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路走好

旨开元首府。李存勋没有返回军情局总部。而是直接去空军基地。

半年前二李存勋没有考虑退休的事情,毕竟他才田多岁。精力非常充沛。别说再干5年,就算再干旧年也不成问题。潘云生去世后,李存勋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他没有明确表示将在政府换届后离职,但是几斤,月来,他一直在给刘晓宾交代工作,打算让的晓宾在军情局好好表现几年。

与元首谈过之后。李存勋不的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正如元首所说,共和国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除了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之外,还需要能够卑助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的“参谋”。毫无疑问,军情局长就是共和国领导人身边最重要的“参谋”。

作为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的全程参与者,李存勋心里非常清楚今后几年的情况。

在王元庆执政的旧年间。共和国的政治改革稳步推进了打手 屋说,小饼,从最初的基层民主选举到省级代表民主选举。虽然王元庆还没有对外公布下一轮政治改革的具体方案,但是作为改革的参与者,李存勋非常清楚王元庆要做什么。换届选举的时候。王元庆不但要卸下国家元首的职务,还要像当年的纪结国那样。给下一任国家元首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财富,那就是正式推行全国普选,并且对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进行改革,建立完全属于共和国的民主议会。

这一步非常关键。可以说决定了政治改革的最终成败。

按照王元庆制订的改革方案。共和国将建立内外两级民主议会。政治协商大会为外层议会,不论党派、身份,所有人都可以参选。全体代表大会为内层议会,只有旦有党派代表才能参选。两层议会按照区域以全民普选的方式产生,只有获得民众认可与支持,才有资格进入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普选的具体方案还在修订,因为主要负责人是顾卫民,所以李存勋并不是很了解。按照李存勋从王元庆那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普选肯定分区域进行,即以省为单位,按照各省的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等要素决定议席数量。离全体代表大会召开还有不到打手 屋说,小个月,仍然没有确定普选的具体方案,主要就是几个耍素、以及各要素所占比重还没有确定下来。比如王元庆认为应该将各省的面积计算进去,顾卫民则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毕竟省的面积不能代表人口、不能代表经济、也不能代表资源。只是一个空泛的数字而已。又比如,王元庆认为应该将人口作为第一要素,在决定普选名额的要素中占锄的比重,顾卫民则认为不应该把人口定得这么高,最多占糊的比重。因为普这要素与各个省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各省级代表大会委员长均参与了方案的制订工作,也有不同的见解。这是一个众口难调,却必须调和的问题,争论自然在所难免。

在李存勋看来,王元庆与顾卫民的矛盾,实际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

从根本上讲,王元庆是一个非常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精通现实手段的政治家。按照王元庆的想法。普这要素以民为本。将民主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顾卫民不是不照顾民主,只是更加现实,毕竟体现民主的不仅仅是民意,还有经济、文化、资源等客观因素。由此可见,王元庆与顾卫民对政治改革的理解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在如何实施的冉题上,也就是手段上的观点不一样。按照李存勋的理解,争到最后,王元庆肯定会让步。因为在现实面前,王元庆只能让步。

不管怎么说,政治双革到了只能进、不能退的阶段。

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普选确定下来,得到落实,政治改革就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民众足够多的时间,让民众逐步了解与熟悉民主制度。也许会花上几个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在基本制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政治改革迟早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相反,政治改革必然遭受惨败,在改革中被录夺了利益的群体必然猛烈反扑,让三代共和国领导人的努力变为泡影。

李存勋不是政治家,但是他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从这也能看出王元庆的长远眼光。在共和国高层的众多领导人中,与利益集团瓜葛最少。最能推动政治改革的肯定是李存勋。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有足够的影响力,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不管谁当下一任国家元首。只要李存勋还在军情局,只要李存勋坚定不移的支持政治改革,王元庆的政治果实就能保留下来。至少5年之内,没人能够改变政治改革的前进方向。5年之后,随着普选逐渐被民众接受,就算有人想改变未来,也得问问共和国的公民是否同意。泡韧巴珊,奶哂晒)厂告少员新块,小洗员多

李存勋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觉得这个任务太艰巨了。

当然,艰巨的事情不仅仅是政治改革,还有刚月开始的第三次军事屿政治改革相比,军事改革受到的争议更大

当初,王元庆推行政治改革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落后的政治体制已经成为阻挠共和国前进的主要因素,政治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推行的地步,因此政治改革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特别是广大民众的支持。相对而言,在王元庆提出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时候,支持者并

与前两次军事改革相比,第三次军事改革的主要反对者是军队。

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前两次军事改草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军队。抛开表象看事实就能发现,前两次军事改革的受益者是军队,准确的说,是希望共和国变得更加强大的军人,而王元庆提出的第三次军事改革不但没有让军队获益,甚至让很多军人认为,将严重削弱共和国的军事力量。

事实果真如此吗?

李存勋也是军人。但是他并不认为军事改革削弱了共和国的军事力量。

当然,这一切还得从印度战争说起。

印度战争是共和国建国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虽然王元庆、项铤辉与裴承毅等政治、军事决策人员的出色表现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共和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才是印度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出巫年底,战争结束的时候,李存勋都有点不敢相信,不到半年,共和国军队就击败了印度,并且占领了印度全境。要知道,在此之前,就连王元庆都认为至少需要打手 屋说,小年半才能击败印度。

共和国军队在印度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让王元庆坚定了军事改革的

看上去,这不合逻辑。毕竟共和国军队表现得这么好,作为国家领导人,没有任何理由发起一次裁军万万的军事改革。如果从国家的高度来看,就能明白这轮军事改革的根本目的了。

对一个国家来说。军队就是用来对付敌人的拳头。

毫无疑问,拳头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要想发挥这只拳头的威力,还得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

对一个国家来说。体魄就是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外交、教育等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如果把国家比喻成拳手。因为总体“质量。有限,拳头越大,意味着身体越小,当两者不成比例的时候,拳头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甚至会拖垮身体,使拳手变得虚弱不堪。

王元庆推行第三次军事改革,就是要控制拳头的大小,让更多的营养留在身体里。

母庸置疑。从长远来看。共和国迟早要裁军,控制军事力量。本书来目徊书吧(眺佃酬,会员)收集发抚

王元庆存印度战争之后才推行第三次军事改革,也与共和国的现实处境有很大的关系。

印度战争之前。共和国的所有努力都针对周边地区。准确的说,是建立一个更加有利于共和国发展的周边环境。可以说,从纪佑国开始,共和国的三个领导人都在为此努力。第四次印巴战争、东海战争、南海战争、半岛战争、日本战争、还有收尾的印度战争,全是为了这个目的。击败印度之后。共和国基本上不存在周边威胁了,至少在短期内,不用过分考虑周边安全。

从国际大环境看。随着国际核裁军加速推进,共和国当美国两强争霸,欧盟、俄罗斯等地区性强国全面争取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共和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未来刃年之内,共和国都不用考虑与某个大国爆发全面战争。

由此可以看出。全面销毁核武器本身就是共和国与美国博弈的结

对共和国来说,需要刀到的年的时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此期间,共和国将尽量避免与大国发生冲突,至少不能发生正面冲突。对美国来说,需要刃到的年的时间开发高尖技术,在此期间,美国也将尽量避免与大国发生冲突。也就是说,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不愿意使世界局势失去控制,都在为自己争取时间。再看《伦敦条约》对全面销毁核武器采取的三步走策略,就不难明白共和国与美国的目的了。未来纪年内,主要国际焦点问题就是全面销毁核武器。在此期间,共和国与美国不会停止对抗,但是绝对不会硬碰硬的正面对抗,国际大趋势是地区冲突增加,大国冲突减少。

如果再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就不难发现,国际局势将在为年后发生剧是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如何利用这刃年,将对国家的未来有决定性影响。

共和国也不例外,这约年将决定共和国的未来。

普通军人不会考虑这个问题,毕竟没有哪个士兵能够在军队里干满为年。可是对王元庆来说,他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就算王元庆不可能在为年后主掌共和国,甚至不大可能活到刃岁,他也不能置共和国的未来于不顾。作为国家元首,王元庆不但有责任做好在任期间的工作,还有责任为共和国谋刑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站在这个角度七不能否认第三次军事改革的重要性。???? 简单的说。就是共和国在刃年内不需要一支强大到足以称霸全球的军事力量。只需要一支能够保卫国土安全、捍卫国家利益、保护民众生命财产的军事力量。毫无疑问。这是一支规模有限的军事力量,高不是一支时刻为了打大仗而准备的军事力量。

回顾之前的一系列扩军政策,不难发现,第三次军事改革是在纠正过往错误。

从半岛战争开始,受周边局势的影响,共和国一直奉行军事扩张政策。虽然在此期间没有进行大规模扩军,军队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官兵结构、编制规模、装备质量等等对军队战斗力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都在加强与扩充。以刀军为例,印度战争时。刀军的战斗力相当于半岛战争中的3倍。由此可见。虽然军队规模没有扩大,但是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在短短旧年内增强了2倍以上。

扩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从巧年到凹年的打手 屋说,小醉间,共和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仅有4院。虽然在发达国家中,这一增长速度并不慢。比美国的2鳃、欧盟的2骗快得多。但是与此之前的旧年相比,共和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人均收入,共和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应该这么慢。至少应该在筋左右。虽然在政治改革的影响下。经济增长给全国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用民间的话来说,因为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所以4院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于此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从国家的综合实力来看。妇%的经济增长率肯定支撑不起军事扩张,如果不及时调整对外政策,军事扩张迟早会压垮共和国

王元庆在这个时候推行军事改革,就是要削减军费开支。

踢年的军费开支仅比历年的常规军费开支(扣除战争开支)增长了刃怎要知道,酚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腮,是自巫!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而在此之前每年的军费增长率都在鳃左右。如果考虑到刀岛年裁军万万所需支付的遣散费用,那么当年军费开支实际上缩减了鳃左右。

如此大幅度的缩减军费开支。军人满意才是怪事。

为了减少开支。国防部在审批军费预算的时候特别严厉,不但砍掉了很多华而不实或者短期内难见成效的装备开发项目,还严格执行在第二次军事改革时确定的福利待遇,比如所有将军都得严格按照对应级别享受福利房,多出来的面积。必须按月支付租金。又比如严格控制军队的差旅与招待费用,多出来的费用,由军人自行承担。

毫无疑问。如此严厉的军费审核制度,让享受了旧年美好时光的军人很不习惯。

别的不说。对普通军人来说,除了每年一次的探亲假由国家承担路费之外,其他私人活动都得自己掏腰包,就连请客吃饭也得自己掏钱。要知道,在过去旧年内。这些钱基本上由军队负责,不需要军人自行承

用一些比较极端的话来说,第三次军事改革就是“兔死狗烹”与打手 屋说,小打手,屋说,小鸟尽弓藏”

不管这个形容是否恰当,反正没有几个军人对第三次军事改革感到满意,更不会像前两次军事改革那样积极支持。

因为项铤辉去意已决,裴承毅再三表示不会谋求总参谋长的位置,所以下一任总参谋长极有可能是林啸雷。果真如此的话,李存勋必须留下来原因很简单,林啸雷是个喜欢走极端的家伙,真要让他推动第三次军事改草。不搞出问题就是天大的幸事。虽然在推行军事改革方面,主要动力来自元首府,但是王元庆之后,没有哪个人在军队有足够的咸望。能够让军队服服帖帖。这个时候。肯定需要一个像李存勋运样的人来调解总参谋长与元首、军队与政府的矛盾。不管怎么说,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在军队高层有足够的威望。没有几个将军敢与他对

干。

看清未来,李存勋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项铤辉可以一走了之,他却不能一走了之。王元庆可以卸甲归田。他却不能马放南山。

这让李存勋想到了潘云生,因为当年潘云生与他现在的情况完全一样,不得不在纪佑国离任之后充当元首与总参谋长的“中间人”。

坐上飞机。李存勋还在考虑这个问题。

虽然在军情局工作的万年,让他获得了与当年潘云生一样的地位与影响力,但是在即将到来的未来,李存勋却需要面对很多潘云生不曾面对的挑战。

李存勋没有考虑个人得失。成为间谍的那一天,他就抛弃了个人得失。

他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

共和国。能否一路走好?(未完待续

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152章 峰回路转第3章 日印结盟第28章 亲自动手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135章 绝不能失败第29章 野外求生第25章 欲擒故纵第66章 有利有弊第171章 赶尽杀绝第4章 秘密接头第48章 玩火者第46章 信号第83章 战争动员第116章 条线上的蚂蚱第86章 战前动员第13章 烟雾弹第64章 稳重见长第16章 推波助澜第24章 扑朔迷离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27章 生死一线第27章 权宜之计第44章 改写命运的情报第56章 迟到的命令第7章 实战演练第151章 最后一线希望第145章 智勇双全第54章 被动选择第83章 无法指望第56章 双面间谍第47章 范本第3章 情报第10章 自由与面包第40章 战果最大化第55章 心照不宣第141章 理想战术第57章 挑战书第82章 靠山与替罪羊第3章 暗流第22章 用心险恶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50章 围点打援第92章 拣便宜第5章 区别对待第90章 未来第45章 国家安全战略第6章 拷问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18章 女豪杰第144章 技术革命第86章 增援部队第4章 团圆第118章 关键的一小步第85章 灵活战术第64章 稳重见长第61章 不服输第82章 调整第6章 管中窥豹第17章 敏感话题第100章 雷厉风行第53章 不宣而战第58章 大国心态第48章 说服工作第44章 恐怖的实力第36章 雷霆一击第48章 痛歼美军第11章 落网第12章 平衡外交第31章 岛内风波第69章 权益第129章 登陆作战第100章 嘱托第66章 战争决议第53章 新式战争第82章 借题发挥第63章 失控第43章 演变的世界第105章 占领区第64章 稳重见长第173章 走向尾声的信号第81章 化危为机第92章 拣便宜第9章 不可告人第55章 以战促和第50章 试验战争第3章 秘密同盟第70章 针锋相对第52章 不屈第177章 争分夺秒第28章 刺客的较量第44章 最后手段第60章 战争的导火索第6章 一路走好第27章 实战考验第23章 手到擒来第114章 突然袭击第104章 力量决定一切第130章 铤而走险第177章 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