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民族资本家

会简单而隆重,纪佑国的热情款待让家老少两代人T

惊的是,共和国元首的生活如此简朴,不但摆上桌的是家常便饭,连饭厅的陈设也简单至极。喜的是,元首不但热情周到,还在元首府为他们接风洗尘,完全将他们当作自家人看待。

饭后,纪佑国让王元庆安排家老少到国宾馆歇息,他叫上彦博去了西圃园书房。

“虽然我这茶不是飘洋过海送来的,但绝对是原汁原味。”纪佑国亲自为彦博泡上了一杯茶水,“这是武夷山出产的大红袍,你尝尝。”

端起茶杯,彦博不免一阵激动。

福建是他的故乡,武夷山是福建的山,大红袍是福建的茶。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比不上家里的狗窝”,即便这不是纪佑国专程让人从福建寄来的、只是市井小巷里贩卖的茶叶,彦博也觉得甘甜无比。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元首太有心了。”彦博长出口气,放下了茶杯,“故乡的茶,故乡的水,润人肺腑啊。”

“所谓‘在家百事易、出门万事难’,先生回到祖国,等于回到自己家里。”不等彦博开口,纪佑国转而说道,“听潘云生说,先生的资产都处理妥当了?”

“我的资产都转出了美国,还得多亏小李。只是小女……”

“小姐与其他人的资产,我会让潘云生抓紧时间处理,争取尽快转移回来。”纪佑国拿起香烟,没有急着点上,“就我了解,为了方便转移,潘云生用先生的资产购买了大量海外资源。这些资源都很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按照潘云生的想法,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由国有资源类企业出资购买,也就是由共和国原价买回;二是在此基础上组建大型资源类集团,由先生经营。”

“元首地意思是?”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先生。我可不是生意人。连小买卖都不会做。怎么敢给你胡乱建议?”

“元首误解我地话了。”彦博马上说道。“我地意思是。怎么做对国家更有利?”

“这……”纪佑国有点迟疑了。

“彦博在商场厮杀了几十年。也快到退休地年纪了。”彦博拿起了雪茄。长长叹了口气。“膝下又无子嗣。即便守着万贯家财。也带不到阴间去。”

“先生这话严重了。小姐就很出色嘛。”

+;心却很脆弱。她还不到三十岁,既没有足够的经验,又没有足够的威信照管如此庞大的家产。她也早跟我说过,不会要我的遗产,要自己创业。”

“年轻人有点想法是正常的,我们也年轻过,不是吗?”纪佑国也笑了起来,“先生比我小十岁,十年后再谈退休也不迟。至于先生说的怎么做对国家更有利,不瞒你说,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谈。

“先生已经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让你再受到损失。”纪佑国起身在房间内踱了几步,“这趟亚非拉欧之行,我也开了眼界。在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元首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彦博没有起身,他知道纪佑国有思考问题时来回踱步的习惯。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很多可以互补互利之处。”纪佑国在彦博面前停下脚步,摸了摸下巴。“拿巴西来说,资源极其丰富,用于建设的资金却非常少,很多宝贵资源都没得到开发,甚至白白浪费掉了。”

“这在很多国家都非常常见,不然美欧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资源投资公司。”

“这就是问题。”纪佑国重新坐到了沙发上,“回来之前,我跟随行的几位部长谈过。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金融投资的方式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甚至以此作为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手段。所谓‘拉美化’,就是‘利润外流’,利益全被国际资本拿走,资源拥有国反而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真的是必然趋势吗?”纪佑国淡淡一笑,“这是金融殖民,不是全球化。当然,我们自己的稀饭还没吹冷,没有理由去吹别人的汤圆。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成为食利者,而不是被食者。”

“元首的意思是?”

“从三年前开始,我们就在推行产业改革,从‘全球代加工工厂’转变为拥有从基础研究到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的高级工业强国。正在普及推广的电动汽车、还有正在研制的全电动支线客机、即将大规模推广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我

握了核心技术,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只是,任何T级核心技术的国家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都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

+;首说的是资源与市场?”

纪佑国点了点头,说道:“这两者缺一不可。虽然共和国地大物博,几乎拥有所有资源,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以及之前某些错误政策,导致原本是资源大国的我们成为了资源贫乏国家,现在很多重要资源,乃至战略资源都得依赖进口。相对而言,开拓海外市场比获得海外资源更加重要。也许你觉得,共和国本身就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市场,立足国内就能确保万无一失。作为单一的资本家与商人,这么看并没错。可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就不能这么看问题。”

现在全世界的大企业都试图占领共和国的市场,很多跨国企业甚至把总部迁到了共和国,或者在共和国设立海外营运中心。共和国的企业更应该重视国内市场,而不是海外市场。只要抓牢国内市场,共和国的企业就不愁没有饭吃。

见到彦博的疑惑神色,纪佑国淡淡一笑,说道:“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大力引进外资、大量进口资源、大力发展工业,结果呢?绝大部分利润落入了海外资本的手里,我们得到的只是一组漂亮的数字。发展了几十年,工人收入上不去、劳动效率上不去、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经济发展走入死胡同。成为资源进口大国后,我们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产业改革,让我们从低端产品生产国变成高端产品生产国,将更多的利润留在了国内,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工人收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也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我们依然是资源进口大国。只要我们还在进口资源,我们就得出售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当然,所谓的‘海外市场’,不单单指第三世界国家,也包括西方发达国家。”

“先生,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元首说得没错,彦博才疏学浅,一时没想明白。”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先生只是烦于琐事,才没有想到。”

+;休的事情。”

纪佑国也笑了起来。“我的想法是,将先生的资产整合成大型资源集团,仍然由先生打理。另外,先生上次捐给共和国海军的那笔钱,我分文未动,随时可以……”

“元首,你说这件事就见外了。”彦博立即抢着说道,“那笔钱,彦博是真心诚意献给祖国、献给祖国海军的。资金的问题,彦博有解决办法,毕竟小女与几个弟妹、还有几个晚辈的资产都在那,足够维持新集团的日常经营与业务拓展了。”

纪佑国稍微沉思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我让潘云生尽快把这件事搞定。”

“另外,我有一个建议。”

“什么?”彦博放下了雪茄。

“新集团成立初期,还是得以国内市场为主。”

“虽然先生的资产都在海外,但是我们有办法转移回来。”纪佑国再次站了起来,说道,“先生回国发展,比拓展海外市场、获得海外资源更加重要。数十年来,共和国一直在改革中前进,一直在摸索最适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式。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亏,也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事实证明,基于过希腊文明与基督教的西方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华民族。只是,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都需要各方力量的推动。建设属于中华民族、符合中华民族特点的体系,更需要每一个炎黄子孙参与。改革走到今天,我们非常需要像先生这样的民族资本家。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更少不了民族资本家的支持与贡献。”

+;首的意思我明白,为了民族复兴,彦博……”

没等彦博把话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爸……”

“慕华!”

见到女儿,彦博顿时激动起来,快步迎了上去。

纪佑国淡淡一笑,叫上跟慕华一同进来的王元庆悄悄离开了书房,没留下来打扰历经千辛万苦才再次团聚的父女俩。

上架首日30更,

第78章 招决胜负第47章 准气象武器第40章 难题第52章 大敌将至第19章 请求援助第70章 王牌登场第5章 权衡利弊第61章 夺权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03章 文明冲突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55章 外太空作战第187章 政治化战争第7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86章 空中夹击第3章 风声渐紧第141章 理想战术第36章 致命决策第114章 穷途末路第23章 中国问题专家第4章 秘密接头第81章 变局第29章 野心家第28章 新思维第2章 白宫新主人第46章 恶战的征兆第108章 当机立断第138章 最后的难题序十八神秘物质第20章 做文章第83章 民族主义浪潮第28章 最后一层面纱第59章 同与不同第20章 做文章第94章 深入主题第75章 一拥而上第56章 迟到的命令第99章 缴械投降第93章 全面调整第29章 心态第45章 部署第53章 快速调整第29章 稳定因素第5章 独一无二第34章 不眠夜第24章 军事顾问第17章 正名第161章 换个角度看第3章 血泪史第7章 动员机制第86章 空中夹击第31章 时过境迁第90章 未来第111章 进攻的空降兵第62章 死守序十一秘密转运第42章 两难处境第145章 智勇双全第17章 民族之翼第56章 积极主动第35章 主动迎战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29节 虎口夺食第95章 大规模歼敌第62章 攻防抉择第48章 玩火者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115章 附带影响第161章 狼烟四起第33章 战争令第142章 地面决战第74章 毁灭性轰炸第77章 为了消耗第36章 无声的决战第61章 山地之王第28章 刺客的较量第20章 做文章第91章 好马无好鞍第182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第69章 人质第127章 空中反击第42章 冷战阴影第28章 孰轻孰重第4章 有与没有第76章 新时代的空中战斗第137章 矛与盾第51章 摒弃前嫌第27章 统一步调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2章 合二为一第21章 因势利导第31章 合纵连横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39章 指挥艺术第77章 急转直下第103章 被动应战第17章 战争部署第81章 壁垒第148章 创造历史第8章 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