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金无足赤

第516章 金无足赤

天底下任何人或事,都没有绝对的完美。

宁卫民的开业庆典也一样。

哪怕他想的再周全,也难免有所疏漏。

这不,与大部分客人的兴高采烈、满面春风相比。

今天有两位客人就成为了例外,感到受到了轻慢,是真心有些不快。

他们就是颐和园听鹂馆饭庄的代表——副经理池国维。

以及仿膳饭庄的代表——副经理严宏。

这两位年岁差不多,工龄差不多,履历也差不多。

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在各自的单位工作了十几年,一步步由服务员提拔起来的基层干部。

而且说起来,他们还都是1982年的离退休政策出台之后,获得提拔的同一拨业务骨干。

所以通过参加区服务局饮食服务公司的各项会议,他们俩早就是老熟人了。

但就是因为背景和条件太接近了,他们也成为了各种奖项评选和业绩评比的竞争对手。

彼此面和心不和,才是他们彼此关系的真正写照。

哪怕今天在这里相会,他们见面,也一样是相互点头客气几句,就没了话说。

充分暴露出“同行是冤家”的疏远。

反倒不如其他陌生宾客之间谈得热络,处得和睦。

不过说来也有意思,今天毕竟和往常还是有所不同的。

随着开业庆典一步步的进行,他们居然破天荒的默契起来了。

很难得的有了点“有缘千里来相会,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宁卫民把今天的开业庆典举办得太出色了,同时刺激到了他们。

这才促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生出了同仇敌忾之心,调转枪口,把“坛宫”当成了共同的敌人。

事实上,打今天一过来,这两位心里就不是很舒服。

无论饭庄门前,那张灯结彩迎宾客的热闹劲,高高耸立的广告牌,复古服装的服务人员,还是模仿圣旨的样子做的签到册,以及鞭炮齐鸣时声势惊人的舞狮活动。

这些隆重与繁华的排场,都大大出乎了他们预料之外,让他们相当看不惯。

一个心里想,不就开饭庄嘛。还真能整事儿,有几个臭钱不知道怎么显摆了。弄这么花里胡哨的热闹有什么用?

另一个也觉着,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们饭庄成天接待部级领导,开业也没你这么张扬啊。

你们算老几啊!

结果这样不约而同的酸味儿,就造成了他们不约而同心情低落。

另外,今天乘坐汽车来参加庆典的宾客也实在太多了些。

不但区领导、旅游局、服务局、美协、傅杰夫妇、《火烧圆明园》剧组都有自己的座驾。

就连老艺人们,书画家们、两所美院的师生,都是由宁卫民雇请的出租车专程接送。

这样一来,停在路边一长排亮闪闪的汽车,落在两位饭庄大经理的眼里,就更让他们心里不是滋味,显得俩人大老远乘坐公共汽车赶来实在寒酸。

尤其没想到的是,饭庄门口的服务员为了在路边有限空间腾出车位,居然挨个把他们从乘凉的树荫下请走。

于是,一种受到的“屈辱”的怒意,让他们不由自主心生报复之念。

就为这个,他们不约而同跑到了后厨,把自己的厨师叫了出来。

然后用特别的“关怀”和专门的“嘱咐”,来给饭庄的好日子加了点“喜庆佐料”。

如此,才促成了今天“坛宫”后厨房的一场风波。

不过即使如此,两位大经理也没顺了气儿,就此恢复心平气和。

实际上等庆典正式开始,进入饭庄二楼之后,他们的负面情绪反而更加严重了。

因为无论是“坛宫”的布置格局、摆设铺陈、颜色运用、装修档次,还是标新立异的各种享受和表演,都让他们的眼睛变得像兔子一样的红,发自内心的羡慕嫉妒恨哪。

他们认为,“坛宫”不但是个仗着有钱哗众取宠的暴发户,而且也根本配不上这些装修和摆设。

是怎么看,怎么来气。

一个新办的饭庄而已嘛,居然比扶植你的两个“老大哥”都能摆阔!

瞧吧你们能的!太能嘚瑟了!

这叫什么?僭越!

但说实话,这仍不是让两位大经理最气的地方。

让他们最上火的,其实是对席位的安排不满。

要知道,他们自诩为餐饮业里的前辈,而且是还是对“坛宫”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的“恩人”。

所以他们觉得,既然已经帮了“坛宫”这么大一忙,理应受到重视。

即便不能和局级领导同处一桌,也得和他们那些同级别的饭店经理,旅行社经理坐在一起吧?

至少服务局的人总得出面陪陪吧?

偏偏乔万林对他们压根就没当回事。

这位服务局的科长只是在大门口跟他们照了一面,随便打了个招呼。

就指派张士慧把这两位带入席间,居然把他们和“坛宫”的众多服务商安排在了一起。

一桌子的人,他们看不到一个熟人,也就罢了。

关键是直接就断了他们在领导面前露脸,和同行业交际的方便啊。

如何让人不恼啊?

也就是他们听话头,知道同席的这些相互寒暄、客气的人级别不低,都是些工艺品厂家的厂长、书记。

否则,他们非得气炸了肺大泡不可呢!

总而言之,这两位大经理对“坛宫”给予的招待哪儿哪儿都不满意,那坐下来还能有个好脸色?

尤其听着一桌的客人互相间聊着天,但凡涉及“坛宫”的方方面面都是吹捧和恭维,他们的表情阴得简直都能拧出水来。

所以这种情况下,俩人心有灵犀的联合在一起。

当众阴阳怪气和旁人唱起来反调,你一言我一语的甩上了片儿汤话,也就不足为怪了。

北海仿膳饭庄的严宏率先开口。

“哎,要说这‘坛宫’是真的财大气粗啊。只可惜,这新店就是新店。正所谓,‘树小屋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这里真正有分量的古董太少了,全靠西贝货来充场面,呵呵……”

颐和园听鹂馆的池国维也随之附和。

“可不,这整个餐厅都算上,年份上能过康雍干的瓷器也是屈指可数啊。不过四五十件而已,颜色式样也单一,不是黄底儿就是蓝底儿。字画就更别提了,全是现代的玩意。那些落地罩和家具倒是有不少宫廷规制的精品,可惜啊,木器这玩意不上品啊。依我看啊,这‘坛宫’饭庄里里外外,纯属花架子一个,这钱掏得有点冤枉……”

而他们这话一出口,其他正给“坛宫”凑趣儿说好话的人,自然全愣了。

大家伙脸上带有明显的不解,都是一个意思——这大喜的日子,怎么说这些不受听的啊?这俩人哪儿来的呀?

甚至有人面现不快,那表情无疑是——这俩孙子干嘛地的?怎么这么不开面儿?诚心给大家添堵呢!

像即墨酒厂的厂长张继生,就因为宁卫民是采购了自己产品的大金主,忍不住替“坛宫”仗义执言。

“两位,话不能这么说吧?‘坛宫’是新兴办的饭庄,古董少一些很正常。可要说没好东西,未必。像二楼餐厅入口处,那些祭天的礼器难道不够格吗?那都是国宝级别了。是天坛的珍藏,连故宫也没有,游客根本见不到啊。”

“何况工艺品怎么能算是西贝货呢?据我所知,那些铺陈摆设,宫灯料器可件件都出自名家之手,不是一般水准的物件。字画也是一样啊。旁的不说,您看看这整个餐厅的壁画,其他地方还能见到这么壮观话里的景象吗?那都是咱们顶级美术学府众多师生的心血结晶。”

“还有那好几米的《福禄寿喜图》,那可是美术家黄胄先生的大作。就凭这尺寸,这效果,完全可以媲美东方宾馆的《江山如此多娇》了。再加上这古筝琵琶的演奏,简直艺术感和实用性并存,依我看,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美食博物馆……”

张继生的话有依有据,当成博得了许多人的赞同和支持。

然而这些人的点头和附和声,却让严宏和池国维倍感尴尬。

严宏立马偷换概念展开反击。

“你这人,说的完全就是外行话。什么艺术性和实用性并存?还什么美食博物馆?这是饭庄,饭庄就是吃饭的地方。关键还得看菜。就凭他们一个新店,能做出什么好菜来?那在饮食行业里就是个小字辈嘛。俗话说,水再大也漫不过山去。要没有真正的宫廷菜厨师指点啊,这饭庄什么都不是。”

池国维也故意抬杠。

“就是,民以食为天,山以石为仙嘛。虽然作为经营宫廷菜的饭庄,确实与‘文化’有关。可宫廷怎么会有现代的玩意呢?宫廷的文化,当然必须是真古董,而且光古还不行,还必须皇家御用的东西才行。这饭庄里的东西并不符合啊?说白了,这里只是打着宫廷的招牌招摇撞骗……”

“对啊,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北海仿膳的漪澜堂和道宁斋,你去过没有?你得先去看看那里的玩意,再跟这儿比。弄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有什么用?都是仿制的,假的。只有在北海仿膳用餐,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皇帝吃饭的滋味。”

“没错,颐和园的听鹂馆也一样啊。那门口的牌匾都是西太后御笔亲书。这里又有什么啊?难道就凭傅杰写的那‘正宗御膳’?这不成天大笑话了嘛。连仿膳饭庄和听鹂馆都只敢自称‘仿膳’,合着这新开的‘坛宫’倒是‘正宗’了。敢吹啊!真敢吹啊……”

听听,这一唱一和的,话是越说越难听了。

在座的众人不禁面面相觑,越发摸不着头脑。

大家实在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今天的宴席,会出现这样大煞风情的主儿。

尤其是即墨酒厂的张继生,更加忍不住要开口理论。

但幸好此时有人抢先开了口,及时把他给拦住了,才没让他和这两位进一步发生语言冲突。

“哎,您是仿膳饭庄的严经理吧?对不住对不住,刚才光顾说话了,就没认出您来。我是京城美术红灯长的许平治啊……这位是听鹂馆的……石……不,池经理?咱们也见过的。因为宫灯维修的事儿,就上个月嘛。”

说话这位正是美术红灯厂的厂长许平治。

他一认出了这两位大经理,直接就站起身来,迫不及待的主动绕过旁人来与这二人握手。

不为别的,业务需要啊。

想也知道,一个宫灯小厂靠谁活啊?何况他们的业务又那么特别。

全京城就三家宫廷菜饭庄,无论哪家他也得罪不起。

虽然“坛宫”是最能花钱,也最痛快的一位,足以顶得上其他两家。

可也得考虑到“坛宫”这是刚开张,需求量才会这么大。

何况“坛宫”前程也不甚明朗,弄不好就是一锤子买卖。

所以他完全犯不上为了维护“坛宫”的声誉去得罪另外两家。

总之,最好是谁也不得罪,那自然该拍还得拍,该哄还得哄啊。

必须得承认,只要能管一个厂子的人,就没有笨蛋。

就像许平治一样,其他的人也立马明晰自己应该持有的态度了,该站定的立场了。

虽然大家已经差不多看明白了,这两位完全是出于嫉妒和狭隘,才会在这样的场合对“坛宫”出言批评,表达不屑。

但他们出于利益考量,还是变得热情起来,主动跟严宏和池国维打招呼,依次开启自我介绍模式。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能与仿膳饭庄和听鹂馆建立业务关系,好为自己的产品多找条出路。

这一点,甚至就连暗叹晦气的张继生也是一样。

虽然他作为刚才第一个表达反对意见的人,心知肚明自己已经开罪了这两位大经理。

而且他也能看出,这两位大概没什么容人之量。

基本上没有可能忘记刚才的龃龉,从他的酒厂进货。

但问题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再怎么说,这两位大经理在京城饮食界也是多少有点地位和人脉的主儿。

他可不想给自己留下什么隐患。

万一回头应了景儿,在开拓京城市场做别家业务时,莫名其妙的黄了,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所以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尽量缓和一下关系的好。

就这样,张继生也以“以山东人性情直,万勿见怪”的话来赔罪。

总之,在众口一词的恭维里、久仰中,严宏和池国维的精神头儿,一下就抖擞起来了。

他们并不认为是自己的身份特殊导致别人退让,这种口舌之争胜之不武。

而是满心自负,真的以为是自己的口才超群,才让众人心悦诚服。

于是,俩人也就越发端起了架子,以宫廷菜的权威自居。

彼此恭维,自我吹嘘,以及鸡蛋里挑骨头的行径,都越发来劲了。

在他们的嘴里,北海仿膳饭庄的宫廷小吃、抓炒菜,听鹂馆的河鲜菜,以及他们两家饭庄各自开发出的以山珍海味为主的“满汉全席”,才是宫廷菜的标杆,才值得大家品尝。

反过来,“坛宫”不过是个滥竽充数,靠搞噱头刷存在的投机份子而已。

严宏还放狂言,“坛宫如果能在我们两家饭庄的指点下,做出我们五六成的菜色就很不错了。大家真的没必要对今天的菜色抱太大的希冀和期望。目前这些压桌菜虽然挺新奇,味道不错。但这是小道尔,这就是他们厨艺水平的极限了”

池国维也撺掇,“难道诸位不见正经的热菜已经超时了吗?老半天都上不来一道热菜,这说明什么?”

应该说,以严宏和池国维这样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诋毁之语,还是比较有迷惑性的。

尤其他们又吃准了今天“坛宫”后厨保准得起火,心怀叵测的拿时间来佐证他们的言论,无疑就更显出了他们的权威性。

一时间,同席的这些厂长书记还真不由得信了他们几分。

表面上不免都唯唯诺诺的附和着,心里却在暗暗替“坛宫”担心。

但世上的事儿还就是这么巧。

恰恰就在两个大经理把“坛宫”贬得一文不名的情况下,“张大勺”的“酱汁活鱼”,开始由服务员打着敬菜的名义,从后厨端出来,闪亮登场了。

于是众多的同席者看到服务员,急匆匆的小跑着把几盘鱼送进了里面的包间去,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都暗暗舒了一口气。

反过来,刚刚发表断言的两位大经理面子上未免有点火辣辣,又有点讪讪然,很是不好看。

严宏便赶紧出言找补。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敬菜?那是过去庄馆行里的糟粕,懵人的伎俩。在座的诸位或许不知道啊,所谓敬菜。其实是过去,厨师用不值钱的材料整花头,用面子来摸客人钱袋子,变相要赏钱的勾当。这‘坛宫’也太胡来了,居然搞这一套。当然,咱们肯定是没人会给赏钱的,所以这只能说明,他们的后厨是乱套了。这是在想办法拖延时间。”

池国维也同样借机批判,外加自吹自擂。

“就是,我也觉得他们纯属瞎搞。我还没听说过用整条鱼做敬菜的呢。何况这还是开场头一道热菜,要是不好吃,这不全砸锅了?我倒要看看他们做的是什么鱼,到底是宫门献鱼,龙舟活鱼,还是五柳鱼,荷花鱼?再说了,他们上菜跑个什么劲儿啊?可见是慌神了,要在我们单位,我非得扣这些服务员奖金不可……”

不得不说,人是万万不该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轻易下断言的。

这不,话音没落下呢,他们这桌的鱼也端上来了,事实就把某些人的嘴给堵上了。

而这道鱼做的菜,既不是什么宫门献鱼,也不是什么龙舟活鱼。

但偏偏极为普通的一道酱汁活鱼又透着极其的不普通。

鱼被送上桌时,还腮动嘴张呢,真是神奇无比啊。

特别是等大家动筷一品尝,更是不由对味道齐齐称赞。

几乎所有人,都众口如一的夸这鱼肉细嫩,鲜美极了,根本不像鲤鱼,毫无土腥味。

到了这一步,最让两位大经理难过的场面跟着出现了。

也是邪性,送菜的服务员上完这盘鱼后,他居然没走。

而且可气就可气在这小子随后又强调性的补充的那几句。

“各位,这道‘酱汁活鱼’是我们后厨张师傅的绝活。材料虽然是鲤鱼,很普通。可整个京城也没有其他人会做。也只有我们这里,才能让这道鱼菜在三分钟内上您的桌,还保持着嘴动腮动的状态。欢迎大家品尝,多提意见……”

眼瞅这小子一脸洋溢而出的自豪感。

严宏和池国维简直顿时火冒天灵盖,恨不得把这小子一把给掐死,然后再跺两脚才能解气。

这几句简直就是在当众扇他们耳光。

此刻不用说,就连在座的其他客人,也都尴尬极了。

他们是既想夸又不敢夸,觉得这道菜的精彩无可争议的事实。

可又得顾忌两个大经理的感受,这又是多么的别扭啊!

还幸好,张继生出言打了个岔,算把这事圆乎过去了。

“不错不错,我老张是地道的山东人,可还没见过这么神奇的酱汁活鱼呢。京城的厨师厉害啊,把这么一道普通的家常鲁菜都做的出神入化。了不得啊!我们山东本地的厨师反倒没这水平。看来,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事儿是真的。哎,对了,刚才听二位经理的点评,像什么宫门献鱼,这样的宫廷菜似乎更加神奇啊。我要有机会,是真想到二位的仿膳饭庄和听鹂馆,亲身体会体会,可惜了,咱级别低了点。二位能不能再给详细介绍介绍,让大家伙也好好长长见识啊。”

都是场面人,大家立刻感受到了张继生这个话里有话的圆场恰到好处。

于是都纷纷表示赞成,并且随后共同举杯,希望两位大经理能顺应民意。

说白了,酒是天上水,越喝人越美啊。

只要酒一喝,什么尴尬也就不在了。

(本章完)

第534章 拉拉粥第512章 清亮第1163章 接机第587章 惊吓?惊喜?第1章 狭路相逢第1186章 多子多孙第144章 人敬人第661章 不怕事多第588章 跨国珍味第183章 红脸白脸第592章 大场面第537章 自尊心第994章 不一样第663章 紧急会议第82章 叫张生第593章 嘉年华第605章 动迁第250章 套路第764章 聚餐第597章 脸疼第715章 打小抄的第898章 重裀列鼎第753章 同气连枝第406章 福气第844章 造化第543章 动手术第935章 聚餐第426章 烟酒回购第154章 烂裙子第1132章 红火第205章 沙龙第966章 巡店第515章 桃花泛第106章 滋润第416章 海市蜃楼第1150章 续弦夫人第343章 找鸡蛋第615章 富人区第390章 四字真言第780章 秘密武器第584章 改变命运第68章 短信第70章 盘丝洞第70章 盘丝洞第417章 人之所欲第311章 共识(感谢额咖喱打赏盟主)第794章 双色雪糕第672章 借力打力第1143章 吵吵第722章 辞职申请第23章 晾着第190章 不服不行第26章 应变第167章 口红第1050章 花境会第132章 蹿红第370章 惊秋第1248章 失眠第308章 得心应手第829章 反将一军第1216章 利益转化第48章 发现第250章 套路第913章 接待规格第596章 武吃第571章 夙愿终偿第621章 拿钱第1158章 第一印象第992章 万里高空第1014章 5D水准第462章 平民智慧第121章 高精尖第75章 广告第21章 开眼第803章 黑郁金香第562章 投机者联盟第1104章 伟大握手第822章 蛋糕做大第106章 滋润第169章 变化第995章 反差第30章 拍唬第109章 目标第260章 公关团第844章 造化第877章 喝大酒第790章 时空错乱第323章 张大勺第433章 大获成功第825章 放货技巧第5章 早点第718章 人有三急第740章 奇兵第315章 大逆转第538章 拉清单第1038章 历史教训第113章 心里话第829章 反将一军第1104章 伟大握手第478章 钞票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