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总理的意志

面对急匆匆赶来的政府官拉贾帕尼心里有种斑山小的感觉。

与军队不同,执政数年,鲁拉贾帕尼不但任用了大批亲信,还逐步剪除了政府内部的异己份子,从根本上保证了政策的一贯性与一致性。再次赢得大选之后,鲁拉贾帕尼在国大党中的威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政府官员对他惟命是从。就连国大党的议员也唯他马首

好处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

为了避免得罪总理,丢掉乌纱帽。印度政府官员很少有斤,人主见,只要涉及到国家基本政策,没人愿意与鲁拉贸帕冗背道而驰,导致鲁拉贾帕尼很难听到反对意见,也就难以发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扫了眼在坐官员,鲁拉贾帕尼暗自苦笑。

内务部长莱昂纳德、外交部长图托、国防部长阿亚梅尔、财政部长朵德拉、工业部长库里亚、农业部长吉拉伯利、经济贸易部长曼德维拉、文化教育部长切亚尼、科技产业部长拉沙克、内卫安全部长加马尔与信息情报部长沃克尔都是鲁拉贾帕尼一手提拔起来的,也都是没有多少主见的“行政官员”。

“沃克尔,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网刚发生的事情吧。”

朝总理点了点头,信息情报部长开始做情况简介。第四次印巴战争后,受马克里叛逃的影响,印度对情报系统做了全面改革,成立了大大小小旧多个情报机构。鲁拉贾帕尼上台之后,着手整合情报系统,在战略安全情报局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旧多个情报机构成立了信息情报部,不但集中了情报力量,还提高了情报单位的地个。让沃克尔集任信息情报部长是鲁拉贾帕尼控制印度情报部门的关键手段,因为沃克尔在此之前曾经以机要秘书的身份为鲁拉贾帕尼工作旧多年,是鲁拉贾帕尼最忠诚的部下之一。

总体来说,中国的政策来的很突然,没有多少征兆。虽然合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并未答应向巴基斯坦提供尖端武器的生产技术与生产专利,但是中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意义非凡,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地区战略平衡,使美国军事援助产生的优势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中国此举将加快巴基斯坦的军事改革步伐,使巴基斯坦实现军事现代化,使我国军事力量落后巴基斯坦至少十年、甚至十五年。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此次军事援助必然对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巴基斯坦能在五年内掌握中国提供的尖端军事技术,就能获得绝对的战略优势。”

鲁拉贾帕尼的眉头跳了几下。朝沃克尔看了过去。

“毫无疑问,如果巴基斯坦拥有足够的战略优势,即便没有中国的支持,也会单独发起战争,将我们赶出克什米尔,甚至攻占我国西北地区的部分领土,特别是伊斯兰教徒聚居的地区。”

“巴基斯坦会单独发动战争?”莱昂纳德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

“沃克尔说愕没错,巴基斯坦正在为单独击败我们努力。”阿亚梅尔接过了信息情报部长的话,说道。“这些年来,我们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虽然中国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向巴基斯坦施加了压力,但是从根本上讲,中国肯定不会过分压制巴基斯坦。更不可能因为巴基斯坦向我们发动战争而制裁巴基斯坦。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对我们与中国过分亲密早已不满。此次危机足以说明问题,我们与中国的谈判遇到麻烦,巴基斯坦立即屯兵克什米尔,摆出了与我们决一雌雄的架势,摆明了想让中国知道,巴基斯坦才是中国的盟友。对巴基斯坦来说,拉拢中国的最好办法不是取代我们,成为中国市场初级工业产品的主要供应方。而是让中国相信,巴基斯坦能够单独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不会因此拖累中国。为此,巴基斯坦才会提出采购尖端武器装备的要求。此前。中国一直在出售尖端武器装备上有所保留,主要是不想激化南亚局势。随着我们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军事力量迅速提升,战争将难以避免。中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全面武装巴基斯坦。也就是说,中国与巴基斯坦再次找到了共同利益。只要时机成熟,巴基斯坦就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价值,从而巩固与中国的战略联盟关系。

听阿亚梅尔说完,鲁拉贾帕尼笑了笑。

很明显,阿亚梅尔的观点与鲁拉贾帕尼完全吻合,甚至可以说,阿亚梅卓这番话就是说给鲁拉贾帕尼听的。与沃克尔一样,阿亚梅尔也是鲁拉贾帕尼的重要心腹。成为国防部长阿亚格尔是鲁拉贾帕尼的防务顾问六直到鲁拉贾帕居太一心赢的大选,成功连任印度总理之后,阿亚梅尔才“转正”。防务政策方面。阿亚梅尔非常清楚鲁拉贾帕尼的想法,也非常清楚鲁拉贾帕尼想听什么样的意见。

阿亚梅尔说完,会议室内安静了下来。

鲁拉贾帕尼暗自叹了口气,朝外交部长图托看了一眼。

“巴基斯坦有野心,却不见得有实力。”受到总理的“启发。”图托没再保持沉默,“总体来讲吧基斯坦要想单独战胜我们。靠的不是军事实力,而是综合国力。毫无疑问,即便五年之后,巴基斯坦的综合国力也远不如我们。”

鲁拉贾帕尼微微点了点头,图托也闭上了嘴。

“事实确实如此,巴基斯坦要想超越我们,需要解决同样的问题。”工业部长库里亚趁机说道,“虽然巴基斯坦工业化起步时间比我们早,但是受本国资源与部族问题影响,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结构存在很大问题。这些年来,巴基斯坦在国防建设上有所保留。不是巴基斯坦不想提升军事力量。而是巴基斯坦没有基础实力。与我们一样,巴基斯坦要想继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从而用技术弥补基本差距。目前看来,中国暂时没有向国外转移高端产业的计划,至少在产业技术取得突破之前,中国不大可能培养一个拥有近两亿人口的竞争对手。如此一来。巴基斯坦的产业结果升级遥遥无期。也就难以在综合国力上超越我们

“外交政策上,巴基斯坦也不可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等到库里亚说完,图托才接着说道,“不管是经济还是安全,巴基斯坦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不得不承认。全面依赖中国的政策使巴基斯坦获的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可是我们也必须认清一点,中国不可能让巴基斯坦获得独立自主的军事实力。原因很简单,中国需要通过巴基斯坦维持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从根本上牵制我们。如果巴基斯坦不再依靠中国,也就不会继续按照中国的意图制订国家战略计戈打手 屋说,小”也就不可能让中国从中获益。从军事援助的规模上也能看出,中国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巴基斯坦在五年之后具有单独击败我们的能力,而是通过军事援助向我们施加压力,让我们离美国远一点

“也就是说,中国会采取积极行动?”

听到总理的话,图托迟疑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在众多政府官员中,图托算得上是比较有独立见解的一斤。毕竟作为外交部长,图托不但需要有高硬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敏锐的眼光与判断力。鲁拉贾帕尼不是搞外交出身的,也就不可能安排一个同样不懂外交的亲信去搞外交。

总理问出这个问题,实际上点明了会议的主要话题。

“如果中国采取积极行动,恐怕战争就不远了。”说完,阿亚梅尔朝总理看了过去。

鲁拉贾帕尼长出口气,把目光转舟了沃克尔。

“中国的军事调动并不明显。但是之前派往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足以对我们构成威胁。即便按照最乐观的评估,中国只需要出动三个空降军就能在两个方向上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我们没有多少胜算。”

“中国在日本战争后优先发展空降部队,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国防部长与信息情报部长一唱一和。正好迎合了鲁拉贾帕尼的想法。

空降部队可以越过东海攻占琉球群岛,也就能够越过喜马拉雅山,攻占恒河平原!

中国空降部队的战斗力母庸置疑,美军都将其视为最强大的对手。踢年口月,在五角大楼提交给白宫与国会的《国防咨文》中明确提到,美国必须加快军事改革速度,以中国空降部认为标准,打造一支能够在未来万年内打赢任何一场地面战争的轻型化陆军。以印度军队的实力,根本不是中国空降部队的对手!

鲁拉贾帕尼不是疯子,非常清楚这一点。

此时印度的军事实力勉年前的日本都比不上,凭什么与轻易击败日本、还高速发展了4年的中国军队交手?

问题是,能否避免战争,不由印度单独决定。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果进行准备,以及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总理提出新的问题,会议重点也随之转移。(未完待续

第124章 将帅之别第45章 外强中干第76章 虎视眈眈第41章 大闹龙宫第27章 不烂之舌第50章 疯狂反扑第76章 攻坚战第116章 事发突然第40章 难题第77章 战略预备队序八生死角逐第12章 顺从第84章 内讧第1章 激活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47章 准点第66章 人选第44章 紧锣密鼓第97章 殊途同归第44章 善后第66章 来龙去脉第137章 矛与盾第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75章 全面化第37章 兵棋推演第88章 虎将虎军第136章 割裂序十四鹰击长空第90章 爆炸效应第18章 风起浪涌第79章 独角戏第77章 急转直下第15章 焦头烂额第31章 爱国者第106章 无敌空降兵第160章 半岛战争分水岭第14章 收复失地第35章 绝境第81章 积极外交第177章 争分夺秒第50章 暗中交手第25章 欲擒故纵第7章 动员机制第91章 来势汹汹第48章 玩火者第116章 危险重重第11章 落网第130章 综合素质第3章 血泪史序八生死角逐第34章 不可为而为之第9章 艰难处境第27章 实战考验第18章 点火第12章 锁定目标第27章 致命的误伤第17章 敏感话题第123章 进军古巴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6章 海军革命第38章 定位第16章 新闻战第151章 心领神会第84章 内讧第51章 积极备战第65章 国家意志第10章 冲突升级第7章 恶魔第2章 赤子之心第62章 绝对优势第51章 放话第63章 他山之石第35章 奇兵第124章 和平契机第22章 传奇人物第20章 双簧第12章 备战第12章 军事联盟第47章 明哲保身第17章 民族之翼第78章 烧烤元首第20章 风声鹤唳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证第104章 力量决定一切第44章 紧锣密鼓第56章 快准狠第45章 风雨飘摇第28章 最后一层面纱第54章 外交斗争第60章 军事变革第4章 秘密接头第14章 隐秘行动第96章 争分夺秒第22章 空中争雄第176章 棘手问题第142章 地面决战第142章 合纵连横第2章 情报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