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不得消停

黄得功听沈树人提醒他追击李自成还要小心,一时有些不解,觉得沈抚台实在是太谨慎了,

在他看来,李自成都败成这样了,难道还敢狗急跳墙反击一波么?

不过,考虑到沈抚台一贯的高瞻远瞩,不管理解不理解,黄得功还是暂时口头应承了,表示一定会小心。

沈树人也转向张名振,一并吩咐道:“后续去开封的行程,水路发达。还要有劳张总镇与黄将军配合,水陆并进,最为稳妥。

我军有水师之利,颍川河面又宽阔易行,这两日咱把闯军留下的拦河暗礁、暗桩全部清除之后,再沿河推进,可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张名振倒是没黄得功那么桀骜迅猛,他本就是连参将级别都还不到时,就跟着沈家混,被沈树人挑出来带在身边参加了一些战斗,后来逐次升到参将、副将、总兵。

所以他对沈家的感恩戴德程度和绝对服从,是更在黄得功之上的。无论理不理解沈树人的话,他都严格执行,哪怕因此貌似会贻误战机,也无所谓。

黄得功在旁边撇了撇嘴,他倒不是不服,只是觉得会错失一些追歼敌人扩大战果的机会。

要破坏李自成留下的这些暗礁工事,打通水道后再走,可不就多耽误两天!本来一直咬着对方尾巴追杀多爽!

而只有沈树人自己知道,他究竟在担心什么——历史上,李自成三攻开封期间,可是发生过黄河决堤水淹事件的。虽然现在形势已经变化了这么大了,但谁知道还会不会有机缘巧合再次决堤的事儿?

他只要知道,李自成的人性尺度,是敢于在必要的时候挖黄河的,这就够了,剩下的他就不能去赌。

因为就算李自成不再那么迫切需要以挖黄河来淹城,可他还能靠挖黄河来阻敌追击呢——黄河的这种用途,后世历史上也是有人这么干过的,李自成就算干了,也无非是把常凯申的事迹稍稍修饰了一下。

让黄得功始终跟着战船走,一起推进,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官军追兵被淹死。

至于因此而拖延了追击,沈树人倒是不太担心。

因为沈树人打李自成的首要目的,就是确保李自成被打疼打怕、挖掉他心中那颗“南方人不擅战,又很有钱、很值得去杀人抢劫”的种子,逼着李自成只敢往北方发展。

其次,才是为了给崇祯一个交代。

所以,只要李自成被打跑,沈树人就不介意少杀点人了。反正这是崇祯和孙传庭该去操心的事儿了,从此以后,直到崇祯死前,李自成都不会再是沈树人的麻烦。

而且沈树人最期望的,显然是李自成和孙传庭、崇祯之间能够快速分出胜负,尽量少死点人就把事情了断了,然后他最好能比历史同期稍微多抗一会儿清。

在汉族的内战中死再多人,也没什么意义,内战打疼对方的目的只是为了止战。最完美的状态,当然是让原本需要战死的北方汉人,都尽量死在跟鞑子的交战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

所以在这一点上,沈树人的立场和黄得功、张名振其实都略有不同,他也没必要解释,只要以“稳妥谨慎为上”这个借口,先搪塞过去,让他们不理解也得保证执行就行了。

最后尘埃落定,他们会感谢自己的。

……

战斗结束后的当夜,大伙儿也都累了,便没有再聊更多军务计划。

沈树人很给面子地陪黄得功喝了几碗烈酒,然后各路人马自行安排歇息。至于战胜之后的赏赐,庆功的表章,当然也不会拉下,但不急于一时。

次日一早,官军就组织人手开始拆除闯军在陈县以南颍川河段上修筑的各种障碍,沈树人一再叮嘱,一定要确保水路畅通之后,再进兵开封,绝对不能冒进。

而且趁着部队实际动手进行水利整修的当口,沈树人在视察下属拆除闯军围堰时,假装“临时起意”,刚刚想到一种可能性,于是随口善意提醒:

“从闯军在这颍川两岸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李自成这人,是不惜为了打胜仗,而拦河筑堰、甚至阻挠迫使河流改道,来达到其军事目的的。

此去开封,开封城离黄河也不远,黄河更是年久失修,经常需要加固堤坝,如果李自成想要阻敌,防止我们追击,完全有可能决堤祸害我军,所以水陆并进就更要小心谨慎,两军之间绝不能脱节。”

黄得功、张名振闻言后,也是颇有些惊诧,异口同声说:“李自成不至于丧心病狂到这样吧?”

沈树人无奈地摊了摊手:“但愿不至于,小心无大错呗。”

张名振有些不忍,用探讨的语气商量:“有可能急行军阻止他这么干么?我们在这儿多耽误一两日,岂不是给了李自成更多动手的机会?”

沈树人摇摇头:“真要挖开黄河大堤,能耗费多少时间?无论我们去得快去得慢,只要李自成下了这個决心,都是不可能来得及阻止的。

与其逼急了,不如做好完全准备,谋定而后动,比如去之前,多备船只,这样就算黄河泛滥,船多也能多救出一点人。”

张名振默然良久,长叹一声:“也只能如此了,最好李自成不至于这么疯狂。”

沈树人:“那你们在这儿好好准备,我今日便要启程了,先带一些侍卫亲军回信阳,拜见潞王、福王,再从长计议。这边的战事,你们应该就可以应付了。”

黄得功张名振都拱手行礼恭送,临了时分,张名振忽然想起一个昨晚忘了通报的军情,又对沈树人补充说道:

“沈抚台,末将想起前几日得到的一个消息,是您表兄、荆州知府张煌言得到的,通过刘国能将军转达。

消息其实四天前就送到信阳等地了,还嘱托末将转达给您,只是因为陈县被围,水路粮道被断,内外消息不通,一直忘了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

沈树人昨日决战的时候,可以和张名振、黄得功约好接应时间,前后只相差一两个时辰赶到战场,那是靠的上一次沈练、李愉等人送粮进城之前,就提前预约好了日子的。

而沈练最后一次进城后,到昨日决战前,中间确实有五六天的“离线时间”。所以张名振说四天前送到信阳府的最新情报,沈树人一时不知道,也不奇怪。

沈树人也不以为意,既然对方昨晚没说,肯定不是什么非常紧要的消息,他只是和颜悦色地让张名振慢慢说。

张名振便拱手细细奏报:“张知府那边,四天前来报,说是此前七八天,他派出的斥候,观察到张献忠留在秭归、巫县两处的最后死硬残余守军,出现了异动。

原先,八月份的时候,孙可望就已经撤走了秭归、巫县的大部分张献忠军,南下与张献忠在湘西会师,这两县的贼军人数便大大减少了,从开始的三万多人,逐步减少到了只剩数千。

但这最后的数千人,却迟迟不走,似是觉得巫县秭归等地的粮食、物资、山野产出,养活几千士卒还是养得了的。

于是孙可望麾下一名都尉,便生出了自立山头的念头,他原本是被孙可望下令断后,等友军撤完后再跟着撤的,最后就赖着迟迟不撤了。

然而,这种情形也只持续了一个半月左右,十几天前,张知府的斥候发现秭归贼军又有动向,又撤走了一大半,场面混乱。

张知府怀疑张献忠军肯定是在别的方向取得了突破,得到了更肥沃的根据地,这才下定决心全军转移。张知府颇有胆色,就亲自率领前任方巡抚留下的夷陵兵,逆流而上奇袭试图光复巫县、秭归。

最后竟真被他成功偷袭得手,在九天前歼灭了跑得最慢的张献忠部殿后部队,斩获俘获一两千人,光复了这两个县,当时应该是十一月初五吧。

光复二县后,张知府也打通了通过长江三峡、与蜀中取得联系的水道航路,于是他也立刻派出数十艘轻快哨船,亲自带队,轻装逆流探路。经过两天航行,于初七这天,接近了川军驻防的奉节白帝城。

川军驻守在奉节的,是邵捷春邵巡抚安排的石柱总兵秦良玉秦老夫人麾下的两万白杆兵。张知府的哨船队抵近瞿塘峡时,秦总兵还派人严查,确认是友军之后,才放他入城会晤。

结果,张知府在面见秦总兵后,才知道了张献忠留在巫县、秭归的残部为何急于绕路南下另往他处了——张献忠此前在湘西、黔中蛰伏渗透了两个多月,

最终竟在十月二十六这天,从黔中铜仁府杀入川南的播州(遵义),随后从播州顺赤水河顺流而下入长江、抵达川南腹地,顺流而下围攻了重庆!

从播州到重庆,张献忠只用了五天时间,十一月初二开始围攻,重庆空虚,守军猝不及防,兵无战心,竟被张献忠数日就击破了。奉节的秦总兵得到消息,知道背后腹地出事时,重庆已经被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

张知府抵达时,秦总兵正在计划整顿兵马,沿长江逆流而上、回去逆战张献忠。但张知府得知情形后,劝说她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反正重庆已经丢了,而秦总兵只有两万白杆兵,很多还是新招募的,并非历战多年的嫡系精锐,光靠这点人怕是敌不过张献忠。

张知府就自作主张,说他会立刻向您禀报,说您急公好义,嫉恶如仇,对张献忠狗贼恨入骨髓,说不定会愿意给秦总兵援军。

张知府还对秦总兵解释,说他早就听闻秦总兵有数次力劝邵巡抚要分兵严谨把守入川诸处山险之地,不可只守白帝城瞿塘峡,是邵巡抚不听,觉得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这才酿成今日之祸。让秦总兵不要担心朝廷降罪,切不可因畏罪而鲁莽冒进。

秦总兵听了张知府的反复力劝之后,这才冷静下来,于是修书一封,请张知府送交抚台大人处,代表川中将士百姓求援。”

张名振说着,让人找来秦良玉通过张煌言送来的求援信。这封信本来也不可能更快送到了,昨晚拿出来和今天早上拿出来,这点时间差也没区别,反正沈树人也不可能昨晚连夜处理这事儿。

沈树人闻言后,也是着实惊讶了一小会儿,然后仔细看了秦良玉的求援信,斟酌着说:

“对张献忠没能除恶务尽,是我当初进攻太慢所致,我也算有一定的责任。但如今既时皇命在身,我也不好亲自调兵遣将立刻增援秦总兵,

何况这儿对李自成的战斗,还需要最后五六日的扫尾、跑马圈地光复开封周边。只能是先准备起来,把二线已经可以闲下来休整的部队,调回荆州、夷陵府,或者前出至巫县秭归,准备入川。

最后的命令,还是要等朝廷旨意,咱可不能以朝廷的兵马,私相授受肆意妄为。不过我会先回信让秦总兵放心的,她给我写信求援时,应该也有同步派人去京城报急请旨了吧?等我的人马调动到位,旨意应该就会下来了。

我这儿再另外修书一封,派人加急送去京城,给如今还在京城帮忙打探运作的方孔炤方世叔。让他也从旁托人催促一下,劝陛下身边的近臣尽快分兵命锐救援四川。秦总兵在京城缺乏人脉,她的求援信走正常兵部流程,怕是没那么快批下来。我们帮着推一把,才好不误事。”

张名振等人见抚台大人处置得当,也都没有再多说,各自去履行本分不提。

沈树人也没多思索,稍微想了想后,一气呵成写了一封给方孔炤的密信急件,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然后找个心腹属下,带了一群护卫骑兵,立刻快马加急绕路送去京城。

——

PS:关于昨天的内容,稍微解释剖析几句。有人为李过的死觉得惋惜,因为李过历史上抗过清了。但我想说的是,李自成麾下,历史上后来抗过清的部将,也不止这一个,将来想折服改邪归正,完全可以依赖其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

而历史上李过能服软,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李自成是不明不白死在地方乡勇武装手上的,不是死在南明朝廷的正牌官军之手,所以给双方找到了一个化解掉部分仇恨的台阶下。

但我这本书里,肯定不可能让李自成死在这种宵小之辈手上——历史上李自成南下,是来打左良玉的,左良玉跑了,他才死在宵小之手。但这个时空,沈树人可能像左良玉那么怂、跑掉么?

我不想剧透,所以这里只是说一下人设,说一下立场,别的不多说,我只说主角誓死不跑。

另外,很多人对李自成的汉奸属性,一直有开脱,为了吸粉,为了赚钱,各种洗白。我反正成绩差,要我为了钱而说谎,就不可能了。

所以,我不可能让李自成的任何血缘亲戚来主导将来的闯军残部。李过和李自成的关系,与李定国和张献忠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李定国历史上功劳就比李过大得多,而且李定国跟张献忠没有血缘关系。

我就说一点——弘光元年的李自成,是在什么情形下南下的?是在他跟清军打又打不过,于是想打南明打左良玉抢地盘抢钱粮抢人口回血。这是典型的“外战打不过,主动挑起更大规模的民族内战”,相比之下,当时南明虽然有联虏平寇的口号,但实际上没有能力北伐,只是各自守住地盘。

所以,说一句李自成有“在鞑子已经入关的情况下,进一步挑起扩大汉族内战”的历史罪孽,是绝对没得洗的。崇祯死之前,他打明朝,这没问题,这是农民战争,但是崇祯已死,鞑子已经跟他打了那么久了,他不想着反推鞑子还想南下烧杀抢掠,这不是汉奸这是什么?

或许有人说,“他打不过就跑有什么不对,他只是刚好在北方,凭什么就要他来扛鞑子”,那我就要说了:崇祯死之前,也一直是崇祯在扛两面夹击的伤害啊,崇祯要是不扛两面夹击的伤害,说不定都死不了。

既然要抢北京,杀崇祯,他上了那个位置那他就该有担当,上了那个位置后不抗清反而继续扩大内战,那就是汉奸。

何况他的形势比崇祯好多了,崇祯是真被两面夹击,而李自成南面的南明最多只是在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实力进攻他。

在民族气节这个问题上,崇祯比李自成至少还强了百倍。崇祯垃圾是垃圾在刚愎自用、要面子、为推卸责任而滥杀大臣,但崇祯的民族气节绝对是没问题的,崇祯一辈子宁死不屈不认怂这点没得黑,死则死耳以身殉国,这很难的。

很多人为了政治正确,为了吸农民军粉消费,只要是农民军就美化,

莪只能说,李自成在阶级抵抗性方面是没问题的,但是在民族大义上就是有问题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是两个问题,阶级性的正义与否跟民族性的正义与否根本毫不相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

这是个复杂的世界,为什么一定要搞成“好人就是彻底的好人,坏人就是彻底的坏人”呢?民族性上是坏人,阶级性上是好人,两个考察维度好坏不一不行吗?

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25章 得国本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257章 秒杀两广叛乱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52章 奇葩说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注定独眼龙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16章 没食明禄,没受国恩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171章 胜负提前揭晓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329章 收复大员-上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263章 打赢不难,难的是不给机会跑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第24章 彻底盘活存量资源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239章 走到历史岔路口的吴三桂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80章 能把现有的知识充分用好就不错了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