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十里飘香

白凡道:“如今清南村却再没有当年那等气象了,去年县试,也没过几个,府试更是全落榜。张家和郑家小辈没下场,也不知如何。”

黄观笑道:“他们才多大?这才开个头呢,还有得挨!”

说笑间,气氛重新热烈起来。

再说外面,葫芦见板栗从雅间出来,立即觉察他神色不对,忙迎上去问道:“咋了?”

板栗摇头不语,胡乱道:“走吧!”

葫芦诧异极了:“去哪?这不在吃饭么!”

板栗这才醒神,忙跟着他往角落里去。

刘井儿和李敬文都问板栗咋回事,谁给他气受了。少年到底还是不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大家都看出他神色不好。

赵锋一拍桌子道:“还有哪个混账,自然是……”

葫芦抬手制止他,不悦地说道:“三叔,你咋就不能改改这脾气?你这样迟早要给赵爷爷和赵奶奶惹麻烦。我听说石头叔机灵的很,可不像你这样。”

提起大哥,赵锋没了声音——这辈子他都比不上哥哥了。

板栗也不用筷子,伸手抓起一只猪蹄,狠狠地啃了一口,冷笑道:“三叔急啥,有你出气的时候。”

他一边咀嚼,一边眯着眼睛看向大堂内吃喝谈笑的书生士子,目光变幻不定,又不时地冷笑。

赵锋大喜,一把扯住板栗衣袖,问道:“你有主意?”

板栗不理他,耷拉下眼皮,只顾啃猪蹄。啃得光光了,再也不见一点猪皮,才把骨头随手往桌上一撂。

那骨头跳了跳,滚到李敬文手边。吓了他一跳。

板栗这才抬头对赵锋勾勾嘴角,懒懒地笑道:“三叔急啥!有那空着急,不如好好练武是正经。”又转向李敬文和葫芦,“来,咱们以汤代酒,也喝一碗。”

葫芦见表弟如此。有些担心。

李敬文更是愁眉紧锁。

很快,他们就顾不上各自心事了,来的人越发多起来,葫芦等人匆忙吃了饭,起身去各处招呼。

下午。天越发冷了,眼看就要下大雪,葫芦便让人添加火盆。备足热水毛巾等物;趁着客人少的时候,又指挥伙计张灯结彩,布置店堂;又弄了好些笔墨纸砚来,以防书生们雅兴大发,要用这些。

想一出添一出,一直忙到亥时末才散,板栗自然歇在了郑家。

晚上,哥俩睡一床说话。板栗便将午间他们出去后,雅间内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葫芦并未大怒,只是双拳攥紧了棉被。呼吸更加绵长起来。

年三十这日,漫天飞雪飘飘,很快给大地披上一层素装。满目银白。并不让人丧气,反倒更增添了些过年的气氛。

书生们拜谒师长,相会同窗,吟诗作赋,弹琴吹箫,饮酒高歌,自有一番盛会气象。

葫芦板栗兄弟几个自然也是跟着忙了一整天。

到了晚上戌时初,葫芦让板栗先回桃花谷过年,说这边离郑家近,有他张罗照应就成了。

板栗也没推辞,带着刘井儿等人纵马离去。

黑夜里,飞雪簌簌飘落,地上积了有半尺来深,映照得天色也没那么暗了。策马徐行,将喧嚣热闹甩在身后,仿若踏入另一个世界,安静,寂寥,空旷无边。然道旁农家院中传出的阵阵欢笑声,提醒红尘就在身边。

板栗往秦家方向看去,一样灯火闪烁,也不知秦伯伯他们是在吃饭呢,还是在祭祖呢?

他撂开头上的风帽,借着清冽的寒气醒脑,又将这几天的事梳理了一遍,心下暗自筹划。

过年这些天,他要跟葫芦哥好好琢磨。

想到过年,就想到明天是初一,不禁心里一振:淼淼明天就要来了。

忽然间,他就觉得身下的马儿轻快起来,对回家后的热闹也期待起来。

“少爷?少爷?”耳边传来冬子的大喊声。

板栗转头,不耐烦地问道:“你鬼叫啥?”

冬子呵呵大笑道:“咱们跑快些。我都听见桃花谷里有炮仗响了,别是老爷他们都吃过年夜饭了吧?”

板栗叱道:“胡说!少爷我还没回家,爹他们咋会吃饭?那不是不得团圆……呸,你这臭嘴巴!害得我说了不吉利的话。”

两个护卫哈哈大笑,说冬子是惦记晚上的热闹。

刘井儿指着路边一户人家道:“听,方五家在吃团圆饭哩。”

他忽然兴奋起来,冲着院里高声喊道:“方五,过年好!”

等那户人家停止欢笑,“咿呀”开了门,几人早已打马远去了,雪地里留下一串笑声。

一阵狗叫人喊,板栗他们冲进桃花谷,纵马驰入素装披裹的桃林深处,远远看见半山腰那宅子透出朦胧光晕,二楼上挂着一排红灯笼,依稀见得人影憧憧。

忽听一声娇嫩的呼唤遥遥传来:“大——哥——哥——”

板栗会心一笑,扬头回应:“嗳——香荽!”

跟着又是一声奶声奶气的叫喊,应该是玉米。

山上声音就大起来,叫喊声,夹着笑闹声,还有狗儿兴奋的狂吠声,此起彼伏。几人催马疾行,一边大笑着,偶尔擦着桃枝,带动积雪“簌簌”抖落。

到了张宅门口,将马丢给冬子和护院,板栗跟刘井儿大步走进去。

只见院中各房大门洞开,一片亮堂;廊檐下也都挂上了红灯笼,院中红光烂漫,那雪片在朦朦光晕中飞舞,宛如飞花飘落,更镀上一层旖旎色彩。

大门换上新联,窗上贴了各色窗花,树上也挂了红绸扎的绒球和彩带,连几只狗儿脖子上都围了一圈红色的围脖,在板栗身前撒着欢儿乱转。

前院、后院,厅堂、厢房、厨房,各处都透出笑语人声,不时有人小跑奔出,或提壶。或端果,或上菜,或叫人,往来不绝。

袅袅香气扑鼻,阵阵菜味钻喉!

香荽和玉米飞奔过来,对板栗嚷道:“大哥。你咋才回来哩?我们都弄好了,就等你家来开席。我都急死了,到二楼上看了好几遍哩!”

玉米也跟着乱嚷:“我也急死了!”

板栗失笑道:“你们饿了?”

一边将玉米抱起来,架到脖子上。

玉米道:“不饿。好多东西吃。”

板栗回头,见刘井儿早被侄儿缠住。扯进倒座屋去了,遂也牵着香荽,“咯吱咯吱”踩着积雪往上房厅堂去。一边奇怪问道:“不饿你们急啥?”

香荽攀住哥哥胳膊,两脚悬空打秋千,把板栗扯得一歪,赶紧手臂用力,将她提起来。

小女娃乐得脆声笑道:“我就是着急么!急着好过年。大哥家来了,我们就能过年了。”

玉米把哥哥脑袋当鼓一样猛拍,大声喊:“过年了——”

引得堂屋里一阵笑。

跨过门槛,满屋老小个个喜气盈腮。忽一眼看见小葱俏生生地立在娘身边,不由想起昨日雅间的情形,飞扬的心情立时沉落。说不出的烦腻阴沉。

就听张大栓喊:“板栗,快来给祖宗上香敬酒。就等你了。”

板栗将玉米放下地,只见厅堂当中拼着两张桌子。上置各色佳肴,有一尺来长的鲤鱼;整只未拆的猪头,上边穿着猪尾;整鸡整鸭等等,加上酒杯碗盏竹筷,挤得满满当当的。

上方正中条案上供着香炉,炉内燃着线香,两旁烛火摇曳,烛泪流淌。

板栗便依着往年的规矩,先洗手磕头上香,又给祖宗敬酒。

玉米在一旁指指点点:“哥哥你瞧,猪尾巴长到头上去了。”

众人听了都笑。

一时完毕,张大栓高兴地喊道:“好!把这送东屋去,咱们就吃年饭了!”

于是祖孙一齐动手,也不用下人相帮,将这些菜全部端到隔壁祠堂,供于祖宗神龛前。

这边,丫头媳妇们另外上菜,这才是今晚的年夜饭。

搬完后,小葱上前挽着哥哥胳膊道:“哥,今晚咱家不像往常那样烧年夜饭,各人说一样想吃的,叫厨房做。你想吃啥,快跟我说,我好让厨房去做。”

板栗见她不像前日那般低落萧索,神情甚是欢悦,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他歪着头想了想道:“想吃啥哩?我在酒家闻油烟菜味都闻够了,刚才又是一桌子大鱼大肉,还没吃哩,光看肚子就饱了。真要我说,我倒想吃那个烂……呃,十里飘香!”

转头见张老太太神情愕然,忙道:“奶奶,你甭骂我!”

众人轰然大笑起来,张老太太笑得直抹眼泪。

板栗也觉不好意思,因为这个“十里飘香”名儿虽好听,却是一道不大雅致的菜,乃是烂腌菜煮豆腐!

寻常腌青菜,若是不烂的话,自然嚼着爽脆;等来年三四月里,那气温升高后,腌菜便化烂了。农家人舍不得扔,把这烂糊糊、带点臭味的腌菜煮了,别有一番风味。

条件好的,搁一块嫩豆腐进去,再加上些肥肉熬的荤油,搁些辣椒,炖得透透的,极为开胃送饭。

一般人家自是看不上这菜的,况味道也不大好闻。

郑氏给它起了个文雅的名儿,叫做“十里飘香”!

秦枫吃了几次,说是带清凉的,初夏吃正好。于是这菜便体面起来,好歹没那么让人厌了,但还是有许多人不爱闻那味道。

原是腌菜烂了,不得已才吃的,如今专门想吃的话,只好想法子让菜故意腌烂了。

偏大冬天里,天寒地冻的,你想这菜烂,它也不得烂。于是,腌菜的时候少搁些盐,再将腌菜的罐子放在暖和的厨房里,果然几十天后就烂了,于是过年才有的吃。

笑完,小葱才对板栗道:“这个爷爷已经点过了。哥哥重新再想一个。”

118章 农家新年

一更求订阅粉红。

********

郑氏对小葱道:“也别问他了。咱们凑了那么多,他再说也是重复。先把菜都端出来,他看见桌上没有的,想起来再做就是了。”

小葱点头,忙张罗上菜。

等两张桌子再次摆满,板栗真是又惊又喜,忍不住叫道:“今儿晚上吃素?”

只见桌子当中支了两个炭炉子,炉子上面搁着大砂锅,其中一个冒出的热气微带青涩的臭味,还夹着一股子香辣,这就是十里飘香了;另一个锅子里则是青菜炖霉豆渣条。

其他碗碟内也无一不是各色蔬菜、萝卜、竹笋和蘑菇木耳,或清炒或凉拌或油焖,黄白红绿黑,五颜六色。

板栗先前没一点食欲的,这会儿却觉得肚子饿了起来,连声说道:“这样好,这样好。奶奶,你不嫌不吉利了?”

张老太太呵呵笑道:“这也是没法子。娃们都年饱,我也闹得吃不下东西,还是青菜豆腐保平安。”

郑氏道:“吉利的菜也做了许多。那是看的,这才是吃的。你们吃了这些菜,再玩一阵子,肯定好容易就饿了,晚些时候再吃饺子。”

当下,炮竹噼啪声中,一家人团团围桌坐下。

郑氏吩咐丫头婆子们:“你们也去吃,这里不用你们伺候。吃好了,还有的事忙。”

于是下人们都嬉笑着自去别屋吃年夜饭。

板栗才落座,首先就搛了一筷子菠菜塞进嘴,绿莹莹的叶片,粉红的根茎,看着养眼,吃着也清甜爽口。

张槐拍了他一下道:“急啥?等会吃,先给爷爷奶奶敬酒。”

说着,便跟郑氏一齐站起身,领着娃儿们规规矩矩给张大栓老两口敬酒。

张大栓乐得合不拢嘴。抿了一口甜米酒,对儿孙们道:“坐,坐下吃!咱们一家人不讲那些虚礼。”

张老太太点头,见最小的孙子玉米跪在椅子上,一手撑着桌面,一手举着竹勺子。满桌乱瞧。许是看花了眼,小娃儿不知往哪个盘子下手才好。

她瞧得好笑,便搛了些霉豆渣放进玉米碗里,哄道:“玉米乖,吃些豆渣。你先前吃了许多油腻的东西。用这个把肠胃擦擦。”

小葱听了失笑,皱皱小鼻子道:“奶奶,瞧你说的!”

豆渣这东西最去油污。厨房里常备了用来洗手擦锅碗,张老太太的意思是说,吃些青菜烧豆渣能清肠胃。

板栗也笑喷了:“听着不得劲,可就是这个理儿。”

香荽忙伸出碗道:“奶奶,我也擦擦肠胃。”

郑氏帮小闺女搛了一筷子素炒白萝卜丝,看上去晶莹剔透的,含笑道:“这个吃了也好。老话说,‘萝卜进了城。药店全关门’,常吃这个,身子最是清爽了。”

想想。又帮张槐也搛了一筷子。

她的话又引来娃儿们一阵哄抢。

满桌菜色,就算是素的,娃儿们也吃不下多少。一个盘子搛一样,很快就饱了,然后丢下碗筷,哄去外面玩耍。

张大栓、张槐和板栗则去至前院,往刘管家、王忠管事家、严师傅朱师傅家中,以及护院住处等,各处看望。

张大栓被刘黑子拉着喝酒,张槐和板栗便出门到护院住处,孙铁早迎了出来。

“才听见里边开始,这么快就吃好了?”

张槐笑道:“哪里能吃得下,不过是应个景。你们还没散吧?”

孙铁道:“哪能就散了!这帮家伙,跟几天没吃似的,也不晓得灌了多少甜米酒。”

一边将二人揖让进屋。

板栗道:“孙大哥,这酒你们喝了不过瘾吧?想喝老酒的话,换班的时候喝,不要误事就好了。”

孙铁道:“哪能让他们喝那个,那不跟猫儿见了鱼腥一样?沾上就离不开。”

众人都笑起来。

“大少爷,请这边坐。”

孙鬼见了板栗,忙不迭地迎上来,讨好地用衣袖将那长凳使劲擦了擦,让板栗坐。

板栗看看他,纳闷地问道:“你这就好了?”

孙鬼拍着胸脯喜气洋洋地说道:“好了,早好了!我诚心认错,那个……看在我诚心的份上,不就放过我了。如今我吃啥都香,身子爽快的很。”

板栗忍不住笑了起来。

张槐听见两人说话,奇怪地问道:“你们说啥?”

孙鬼脸色变了,忙哀求地看着板栗,让他不要告诉老爷知道,挨罚事小,老爷往后说不定就瞧他不顺眼了。

板栗便笑道:“他前几天生病了,说是撞见了什么东西,烧香拜佛的,捣腾了好一阵。这不,我问问他好了没。”

张槐听了也不在意,跟孙铁等人喝了一杯酒,便带着板栗去了严师傅他们家。

各处查看问候了一圈,方才回转大院。

二院内,红椒山芋等人戴着风帽正玩闹。

山芋见了他们忙奔过来道:“爹,再放几个大炮仗。娘说,下大雪不容易起火,多放些不要紧。”

板栗帮张槐拍落肩头上的积雪,笑道:“我来带你们放。让爹歇会儿去。”

张槐见儿子闺女这么高兴,也兴头起来,便陪着他们一块,放了许多大炮仗。

刘井儿也带着侄儿扁头进来了,跟玉米撵着玩,间或跌一跤,滚一身雪。

香荽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不停地转圈。

转晕了,便立住不动,闭着眼睛仰面张臂向天,雪花落在她红扑扑的小脸上,立即就化了。那沁凉的感觉,让小女娃脆笑不断。

山芋兜里揣了许多小鞭炮,举着一根线香,不时点燃一个,往大狗身上扔。见那一声炸响,吓得黑狗黄狗纷纷夹着尾巴“汪汪”叫着四散逃开,便得意地咧嘴大笑。

狗儿们回头,幽怨地瞧着小主人。过不一会,又兴奋地往他身边凑。再炸,再跑,人狗都玩得不亦乐乎。

红椒本就是个活泼的,这样的日子,又下着大雪,她自然在屋里呆不住。但她过了今晚就九周岁了,不好意思跟香荽那样闹,便拿出一只竹笛,站在妹妹身边吹起来。

香荽听姐姐吹笛子,更加兴奋了,绕着她奔跑、欢笑。

板栗和小葱站在廊檐下,看着弟妹们满院子闹,笑道:“这么闹,过一会儿就要喊饿了。那霉豆渣可是擦肠胃的。”

小葱看着院中鹅毛似的大雪,纷纷扬扬赶场似的往下落,树梢上、对面屋顶上、地面上,已经是厚厚一层,那景象十分壮观。

她心中忽然说不出的落寞,忙掩饰地对板栗笑道:“咱们进去收拾一番,等他们玩累了,好叫他们进来,说笑话听故事。瞧这雪越大了,老呆在外面容易着凉。”

板栗便点头。

因为离村子远,他们只好自己取乐,每年的三十晚上,一家人都要凑一处来这么一出的。

张老太太见他们捡场子,忙道:“外边下大雪,咱们别呆在堂屋里了,都去我屋子里,挤一块还暖和。”

小葱道:“等会他们玩起来,地方不够用咋办?山芋可是说他要翻筋斗的。”

板栗安慰奶奶道:“把门一关,再添两盆火,肯定不会冷的。”

张老太太一听也是,便答应了。

一时收拾完,刘婆子也带着黑皮媳妇过来了,红椒他们都被叫进屋。

女人和小辈都聚集在二院,张大栓和张槐则在前院跟刘黑子父子和孙铁热闹去了。

于是,张老太太和刘婆子、郑氏和黑皮媳妇等人都坐进木制火桶里,小娃儿们则或椅子,或凳子,靠东墙坐了,将厅堂中间空出来,好做游戏。

板栗首先站出来道:“老规矩,你们小的先来。等你们演完了,我们再说故事。”

小葱也道:“早就跟你们打过招呼了,一人准备一样拿手的。准备了这么些天,也该准备好了吧?这么的,从小到大,挨着来。玉米,扁头,你俩先来。”

扁头是刘管家的大孙子,长得跟他小叔井儿一样,扁头扁脑的,小名就叫扁头了。

玉米和扁头凑一块嘀咕了两句,玉米便道:“我们翻跟头。”

小葱忙招呼人拿了一张大毯子来,铺在堂屋正中央,又在毯子上铺了棉褥子,然后对他们示意道:“翻吧!”

玉米对站在门口的绿竹喊道:“绿竹姐姐,把门关好。别漏了风。”

众人正诧异,就见他俩三两下将外面的小袄儿扒了下来,跟着又把裤子也脱了,只剩下里面的小衣裳,伶伶俐俐跟个猴儿似的,一抬手,露出藕节似的小胳膊。

张老太太急了:“嗳哟!咋脱光了?这要冻了咋办?”

刘婆子也叫了起来,郑氏忙让把火盆挪近些。

玉米不理人,自顾咧嘴一笑,弯腰把脑袋往棉褥子上一抵,双手撑住,一个跟头就翻了过去;扁头不甘示弱,也跟着翻了起来。

这本是极简单的活动,没啥新鲜可乐的,但两娃儿穿着单衣,翻滚间露出肥肥的小胳膊腿,肤色又是一白一黑,跟什么似的,瞧得众人哈哈大笑。

听众人笑了,他们翻得越发起劲,跟球一样滚来滚去。

一个不留心,玉米往旁边一歪,没翻过去,却把脖子给扭了,顿时就哇哇大哭起来。

板栗急忙上前抱起他,揉了揉,递给郑氏帮他穿衣裳,一边高喊:“下一个,香荽。”

-

第442章 你当然不急了第185章 跟着感觉走第471章 你个死黄豆!第037章 心愿第598章 “霸王别姬”第127章 李敬文的决定第573章 变天第232章乖乖跟我走!第555章 乡试和农忙第571章 玉米离家第318章 死磕!第603章 小苞谷的条件第193章 无法承受之爱第010章 学医第175章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第219章 蹲着撒尿的男人第367章 不能太残忍第448章 找缘分第383章 选婿第503章 红椒:嫁,还是不嫁?第436章 变相约会第468章 手足相斗第208章 兄妹易位第151章 泥鳅中秀才第543章 求亲第131章小葱的古方第283章 跟我去京城吧第029章 冲突(一)第588章 一路相随第035章 争执第439章 特别的惩罚第256章陪本公主说会话第054章 诈取第204章 同生共死第012章 酸楚第499章 认祖归宗第165章 相约京城第290章 终知真相第530章 原配来了第527章 天伦之乐第221章 指控:盔甲罩婵娟第153章 为啥受伤的总是刘家?第602章 咫尺天涯第212章 你不配为将!第477章 娘说,大地是圆形的第224章 这个大煞星!第151章 泥鳅中秀才第052章 男诫第616章 朕想改改口味第508章 惊蛇出洞第467章 真玉米进京第439章 特别的惩罚第574章 新皇登基第632章 进宫第251章退军第147章 他该死!第429章 真情真爱第578章 坑人的小苞谷第468章 手足相斗第221章 指控:盔甲罩婵娟第445章 男人该不该专情第239章黄泉路上多个说话的人第017章 历练第408章 闲言第127章 李敬文的决定第033章 中秋第238章生死相依第122章 都不出去了第176章 一着错,枉送了性命第326章 全杀了?第244章 公主成了烫手的山芋第116章 没卵子的家伙第389章 亲友团的力量第034章 节礼第514章 火一样的女子第359章 压床第622章 动心第283章 跟我去京城吧第620章 明君难为第360章 葫芦大婚1第057章 归家第406章 乖娃第632章 进宫第598章 “霸王别姬”第598章 “霸王别姬”第070章 分配第556章 大苞谷的誓言第114章 泥鳅姑姑的软磨功第344章 本官听说你私通第534章 死人复活第617章 全凭皇上一句话第025章 懒病第445章 男人该不该专情第055章 赞美第167章 玄武出第192章 都是膏药惹的祸第487章 一锤定音(一)第283章 跟我去京城吧第541章 放飞的红椒第232章乖乖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