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左冲右突

引快?个小时,觉得附沂的印军快要赶到后,渍云霄二停止进攻的命令,让后卫变前锋、前锋变后卫,率领突击部队一溜烟的离开了珀勒德布尔,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绕了个大圈子,回头杀往马图拉。

突击部队离开后夫约刃分钟,第一支印军装甲部队到达珀勒德布尔。

不得不说,突击部队撤得很及时,也跑得很快。虽然印军装甲部队从珀勒德布尔守军那里得知突击部队向北去了,但是派出的侦察部队一直追到亚纳河都没追上突击部队,并且在河岸上失去了追踪线索。

此时,突击部队正在亚纳河东岸向马图拉‘挺’进。

印军侦察部队丢掉线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渡过亚纳河的时候,凌云霄玩了很多‘花’招。一是让部队五次渡河,在河岸上留下了很多车辙印,让印军侦察兵根本不知道哪些车辙印是最后留下的,也就无从推断突击部队到底是在亚纳河东岸,还是在西岸。二是让侦察部队与一个加强营在第二次渡过亚纳河,也就是回到西岸后,继续向北前进,在戈西位于马图拉与新德里之间附近再次渡过亚纳河,最后到马图拉附近与主力汇合,从而给印军制造突击部队正在杀往戈西的假象。三是在亚纳河西岸洒了不少润滑油,留下部队在西岸休整过的迹象,从而让印军断定突击部队还在亚纳河西岸,不再继续向东追击。

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凌云霄一个人想到的,而是他的参谋军官想到的。

实际上,在羽日夜间到为日凌晨的突击行动中,凌云霄带来的那几个作战参谋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离开空投场之前,凌云霄首先想到攻打马图拉。

裴承毅说得很清楚,突击部队必须摆出攻打新德里的架势,而要攻打新德里,首先就得攻打马图拉。突击部队出现在马图拉城外,肯定能让印军感到恐慌,从而迫使印军集中兵力守卫马图拉。

凌云霄的这一判断没有错,却忽视了当前的局势。

突击部队突破阿格拉的防线之后,印军已经开始向马图拉集结,而且驻守马图拉的印军并未离开防御阵地。此举表明,印军已经意识到突击部队将攻打马图拉,所以让南面的部队北上围剿突击部队,而让马图拉成为攻不破的铜墙铁壁。如果突击部队按照凌云霄的计戈打手 前去攻打马图拉,等于主动进入印军布下的天罗地网。虽然以突击部队的实力。能够轻松突破印军的包围圈,但是也将失去攻打新德里的机会,让印军不再担心新德里的安全。毫无疑问,突击部队无法完成前线总指挥下达的作战任务。

针对这一情况,凌云霄手下的一名作战参谋建议部队向南运动,从印军扫‘荡’部队的东面穿到南面去,然后再向西运动,攻打位于马图拉东南的珀勒德布尔。虽然珀勒德布尔距离新德里要远,而且要前往新德里,还得经过马图拉,但是通过攻打珀勒德布尔,能够把印军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然后利用突击部队的越野机动能力,迅速返回马图拉,在印军回过神来之前好好打上一仗。

照这个打法,就算打不下马图拉,也会让印军胆战心惊。

换句话说,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印军知道,突击部队不但能够在道路上机动作战,还能在野外行军。这要印军想把突击部队挡在新德里的大‘门’之外,不但要守住所有路口,还要守住所有平原。结果很明显,印军必须分兵防守,能够集中行动的兵力将非常有限。印军不能集中行动,除了无法对突击部队构成致命的威胁之外,还能为突击部队提供更多的机会。只要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歼灭几支印军,就算突击部队不向新德里迈进,也能让印军拼出全力,投入更多的兵力对付突击部队。也就是说,突击部队能在不用继续向新德里突击的情况下完成作战任务。

凌云霄不是那种固步自封的将军,认为参谋的建议更有可行‘性’之后,立即加以采纳。

正是如此,突击部队才在夜间绕过了印军的搜剿部队,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印军身后绕向珀勒德布尔,并且在天亮前发起进攻。

因为没有计划打下珀勒德布尔,所以战斗打得并不‘激’烈。

除了尽量利用炮火支援之外,凌云霄做得最多的就是让进攻部队尽量不要与印军争夺防御阵地,打够了就撤下来,必须尽一切努力减少伤亡。

物资可以空投,伤员却无法送回去。

不管怎么样,控制伤亡比击毙更多的敌人更加重要。

利用实时更新的战场信息,突击部队赶在印军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离开了珀勒德布尔。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前面已经介绍了,凌云霄率领突击部队杀向马图拉的时候,印军还在亚纳河西岸按寻突击部队。

虽然有迹象表明突击部队去了亚纳河东岸,但是印军仍然把搜索重点放在了西岸。

这也可以理解。突击部队突然袭击珀勒德,小,证明了其强大的越野突击能力吊然从珀勒德布尔二:二沼甲的耸路经过马图拉,但是突击部队很有可能选择越野机动,绕过马图拉攻打新德里。

从珀勒德布尔到新德里的直线距离不到打手 刃千米,如果突击部队在亚纳河西岸北上,前方就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没有任何天然障碍。也就是说,如果突击部队的目的是攻打新德里,很有可能直接北上。在印军眼里,突击部队在亚纳河两岸留下迹象,很有可能想把追击部队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为奔袭新德里创造机会。

显然,凌云霄在亚纳河畔做的手脚有点多余。

因为亚纳河不是一条大河,最深处也不过3米,两岸近岸部分的水深不到打手 米,所以在印军看来,突击部队很有可能在水上行军,不留下车辙银,让追击部队无法判断其正确的行军方向。换句话说。就算凌云霄在亚纳河畔什么都不做,印军也会认为突击部队正在杀向新德里。

不管怎么说,复杂的战场环境给突击部队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印军追不上突击部队,也不能怪其行军速度,主要是印军缺乏有效的战术侦察手段与战场监视能力。换个角度看,如果印军拥有共和国军队那样的战术侦察手段,也不会在各个战线上一败涂地了。

战术行动中,美国提供的战略情报根本起不了作用。

军事侦察卫星每过2个小时才从战场上空掠过一次,每次仅能监地分钟。就算美国的情报分析人员能够在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上找到突击部队的身影,因为突击部队一直在运动,所以在美国的情报分析人员将消息发给五角大楼的时候,情报已经过时,不具有引导印军作战的价值。

找不到突击部队,凭什么围剿突击部队呢?

印军也想过解决办法,比如派出更多的地面侦察部队,提高搜索密度。问题是,制空权掌握在共和国军队手里,制电磁权也掌握在共和国军队手里。战斗开始后,数十架电子战机轮番到战场上空巡逻,使印军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全面瘫痪。虽然电磁压制无法完全阻断印军的通信联络,至少对有线通信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侦察兵不可能带着有线电台执行侦察任务,只能以最原始的方法传递情报。

事实上,印军好几次差点发现突击部队。

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突击的隐秘‘性’,凌云霄不但加强了侦察部队,还在突击行动中让侦察部队始终负责外围突击任务,用的察兵对付侦察兵。这一部署的效果很突出,部队向珀勒德布尔推进的时候,侦察兵就干掉了好几支印军侦察部队。

侦察部队突然失踪,肯定是不正常的事情。

问题是,印军不可能立即发现哪支侦察部队遭到了袭击。也就是说,等到印军反应过来的时候,突击部队已经走远了。

与印军最原始的战术侦察手段相比,突击部队的优势就太明显了。

从始至终,突击部队都获得了实时战场信息支援,时玄掌握着印军的调动情况。

部队渡过亚纳河,向马图拉‘挺’进的时候,凌云霄就发现,到达珀勒德布尔的印军竟然转向北上。更让他有点不敢相信的是,南面正在北上的印军也转向了珀勒德布尔,似乎准备跟随北上。

不管凌云霄有没有搞清楚局势,对他来说,这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印军向亚纳河西岸集中,等于把马图拉让了出来。

虽然驻扎在马图拉的几个万印军并没离开,但是对突击部队来说,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能在马图拉好好打上一仗。

快到中午的时候,凌云霄让部队停了下来,再次请求空投补给。

虽然按照突击部队的标准,坚持战斗3天不成问题,但是在珀勒德布尔,为了打出气势,减少战斗伤亡,凌云霄没有在乎弹‘药’消耗情况。当然,最需要补给的还是电能。越野行军的能量消耗非常惊人。是公路行军的3倍左右。也就是说,在公路上能够跑打手 如千米的战车在野外只能跑劲多千米。出于安全考虑,不可用光电池里的电能再停下来充电。按照标准作战守则,必须在剩余2筋电能之前进行充电。因为突击部队深入敌后,谁也不知道要在什么时候逃命,所以凌云霄把剩余电能的标准提高到了舰。越野行军还会对战车的行走机构产生更大的磨损,正常维护周期大大缩短。

以突击部队的活动强度,每天停下来休整一次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等待空投补给的时候,部队官兵抓紧时间养神。

凌云霄再次与裴承毅通了电话,汇报了前面的战斗情况,以及攻打马图拉的计划。

裴承毅没有反对攻打马图拉,只是提醒凌云霄,正在搜寻突击部队的印军已经超过刃万,算上马图拉的守军,战场上的印军超过坠万。如果攻打马图拉的行动不太顺利,绝对不能恋战,应该尽快撤退。为了让凌云霄重视这个问题,裴承毅还提到天心部队最好向东微退。拉‘弄’战线。使印军不得不分散其二:

即便不用裴承毅提醒,安云霄也知道,攻打马图拉之后,突击部队只能向东前进。

点力分,运输机群投下了突击部队急需的弹‘药’物资。

3个小时后,突击部队离开空投场,杀向马图拉。

此时,用来对付突击部队的印军主力部队还在亚纳河西岸向北推进。为了堵截突击部队,印军在戈西集结了大约旧个师的兵力,在防线两翼投入了上百支侦察分队,还在整条防线上建立了有线通信网络。

只要突击部队进入侦察分队的视野,就能通过又线通信网络将情报发给其他作战部队。

问题是,突击部队根本没有委戈西。

傍晚。担任突前任务的侦察兵到达马图拉郊外。

按照凌云霄的请求,炮击从旧点刃分开始,一直持续到旧点匆分。

炮击结束的时候,突击部队的主力已经在马图拉外面摆好了阵列,进攻随即开始。

突击部队突然出现在马图拉,印军的第一反应就是死守马图拉,随后命令亚纳河西岸的围剿部队向马图拉前进。

问题是,突击部认为什么要放弃进军新德里的机会,攻打戈西南面的马图拉?

不管古吉拉德怎么想,突击部队攻打马图拉不是好兆头。

戈西只是一座小镇,而且位于防线后方,就算突击部队打下了戈西,也会被马图拉的守军围剿。更重要的是,突击部队缠着马图拉打,很有可能是在为进攻新德里做准备,不是真的想攻打新德里。这一判断让古吉拉德相信,突击部队的任务是‘诱’敌,让印军把新德里的主力部队派到南面去,为北面的3个军创造攻打新德里的机会。戈西距离新德里太近,印军很快就能回防。要想达到‘诱’敌的目的,就得把战场选远一点,让印军无法及时回防。毫无疑问,马图拉是最理想的选择。

这一判断,让古吉拉德坚定了歼灭突击部队的决心。

不干掉那支左冲右突的装甲部队,新德里就永无宁日。

古吉拉德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裴承毅也在观察着战场上的变化。

实际上,早在刃日凌晨,裴承毅就发现印军开始加强新德里北面防线,似乎更加担心驻扎在西线战场上的3个野战军。

最初的时候,裴承毅还不大相信印军会如此愚蠢。

不管怎么说,北面3个军对新德里没有多大威胁。如果能用3个军打下新德里,裴承毅早就采取行动了,何必让“敢死队”在南面折腾呢?

直到突击部队在珀勒德布尔暴‘露’行踪,印军还在加强新德里北面防线,裴承毅才不得不相信,印军一直盯着北面3个军,没有把突击部队当作主要威胁。在南面集中兵力围剿突击部队,也是不得已之举。对印军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在北面的3个军南下之前,干掉南面的突击部队,避免腹背受敌。

既然如此,裴承毅采取了将计就计的对策。

约日清晨,他就让66军、军与引军进入进攻阵地,摆出进入印度境内的架势。

此举果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但新德里的守军向北面集中,整个西北战场上的印军都进入了战斗状态。

当然,仅仅做做样子是不够的。

与凌云霄通电话的时候,得知突击部队将去攻打马图拉,裴承毅没有反对,正是因为攻打马图拉能够让印军继续做出错误的判断。换句话说,如果攻打戈西,反而有可能让印军认为南面的突击部队才是主要威胁,从而把留在新德里北面的军团派往南面,使围剿突击部队的兵力增加一倍以上。与坠万印军周旋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再增添田万印军,就算突击部队的战车全都装上风火轮,也不大可能突出重围。

裴承毅的目的只有一个,继续施加压力,让印军只能被动作战。

突击部队攻打马图拉的时候,仍然只有南面的印军前去围剿,让裴承毅松了口气。基本上可以肯定,突击部队能够顺利引开印军,迫使印军调动新德里南面的所有部队。只要凌云霄不停下前进的脚步,一直在战场上兜圈子,印军就只能跟着突击部队跑。按照裴承毅做的部署,如果突击部队向东运动,拉开印军的防线,降低印军的兵力密度,甚至能够抓住机会打两场小规模歼灭战。

突击部队打得越狠,对印军的牵制作用越大,对印度的心理压力也越大。

觉得凌云霄那边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之后,裴承毅才把目光转向了博帕尔。

召军在羽日引点刃分开始攻打博帕尔,比裴承毅计戈打手 时。早打晚打不是关键问题,如何打下博帕尔才是裴承毅必须考虑的问题。

毫无疑问,攻打博帕尔的战斗不会很轻松。

第143章 五加九会议第54章 中坚力量第127章 讨价还价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55章 点悟第40章 空天战机第3章 余热第35章 奇兵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6章 喧宾夺主第39章 主权宣言第24章 出山第42章 正面交火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83章 造势第37章 登陆第51章 轮回第13章 第一单生意第64章 有条不紊第52章 重大收获第84章 王牌军的实力第29章 开打第83章 中东攻略第58章 大国心态第46章 信号第69章 前因后果第5章 战争制造者第102章 第二战线第40章 空军出动第29章 心态第19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第21章 战争到来第52章 虚惊一场第22章 元老第37章 登陆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27章 权宜之计第71章 全面爆发第109章 打招呼第14章 拨开云雾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117章 全线吃紧第30章 感恩戴德第49章 戳破牛皮第11章 全面打击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17章 民族之翼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21章 天军登场第92章 四量拨千斤第68章 自酿苦果序九死里逃生第57章 偷袭第20章 最佳科学顾问第53章 战前动员第50章 粉墨登场第14章 根本职责第41章 大闹龙宫第26章 坦然面对第8章 突然袭击第2章 野心家第91章 全线反击第25章 加速第1章 联合国风云第108章 速战速决第60章 战役穿插第134章 短促的战役第2章 职责使然第45章 战争需要理由第54章 被动选择第54章 交换立场第16章 金钱操作第125章 两把尖刀第89章 狗急跳墙第89章 快速突击第80章 扯皮第58章 声东击西第29章 野心家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2章 顺从第47章 外交攻势第63章 大胃口第129章 登陆作战第82章 金融保卫战第62章 胆大包天第53章 巅峰之作第114章 穷途末路第37章 铤而走险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8章 利益之争第58章 空中走廊第63章 想当将军第53章 当务之急第11章 定策序十七偃旗息鼓第3章 群英会集第45章 部署第128章 知错就改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