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尽在掌握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京城就开始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养鸡场。

经过畜牧科技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十多年努力,京城成功建起了现代化的蛋鸡生产配套体系,并带动了集体和专业户养鸡生产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解决了全市居民的禽蛋需求,让鸡蛋和鸡肉不再是旧日的稀罕物,极大的改善了京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但同时也得承认,这种现代化养鸡场的发展方向是以量为重的。

于是这个过程里,质高而量低的本地鸡种在某种程度上就被忽视了。

结果惨遭“误杀”,几乎到了灭种的地步。

像宁卫民发现的这种宫廷黄鸡就面临着这样危急的处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话说回来,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宁卫民找到了他们,这又得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为他可是具有丰厚的财力和人脉关系的。

而且对于这些濒临灭绝的宫廷黄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它们的真正价值。

也就让这些宫廷黄鸡保住种族的延续具备了可能性。

没说的,为了力挽狂澜,宁卫民在这一天又干出了一件惊人之举。

他不但一掷千金,用随身带来的一千块钱,把这村里所有宫廷黄鸡,还有这些鸡下的蛋,全都给包圆了。

他还要把这些鸡继续寄样在这些村民家里几天。

在村委会的见证下,他和村民约定好,说从今天算起,每过一天,每一只鸡,他出两毛的饲料钱。

这笔钱等过几天他来拿鸡的时候一次付清。

就这个条件,把这些家里养了宫廷黄鸡的村民们给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

要知道,市场上的一只鸡,不过两块左右,而宁卫民出的价钱可是市场价的好几倍啊。

对于这些村民们无异于发了洋财。

再加上喂鸡居然还能借着挣钱。

谁都没想到这些原先没人要赔钱货,竟然最后给他们挣了个大实惠。

于是整个村子都是欢天喜地,但凡家里有鸡的人,都是喜笑颜开,纷纷拍胸脯向宁卫民保证一定悉心照料。

说不但不会饿着他的这些“宝贝”,晚上也会让专人给他好好看着,肯定不会让黄鼠狼给叼了去。

至于宁卫民为什么这么放心这些村民,不马上把这些身价飙升的宝贝弄走呢?

嗨,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将近一百只鸡呢,数量太多。

他都搁自己汽车上没法弄不说,他也怕自己不会养啊。

真要跟鬼子进村儿似的,他把这些鸡都装车给弄走,回头万一再把这些鸡给折腾死,来个团灭。

那他可就真是好心办坏事,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所以呀,光把这些鸡给买下来还不算,他还得想想办法,给这些鸡去找个适合的繁衍之地,再找几个真正懂得怎么养护禽类的人才行。

就这样,当天宁卫民就先带走了一公一母两只鸡和几篮子的鸡蛋。

而等到把张大勺给送回去,第二天他马上就找到了农业大学,紧急找校领导磋商,看能否就此事展开合作。

他的意思是,由自己来出资金,由农业大学方面出人、找个合适地方,把这些宝贝鸡给养起来。

然后请农业大学的技术专家负责优化育种,想办法尽快恢复宫廷黄鸡的原有体貌特征和生产特性。

一旦成功,今后农业大学就负责育种,他来负责做市场。

并且除了双方可以分享商业利润之外,他还愿意额外资助农业大学的科研项目。

说实话,作为农业大学来说,当然对这个提议是打心里赞成的。

毕竟近几年来,农大已经渐渐沦为了一个边缘化的冷门大学了。

不但资金不足,就连每年招生都是各大院校垫底的。

想也知道,谁家孩子既然有能力考大学,还奔着下乡务农去啊?

上农大的学生那都是考不上别的院校的,才肯来的。

所以居然有人上赶着来送钱,委托他们培育鸡种,这无疑是件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这件事如果真的谈成,既可以让畜牧专业的师生增长实际操作的经验,有机会增加技术积累,还能给学校挣经费,简直求之不得啊。

可问题是其中阻碍和困难也是很明显的,尤其农大方面更有诸多顾虑。

这不能不让农大方面谨慎从事,需要认真考量。

首先就是政策上面的障碍。

毕竟此前,还从没有人敢跑到大学来提出这种商业性质的合作。

而且一般这种面向市场的科研项目,向来都是农科院主导的。

凭他们一个农业大学,到底有没有这个权力,会不会触碰政策红线,这就成了问题。

其次是作为业内同行,农大方面还知道宁卫民所不知道的信息。

敢情农科院下辖的种禽公司,其实早在六十年代就意识到了京城油鸡即将灭绝的严峻形势。

并且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当年就深入到了京城油鸡分布较集中的朝阳区大屯、北顶、洼里,以及HD区等地调查,并逐村、逐户、逐群、逐只的进行登记。

然后经过认真挑选,抢救出了一批种鸡,建立了基因库和京城油鸡保护群。

也就是说,即便他们愿意接手这样的工作,那也是重复性的了。

从科研的角度看,等于是一种严重浪费,意义不大。

最后,就是农大方面对于宁卫民的情况了解不足,对他的信心也不够。

要知道,其实去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打过一次交道。

当时宁卫民委托他们去京西寻找传说中的“紫金箍”,也就是御田胭脂米。

并且还许了他们农大很丰厚的经济回报条件。

还别说,他们跑了几次还真找着了,那接下来就该试着耕种了。

可宁卫民能否完成当初的许诺,对他们却是个问题。

要知道,这小子当初答应他们的,可不仅仅是科研经费,还答应给他们一辆汽车呢。

如今又要他们为宫廷黄鸡育种,这要两个项目加起来,那得多少钱啊?

虽然最终要开销多少钱,还得视规模而定。

但目前已经可预计到的是大致数字是,少则数十万,多就得上百万啊。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很难相信,宁卫民能一下拿得出来这么多钱!

或者说,就是拿得出来,他也未必真肯下这么大的本儿。

因为如今的社会风气使然,谁不是奔着钱去啊?

连农大方面自己都认为,农业和畜牧回报少待遇低,是最不值得投资的行业。

能出得起这么多钱的人,肯定能用这笔钱去商场上赚大钱。

那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本儿往水里撒呢?

这回报都不成正比,钱多的没出花了吗?这不纯属有病啊。

他们怎么看宁卫民的谈吐都精明得很,不像没脑子的人,那兴许这里面就有什么猫腻……

总之,对于农大来说,这件事处处蹊跷,虽然很想去做,但同时也望而生畏,不免顾虑重重。

好在宁卫民倒是意志坚定,诚意满满,经过耐心交涉,他很快摸清了农大方面的想法。

虽然对于种禽公司已经先行开始了宫廷黄鸡的保护工作,和紫金箍已经找到两件事,他都颇感意外。

但这并不能影响他的决心,非但没给他带来压力,反而更让他倍感惊喜,说不出的振奋,对于这两件事又多了不少信心和把握。

于是他很快先和农大就除了政策限制之外的两个问题达成了共识。

首先,宁卫民对于种禽公司先下手繁殖宫廷黄鸡一事,认识得很清楚。

他说种禽公司既然是把这些宫廷黄鸡圈在鸡场里养殖、繁衍,喂的也是饲料。

就能明白种禽公司的目的和方向都和他大大不同。

他跟农大解释说,种禽公司的科研重点,无疑还是放在怎么增产增量上。

他们寻找的突破口是怎么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保证禽类的肉蛋质量,这才好把宫廷黄鸡摆在百姓餐桌上。

说白了,种禽公司面对的是国内市场,针对的是大众消费群体。

而他的目的不是,他是要做出口生意,为国家赚外汇的。

瞄准的国外市场,针对的是外国人中的富裕阶层。

为此,他需要的只是提高宫廷黄鸡的质量,树立高档奢侈品的标准和特征区分。

他不在乎养出这么一只鸡需要化多少钱,只要他的鸡肉质地鲜美明显超过其他品种就可以了。

这么一来,他们培育的宫廷黄鸡在科研方向上不但不是浪费,反而和种禽公司会形成有力互补,很可能能够在技术方面互通有无。

在他看来,真的这么发展下去,也许不久的将来,宫廷黄鸡和京城油鸡就会变成两种鸡了。

他们一起培育出的才是宫廷黄,而种禽公司的只能算油鸡。

就这一番高瞻远瞩、另辟蹊径言论,立刻让农大的领导们找到了新的兴奋点,忍不住相互间讨论起来。

而这还不算,宁卫民不光画饼,他还来实在的。

跟着当场就拿出支票开出了一张二十万的预付款,要履行承诺,和农大签订“紫金箍”胭脂米的育种与生产、包销合同。

说农大能种多少他就要多少,而且合同一签,农大就可以挑车了。

切诺基或者桑塔纳可以任凭他们选择。

就这张支票这么一砸,农大的领导班子更是举座皆惊,坐不住了。

因为什么东西都没金钱的说服力大啊。

这下所有对宁卫民个人的怀疑全都烟消云散,再没人认为他的话是儿戏。

可有意思的恰恰在这儿,此时农大一方反而不敢贸然去接这张支票了。

因为他们还得走程序,跟上级申请呢。

现在的农大反倒担心上级不批准,他们自己一方会食言。

然而这还不算,宁卫民心知肚明政策放行才是最重要的一关,而这方面他恰恰是最缺乏手段的弱项,所以他就用出国的机会来当诱饵。

他故意和农大的领导提及了法国布雷斯鸡的喂养方式。

说他听说这种鸡就具有极高的可辨识度,鸡冠鲜红,羽毛雪白,脚爪钢蓝,与法国国旗同色,因此被誉为法国的“国鸡”。

而且由于始终坚持自然放养,成本极高。

一般的法国家庭也只有在每年特殊的节日才舍得吃上一回。

如果大家不信,大可以去法国考察一下嘛,他会帮忙办妥一切出国手续,并且负责十二个名额的全部考察经费。

果不其然,这甚至比汽车的许诺和科研经费都管用,听说可以出国,而且还这么多名额,又是去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第一序列的法国。

会场整个都轰动了,就连最沉稳的人也忍不住激动起来,恨不得把宁卫民当成贵人啊。

事后果不其然,这些农大的人自己就去想办法做上级的工作了,竟然没过三天,就有了结果——签!

就这样,不但宁卫民宫廷黄鸡有了着落,很快就有专人送到农大下属单位的试验草场去了。

就连他以为或许已经不能再找到的胭脂米,也一样落到了他的手里,这对他来说,也是双喜临门,再好不过的结果了。

相比起来,花个百八十万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起来,倒是张大勺,忍不住替他肉疼了。

“卫民啊,我不是把你坑了吧?你怎么为了这宫廷黄和胭脂米要花这么多钱啊?这……这你跟公司交代得过去吗?你们领导不会怪罪吧……”

这老爷子可真是好心,还不知道是宁卫民自己的钱呢,否则估计更得吓一跳了。

宁卫民也只能好好安抚,“没事的,您放心好了。说来我还得谢谢您的,要不是您,我过几年也许真就见不到咱们这么好的东西了。”

“可是……可这一百万呢!这么多钱。你康大爷知道的话,都得怪我……”老爷子还是心里过意不去,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百万真就是天文数字。

而宁卫民此时是彻彻底底的开怀了。

“不能。张师傅,值得的,真的值啊!您送给我的宝贝别说花一百万了,花更多的钱也值。”

“真的值吗?”张大勺见宁卫民的欣喜不似作伪,终于有点放心了。

宁卫民拍了胸脯。

“我不冤您,您看着吧,只要米长出来,鸡繁育起来,用不了几年,这钱就都回来了。而且这是造福咱们后代的好事。子子孙孙恐怕都能沾着光呢。”

跟着他也不禁有点惭愧,“说起来倒是您冤枉呢,送了我这么好的宝贝,结果我还让您白白陪我跑了一趟,从清河回来,连点鸡蛋也没给您,都送到农大挑选孵化去了。您不怪我吧?”

“嗨,不怪。咱日子还长着呢,”老爷子倒也坦率,“反正这鸡和米都成你的了,慢慢找补吧。我就不信,等你米满仓,鸡乱飞的时候,你小子还能再把我忘了?”

“嘿嘿……”宁卫民这下也笑了。“您放心吧,真等那个时候,以后您再想吃这两样,都不用自己去寻了。自然就有人给您送上门来……”

“好,那我就等着吃你这现成的了……”

第38章 邂逅第558章 玩儿火第42章 请客第1214章 尿急第493章 摇钱树第267章 煽风点火第709章 皇冠再现第709章 皇冠再现第173章 没出息第348章 刚需第689章 好心情第889章 同一条船第617章 庭院深深第614章 讨价还价第727章 惨痛教训第883章 露台角落第813章 特殊效果第1218章 首日票房第13章 见面儿礼第702章 大买卖第987章 雪人第1034章 气急败坏第655章 仨德意志第888章 废物点心第995章 反差第853章 跨海征东第628章 浮出水面第282章 将错就错第350章 无形改变第666章 孰重孰轻第182章 好事多磨第1002章 第一千零一张 金融魔术第613章 喜从天降第771章 胆大包天第910章 互赠第481章 万事随转烛第1096章 终身遗憾第895章 到底是谁第38章 邂逅第506章 后厨第433章 大获成功第39章 难处第622章 难以抗拒第1097章 地一千九十六章 越俎代庖第987章 雪人第473章 投桃报李第16章 价格第1076章 菩萨第98章 南下第314章 两重天第761章 花花世界第1040章 另辟蹊径第379章 社交艺术第511章 够朋友第213章 好演员第747章 只送不卖第1150章 续弦夫人第721章 打蛇七寸第997章 极度繁忙第779章 庙会大战第1034章 气急败坏第1097章 地一千九十六章 越俎代庖第1135章 激赏第753章 同气连枝第1206章 一报还一报第902章 美人相邀第724章 迷心第325章 头一面第702章 大买卖第781章 一顶二十五第19章 解馋第705章 超级赌徒第122章 生肖王第127章 年夜饭第435章 豪门恩怨第1118章 开个好头第759章 关键路口第35章 活算盘第1143章 吵吵第592章 大场面第1185章 远香近臭第229章 比较第1126章 巨大蛋糕第1000章 花见时节第75章 广告第1081章 投其所好第398章 潇洒青春第635章 赌约达成第302章 得意之处第911章 小游戏第865章 如鱼得水第760章 奇迹第833章 两面派第591章 商业诀窍第131章 有志青年第667章 好大胃口第979章 主要任务第636章 床底下第551章 小马拉大车第810章 东方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