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孙武再世

话分两头,且不说杨嗣昌给沈树人、刘国能的回信如何焦急、如何迫切想要催刘国能回师救援洛阳。

单说杨嗣昌给崇祯的奏折,在送出之后,经过短短六天,就通过日行四百里的加急传递,送到了京城。

这毕竟不是什么火烧眉毛的敌情,而是战后的报捷,大局已经尘埃落定,所以也没必要太急。日行六百里、把马匹跑死跑伤也不划算。

……

紫禁城中,越勤政越帮倒忙的崇祯,最近心情也是非常复杂。

过去一两个月内,朝政军务算是喜忧参半。

内政方面,去年一番革除弊政的狠狠整顿,眼下倒是收获了一点成绩,财政方面,至少从日常收支账目来看,亏空有慢慢好转的趋势。

三月底四月初开始,南方试点三省正式开征厘金。

两个月试下来,按照南方六月底时统计的年中数据、上报到户部据。说是加起来已经收了有四五十万两,这才收了两个月就有那么多银子,还没激起地方上的反抗,看来这银子确实该征!

大明富商那么多,还有官商勾结的,很多都是亦官亦商,早该让他们为国出力了!

崇祯之前没敢动增加商税的念头,不是他不想。而是当年他兄长在位时,南方对税监矿监的激烈反抗,至今犹历历在目,所以怕惹出事来不敢征。

这次,南方也有零零星星的反抗,但都不剧烈,一切都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崇祯当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沈廷扬沈树人父子提前精心布局拉拢的结果。他们在推行厘金之前,在福建已经拉拢了郑家,在南直隶拉拢了南京户部的张国维,在湖广拉拢了杨嗣昌方孔荨r是没有这些地方实权派鼎力合作,厘金改革在地方上的“民怨”早就沸腾了。

但崇祯还以为是自己英明神武、皇权威势导致的这一切。觉得早知道南方人这次不敢剧烈反抗的话,他早几年就该征这个厘金了!

虽然收上来的厘金,北京这边的朝廷一两银子都没拿到,但至少可以填补南方剿贼军费的开支。京城这边可以少往外拨很多银子了,节流下来也等于开源。

整个过程中,崇祯唯一明显察觉到的抵触和不爽,只是来自北京这边的户部系统、及其裙带关系网――

原本朝廷的军费都要统征统发,所有军饷户部都能过手,而一经手就意味着沾一手的油水。

现在地方上收上来直接发,经手倒腾环节省掉了很多赚差价的中间商,于是中间商们就怨声载道,没得贪了。

但是,被收税的地方的老百姓都没叫唤,户部的人要越俎代庖叫苦,肯定是不合适的。

这种情况下谁敢跳出来为地方利益请命,摆明了就是承认谁才是原先发军饷过程中贪得最多的元凶巨恶,那就是在嫌崇祯杀贪官的刀子不够锋利了。

而且,如今主持户部日常工作的蒋德瑾都还有点护着沈廷扬,其他人想单独扳倒沈廷扬,难度也大了点。

于是,那些京中负责发军饷的利益集团,在四月份的短暂蛰伏、试探后,终于在五月中旬,找到了一个很好用的、新颖的弹劾角度――

他们不再讨论“厘金是否盘剥地方百姓,是否与民争利”这个点了,这个点没法说,“民”都没喊你喊个屁。

他们改为集中火力喷“厘金制度会导致地方军饷由地方自行发放,导致有重回唐朝节度使制度藩镇割据的风险”。

这一点喷起来确实理直气壮,

因为这些京城贪官说的都是事实,南方确实有可能出现军阀割据的趋势――

历史上清朝为了对付太平天国开了厘金,后面不就出现“东南户保”了么。等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东南都可以有独自不同于北京的对外态度了,甚至还能请求洋人“只对北京朝廷宣战,别跟东南户保的各省打”。

这一切虽然如今都没发生,可混老了官场的人精们都是会推演的。

从五月中旬开始,二十几天之内,喷沈廷扬“未来有可能导致军阀割据”的折子如雪片一样飞进内阁,飞进皇宫大内。

崇祯看了,也是冷笑不已。

他已经想明白了:如今喷沈廷扬“未来可能造成的危害”的人,其实还是那群之前负责收发军饷满手沾油的狗官!巨贪!

他们哪里是为了朝廷才弹劾的!真实动机当然是因为他们经手分钱的中间商地位被绕过了!

崇祯的内心已然开始积蓄杀意,对于这些弹劾者,每一个都记在心上,只想以后找到借口就狠狠屠戮!

当然,崇祯想这么做,绝不是为了保护沈廷扬,或者帮沈家出气,他没那么好心。

他只是在为朝廷这些年里、被“军饷中间商”们贪走的银子而愤怒。沈廷扬只是恰好扮演了崇祯钓起大鱼的诱饵。

“沈卿是公忠体国为国聚财的好官呐……可惜他现在招惹了这么多人记恨,怕是不好处置。偏偏那些贪财狗官写的奏折,每一个字明面上都大义凛然、挑不出错处,要驳回也不太可能。

看这样的架势,就算想把沈卿调到南京去、明升暗降,怕是那些反对的人都还会不依不饶,他们要的恐怕是‘明实都降’,才能平息这群人的愤怒……

要是开征厘金之后,南方战场上有点军事成绩,倒是好找到借口堵住那些言官的嘴,证明‘厘金开征后,对南方自筹军饷各省的战斗力也确有提升’。但是没有军事胜利的话,只有‘省钱’这一个功效,怕是难以服众……”

崇祯看着眼前一堆堆的弹劾奏折,也陷入了痛苦之中。半晌拿不出个处理意见,不知不觉就靠在御案上睡着了。

估计今晚又是一个白白浪费时间的勤政之夜,搞得那么辛苦,却什么事儿都没办成。

许久之后,还是周皇后听说陛下今晚又在书房睡着了,才带着宫女提着夜宵过来安慰,想喊醒了皇帝回床上睡。

崇祯被喊醒,内心颇为懊恼,觉得自己又什么都没干,白白苦恼了一晚上,很有一种挫败感。

他只觉得太阳穴都一跳一跳的,很想找个犯了错的宦官或者宫女呵斥一顿。

好在宦官宫女都伺候了他十几年了,知道这位天子对政务束手无策时、起床气都特别大,所以这时候都特别小心,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让崇祯也挑不出毛病来。

崇祯愈发郁闷,都要憋出内伤来了。

好在便在这一刻,宫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似是有传讯的宦官飞奔而来。

崇祯眉毛一挑,脸色一喜,还没等宦官入内,就主动起身往门口冲去,还亲口训斥:“大晚上的跑什么跑!不怕惊驾么!”

旁边的宫女宦官都是一阵兔死狐悲,知道那个跑步传讯的人怕是要倒大霉了。

果不其然,那传讯宦官被皇帝的呵斥、吓得直接在门槛上绊了个狗啃泥,门牙都磕掉了一颗,却还要连忙爬起来,用漏风的声音一边含混请罪,一边解释:

“陛下恕罪!奴才不敢惊驾啊!实在是前方有四百里加急的军情捷报,想让陛下早点听到,也好开心一下。”

崇祯跳动的太阳穴,终于随着“捷报”二字平静了下来,头脑上的血压也是忽高忽低,脸色忽而苍白忽而涨红。

“何处捷报!拿来我看!”崇祯一边厉声追问一边伸手,身体都有些恍惚摇晃。

周皇后在旁,她太了解丈夫了,连忙上去一把抱扶住,以免崇祯站立不稳。

感受到妻子的慰藉,崇祯总算缓了口气,一边展开捷报,一边听宦官口述。

“陛下,

是杨阁老从湖广、河南来的捷报。湖广境内,革左五营贺锦部覆灭,贺锦本人也被官军斩首,河南境内,贺一龙部也被歼灭,贺一龙本人也被斩首。两颗首级,这次一并送来京师了。”

崇祯深呼吸了几口,把捷报死死攥紧,恨声说道:“革左五营,已灭其三!当初跟着张逆一起挖过凤阳皇陵的十三家贼头,现在还剩七八家活在世上了!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朱由检在此盟誓,迟早定要发遣良将,将当初发掘祖陵的诸多贼首一并诛灭!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感慨完之后,他才又渐渐精神清醒了些,有心思去慢慢看立功的诸将。

这才注意到,此战又是贺锦、贺一龙合力想进犯黄州、随州,被湖北兵备佥事沈树人设计诱敌,围歼于桐柏山中。

沈树人、刘国能前后夹击、困敌于绝地。五万贼众、彻底歼灭,毫无漏网!

杨嗣昌的捷报里,还粉饰了一些细节,烘托了一些氛围,怕皇帝不知道桐柏山战场的地势格局、理解不了怎么打的胜仗。就类比说:

当年写《孙子兵法》那位孙武子,在桐柏山谷中破楚军的“柏举之战”,便是发生在差不多同一战场。但沈兵备把“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兵法奥义,发挥到了如孙武子一般不遑多让。

崇祯看完之后,也是脑补得悠然神往。

真是天佑大明啊!

莫非这沈树人,真是孙武子再世、挽我大明倾颓!

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开黄河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1章 大局为重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200章 以文会友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198章 领旨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119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282章 多铎:富贵险中求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265章 李定国大战李自成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83章 先炮毙一个甲喇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325章 得国本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298章 江阴围城第83章 先炮毙一个甲喇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125章 光复长沙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24章 一石三鸟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