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无论卞玉京还是方子翎,在最初看到《流贼论续》的那两三天里,其实都只是处在看热闹的状态。

尤其方子翎因为之前劝沉树人别狂妄、打赌输了,发现人家并不是狂,而是真有这个实力。

然后就好几天满脑子嗡嗡的,看书时都只是被动全盘接受,连独立思考能力都暂时下降了。

不过,自从上门服软、解开心结后,方子翎很快冷静下来。回家后再仔细拜读大作,居然也就看出了一些原本没有揣摩到的深意。

沉树人倒是没空理会这些女流之辈、会有什么见解。所以那天之后,很快又把精力投注到部队的休整备战工作上去了。

他压根儿没觉得对方能在战略上帮到他,最多就是清谈之友,助得甚事。

结果没想到,三天之后,方子翎很是冷静地又上门讨教了一次。

上次混熟了门路,这回就没再需要哥哥带路,她直接穿一身书生袍服、坐马车就来到巡抚衙门求见。

沉树人日理万机,不是那么好见的,府上侍女就把方子翎引到别院、上了茶点候着。一直到午膳休息的时候,沉树人才抽出空来。

“方姑娘这是又有什么要请教的?”沉树人也不见外,压根儿不说“见教”,只说对方要请教他。

方子翎听到这两个字,没来由又有些不快,但自己上次表现被碾压了,暂时也只好认了,就顺着往下说:

“确实要‘请教’呢。回去细读了几天《流贼论续》,颇有一两处不解,觉得不似沉兄原本的风格呢。”

沉树人在茶几对面坐下,“啪”地折扇一展:“说来。”

方子翎一咬牙:“遍观《流贼论续》,沉兄对眼下李自成的判断,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军势虽盛,却即将由此转衰。因此相持围困越久,只要不让李自成再如往昔流窜数省、吸取数省民脂民膏为其所用,便越不用担心’,这总结没错吧?”

沉树人随性地点点头:“没错,这不是三天前就说过了么——你回去后就看出点这?”

然而方子翎只是先统一一下基础共识,很快就继续往下说:“还有,看得出沉兄对历史的看法,一贯有强调‘历史不会简单重演’,

因为‘后人总是会吸取教训,尤其是会避免最近看到的一次前人覆辙,所以宁可踩中‘上上次’甚至‘上上上次’的覆辙,也不会简单踩中‘上次’的覆辙’,是这样吧?”

沉树人继续傲然点头:“确是如此,这也算我的一家之言,见前人之所未见了。自古王朝兴替,没有哪个长久的王朝,灭亡方式会跟前一个长久王朝一样的。

就好比一条路上有无数陷阱,刚好前一个人掉进某个陷阱里死了,跟在后面的哪怕明知最终也必掉进陷阱而死,却至少会换一个陷阱,不会掉进同一个的。”

这点道理对于喜欢分析数据的现代人而言,也不是什么难总结的规律。

但古人很少这么想问题,儒家史学家喜欢谈“道”层面的东西,不喜欢盘点总结数据,也就给了沉树人又一个钻空子刷名声刷“学术成就”的点。

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在乎这点破“学术名声”,他要的是打击敌人士气,有些东西只是随手捎带着写的。

方子翎确认了这些思想后,终于图穷匕见,点出一个关键:“所以,沉兄一直说‘历史不会简单重演,坑不会连续被踩’,再结合您书中明的暗的暗示,小妹总结出您其实想表达一个意思:

您想告诉杨阁老,告诉陛下,李自成刚刚吞并旧部之后,自以为能挟会师之威,拿下去年冬天没拿下的开封,甚至别的什么目标。

但实际上,开封守军也好,其他周边守军也好,甚至是刚上任的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都是会吸取傅宗龙、汪乔年、福王丧师失地的教训的。他们或会谨慎用兵、或会不惜代价死守,所以李自成短期内依然不可能取胜?

杨阁老在此后数月,就该坐视李自成寻找新的目标进攻而不救、等李自成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麾下将士们也重新意识到‘三军会师之后,战力也并未增强’,从而士气重新低落时,朝廷大军再出击进剿?”

沉树人一愣,居然第一次在面对方子翎时,有点重视起来了。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写《流贼论续》时,这种思想倾向和暗示,肯定是不少的,但他也没敢说太明白,反而是有些地方含湖其辞。

加上这个着作是顾炎武帮他润色的,经过顾炎武在具体文辞方面的二创后,有些拿不准的东西就显得更模湖了。

没想到,还是被方子翎揣摩出来了、还加以总结。

而沉树人之所以下意识会这么写,当然是因为仗着他对历史的先知,不知不觉就这么写了——沉树人是知道李自成拿下洛阳很容易,杀陕西二督也很轻松,但打开封却打了整整三次、一年半都没拿下来。

历史上开封城破之后,没半年多崇祯都死了,开封实在是坚挺了很长时间,最后李自成也跟嬴政常凯申一样,靠决堤黄河水淹城解决的,实在是残暴得很。

说到底,福王襄王死相之惨,刺激到了周王,让周王当了明末少有的肯散尽家财助军、与守军一起吃苦的藩王。看在周王这么破家舍财的份上,河南明军坚持了很久。

但是沉树人知道,历史是会被蝴蝶效应改变的,所以越往后他越是不敢写得太详细、太铁口直断,否则将来被打脸可就不好了。

另一方面,去年他可以铁口直断、不顾狂妄,预言李自成会杀了罗汝才马守应兼并其部众,这是一招阳谋阴谋结合的套路。就算李自成没想这么干,沉树人写出来,也能挑拨离间、从旁促进。而计策算计的双方都是流贼,无论如何算计成功,对大明朝廷而言,都是有功无罪的。

但今年情况却不一样了,如果沉树人继续铁口直断预言“周王肯散尽全部家财死守,开封肯定攻不下来”,极有可能被政敌攻击为“陷害周王、设计让李自成把目标对准了周王和河南巡抚,湖广官军好以邻为壑消耗贼军战力”。

被挑拨的两方对象,不再全部是坏人、而是有一方是友军,这时候沉树人说话就必须慎重!

方子翎显然也是揣摩到了这种可能性,于是直接把关窍挑明:“既然沉兄素来以运筹帷幄、料敌千里之外、数月之后着称,这次怎么就不写明白一点?铁口直断一点呢?

如果这能料准了,将来闯贼攻坚果然不利,到时候再有人扇风点火,强调闯贼此战之败早已被官军中的智者了中,不是能极大打击闯贼内部的士气么?

到时候流贼内部的将领都人心惶惶,觉得官军这边的封疆大吏算无遗策,谁还有勇气为闯贼死战?”

沉树人一愣,他下意识刚想把那些“不能这么写”的理由说出来,但转念一想,还是忍住了。

那些话太龌龊,而且涉及朝廷内部藩镇封疆大吏之间的祸水东引,不适合明说。

好在沉树人巧舌如黄,措辞借口一堆堆的根本用不完,所以他很快调整了话术:

“方姑娘,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博戏,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上桌玩一把,直接孤注一掷,这是正常的。反正也没什么可输,最多输了赔命,说不定命都不值钱。

但是当你赢了一把大的之后,下次还次次全部押注,那就不是好事了,因为只要输一把,之前赚的就全都没了。

所以穷要张狂富要稳,在我没写出《流贼论》时,我的名声不值钱,都没建立起‘神算’的威望,当然要赌大一点。

当时我哪怕只有九成,甚至八成的把握,我也要说得铁口直断、细节言之凿凿,反正说错了也没什么可输的。如今我已经背负上了神算的包袱,可不能随便浪费既得的威望,说话稍微稳妥一点,有八成把握就说八成的话,这没错吧?”

方子翎听得很仔细,甚至有点紧张,听完之后,居然是松了一口气,像是放下了一个包袱,她一边得意一笑,一边帮着出谋划策:

“这么说来!我去年劝你别狂妄,也不算完全赌输了!你自己也承认,当时并无十成十的把握!你只是仗着说错了也不丢人!

既然如此,这次你也算略有失算,并未找到最优的解局策略——你自己的名声是值钱了,可是有些铁口直断的话,未必需要你亲口来说啊。

古代学者为圣人传经,都知道要分《论语》和《孔子家语》呢,正经必须是颠扑不破的百世之法,要说得大而化之、不可过细。补充的伪经、穿凿附会之作,却可以写得言之凿凿,细而又细,以蒙蔽愚昧,上下各得其所。

你如今名声值钱了,怕说错话,在《流贼论续》里不敢说得太细,那也可以利用旁人名义,写一些基于《流贼论续》延展的激进之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些。

甚至就是编排一些周王、河南巡抚抗击李自成攻打开封的曲文、折子戏,往河南散播,专门蛊惑动摇不识字的愚昧贼将,说不定都比你的正本《流贼论续》效果好呢。

这些流贼将领,有几个会去看《流贼论续》的?若是在折子戏里,演绎成王世贞《鸣凤记》里那般、严嵩曾铣鞑靼人之间那些武戏一样,把李自成套到鞑靼人上,然后把杨阁老类比成曾铣、

再加上内部有无知蠢辈逼着忠义良将跟闯贼速战速决、闯贼攻坚不利后设计反间、利用朝中有奸佞无能,陷害前方将领,逼其出战,便如杨国忠劝李隆基逼哥舒翰出潼关作战……古往今来那么多典故可以影射,不比你干巴巴的《流贼论续》对闯贼内部人心动摇效果更好?

而且如此一来,朝廷还能继续夹带一些谋略,比如可以放出风声说‘其实罗、马旧部要是真肯为李自成用命,其实开封城也是可以快速攻下的。但罗、马旧部就是不希望李自成威望大涨,就是不希望显得李自成兼并了他们之后、原本攻不破的坚城现在就可以攻破了,所以故意出工不出力……’这种东西,但凡上了戏文、民间戏说,怎么加都不为过。

而一旦说对了,就能说这些判断,都是基于《流贼论续》作出的,是民间的有识之士受此启发、参详印证。

而一旦说错了,或者干脆没任何效果,也可以推个干净,说是民间愚夫自行乱读、解读错误,丝毫不会影响到《流贼论续》和沉兄你个人的神算之名。

是进亦得利,退亦得利,便如《孔子家语》说得对的,那就说这是《论语》本意,《孔子家语》说得不对的,直接就说《孔子家语》是攀附的伪经,丝毫不影响《论语》的权威。”

方子翎洋洋洒洒,就把她读书这些年来,洞若观火的一些看法,彻底和盘托出。

沉树人听着听着,也是不由有些惊诧。

看来,方以智他们家确实是家学渊源,不一般呐。父亲能做到湖广巡抚,儿子能考到进士出身、位列江左四公子,这都不是侥幸。

方子翎要是个男人,也去参加科举,说不定还真能有所斩获。

就凭她看书的眼光、对古人如何爱惜羽毛、防止伪经污染真经权威性的那点解读看法,此女子就极为可怕了。

方子翎这套说法,不就是后世用得很纯属的“同人、二创”套路么!

原着过于经典,IP太值钱,怕说错话,不敢说得很大尺度,那就弄一堆名声不值钱的同人、二创来把原着不敢说的大尺度话说了!

反正说错了丢的也是二创、同人的名声!说对了功劳却可以攀附归在原着身上!

当然,其实读书多的人不难发现,这种东西古人也有用,在诸子百家、各种哲学信仰流派诞生的时候,正经伪经并存都是很常见的。

闯出来了,伪经也可以被洗白承认,甚至再自成一个流派。没闯出来,那就直接打为伪经定论。

只是这个话题太高端,99%的庶民不会被提及这种屠龙术层面的东西,所以用“同人二创”来类比更能被普罗大众理解。

沉树人足足沉默了半晌,若无其事地问:“你还会写折子戏?写唱本?”

方子翎得意一笑:“这有什么!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我家家教虽严,不让女子随便出门,家中却养着唱曲的养娘,从小听戏文听下来,什么不会!”

方子翎其实当然不会写戏曲剧本、唱本,但她不能露怯,她知道这些都是玩意儿手段,以她的学问学起来很快,只要拿几个唱本看看、学个格式,内容还不容易填充?

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小看了文艺创作,但她确实是这么乐观自大。

沉树人点点头:“这种事情,有了唱本之后,还要想办法花银子请民间班子愿意多唱、故意传播、再多印一些唱本悄悄散发、或是假装低价售卖,尽量往河南、四川等地传播。

其中需要用到银子、需要跟外面交涉的,我自会负责,事成之后,你也算为大明立了一功。

至少能多多少少打击到闯贼内部的士气、团结,哪怕只是将来攻打开封暂时不利、能诱导闯贼猜忌其中一两个部将,也算是功劳一件了。”

方子翎得到了肯定,也是非常振奋,觉得自己这十几年书果然没白读,一介女流也能做大事。更让她开心的是,前几天被沉树人、卞玉京打击了她的智力优越感,现在总算找回点场子,信心也恢复了。

就算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从物理上打击流贼,至少也能在宣传战线、精神层面上打击、混乱敌人。

……

得了沉树人的授权后,方子翎很是激昂,回府后就先把哥哥方以智拉来,让他把府上唱曲的养娘都叫来,问她们要日常排戏的唱本看。

可惜,方以智这人不太好听戏,他孤身到武昌做官没多久,府上几个养娘水平还真就不行,平时排演的少数几个唱本,也都是陈词滥调。

方家原本的唱曲养娘班子,质量当然是不错的,但那都跟着老爷夫人、留在江陵的巡抚衙门呢,方子翎也不可能为了找几个唱本,往返跋涉千里。

她想了想,牛已经吹出去了,决定这事儿还是找卞玉京一起搭把手。

卞玉京虽然不是什么顶级曲艺名家,但她姐妹李香君是当世南曲第一,陈圆圆则是当世昆曲第一,有的是资源可以找。卞玉京自己多年耳濡目染,多少肯定也懂点。

方子翎有沉树人的口头授权,也就扯着鸡毛当令箭,第二天就登门找到了卞玉京。

卞玉京说是当了女冠,其实也是在家修行,也不穿道袍,说白了就是个女居士。她在武昌的住处,也是沉树人给她找的,并不豪华宽敞,但也精致典雅。

一处三进的小院子,垂花门内天井中都是竹林,外加小池塘和石桌石凳而已,看着很是澹泊名利。

方子翎第一次来,饶有兴致地看了一圈,然后就摆起谱来:“卞姑娘,听说你原本也是南曲大家,姐姐昨日得了沉抚台吩咐,帮着《流贼论续》附会几出通俗的、让不识字的人也能听懂的唱本段子。

但我不会写唱本,就想跟妹妹切磋一下,拿些文辞优美、传唱较多的,先看个样子。”

卞玉京什么都不知道,听方子翎说出这件事来,也是又惊讶又好奇又期待,同时还有一丁点失落。

三四天前,自己和方子翎明明都刚刚才到沉公子府上请教清谈过,沉公子既然有想法,怎么不交给自己办,却要去劳驾方小姐?

论曲艺唱本,自己怎么也比方小姐强啊!实在不行自己还能请教香君姐姐呢,那可是天下南曲第一,懂得很深。

卞玉京不由暗忖:看来,这方小姐学问,果然有过人之处,才被沉公子如此赏识,自己那日那点表现,终究只是小聪明而已。

好在她也知道自己斤两,一介无根浮萍一般的弱女子,有什么好争的,人家是大家闺秀,肯上门请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卞玉京想跟对方搞好关系,也就无有不允,先把自己收藏的唱本都毫无保留拿出来,

还亲手泡了好茶来,请方子翎到静室内上坐慢慢看,她去找一趟李香君陈圆圆,再弄点儿更好更全的唱本来。

武昌城本就不大,卞玉京修持的住所离巡抚衙门也不远,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回来了,还抱了一大摞精品唱本。

方子翎跟卞玉京切磋着,就开始先试水练手,互相讨论。

方子翎刚开始写,难免不接地气,卞玉京也委婉说了她几句,让她用词别太雅,要让普通人也尽量听得懂。

方子翎乍一听有些生气,觉得卞玉京学问不如她、还有脸点拨。

颇像后世文学院研究生出身的科班写手、在听说网文写手指手画脚说她不接地气、不够小白文时,一般的不爽。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但没过多久,方子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这次毕竟是奔着实用主义去的,雅了流贼将领哪听得懂啊!

所以她就改弦更张,克服自己,越写越俗,越写越下里巴人、什么段子都荤素不忌。

几天之后,就拿出了最初的一两折样本,给沉树人过目。沉树人看后,还真就眼前一亮,吩咐家里的家丁偷偷使钱往外散播。

所有用得上的唱本,都尽快活字印刷排版,弄个几百份然后直接免费白送给襄阳、信阳、南阳那边唱戏的、说书的。

再偷偷挑一些引流的班子,直接巡抚衙门暗中出钱让他们演。

经过方子翎和卞玉京的切磋、打开思路,最后拿上舞台的戏文内容,已经比方子翎当时跟沉树人说的更丰富数倍了。

也不再仅限于《流贼论续》涉及的历史时段,连没“续”的本经里涉及的时事热点,也都被改编了出来。

比如把“李自成如何设宴诱杀、摔杯为号干掉罗汝才、马守应。他具体收买了罗汝才马守应手下哪些叛徒”,都描绘得活灵活现,还给每个叛徒都加上了有血有肉的人设,不亚于吕布的三姓家奴人设。

如此已经发生和尚未发生的事情一杂糅、真实人设和艺术人设一杂糅,七真三假掺着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只要传到河南,绝对会让相当一部分人思想混乱。

不到一个月时间,甚至其中一两出有名的,连李自成自己都看到了。

——

PS:六千字一更,所以今天下午不用等了。

明天开始拆两更。

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陈圆圆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61章 初战告捷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202章 逆练张献忠裹挟术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50章 整军备战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285章 见招拆招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171章 胜负提前揭晓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98章 虚实相济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8章 慢性绞杀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226章 白捡一个汉中也不错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122章 棋逢对手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