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阶段性胜利

日120,第7712营与第7714营的先头部队攻入咸兴

依靠携带的微型无人侦察机,以及通过军事数据系统获取的战场情报,先头部队没有理会沿途阻击的美军部队,直扑第2陆战师师部。

15点27分,轮式反坦克炮率先杀入第2陆战师师部。

第7714营的步兵冲进指挥所的时候,盖特还在命令陆战队进攻咸州。

15点38,盖特向第7711营长匡建国中校交出佩枪,命令美军官兵停止抵抗,就地向共和国陆军投降。

第一次战役到此划上句号。

虽然不顾一切的突击使先头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至少有20多辆战车被摧毁,上百名官兵伤亡,但是这次被称为“第一次战役最后一次突击”的作战行动不但使共和国陆军提前1个小时获得胜利,还拯救了其他参战部队的众多官兵。

这其中就包括空降153旅的李东石中尉。

当时,第三次被派上阵地的3~||正在与美军作战。发现美军突然停止进攻,迅速撤出阵地的时候,李东石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即命令全排官兵撤回地下掩体。此时李东石手里只有包括张志在内的5战士,全排减员70%。牺牲的17名士兵中,有11人在美军战略轰炸机的第一次轰炸中丧生。

紧张地战斗让李东石没有时间考虑别的问题。

连长刘庆征亲自过来宣告美军已经投降地消息。李东石等6名筋疲力尽地战士才松了口气。

直到这个时候。李东石才万分悔恨。

如果早一点想到美军会出动战略轰炸机投掷巨型温压弹。那11名战友就会阵亡。至少不会全部阵亡!

悔恨归悔恨。老实说。李东石地3~||已经非常幸运了。

战斗结束地时候。空降153旅参战地50多名官兵中。包括旅部与后勤部队在内。仅有人活着走出战场。另外有1864伤员被抬出战场。全旅阵亡官兵人。失踪300~余人。3营地所有排中。李东石3连排地“生还率”最高。除了6名没有伤残地官兵。还有3伤员;近一半地排拼到了最后一名官兵。仅军官就阵亡了78人!

天亮前。空降153旅用光了所有物资。不但炮弹没了。连提供给步兵地子弹都不充足。后勤部队投入战斗时。不得不使用从战场上获得地美军枪支。如果按照裴承毅地作战计划。装突383旅在夜间赶到。空降153旅地官兵很有可能用刺刀、工兵铲、甚至拳头牙齿与敌人搏斗。

战斗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美军为此付出了数倍地代价。

装突383旅到达时,空降153旅的防御阵地上摆放着283辆“艾布拉姆斯”、348“布雷德利”、116辆“斯特瑞克”与642装甲型“悍马”,被美军遗弃的官兵遗体多达6732具、被美军带回去的阵亡官兵遗体还有1763具,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至少还有548美军失踪。

在空降153旅阵地前投降的美军,包括276伤员在内、总计3849人。

美军拼出了全部力量,即便盖特不下令投降,也将很快耗尽最后一点作战能力。

空降兵的战斗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空降兵的缺陷也暴露得一览无余。

打阵地防御战,空降兵绝对是最厉害的“步兵”。问题也在这里,空降兵终归属于拥有特殊投送手段的“步兵”,即便有坚固地防御阵地,也很难与装甲兵抗衡。

这也正是美国不太重视空降兵的主要原因。

以往受技术限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空降兵的天生缺陷。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新材料与新动力技术逐步具备适用性,空降兵必然迎来第二个春天。

农黑战斗,空降153旅名贯全军。

五老战斗,空降153旅威震全球。

一支看似脆弱不堪的空降部队,竟然在临时构建的防御阵地上、挡住3倍于己的美军足足60个小时。

那可是美军陆战队,不是乌合之众!

战后,美国第82空降师师长承认,在同等的情况下,第82空降师最多坚持12~小时。

五老战斗对共和国空降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世界各国也再次重视空降部队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已经拥有了一支足以令所有敌人畏惧地空降部队,而且不遗余力的为空降部队创造最优越的发展条件。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李东石跟随部队撤出阵地的时候,第54军的李文中尉也搭上了回国地“便车”。

盖特下令投降时,第37军与第54军的装甲部队正向赴战地美军陆战队发动第7次进攻。

李文没有参加战斗,而是在营部医疗站处理伤口。

军投降的消息,李文地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随后令,让各级部队做好返回国内的准备,李文才知道,属于第54军地战斗已经结束了。

与进攻空降153旅的美军陆战队、以及攻打林产里的战斗相比,赴战的战斗更惨烈。

空降153旅的空降战车根本算不上装甲力量,美军不用担心对手会打防御反击。攻打林产里的时候,因为第54军在野战中消灭了第1陆战师的绝大部分装甲力量,所以不需要担心美军坦克从防御阵地后面冲出来。到了赴战,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了。

除了在新兴与把拔里干掉了部分美军装甲力量之外,第2陆战师地装甲部队几乎都集中在赴战地区。美军吸取了林产里防御作战的教训,没有把装甲部队派出来与对手打野战,而是把装甲部队留在了阵地后方,用于防守反击。

很普通,也是很有效的防御战术。

第37军与第54军的前6次进攻,均被从侧翼发动反击的美军装甲部队击溃,还因此损失了上百辆坦克与装甲战车。

当时,第37军与第54军也在拼命,打到后面,双方拼的就是意志。

谁坚持,谁就获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不是快反7711旅以迅猛的速度攻占了美军司令部,让盖特放弃抵抗,恐怕第54军真会拼到只剩下“骨架”的地步。

连续在两次围歼战中担任主力,第54军大有问鼎“共和国第一军”的势头。

虽然第38军地官兵不会承认第54军是共和国陆军“老大”,第37军、第27军、第36军、以及第77军的官兵都不会认同,但是先后在老战争、越南战争中立下重大战功的第54军再次发挥出令人震撼的战斗力,而第38军在第一次战役中的表现并不突出,很多人已经把第54军当成共和国陆军头号王牌部队。

据第54军战史记载,在半岛战争第一次战役中,全军总共歼俘敌军23174人!

虽然第54军也在这场战役中伤亡6784官兵,但是比起歼敌数量来说,这点伤亡就算不了什么了。

按照共和国与美国先后公布的数据,在该次战役中:美军伤亡、被俘、失踪官兵总计53218人(其中阵亡与失踪21674人),损失各类作战装备124台具(不包括轻武器);共和**队伤亡、被俘、失踪官兵总计22537人(其中阵亡与失踪5873人,空降153旅占了一半以上),损失各类作战装备3784台具(不包括轻武器)。

因为很多数据均未得到证实,也无法得到证实,双方公布地数据有出入,所以实际伤亡人数很有可能超过了公布的数据。

第一次战役,创造了很多纪录。

这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战双方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又是美军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役(超过了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硫黄岛战役中的伤亡人数),还是共和国在建国后取得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的意义不仅仅是消灭了多少美军。

共和国陆军的“大哥”地位得到巩固,即便美国陆军没有参战,也会打消与共和国陆军一较高下的想法。美国陆军在随后的表现,或多或少证实了这一点。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第一次战役(包括半岛战争后期几场有美军参与地战役)的惨烈结果让美国在未来数十年之内没再与共和国直接较量,从根本上消除了全球性战争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威胁,为包括共和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赢得了数十年的发展时间。

用新闻界的评论来说: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在一场最惨烈的战斗中重新认识了对方。

共和国付出惨重代价打赢第一次战役,并不仅仅为了打赢半岛战争,还从更基本的层面上保证了共和国的国家安全、维护了共和国地国家利益。

即便把目光放近一点,第一次战役打得越惨烈,结果对共和国越有利。

不管美国的在任总统与当选总统有多大的分歧,第一次战役后,弗雷德里克与韦斯特伍德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必须尽快把美军撤出朝鲜半岛,避免更多的美国大兵成为发生在半个地球之外地战争炮灰。

25日,弗雷德里克向五角大楼下达了陆续撤军的命令。

当天傍晚,第一批美军伤员(几乎都是还能作战地轻伤员)搭乘运输机从釜山回国。

只是,半岛战场上的硝烟并没散去。

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裴承毅就在前线指挥部下达了发动第二次战役地作战命令。

双方再次拼速度,不是争夺战场的速度,而是进军与撤军地速度!

第62章 攻防抉择第39章 杀鸡儆猴第26章 搭台唱戏第115章 攻坚战第23章 手到擒来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86章 增援部队第26章 愈演愈烈第31章 时过境迁第37章 时过境迁第19章 政治斗争第98章 野心家的结局第20章 谋面第45章 斗气第83章 无法指望第7章 哑巴亏第81章 微妙关系第104章 历史重任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22章 传奇人物第40章 天降奇兵第91章 契机第85章 灵活战术第42章 人尽其能第29章 法定程序第56章 盛极而衰第17章 正名第55章 后知后觉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145章 较劲第175章 政治领袖第87章 砍瓜切菜第98章 野心家的结局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00章 全面动员第95章 抢先攻击第112章 战略大迂回第35章 奇兵第17章 殊途同归第30章 两手都硬第38章 头号威胁第86章 海军在行动第88章 瓮中捉鳖第58章 高端之争第102章 战争规模扩大第159章 量才为用第28章 战略围剿第141章 最高级别警告第2章 政治斗争第103章 有惊无险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8章 夺权第71章 全面爆发第37章 铤而走险第50章 防御部队第44章 恐怖的实力第145章 技术换产品第52章 利益共享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79章 表演时间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23章 问题累积第130章 铤而走险第18章 风起浪涌第63章 失控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151章 心领神会第54章 导弹雨第179章 外长会晤第135章 持久消耗战第127章 关键问题第43章 大家当第62章 攻防抉择第70章 换位指挥第15章 有理有据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37章 战术规划第1章 头脑与灵魂第29节 虎口夺食第35章 奇兵第147章 炮弹开路第101章 中国意第23章 中国问题专家第47章 明哲保身第42章 回心转意第124章 全能战士第31章 主动出击第54章 疯狂的内战第51章 步步逼近第76章 攻坚战第170章 外交交锋第182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序十六纵横捭阖第1章 导火索第116章 微妙变化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13章 倒计时第135章 持久消耗战序十三雄鹰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