!第三百四十七章研究所苦‘李医生’久已第四十四章 这也太高调了吧!第四百零三章 发动机设计会议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们是为了实验,不是为了吃第十六章 天枰被武力所打破第四百三十三章 张刚川:今天不是愚人节!第三百四十章 D国人会很尴尬(盟主浪子罪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连续三年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造天空中最亮的星第三百一十二章 这也太气人了吧!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最最天才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我的梦想是成为生物学家第二百六十八章 研究入魔了不太好第二十一章 重在参与?第四百八十四章 情况好就上天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完全不给别人留余地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验成功!第四百零七章 赵大院士为什么会在这里?第一百四十四章 这才让人羡慕!第一百七十三章 看不懂的东西意义重大第三十一章 这样算是次元打击了吧!第六十四章 我真没发过信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论文发表了,大爆啊!第二百一十六章 晋升成为赵教授第六百八十三章 实验意外!超小型迷你氢-弹爆炸!第二十三章 我为什么要跑呢?第四百九十七章 邱成文:我是臭皮匠?第三百五十七章 他们都是新人,我们信心十足啊!第六百九十四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研究入魔了不太好第三百二十二章 这小子干什么都亏不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忽然更期待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压缩倍率要检测出来很不容易第四百一十六章 爱德华:你真是伟大的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要不你就休息一点时间?第五百一十六章 试飞?就试试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请叫我‘师叔’!第三百六十章 2CV-炳氢分子的效果第四百四十五章 主设计结束,审查组到来第三百二十章 倒霉鬼的数学遗产写个小总结第四十一章 做节目的真没眼光!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果然还是擅长做技术啊!第四百零六章 我的工作必须有意义!第三百六十二章 气炸了带来的灵感第一百六十六章 真正的女汉子!第三百零七章 教学是很烦恼的事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属于计算机工程师的物理报告会第二百零三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们要努力做贡献!第二百五十三章 这特么是作弊了吧!第六百六十九章 全新的物理体系第六百二十三章 宇宙飞船设计论证会第二百一十一章 原来我是个神枪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和谐的诺贝尔得主们第五百零七章 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第四百零九章 你都这么天才了,没病可能吗?第一百七十八章 化学还是生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看!就是那个学生!第六百九十五章 地面实验和爆炸第五百七十三章 通讯技术甩开国际水平的拐点第四百六十六章 这工作效率也太慢了 !第六百九十二章 地面实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定要让赵奕爱上细菌、病毒!第五百二十一章 真阔绰、真慷慨啊!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问谁还是对手!第七百零一章 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第一百三十章 我就说一句:恭喜他!第四百六十七章 菲尔兹获得者不来怎么办?第四百五十章 震惊!赵大神竟然要参加考试!第四百零五章 坚决不当工具人!第三十五章 男人有钱就学坏第六百一十八章 赵氏科学奖第九十七章 给我马上回来,解释清楚!第五十五章 学校成了电子城第六百零一章 暗物质是不存在的!第七百零一章 微型光路管嵌入技术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们真是好基-友啊!第二百二十二章 我的梦想是成为生物学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非常重要的一天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建明:我的设计还有什么存在价值?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的作风有问题啊 !第四百五十三章 飞机模型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要卖书!第四百零二章 我真不太懂应用技术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把它拆了!第一百零五章 给小朋友讲解真麻烦啊!第四十四章 这也太高调了吧!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型的神秘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